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閒聊討論] 又一世代資訊產品走入歷史 - Floppy Disk

[複製連結]
chrishuang 發表於 2010-4-28 18:43: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42325|回覆: 69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100428/5/24ouf.html

今天看了這一則新聞報導,驚覺又是一個世代的資訊產品走入歷史
回顧 Floppy Disk 這一超級長壽的週邊產品,相信陪伴許多學長走過成長求學的歲月
雖然 Floppy Disk 現在的容量與讀取速度完全無法應付目前最基礎的資訊應用
但是 Floppy Disk 在當年也算的上是一個響噹噹熱門的產品

當年高一時初次接觸電腦時所,接觸不是不是當年熱門一時的 APPLE-II
而是真正台灣自主研發生產的PA-800,不過那時候PA-800的儲存媒體並非是軟碟機,而是卡式錄音座
而且只能跑DEBUG Assembly 與 BASIC
高二那一年正式接觸學習CP/M、MP/M(MS-DOS的前身)這時候才開始使用軟碟機
這時候的軟碟機規格只有5.25吋單面單密度180KByte的容量,而且磁碟片貴的跟土匪一樣(一張就要一百多塊)
當時每個同學為了省吃節用,都把軟碟片另一邊打孔(防寫孔)把反面繼續使用,如此等於一張當兩張使用
高三的數位電子實習就是組裝APPLE-II(從焊接電子IC開始),這時候的軟碟機已經進步到360K雙面雙密度

後來IBM推出了與APPLE-II拼市場的 PC-XT,過了兩年又推出第一款16位元的PC-AT 286
從 PC-AT 286開始,軟碟機容量也從360KB進展到1.2MB,尺寸也從5.25吋進展到3.5吋720K/1.44MB
同時在所有IBM PC都把軟碟列為標準配備,自始軟碟機已成為學習電腦與職場不可或缺的配備
(甚至舊光華商場到處都有販售盜版軟體的磁碟片,而這些盜版商後來也進化到光碟補帖商)

軟碟機隨著電腦資訊的進步,也走過30年的歷史,這段時間也有許多廠商想開發更高密度的軟碟機
如高密度2.88MB軟碟片,甚至有高達100MB的軟碟機,無奈市場接受度太低與不穩定以致曲高和寡無人聞問

如今電腦科技的大躍進,個人可攜式儲存媒體變的多樣化與方便性,軟碟片這項老古董產品也幾乎從每個人的電腦中逐漸消失
隨著SONY宣布停止銷售相關產品,Floppy DISK已經確定將成為電腦歷史洪流中的犧牲品。

不知各位學長對軟式磁碟機的印像是......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2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SmokeyLT + 2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pzg 發表於 2010-4-28 19:50:37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學長
小弟以前在國中的時候所買的遊戲都是磁片
有5.25跟3.5兩種
記得那時候漢堂的大戰略II、羅宋學園還有極道梟雄等都是5.25
後來發現容易刮片以及安裝太麻煩後
慢慢改用3.5吋磁片...那時候還買了很有名的X-COM:UFO
好玩到經典 直到兩年前還拿來回味過一次

後來快高中畢業時發現很多人電腦都沒有5.25吋磁碟機了
還蠻怕到時候我那些老遊戲以後沒得讀 ,全部都備份成3.5吋軟碟
後來念大學時把所有資料通通都拷貝到硬碟後,就跟軟碟機全面說掰掰囉!

記得5.25吋磁片裝的軟體都停產,3.5吋軟體陸續改用光碟片復刻或發行時
一台5.25吋軟碟機還叫價一千五百多元呢
高中時因為CDR/W仍然昂貴,抹寫也不易,有考慮過替代方案
像是MO、 LS120 、ZIP等
普及率來說當然MO是較高品質也較好,問題是貴到嚇死人
聽說保存的當,MO的資料幾乎不會損毀,所以當年很多有需求的機構都會使用MO來保存資料
現在雖然很難找到了不過還有在生產就是了

LS120則是當年較被看好的產品(可同時相容3.5吋磁片)
http://www.mren.com.tw/?path=%2F ... 3Fid%3D040203302000
目前還有少數庫存 想買來收藏的學長倒是可以考慮
問題是資訊產品的東西只要一扯上相容(在當年來說),那效率跟容量就不會有太突出的表面

那麼最後就是ZIP了,考慮到效率與容量還有普及率(國外)來講選擇用ZIP對我來說會比較好
不過當年所有認識的人有在用ZIP的也只有我跟我朋友兩人而已,大部分時間都拿來互相傳較大的檔案給對方用

過沒幾年...DVDR/W都出來了,CD ROM也慢慢消失了,一直到現在的隨身碟
阿...我也見證了一個時代的開始跟結束了
當年宏碁的渴望系列奔騰主機(連MMX都沒有的年代)可是貴到嚇死人哩

[ 本帖最後由 pzg 於 2010-4-28 19:52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1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SmokeyLT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bala@syr 發表於 2010-4-28 21:08:07 | 顯示全部樓層
Floppy Disk?  別鬧了,又是一陣痛苦回憶
小弟的年紀和老克學長差不多
高中開始接觸Apple 2 (學校用全亞PA2000....全亞,好熟悉的名字是吧)
第一台軟式磁碟機是TEAC FD-55A半高式的
老克學長說磁碟片超貴,沒錯,那時後的磁碟片可以論張零售
磁碟機更是誇張,一台(+16K RAM and Disk card) 快台幣一萬大洋,奢侈啊
上大學開始接觸IBM PC (還是256K的標準PC,沒到XT水準)
Floppy Disk已經成了標準配備(跑MSDOS 1.0)
Floppy drive便宜了,floppy還是一樣貴
一盒10片還是要一千出頭,如果買dysan or basf 防潮防霉片再加兩三百
年輕一代或許不覺得怎樣,那時候小弟一個月的生活費不到3000,買一盒磁片就要吃很久泡麵(當時維力榨醬麵一包6元)
偏偏該死的防潮防霉片還是會發霉(只是撐得比較久),floppy disk成了消耗品,不買也不行啊......慘
1991年回學校當助教賺錢
那時候已經是80386時代了,100~120MB HD已經是標準配備,floppy disk的主要用途是交作業,價格也親民多了
可是我負責管理的機器中又有一台看都沒看過的Floppy disk -- VAX 11/780的Boot Disk
嘿嘿嘿....8吋Floopy,大家沒看過吧
時間來到2010
小弟辦公室抽屜還有一台IBM thinkpad USB floppy disk driver + 一盒全新3.5" Floppy disk
紀念用? 才不是呢
有些特殊規格的設備,沒Floppy還沒辦法裝機說
這可是寶貝,絕不輕言外借的

ps. 報告老克學長,您還記得全亞是怎麼倒的嗎? 是不是remark CPU事件?

[ 本帖最後由 bala@syr 於 2010-4-28 21:1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1 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SmokeyLT + 1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Phoenix 發表於 2010-4-28 21:16:55 | 顯示全部樓層
我的第一台PC(XT)就是vpoint88 POA幫我組的,沒有HD,只有兩台360K的Floppy Disk。
RAM?…嗯…..好像128K吧!
那時候買一盒10張360K floppy要價NT1500,還真買得下去。

評分

參與人數 3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SmokeyLT + 1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chrishuang 發表於 2010-4-28 21:31: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哨 bala@syr 的帖子

bala@syr大師

全亞電腦,好熟悉的名字,偶待的第一家電腦硬體工廠

PA-800 / PA-2000 / PA-2200 / PA-5000 / PA-5050 / PA-5055等都玩過
PA-2xxx系列的作業系統是 M/PM,一部主機最多連接八部terminal+兩部的Dot Matrix Printer

訪客,本文章隱藏的內容需要積分高於 20 才可以瀏覽,你目前積分為 0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michael_hc_chen 發表於 2010-4-28 21:56:2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chrishuang 的帖子

剛進大學時, 壓根連Microprocessor都還不知在哪裡兒? 更何況Floppy Disk這玩意兒!! 想想看, 直到大四上Microprocessor課的時候才開始有Z-80及後續的Intel 8080. 而當要作演練時, 就只有Kim-1或EDU-80可作簡單的programming 且需以Machine code輸入卡帶. 極為不變. 所以當時所有程式應用多以FORTRAN IV在IBM Main frame上跑.

退伍返校任助教時才第一次看到Apple II, 也才開始用BASIC 及Floppy disk. 不過隔年赴美唸書時就再也不曾碰觸BASIC 而改玩PDP 11, C language 及Tape. 後來直到返國工作一段時間 開始使用Word Perfect作文書處理時才又用起5.25" Floppy disk. 不過沒多久就改用3.5" disk了.

回想短短二十多年, 其間電子業及電子產品變化之大可見一班. 不過也多虧如此巨大轉換, 否則如何創造電子業這二十多年來的榮景. Floppy disk確實是具有其時代意義的產物. 喔! 差點忘了提起當年於新竹科學園區工作時(1990), 小弟任職的公司還是IBM floppy disk drive的主要供應商呢!!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1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SmokeyLT + 1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chrishuang 發表於 2010-4-28 22:08: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哨 michael_hc_chen 的帖子

又是一位資訊界的老前輩
菜鳥老克在此立正喊一聲:學長好

當年的EDU-80可以說是極其陽春的Microprocessor(還是用三夾板釘成的機殼)
不但無法連接MONITOR,所有的程式碼只接受16Bit的Machine code
而且能接受的程式碼也無法大大,可以說根本不能做什麼事是的Microprocessor學習機

不過以民國66年國內電子工業水準,能夠從無到有設計出一部EDU-80也的確是有其意義
雖然目前知道EDU-80這部Microprocessor學習機的人寥寥可數
這些年學弟的一個願望就是看能不能弄一部古董EDU-80做紀念
雖然這是不可能達成的事,因為如沒猜錯,這部EDU-80恐怕幾乎都已經進垃圾場囉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bala@syr 發表於 2010-4-28 22:54:46 | 顯示全部樓層
嚇死了嚇死了
連玩過PDP 11 / Fortran IV的大學長都被這帖拖出來啦
那我這個管過VAX 11的人只配去廁所門口蹲著了
憑良心講,以前的電腦真的比較好玩
自主控制能力高,加上CPU慢 記憶體小
寫程式時要錙銖必較,演算法要再三斟酌
經過那個時代訓練出來的人基本功比較扎實
哪像現在RAM相對大到不敢想像,CPU速度快的驚人
好程式和爛程式在沒有足夠的資料量壓測的情形下根本分不出來
每次幫年輕人做code review,氣得我頭髮都白掉一半啦

EDU-80? MPF-1?
該死,我在1991年就把實驗室所有的這些東東全清到垃圾堆理去了

[ 本帖最後由 bala@syr 於 2010-4-28 22:57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SmokeyLT 發表於 2010-4-29 00:54:25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財哥貼的文和其他學長的回應,種種兒時記憶又回到腦海裡。我不是學電腦的,做的工作也與電腦無關,但是我可是很資深的玩家呢。

我的第一台電腦就是Apple II Plus。這台的記憶體只有48K,還要加裝一個16K的擴充記憶體才能玩許多遊戲,
例如「巫術對奕」:

「直昇機救人」(印象中光華商場都叫它「飛狼」)

「創世紀第三代」

這台機器一直陪我成長,從我九歲它進家門以來,用了十年,到1991年才正式丟掉。丟掉前,這台機器已經插滿了擴充裝置,包括魔音卡,擴充記憶體,磁碟卡,8088介面卡,八十行卡,PC連結卡...反正很捨不得就是了。我從十一二歲起的零用錢多半都投資在上面了。喔!那時是沒有標準配備的軟碟,必須另外購買。到我不得不丟掉它的時候,幾乎所有的5.25吋軟碟都已經發霉啦!

我那時(1988年時)已經有第二台電腦,是一個親戚經營貿易公司汰換下來的單色顯示,PC-286AT電腦。也是使用5.25軟碟,這台電腦有一個20MB的硬碟。20MB聽起來好好笑,但是當年可是很大的,想想,一片磁碟只有180K,20MB等於113片磁碟。我把手中所有的PC遊戲灌進去,才用了大概9MB。那時玩的遊戲是「三國志一代」,「上古代戰爭藝術(還有海戰篇)」,還有早期的「鐵路大亨」。

後來...後來我就長大了嘛!電腦就一直買,不過我不買新東西,我常買的是打折減價的爛貨,別人都不要的我去撿。
看看真感慨,我前年買的,一大盒的漂亮3.5吋磁碟,花花綠綠的,到現在都沒用過半片。現在連軟碟機都要找不到了。

但是說到遊戲帶來的樂趣,我認為還是那個吵鬧的Apple軟碟機最有味道。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andre 發表於 2010-4-29 07:39:36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單位裡面有些儀器還在用486的電腦,所以軟碟機還是有可用之處的,但是真的就是等報廢了。
我手邊現在還保存的老東西有相當於HP-G系列伺服器那麼大的硬碟機,但是容量應該不到1G,還有比一台印表機大的Floppy disk drive,當初全部都是進口的,搬家幾次也都捨不得丟。

評分

參與人數 2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小智 + 1
GVMonkey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2 01:39 , Processed in 0.083992 second(s), 13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