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探究】憲兵與湖口兵變始末

[複製連結]
老潘 發表於 2008-2-12 21:43:3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27哨 asun 的帖子

"伏魔"內容不清楚耶?看日後有幸拜讀該書時,再看內容講了多少?. X- ^2 g6 F. U8 h- I. p9 B' i
8 w1 h- n% E. T3 \+ S0 e
依張友驊在東森節目裡挈引該書的內容大概是:蔣經國以其子弟兵(名字忘了),由其和總政戰部主導整個湖口事件調查報告,半年後調查報告出爐,報告名稱即是"伏魔專案"。0 ]6 X# j/ \$ {$ X0 Y& X: K
張記者的說法,伏魔專案是以蔣經國為首的政戰勢力對裝甲系統的一次大整肅,因為除了很明顯的裝甲師被裂解外,當時裝甲系統的高幹在事件後都被冷凍不晉(是這樣嗎?)
5 R! I4 C8 n/ z* |
6 H( f  h  A( G) t3 ~某期憲兵學術季刊所提及的不多,主題在:
8 l2 v/ P! m4 {: y% Q- N  |  p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php?tid=140&page=1&extra=; X: |/ q9 m8 X6 |* l, l
......
- N% N8 C# @$ N# k; O) \/ `   民國五十一年元月間,肩負軍事安全調查與反應之責的憲兵官兵,亦因處理「伏魔事件」(亦即坊間所謂的湖口事件或湖口兵變)切合機宜,為憲兵團體獲致殊榮,「伏魔事件」過程略以:
6 p* ~0 C$ T7 ~$ q* q   民國五十一年一月廿一日,時任湖口裝甲兵司令的郭東暘將軍,正在陽明山革命實踐研究院受訓,由副司令趙志華將軍在營留守,趙志華為人嚴以律己,剛正不阿,渠鑒於當時社會風氣敗壞,自忖係源於政府高級官員陽奉陰違、及國代、立委等中央民代趨炎附勢所致,為匡正時弊,乃趁司令離營受訓之際,藉戰備檢查之名,集合裝一師部隊訓話並鼓煽軍心後,即意圖率領該師由新竹浩浩蕩蕩向台北中央政府兵諫。幸經當時裝一師憲兵組組長鄭振墉、工兵指揮部輔導長朱寶康適時出面阻止,並為在場警衛之二七三連(即'裝一師憲兵連)憲兵向忠堯、顧季高及時制服逮捕趙某,而弭平禍端(註 )。  + c, _$ T7 B& s1 X
---------------------------------------------------------------------------------------------------------------------------------------------
* H6 U0 W7 z" i$ c$ r" j$ K, k7 n
4 x# I, V" R* B  h1 G   按:「伏魔事件」後趙志華以軍法處置判處無期徒刑,病死獄中;(憲兵部份)鄭振墉、向忠堯、顧季高各獲頒獎章乙座及獎金五萬元外,鄭振墉並當選當年度國軍戰鬥英雄,復蒙先總統蔣公召見嘉勉;另工指部輔導長朱寶康獲頒寶鼎勳章乙枚及獎金五萬元外並連升兩級,日後調任憲令部政戰主任、聯勤總部政戰部副主任後退伍。
MP269C570T 發表於 2008-2-12 22:1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0哨 老潘 的帖子

報告老潘潘:
! D9 {) ~9 ^5 _小弟服役的時候,師裡面的憲兵只有師憲兵連和參一科的憲兵官。軍團則有憲兵營和一處的憲兵科。
7 D. G6 r  w/ G5 m0 F( v沒想到以前裝甲師裡面,有憲兵組這麼大的編制?. f5 Y! V9 |5 K

" J- L7 s5 H; Q4 h
按:「伏魔事件」後趙志華以軍法處置判處無期徒刑,病死獄中;(憲兵部份)鄭振墉、向忠堯、顧季高各獲頒獎章乙座及獎金五萬元外,鄭振墉並當選當年度國軍戰鬥英雄,復蒙先總統蔣公召見嘉勉;另工指部輔導長朱寶康獲頒寶鼎勳章乙枚及獎金五萬元外並連升兩級,日後調任憲令部政戰主任、聯勤總部政戰部副主任後退伍。

" F5 u7 f( o/ y
! j; j8 i  W; f% V7 l人的一生只要遇到一次重大的事件,而且還能妥善處理的好,那就發了。
' Q2 |! ]% |: z0 u* r- J那個年代拿到五萬塊獎金,應該可以爽爽的過好一陣子了,說不定房子都可以買個兩三間當包租公了。
老潘 發表於 2008-2-12 23:07:3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8-2-12 22:19 發表 & R  s3 X) y  K  p0 W% j
報告老潘潘:
, c5 ^2 J9 d& N5 S) Y4 J/ N小弟服役的時候,師裡面的憲兵只有師憲兵連和參一科的憲兵官。軍團則有憲兵營和一處的憲兵科。
. }3 b$ u% Y2 U- m' y1 i沒想到以前裝甲師裡面,有憲兵組這麼大的編制?! K% v6 A% F3 w7 K- ]

, ?/ u9 }1 {3 [; W- ^& G/ `6 O% c+ P, P+ s3 M) b% B
0 E+ x, A+ R! b8 j
人的一生只要遇到一次重大的事件,而且還能妥善處 ...
8 @$ [% X( D+ \: C; A- p
好像不只裝甲師說,連步兵師都是憲兵組。只知道在43年引進軍中獨立憲兵的時候,師級幕僚群編制憲兵科,只是不知道在民國幾年改制? 因為43年全美援時陸總部還有一個憲兵處,大概在某一個年代有大幅改制過?~~~
郝呆 發表於 2008-2-13 21:11:54 | 顯示全部樓層
一併回覆 帖子, e) c0 Z  @6 Z$ Q9 q7 B
裝甲系統的冷凍(是這樣嗎?)”及他曾被俘過,來台蔣 緯國力保升少將經驗影響”等...
* \9 H  ?' y  O' w
& b& c. q! M4 o1 _8 y4 m+ r$ @, c1.裝甲兵系統,據知屬實,直到 緯國將軍開了聯勤總司令之門以後,才有甲兵出身升任上將。- R) |5 r# f7 r* f( B4 B) X! p
, ?6 T$ g* o  W# o$ w! j5 C, F
2.另提先總統 蔣公於民國39年4月16日在陽明山莊講詞:" I" Z2 E4 Y' C* {
『軍人魂 (一名革命軍人成功成仁之要義)』
2 W2 U9 U1 {% ^6 C/ Z& r. b這是一個觸動一些將領的痛,引述如下:
& E2 u3 D4 G+ I. N+ G; J8 ]' m我現在要國防部確定幾個原則:
8 p( u' z/ i/ L4 H* `其一、被俘歸來的將領永不敘用
' |- Y9 {1 R* a% N" x) ^# A其二、喪失守土擅離職守而未經准假的將領,亦不能再用。除此以外,還有一種已經犯罪有案,而尚未判決,或已判徒刑,而未滿期的人犯,亦不得再用。至於降敵的將領即使他後來悔過自新,這種人格已經喪失的人,更是不能寬宥,當然談不上再用了。2 Y4 c+ f$ x& A2 r- Z% s* k
3.而在 緯國將軍口述歷史 劉鳳翰整理記錄,摘述其中玩味珠璣處/ s0 G( z& \* p4 @, }# R4 K

$ Y2 k0 _0 D# I
0 R. X5 H: p/ n. C8 y1 n『湖口事件』主角趙志華趙副司令出狀況,完全是因為他患了『精神分裂症』。" |1 o% @1 o* S6 }) v# q# P

" Y1 E. H. B: t( R! |, c# Y& {* J. r這裡我先插一句話,步兵有一種傳統性,總不願意把功勞落在特種兵身上,他們總認為他們是主兵,其他的只是配屬而已。等到有功時,如果功在裝甲兵就顯得步兵無功,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因為不管什麼事情都要發揮整體功能,才能得到成就,所以不應該分家。一場仗打下來,勝利了,不論是砲兵、通信兵、運輸兵、工程兵都有貢獻,步兵是一個指揮單位的主力,不論是一個師、一個軍,其他配屬單位都在同一指揮之下,何必妒忌別人的功勞。
& h  O4 H' S) i, N1 N

. }3 N9 n% d( k$ V: p3 c# D

. B# S7 s0 {1 t: n. c4 p「可是這位新司令把他的報告放在桌上,『留中不發』沒有替他轉,他心裡很不開心。」. X+ U( A& k: q% `* L& ^

6 r# X8 Z" r( l0 d! X& |我們的福利金,光是十兩黃金一條(大條)的就有二百七十四條,這些錢隨時可以拿來替官兵救急。當我離開裝甲兵時,我繼承福利基金的黃金、台幣、美金全部辦理移交,而且把以往所有官兵向上級借的錢(臨時急用,先提一個月薪水,最多借兩個月薪水,這是我們的限制)全部還掉,不要他們再歸還了,處理完後我才離開裝甲兵,沒想到過沒多久,這些積蓄全部用光。
, s  z" @, V8 O7 j5 w! m:裝甲兵設有公基金制度,是一福利金!大有大公,小有小公。這些錢隨時可以拿來替官兵應急使用。(臨時急用,先提一個月薪水,最多借兩個月薪水,這是我們裝甲兵的限制)或者辦理裝甲兵暨其子女相關福利撫卹事宜。% x: C* T2 r* U8 ]0 _0 S1 t$ D
:蔣 緯國將軍對裝甲兵官兵眷屬做的諸多照顧與服務:- P' H0 Z! F8 ~# c
(一)成立裝甲兵子弟學校,由小學、中學,後期編入政府教育體系,並發展一所大學-靜宜大學。/ N# U0 R- I& b+ i9 k* ]4 v
(二)以台中醫院舊址成立裝甲兵醫院。' m: Q/ B1 P) |0 f7 |9 \  Y  y
(三)照顧裝甲兵眷屬成立眷屬工廠。. G! E; \! x* Q5 k) C% `( l
(四)每個裝甲兵總隊成立康樂隊。9 `; A" {& |9 v& s7 I) s  J3 ]
(五)在台中成立裝甲兵電台,即漢聲電台前身。
+ d5 S8 s4 C. y(六)辦報紙-青年日報的前身。
! D8 K) U8 Z9 b. c. @(七)成立福利中心。
- a# w3 t0 {* O* ]. j3 U  I  U- G2 R5 w6 b- Z+ v
以上資料補充..或有謬誤...請予指正!!!

# K: i9 e7 K/ w; L. z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5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老潘 + 5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Hunter_Yu 發表於 2008-9-8 14:59:55 | 顯示全部樓層
有關 "湖口事件" 補充
6 F8 ~7 b) i  i  q- \; U關於 "湖口 裝甲兵" 事件 我也有一些資料提供
% m0 i6 t1 [" L5 @0 W& A
0 g* D2 }! K( G, E+ D  ?: y0 O& F( @當年 駐守在湖口的 裝一師 怎麼發生 軍變的 在哨上有學長提供相當完整的資料 我在這裡就不在話說從頭
& F, O. ?5 C9 ~, A+ O只是 有一段 就我的資料而言 需要跟大家做說明
' |$ M: t9 v! J& r2 K) I- |* B/ d$ q1 b) l
當年的 湖口 裝一師 軍變之後 確實有 數十輛裝甲車 (應該說是 當時的 輕戰車) 北上 到達台北橋
3 m$ C& L- w0 O( ^* X; @' t由當時接獲情資的某憲兵營 (憲兵 2XX 營) 派兵攔截 (應該就是 哨長的姑丈) 在 台北橋頭欄下叛變的 裝甲車
& o* e: k# w# q5 M2 x, i在某憲兵營營長 (或是 連長 / 排長 不是很清楚) 曉以大義 並且抓了部分軍士官後 而得以平息此次事件 也因為這件事 造成裝甲兵司令 蔣緯國將軍 被冷凍 (罪名是 "意圖叛變" 後改 "督導不實" 被削奪兵權)  X* A$ W* g7 Z5 n) `0 k: t7 d

5 [" y+ S( D3 x. b; Y7 Y" X如果當時 沒有裝甲車北上 哨長的姑丈 就沒有機會 破格提升 (這事件應該在 憲校 的文史中 有記載)
  H. _5 N4 ?+ I% x0 d如果沒有裝甲車北上 蔣緯國將軍 也就不會被冷凍 (因為 裝一師 副司令 趙志華將軍 在當下 已經被一名政戰官及一名裝甲士官的合力下制伏了 (詳見 25哨 學長 發表 -- "有關湖口事件" 一文)
, d4 D& R5 m  |
% H. S! Q1 v+ j- i! ]/ P3 J僅以此文 補充
* ^1 {2 q# j. m; |* ?! |# p% L9 ?9 ~& J
[ 本帖最後由 Hunter_Yu 於 2008-9-8 15:07 編輯 ]
老潘 發表於 2008-9-9 23:49: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unter_Yu 於 2008-9-8 14:59 發表
. K$ ~* s6 @4 V+ Z7 S.........由當時接獲情資的某憲兵營 (憲兵 2XX 營) 派兵攔截 (應該就是 哨長的姑丈) 在 台北橋頭欄下叛變的 裝甲車7 S7 S! R. c$ y  n6 t0 k
......................................
% h9 t# e$ m0 x' A, l如果當時 沒有裝甲車北上 哨長的姑丈 就沒有機會 破格提升 (這事件應該在 憲校 的文史中 有記載)

  w. |6 {0 i- ]$ x1 }7 f0 {報告Hunter'學長:8 n% o( D6 M. z
憲兵司令部有湖口兵變的記載,而且還是歷年重大記錄哩,不過與學長的文字差異就很大了(請學長閱第32哨),鄭振墉是當時裝甲一師的272憲兵組長,按理說不會出現在台北大橋去攔截戰車。官方的文字內容是:憲兵鄭組長與工兵輔導長朱寶康是率先一起到講台阻止趙志華繼續下令兵諫的兩個人(其功績於此)。
0 k/ D* o1 j+ [$ a; ~" L- E( H2 O+ m: _: }: n2 O. e" x
如學長是由耆老前輩處轉述,應也有參考價值,估計可列「野史」,因為說不定真的有這樣的情節,但應不是鄭參謀長,而是另有其人,因為掌握斷簡殘篇也是發見真實的一種方法。
4 g& @5 j8 s: f3 Z8 P7 _! I! a3 ^: A$ H4 N3 G$ Y8 S
但估計可能性不高啦,以目前兩本蔣緯國個人傳記類書籍(千山獨行-汪士淳&蔣緯國口述自傳-劉鳳翰)都沒有與此類似的文字內容。3 p$ s8 W# W* [+ n5 P
+ D! b$ [' ]6 }; w- |3 t6 ~3 f
顧慮著作權因素,哉錄"國史館-劉鳳翰版"裡提及與憲兵的文字內容:
5 u0 v! w' M6 V4 W! Q- S
趙志華被逮捕後,徐美雄師長對部隊說:“部隊保持原地不動,等我回來,誰都不準離開,憲兵,如果有人擅自離開,格殺勿論。”說完後便親自用吉普車把趙志華押送到師長辦公室,以師長辦公室權宜為一個臨時監禁的地方,命令憲兵把他看住。結果在這一段短短的十分種之內,有一個政戰人員站起來就跑,憲兵趕快上子彈,打了兩槍,但沒打中他。

( l9 }* E  o; S& q, z1 e' @2 u
* b5 V/ q' d: I( [/ q% v但是這本劉鳳翰的訪談在第一時間制止部份就跟憲兵官方史蹟有所出入,這兩人而是朱寶康和一位「上士」?
# i" S. [; J# [1 R* Y
僵持一段時間之後,有兩個人-一個是政戰中校(朱寶康),一個是上士,站起來對趙志華說:“我們跟你走。”於是那位中校走在前面,上士就跟在後面,趙志華便繞到桌子前面跟他們握手,並拉他們上去。這兩人上台後,猛一下地就把他抱住了,那時候槍在桌子上,趙志華也來不及反應,這時下面有人來接應,就當場把他逮捕了。
Hunter_Yu 發表於 2008-9-10 13:48:5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7哨 老潘 的帖子

感謝 37哨 老潘 副司令 的指導% O  h" V* I3 o
日後關於 史實 的方面 我會多加考證的
. x$ J6 K' C! {3 v0 R0 Z% u; E- e$ K; G: q$ \8 |
關於 我所敘述的事件 確實是從部分老兵 (我的父執輩 / 因小弟自小從眷村長大) "口耳相傳" 的一件事
& _) @1 k4 w( ~8 x- W- f7 A更重要的是 我沒有詳加考證 就把這件是敘述出來 確實是我的疏忽" w5 M, t3 e+ E8 J4 r* z
, M5 G( @1 p1 e' i' M' k) }& y
還望 論壇上的各位 先進 先賢 與 學長 見諒2 y/ S- \& w+ K2 f  u& t/ O, D

& v9 b! n5 }( D9 y% j小弟我這就去旁邊 子我檢討 反省
5 q+ c7 S; W# P+ o! \- E( x並做 伏地挺身 3 個基數 以示警戒 (注 : 一個基數 是 100 下 會不會太少了)
abb431128 發表於 2008-9-10 14:49:01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去過63年以前的陸軍總部,位在現在的中正紀念堂,當時都是日據時期留下的舊房舍,後來遷到龍潭現址。
2 C- D6 q- F8 v+ N0 t# t) h' y: M9 q8 g* x( H( |
蔣緯國先生因為裝甲兵事件,一直掛中將,64年老蔣過世,他的肩膀上就多了一顆星,也沒機會讓他坐上陸軍總司令,掛上將就擔任聯勤總司令。
* v" W7 Z" i- R4 I  A1 `
4 }2 p6 j+ K; T4 g% {& n# t63年間在中華路時,曾押送逃兵到新店軍監。聽裡面同學說,趙將軍仍在裡頭,獨立房間,有位傳令兵陪他。週五晚上還派吉普車送他回家,週日晚再接回軍監。( T1 B0 {* W3 D6 ]$ Q; H9 z5 o
& e; O- A8 C" v8 ~2 ]& i" l* y' U
有個傳說,不知是否屬實?老蔣曾要蔣緯國先生擔任憲兵司令,這小蔣提出三個要求:《1》.憲兵司令改為上將---沒問題---,《2》.憲兵身高體重、學歷及待遇要提高---沒問題---,第《3》有問題不准。就是,制服比照德國SS黑杉隊,隨時可以配槍,也跟SS黑杉隊一樣,可以隨時就地制裁---開槍---
' q" S; I% o* e5 r& i0 Z6 E, y
+ Y9 A) Y/ D4 c7 o* t6 w因為咱是民主國家,德國希特勒時代,是除了憲兵以外,還有的SS黑杉隊,應該是在獨裁政策之處才有的軍團吧。( L, s) i" x# q% \& @
  D% `' y/ W+ s' b. p3 H
希特勒雖是殺人魔王,當時對咱中國,還是蠻友善的。2 R' F- Z( Q$ n' c
! |7 W& {; F$ ^; g$ f
[ 本帖最後由 abb431128 於 2008-9-10 16:2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3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harka + 3 + 1

檢視全部評分

老潘 發表於 2008-9-10 16:03:0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unter_Yu 於 2008-9-10 13:48 發表 3 c" G3 ^4 V; r$ f+ k" t* q
感謝 37哨 老潘 副司令 的指導% V: m0 P1 E- M* @+ P
日後關於 史實 的方面 我會多加考證的& N) F( n, u. Z! w4 B5 E2 M5 U  `* _
+ V: A8 C# x7 c) T
關於 我所敘述的事件 確實是從部分老兵 (我的父執輩 / 因小弟自小從眷村長大) "口耳相傳" 的一件事
, b; V: n/ O" E' N) E3 `更重要的是 我沒有詳加考證 就把這件是敘 ...

: h" L1 k+ ~0 ?8 h- v" O4 ]+ ~報告學長,麥阿泥共啦~~~~實在折煞小弟啦- P9 q* A: |3 a' P
學長如果在旁邊一上二下,那麼小弟就要跳樓謝罪了~~~論壇的功能之一就是相互交流,大家可藉此動動腦一下。如果沒有學長拋出類似看法,來鼓動小弟去找類似資料,如此一來就形成交流啦, <回應+回應>,文字資料越來越多,這就是論壇的偉大功能之一喔!~~~~
Hunter_Yu 發表於 2008-9-11 14:44:06 | 顯示全部樓層
39哨 學長 所說的 -- 蔣緯國將軍 要接"憲兵司令" 一事 小弟我是沒有聽說過
8 z5 K6 G6 ~* g; l6 g: o不過 小弟我有定一個傳聞 供在論壇中的 各位先賢 先進 與 學長 參考# _/ r- s4 A$ W0 t7 C& K3 a

" b/ W$ z. E. |) Q" g兩蔣時代
' L4 T! W) W. l) f0 y蔣 中正老先生 他對我們憲兵弟兄 是非常信任與愛護的 所以 在 老先生時期 憲兵司令 都是他老人家一手提拔的 詳見下列網址中歷任憲兵司令的介紹* S( r/ j' V9 W6 f* a0 n( `) U: m

8 [% o) u9 n8 y% q, W8 U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6%86%B2%E5%85%B5
$ C/ C$ ]2 s8 {, t- J2 r5 y6 ]# `! t
歷任司令中 其中多位 都是老先生的親信 (黃埔子弟兵 由陸軍各兵科 轉 憲兵科 後任 憲兵司令) 例如# r  _4 ]: h, p  t
第三任司令 張鎮將軍 -- 黃埔軍校一期 歷任 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 中校軍官 -- 侍從室上校侍從副官 -- 特務團少將團長 -- 憲兵第一團團長 -- 國民革命軍第8師副師長 -- 憲兵司令部副司令 -- 中將憲兵司令
7 Y- _8 e4 C- q7 K9 B3 T- j8 c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BC%A0%E9%95%87_(%E4%BA%BA%E5%90%8D)&variant=zh-tw3 C; r$ m6 {* U/ ]# H
+ t/ i  P9 E2 p/ D$ a
第五任司令 羅友倫將軍 -- 黃埔陸軍軍官學校第七期騎 / 陸軍步兵學校第一期畢業
+ a" [6 ^1 s. F" @* O$ O* D8 x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7%BE%85%E5%8F%8B%E5%80%AB&variant=zh-tw
0 q3 K4 E( C7 ]) N4 d7 r8 `; b% A0 {
8 h% B% x! S# C蔣 經國先生時期
. T4 q$ S+ f9 V9 t7 m* h( d由於 經國先生曾在前蘇俄讀過書 因此比較著重於 "政治作戰" 的體系 (也就是 思想控制) # T8 M' c" b2 A% E; }: h
經國先生 得到 老先生的信任後 先後在各部隊安排政戰人員 監控各級部隊的活動 (因跟 老先生的 "特務" 系統相似 所以 老先生就同意了 經國先生的建議)  a+ M0 R8 x2 p
後 經國先生任總統 對於我們憲兵 更是防之又防 由民國 65 年之後的憲兵司令可看出 憲兵的立場在 經國先生心底的分量
$ i* m# j9 x7 B, q大多都是 陸軍步科 砲科 等兵科調來的 不像 老先生 還經歷過 憲兵科 / 憲兵營 團的歷練
% D$ h; G4 v/ G& C經國先生的時期 著重於 "政戰" 的績效 因此 憲兵科就淪為一般兵與特種兵的夾縫中6 B1 o- ?. ?8 n9 M* Z# m
9 p4 ?+ |8 T$ I, J
簡而言之 在 老先生時期 憲兵是 -- 走路有風 / 經國先生時期 憲兵是 -- 禮兵不像禮兵 步兵不像步兵 特種兵不像特種兵 的尷尬期
' D/ S, ]8 p& q1 d小弟我沒別的意思 只是想表達 在 經國先生時期 經國先生比較不像 老先生注重憲兵的體制 (可經由各位學長的父執輩 在民國 64 年以前 尤其是當憲兵的老前輩口中得知)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4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查理 + 1
老潘 + 1 + 1 感謝提供資料
sharka + 3 + 1 精彩的歷史典故

檢視全部評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1 02:38 , Processed in 0.04676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