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金歲月(四)「太武山巔」:
* g* r' m5 O0 X, G) I$ _4 y+ D
; [8 d# K/ [" \4 @' s$ U5 Z" m; m2 L% W
/ M- a2 `7 {2 q; F& M5 F, }: ]+ m) `! A' ~$ q
太武山上最著名的地標當屬「毋忘在莒」的勒石,其實除了勒石外,山上還有間數百年歷史的古剎――「海印寺」,及像顆超大高爾夫球般的海軍雷達站。要到達太武山頂需從公墓旁的「玉章路」上山,其中還會經過一座檢查哨,由於軍事安全的考量,所以只在農曆的初一及十五對外開放,就算是對同位在管制區內的我們也不例外。不過只要有能力徒手攀爬過幾座數丈高的花崗巨岩,又有膽識跳躍過幾處不見底的斷崖深淵,最後還能不摔成粉身碎骨的話,就能繞過檢查哨到達勒石下方的停車場。+ N, h! T7 u# p
L, p* a1 w( K! ?4 L
' q6 T4 I V; H- X5 K- K; i/ t3 }7 E# D1 x- R; M
而太武山上最值得佇足的景緻,正是這人跡罕至的陡峭崢嶸,以奇岩巨石堆砌而成的太武山巔,在上帝的巧手雕琢後,像極了中國畫聖筆下的黃山水墨,唯一不同的是宣紙上挺拔的蒼松,換成了耐風、耐鹽的木麻黃。坐在近乎垂直的絕壁之上,鳥瞰半座島嶼褶褶閃耀的夕陽餘輝,鑲嵌在藍色新月般的料羅灣上,望著三百里外那望不見的海峽彼岸,有一點異地遊子的鄉愁,有一絲高處不勝的寒意,有一股上天下地唯我獨尊的悲慟。, n0 Z! L6 o) G0 ^: ?7 E0 n% C
1 j" W; ^3 i, o0 O F) x( B
8 r/ ~: c ~3 f# t/ ?; A. t! c" ~
. r' r( ?' U& [4 V中央坑道貫穿太武山的南北兩側,其中的規模足供一輛坦克通行仍綽綽有餘,金防部與砲指部都位在中央坑道的南側,而北側據說可以直通沙美鎮外的裝甲部隊。坑道內的照明依靠的是懸掛在頂端的日光燈,或許在電費成本的考量下,每一盞日光燈之間的距離相隔甚遠,隻身行走在不知盡頭的坑道內,忽而明亮、忽而幽暗(就像聖鬥士裡雙子座的迷宮般),仿佛自己化身成一顆棋子,走在黑白相間的西洋棋盤上。當中我也有數次嘗試的去走一遍,可是每每在越走越深入後,往往就會因一股不知名的恐懼而放棄,恐懼的原因倒不是因為害怕看見什麼看不見的東西,而是害怕見到什麼不該見的東西,最後落了個「刺探軍機」的罪名。
, b: _. t3 H) `
0 \' K; ]" A: @: [3 M: S2 w, U, |: t! Z( r- w7 D2 R
+ Q( Q' w9 C6 T南坑在末端分成「T」字形的兩個出口,西側的出口就在太武山公墓旁,而東側的出口則位在「擎天廳」外,從中央坑道到擎天廳約有二百多公尺的距離,這一段坑道分佈著金防部各科室的辦公場所。而擎天廳外的「鑑潭山莊」正是金防部的招待所,從山莊外的戰備道往山下走,穿過約一公里 的旱田後,可以到達有金門東區之稱的「新市(山外)」街頭,山外雖然是金東地區最繁榮的市鎮,不過算一算其實也不過就是二條百公尺的商店街,但是麻雀雖小五臟倒是蠻齊的,舉凡吃的、用的、玩的、都找的到,甚至於還有一間不算大的小戲院。/ O& O6 D8 W# J: _
* V& M: y) v% v+ U. x) o6 c# `" }# n# i
0 F. E8 {, f a/ r6 a/ @6 N/ f- `+ Q Z- N
而我也習慣利用每天傍晚後的時間,一個人漫步在喧囂過後的山外街頭,或許翻翻昨日的新聞時事,或許吃吃談天樓的酒釀湯圓,又或許買包散裝的金門貢糖,然後踏在夜色籠罩後的高梁田埂裡,趕在燈火管制、陣地關閉前的時間,回到太武山上的穴居生活。禁閉室由於緊鄰著砲指部的各級幕僚單位,自然無法像在台灣般的那樣逍遙自在,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讓我與各參的幕僚及文書,有了更多的時間交流相處,同時也增加了許多的機會,去接觸一些奇奇怪怪的特別狀況。
: l, `+ O1 Q1 ~4 ^, A1 h5 E! y9 A: @" o- b- n' t% O( D
3 S0 J3 r& U4 t! f& M/ ?9 k& z
, r1 {9 |4 ~9 v0 Z尤其是住在對門那個膽子不大的監察官,甚至於硬拉著我去參觀過一幕飲彈(手榴彈)自盡後的案發現場。只見土堤之上一個剩下半顆腦袋的人,以極不自然的姿式靠臥在一旁,胸前的衣襟上佈滿了白色的腦漿與紅色的血水,害的我有好一陣子不敢再吃麻婆豆腐,巧的是那位自裁弟兄的砲長,正是我來金後遇見的第一位同學,而他也在極不願意的情況下,上山來陪了我整整的半個月。# G1 J! W) V1 V/ m
/ K) V2 n2 {$ S: Y I6 n# U3 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