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讀《兩班傳》有感

[複製連結]
榕榕 發表於 2010-5-13 07:59:4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0287|回覆: 8
来韩国后学的新名词中,有一个是‘两班’,什么意思呢?多数前辈言简意赅地解释为:‘贵族’。后来会渐渐发现,身边的‘贵族’好多啊!各种姓氏的人都说自己祖上是‘两班’。, t5 b+ o0 E7 Z

. a8 ^, P3 ~, _通常而言,前朝的贵族,新朝自动作废,李氏朝鲜传承也有500多年,多数贵族应当姓李,王族才是天然的贵族嘛。即使是功勋之后,异姓贵族,也不至于这么多。* M, A- G+ L( S, K
- D6 x" h- G5 @
此题破解----/ U! A9 k6 {: {5 }5 k( P3 a2 M7 _3 N

8 L! u: e  G) q+ l4 E朝鲜王朝时期朴趾源所着的《两班传》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两班者,士族之尊称是也。’。原来,两班是士族,而不是贵族,这就很好解释,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不同姓的人是两班了。4 A4 O$ ?  A- a' V! A, A
; M1 F7 @  [; k/ c! Z
简单地说,古时读书人就称作‘士’,从政做了官员之后称为‘大夫’,其中有德者称为‘君子’。朝廷上,武官列西厢,文官叙东厢,东西两班,故称为‘两班’。
( b* c+ Y2 Q# F! g: J. ]5 f8 d, ]3 d3 e: C& R4 i8 t
做两班有许多规矩,诸如:每天五更起来,正襟危坐,读圣贤书;没钱的话,要能忍饥耐寒,口中不能说‘贫’字;要轻声咳嗽;不得随意吐痰,不得已时要‘咽津’,就是吞口水啦;袖子、帽子一定要保持整洁;洗手时不可以擦拳;要常漱口防止口臭;呼唤奴婢的声音要长,走路要徐缓;《古文真宝》《唐诗品汇》要抄写,并且得是蝇头小字,一行100字;手不可以拿钱;不得问米价;夏天不要光脚;吃饭不要脱帽;吃饭不要先喝汤;喝汤不要喝出声响;不要用筷子敲桌子;不要生吃葱;喝酒别弄到胡须;吸烟不要吸到腮帮子凹进去;生气也不能打妻子;发怒不可以踢东西;不要殴打孩子;不要往死里骂奴仆;买牲畜时,不满意牲畜可以,不能骂牲畜的主人;生病不要找做迷信的巫人;祭祀不要请僧人;再冷也不要太靠近火炉;说话别流口水;不杀牛;不赌钱... - ?; p: d- U3 i' J% J

" M- f: F- J; U! o8 ~" |- h两班享受的优惠更多:不用耕田,不用经商,没有纳税压力。命好科举及第的话,就啥也不缺,百物具备,钱袋满满。就算30岁才考上,还是可以成为荫庇妻、子的大官,运气再好点儿,分配到富庶之地,大腹便便,指日可待。家里可以有美妓环绕,院子里用人吃的粮食养鹤也没问题。就算歹命,是个没钱的两班,还是可以横行乡里,可以牵邻居的牛,耕自己的田,更可以强迫乡民帮自家耕地,谁敢不上心,轻则灰水灌人家鼻子,重则打得人家披头散发、晕头转向,他们也不敢埋怨。即使是很有钱的富人,只要他们不是两班,见了穷两班,也要匍匐于地,屏住呼吸,曳鼻膝行。
; c7 \0 j( }# U7 J6 P* J
2 n$ @- L2 z, s4 W6 X7 w* b0 D朴趾源笔锋犀利,刻画逼真,虽然自家亦是两班,却对自己的阶级批判得入木三分。两班制度行到朴趾源的时代,已经严重影响了生产力的进步。试想,全国几十万个两班,这些人都不事农、不做工、不从商、不纳税,只是奔着科考一窄路使劲 ,而朝鲜科考只录取30人,还不是每年录取,多数的两班及其后代,都不可能实现科举成功梦。那么,他们一生都要在虚耗国力、妨碍民生中度过,给国家和平民造成沉重负担。他们有盘枝错节的相互庇护关系,形成强大的社会势力,为了维护自己的既得利益,抗衡国家的改革,让国家陷入停滞和落后。
9 R; u, M2 X5 G
' z6 R2 g' g7 o* d& D, }像朴趾源这样的有识之士,看到了两班制度的弊端,进行揭露和呼吁,希望能挽救国运于危沉之际。可惜。和腐朽的晚清一样,虽有一些有识之士,却无力撑拄扶持大厦与将倾之时,只好等着看着沉沦的发生。也许,让腐烂彻底灭亡也是好事,不破不立,没有彻底的沉沦,就不会有新秩序的诞生。! X; k/ Z* l" B* |* \) c$ a
5 `9 q4 _+ E3 T2 u; b( z+ d
[ 本帖最後由 榕榕 於 2010-5-13 12:02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4貢獻 +8 人氣指數 +4 收起 理由
cicqcicq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寧安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SmokeyLT + 3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sharka + 2 +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sharka 發表於 2010-5-13 08:4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榕榕 於 2010-5-13 07:59 發表 ! W. ~! B8 t: q3 O
來韓國後學的新名詞中,有一個是‘兩班’,什麼意思呢?多數人言簡意賅地解釋為:‘貴族’。後來會漸漸發現,身邊的‘貴族’好多啊!各種姓氏的人都說自己祖上是‘兩班’。
/ [' ^, R9 H/ s! ^/ w
, [7 w% k$ i' g6 p" V2 Z9 j3 c- ~! r, I- t通常而言,前朝的貴族,新朝自動作廢, ...

; Z2 @+ ?* u2 j8 Z6 Z0 A  y. R; E0 w( x3 L
如此兩班,不如做江湖浪人還來的痛快
2 D# i* M* c) t* o( w) S9 Z感覺這規定定的是兩光兩光
SmokeyLT 發表於 2010-5-13 08:53: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榕榕 的帖子

學姊所言,即是自北宋以來產生的所謂「道學家」,其起居也,衣必襤褸,食必粗陋,開口必先聖前賢,舉止必從容優緩;談治國則只有道德品行,論財貨則視之毒蛇猛獸;貌似洵洵君子,而實則空能議論﹔言若諄諄有誨,而開口酸氣沖天。尊孔孟而不知與時俱變,據廟堂卻無能建一實策。徒號道學家,其實互相恭維,朋比成黨,有與之不同者則或斥之為奸佞,或謂之為小人,洋洋自如,狀似冬烘。" F! d! U  m' X  r# E" E0 \# S6 u
1 g. f- z1 Z; e* b
這些道學先生,不能繼往也不能開來,只能蠹食鄉里,尸位素餐,還儼然為道統之繼承者,把持清流輿論,幾達五百年之久,中國之士紳階級,以此為效。韓國向來學習中國學術與禮法,亦有此階級,並不使人太過意外!
$ [1 C. s1 N* `5 M# O
& A2 `2 e' M  H) A4 Y[ 本帖最後由 SmokeyLT 於 2010-5-12 16:56 編輯 ]
cicqcicq 發表於 2010-5-13 11:37:20 | 顯示全部樓層
禮為人而設..而非人為理而存
2 J4 {$ `9 e* |9 x) I儒宗孔老師都已經這樣說了
6 ?  m: J5 ?  ?% p' z$ Q) `& }後人無法再有新意..便只好搞一些有的沒有的
9 i5 F! C0 M" e# j5 ~. I( ^看來儒學發展到春秋戰國達一個顛峰後
& N7 G! }9 f* H- }- ?後繼者心有餘而力不足/ c1 `: ]4 Z* N7 w
會演變成這樣..也只能說不意外了
0 R" i; g7 R- {+ C4 w2 y後起儒者大多也只能做到內聖
5 C0 t( S  M5 z  A8 {4 C外王是很難的了
6 ?: C: _) X0 r勉強說起來..能內聖兼外王者' Q5 ?# k3 R$ k
唐宋以後也就一個王陽明3 r: }, s9 g$ C1 k
可惜學術上建樹被認為沒有其他人多
8 |+ o& p! F/ ?" K. D0 k1 [% x終究還是沒能入祀孔廟
6 N4 d7 R  P( W5 M惜哉
 樓主| 榕榕 發表於 2010-5-13 12: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副哨 sharka 的帖子

對不起啊,我沒有編輯好,只發了一半內容,現在的是完整版。從中您可以看出,兩班的‘好處’是不少滴,那些刻板規矩,只是增加他們的優越感罷了。
 樓主| 榕榕 發表於 2010-5-13 12:14:53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哨 SmokeyLT 的帖子

“道貌岸然”一詞,生動地反映出老百姓對此類人物的不齒和嘲諷。. r7 @: R1 M7 E5 s6 y* Y

9 k1 Z9 t' j& B0 \* Z7 a- [% p
 樓主| 榕榕 發表於 2010-5-13 12:37:1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哨 cicqcicq 的帖子

朝鮮王朝時期的讀書人,獨尊朱子,對王陽明諸多非議。因為滿人入主中原的緣故,那時朝鮮人就自封是‘中華文化正統傳人’了,中國在他們眼裡是異端橫行的蠻夷之地。
SmokeyLT 發表於 2010-5-13 15:03: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中華文化和某部份的韓國文化,都是師法孔子一脈相傳的。孔子,聖之時者也。與時俱變,不墨守成規,才是孔子之徒。" O5 [2 _2 S- L! u- \- y
! }! `, D8 m! _
韓國的「兩班」和中國的「道學家」,犯的錯誤都一樣,食古不化!以為夫子之言,更一字不可,改一句就該死。比方說,孟子被人批評「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這正說明了孟子是孔子之徒,其他墨守成規的都只能算是孔子之奴!
- @, {( Y2 @3 t" ^& O& Q0 [4 q3 B8 g
5 L2 _& I, E/ c& r死抱著一部教條,不管是馬克思還是孫中山,都是拘泥而膚淺的,愧對聖人之學的。
cicqcicq 發表於 2010-5-13 15:15:3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7哨 榕榕 的帖子

如果韓人真如此認為..那大概永遠都無法成為中華正統
2 N: m, |6 ?* ~) U& T孔子都說了2 @- \, U* a+ l' e5 n# {
只有文化上的蠻夷..沒有血統上的蠻夷% M" O# Y; W; S! _+ j
清朝的皇帝..我看不少搞不好比明帝還有學問哩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3 13:11 , Processed in 0.07559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