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7 d" `; a8 r- z2 S# p
2010第五屆懷恩文學獎社會組優勝卅保安大帝' p: R4 v4 S# q9 p# U. h
, Q2 @9 f5 N3 E' o- r& j
/ E8 |5 g0 W4 i$ D7 R) S& O7 s2 q
4 G1 N9 ]$ H7 P「陳先生寄來幾張照片,照片中的小廟是憲兵所建造,不知供奉何處神明?部隊走了,大概是附近的善男信女代為照顧。」 2 O: L0 P: E# v/ t3 }* e+ \6 l
# y$ c& U1 }8 @( X0 V* d
) D; e/ V$ C; C0 s+ z! @6 V# I浩瀚網海中,某個部落格轉貼了幾張照片。 6 W t% M# C' p8 _# Y# T! t! F
; v1 v3 a% K! v) V
8 U% n, O" V8 \% @! Z* C/ W9 V, B, {當我看到這幾張照片時,眼珠子差點蹦出來。我不斷地把螢幕上的照片放大、再放大,彷彿不斷地打開了一個套一個的記憶匣子,那段一年十個月的預官軍旅歲月,在那遙遠的前線小島的陳年往事瞬間撲面而來。 # l0 T/ R0 Z$ D9 I
& S* C: @* [$ [$ @) E
! _) J) y3 ^/ W3 d7 f% H t
照片中小廟的門對子寫著「保天下太平」「祐軍民平安」,門楣橫書「保安大帝」四個大字,廟很小,依著山坡修砌的土堤而建。從照片看得出那廟已年久失修,神龕基座下方牆面原來泥塑的建廟紀事已然剝落。廟旁有一水泥碑彩繪著代表憲兵忠貞精神的荷花,那荷花圖案已褪色漫漶。是的,那正是我部隊的廟。
/ [. x( j3 K2 H) a! j* r2 k6 ^' X
4 Q% S% h. T2 j' ~( o
4 e( u9 w+ M/ Y0 @, C7 v& ?) d儘管泥塑的建廟紀事已脫落無法辨識,可我仍約略記得一些。那廟是早期的憲兵前輩所建。當年共匪竊據神州,推行破四舊運動,無數廟宇慘遭破壞。一日,我憲兵弟兄於青歧巡邏時,忽聞哭泣聲從海岸線傳來,遂循聲一探究竟,因此發現這尊神明。這神像就是當年被共匪丟棄於大海,隨海潮漂流至我方海岸。而神明似乎在控訴著共匪的倒行逆施,弟兄遂將神明迎回連部虔誠建廟供奉。
+ c4 |* C4 @- ]* ^4 e, n1 @4 D" D! ^5 k9 ~
$ e4 B& n' m$ f* g! V5 w* W
那廟在我當兵的年代經過一次大翻修。那一次是在執行槍決死囚任務後,負責開槍行刑的弟兄鳩工庀材,整修廟以及擴建了周邊花園。
/ U; c3 [- I5 v! f, n* w P
% @9 P) w: H6 E+ @0 y4 Q1 c' l3 V5 w# j) _/ O* _
我以笨拙的中文速成輸入法,一字一字敲入電腦,娓娓道出我所記憶的建廟由來,以回應電腦網路另一端的詢問者。雖然當地人把軍事看守所、禁閉室、碉堡推倒剷平,過往的光榮歲月也一併被連根拔起,不禁令人無限嗟嘆。不過,他們保留了保安大帝廟,仍讓我十分欣慰且心存感激。 * [6 f0 R1 d$ ], @7 i
, F/ l: X) e9 n3 O& e
+ Y9 o: N+ ~3 ~% J( Y7 g近來拜科技文明進步之賜,我和幾位昔日的部屬得以在電腦網路上相聚,暢談往日軍旅生活的豐功偉業。每次坐在電腦前,連上電腦網路,我彷彿可以跨過兩種截然不同的時空,彈指之間,我好像穿上了軍服回到那個面積不到15平方公里的前線小島,我又變回當年那個稚氣未脫的少年軍官。
7 ?& p$ U$ z ^& G1 [, b; N3 L* q! S* w, V
/ Z# W! d, ~1 b2 u+ L: @7 P
「報告輔導長,保安大帝神像不見了,剩下空廟!在鐵筒金爐內有一張96年6月份的報紙,因附近已無人可問,所以,神像遺失的原因不得而知。」 - G. T/ h0 Y: x7 r
! C$ A/ ]: v6 Z# C8 {2 b8 B7 Q/ K, D% K4 Y. r: `- H
黃班長從網路傳來這則壞消息,讓我錯愕不已。黃班長是以前連上的警務士,趁著寒假,頭一次帶妻兒搭機回小島憑弔,本想祭拜保安大帝,不料卻撲了空。
$ e3 s4 |( o8 G, E, L' w4 z
( B9 ?( M4 ~2 ^# Z* W$ q' Z# y. N
自從解嚴後外島結束了軍管,撤離了大部分軍隊,島民紛紛向軍方索回昔日被強佔的土地。於是,島民駕駛怪手,彷彿開著坦克車似的攻破了部隊的樹籬、鐡絲網,轟轟隆隆地駛進陣地,然後,迅速佔領了山頭,又勢如破竹地攻下軍事看守所,摧枯拉朽地夷平了禁閉室及碉堡。最後怪手來到保安大帝廟前,駕駛怪手的島民愣住了,他萬萬沒想到,部隊撤了,卻有一尊神明留守。他原本操縱的怪手高高舉起,遲疑半晌,然後又輕輕放下,最後倖倖然掉頭退出了陣地,因此保安大帝廟倖得以煢然獨立於一片荒坡之上。
6 y& B+ `+ P9 u6 a/ w( W, j! ?& ]/ L
- a; o _9 M* S6 v
7 v: G6 l8 s0 w3 X$ {4 I! w- G$ _或許是當地居民從網路上得知這座廟的來歷後,覺得這神明是大陸漂來的落難神明,不過爾爾。於是,先把神明移除,過一段時日,終究是會將這空廟剷平,以完成土地完整的開發利用。想到這裡,我心頭突然湧出一陣心寒及自責,真後悔說出這廟的來由。 ( ]5 ?5 D7 z7 i! o
: q8 m' D& g1 [* a# _5 j
7 X0 [& B+ q# j' G. ]也許有人會認為這不過是間小廟,又何必在意。
- Q4 }( r0 z, ~ Q- G! h) l
" S2 X1 |3 G$ g5 `1 f
8 d" u8 C& x, ?+ X5 t然而,當年這廟之於我及弟兄們,不是一種宗教信仰,而是一處心靈庇護所。回望那個當年敵我緊張的年代,我們都只是二十啷噹的年紀,飄洋過海戍守前線。保家衛國的使命,千斤萬擔的壓在肩上,沒有了青春的飛揚。有的,只是濃重的鄉愁,以及惶惑的心靈。
9 G. {$ }/ [3 v9 C
3 J* F* @& _ ?- }' A% j- k. a$ @ o/ ]. T5 d0 t* R+ h: B! {# y
「輔導長是做什麼的?」入伍前夕母親問我。 % Z0 q Z) ?4 q
; S1 `; }" L0 `4 p$ s H( Z
1 h! P8 D& U/ O% t「輔導長是要照顧阿兵哥的,就像部隊的媽媽一樣。」我只能用最淺顯的比喻來回答未曾受過教育的母親。
4 [5 x4 u- L* b9 Q3 o3 a, W6 u2 ~- Y3 ]
/ I" H2 S- s- i- l+ u+ a
「你都需要人照顧了,還能照顧別人嗎?」母親擔心的口吻透露出一向最放心不下我這個在她心目中永遠長不大的兒子。 / g% Y- j3 D; [! n6 u
( @3 Y0 D, \) G- ^3 o3 z5 }) J9 s
+ S; w) l) d! A來到了部隊,來到了前線,我要如何安撫弟兄們那些躁動不寧的心,確保他們平安退伍呢?我常自問我這個缺乏人生歷練的少尉預官做得到嗎?這般的重責大任似乎超過了我的能力。我害怕接到電報,因為我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接到惡耗、淚流滿面的士兵;我害怕聽到夜半槍聲,因為我擔心槍枝走火抑或敵人摸哨,而槍聲意味著傷亡;我害怕面對死囚,因為我看得出那死囚內心充滿懺悔,而我卻不知道要如何去安慰一顆臨死的心靈。
+ t( L. b' i5 v1 E, h" Y0 v. X5 _& a% [; g8 b' h3 ?
: a2 j+ X4 y% w5 W9 j. f4 e
叨天之幸,我們有保安大帝當守護神。照例每月一次,我們全連官兵祭拜保安大帝,祈求保安大帝保佑全連弟兄及在台家屬平安,著實安定了軍心;隨時的祭拜,安撫了發生意外事件、慌張失措的士兵;執行槍決任務後的祭拜,那死囚的亡靈得以安息。
, _1 b% u8 Z3 o$ h5 t5 }3 d/ ]3 n
+ p( u$ M9 S. m2 R- L3 E ^! B
7 B+ ?* t1 H8 m6 \6 u9 W+ Z. B5 ^而今,這廟承載著太多的回憶,召喚著我,時不時在我心頭重現當年戰地外島的影像,那影像中是年少的我,那是我永遠無法返回的青春歲月。保安大帝的遺失,總是我心中的一塊缺憾。
( Q3 u6 x2 {. |7 f( Y# o/ f) {* c+ |8 [
' a3 N+ p) Z4 [% {# z+ ]: f& t
直到一天,我不經意地進入某個介紹外島風土人情的部落格。赫然見到一篇文章,是關於保安大帝的由來。文章中有張照片,照片中是一間簇新的廟。
: I/ k: m# v# J& D' ] Q( J9 O4 y2 Y8 Y; I
我放聲大笑,如同中了樂透彩那般。
! @1 n) p2 Y' x8 ?) U# m: f , l$ X0 I9 l( m; s X9 G3 |7 `9 B5 K

- c- T2 R- Q' T. [) C- q+ L' Q2 q4 l+ w& p2 }( H6 \
[ 本帖最後由 湖下 於 2011-2-1 00:4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