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軍高階將領的擢升與任用,的確存在許多毛病!但問題癥結政府不知道嗎?今日軍人的地位一落千丈,有許多人認為是軍人自己造成的,真的事這樣嗎?現階段軍人的擢升憑恃的標準在哪裡?
4 K) a0 m6 X: M# v! w1 U J' X% [& s& F3 h! o* |; F2 A
首先,軍人的拔擢要件煙排已有精闢的論述,小弟也就不再贅述。但小弟要補充一點!軍人的擢升,除了論輩分、年班等所謂的倫理條件外,更重要的實際的工作表現!國軍距離最近的一次戰爭已經有一甲子的歲月了,之後,並未受到戰爭的摧殘,相對的,軍人的角色也就相形見絀不是那麼重要,所謂的角色功能也就越趨於"隱性",由此也不容易分出軍人的良莠,而在承平時期的擢升上造成一定程度的問題。那麼在軍人擢升條件上應該如何認定呢?3 T3 T q6 U, H7 c
個人的看法是,應該從該員小官時期開始考核,而考核的項目應該以,具體的重大工作表現,例如:年度重大實兵演訓(非作秀型火力展示)、或是協助地方災害防救上的貢獻(地方政府相關資料或文獻為準)等,實際有益於國軍教育訓練、建軍備戰與地方百姓的實際工作表現為參考依據之一。
3 N, w( y0 C/ o
+ H6 S' D `3 y
1 B1 j# d+ `, r' i因為當前,人員考核大部分以單位主管個人意識為主要依據,主官對誰印象好,考核就好看;主官對誰印象不好,考核也就跟著難看!這樣的擢升標準合理嗎?那些考核成績好的,在工作上、品德上就一定好嗎?不要在騙人騙己了!從任官第一天起到現在,有多少在長官眼裡所謂考核成績高的人,不是虛偽奉承就是欺下瞞上、有事往外推、有功往裡攬?真正默默有貢獻的人,卻因不擅奉承阿諛,而冤"死"在單位主官的個人主觀意識之下?這樣的擢升條件考何夠客觀嗎?* H6 o1 q8 b! D$ Z# o6 E& ^& [
另外就是基層軍官的歷練期程!以美軍為例,一般要擢升至上尉階層,至少要歷練5~6年,而國軍呢?3~4年就上去了。校級呢?上尉到少校,又得至少再歷練個7~8年才有機會,其他更高階的歷練期程也就更久。所以,美軍的軍官歷練的都很扎實!' K; @, K h$ N3 z6 y8 q& d( z
0 V6 z3 E- P. q. w: ^/ h& @7 _. A
0 L, f5 X+ H. r! x, P. U那在學歷方面呢?美軍不僅要求具備軍事各階層學歷,還要求一般民間學。在史瓦茲柯夫將軍的自傳中,深刻的描述美軍不論是高階軍官或是士官,都必須同時擁有相當的軍、民間學歷,才可以獲得擢升,否則就停留在某個層級吃到飽吧(此指撐到單一階級最大退伍年限),除非有重大戰功或特殊貢獻,在獲得一致的公評下,予以特別拔擢,要不然很難有僥倖的機會。反觀國軍,好像就背其道而行。國軍基本上仍是將軍事學資看得很重,對於擁有民間學資的人員,不但不加以重是反而出現所謂的"排外"效應。這樣的效應產生甚麼結果?
: { o6 o( U0 ]6 q
# ]4 Q V( S4 S3 F6 \' S
/ L& G9 S- _$ { C該封閉的還是封閉!該打結的還是打結!停滯的永遠還是停滯!新的觀念、新的想法永遠被排斥、不被接受!像個只懂濃妝豔抹妝飾外在,而不懂充實內涵的人一樣,拼命搞一些毫無意義的火力展示、或好看的裝備。內涵呢?就當作沒這回事!有這樣的主事者,能拔擢出好人才嗎?/ i+ H5 v- F2 ]8 Z
精實案?!應該是"菁蝕案"吧!菁英都被吞蝕了。裁軍!越裁越糟糕!真正有能力,懂得自我要求的人,老早就替自己未雨綢繆做好計劃了,那留下來的人呢?當然優秀的人才也很多,但並不代表優秀的人才一定上得去呀!別忘了!那些把爭功諉過練得爐火純青、出神入化的人啊,總是有本事在適當的時候,把優秀的人給擠下去,這不就是典型的反淘汰嗎?(許多留美或真有能力會做事的軍人,不就是這種氛圍下的犧牲品嗎?): g) J( j0 q2 d3 f5 A" R
9 ~. \* l4 C6 a/ Z2 g0 Y6 @
' T$ A0 S# ~& K$ Q* d7 H: X
軍人的地位一落千丈!關於這個議題,個人認為大部分的問題還是出在軍人自己身上。要舉例嗎?好啊!就拿某將軍小孩婚禮被爆料動用公家資源的事情來說,事件的真實性或內幕如何,因不在本討論範圍因此不加贅述;但就其所隱含的權位爭奪來說,這樣算是良性的競爭嗎?這樣算是公平的比評嗎?結果如何?我想關於這件事的調查,不應該僅僅鎖定某將軍是否動用公家資源和濫用權位,也應該查查刻意爆這個料的人或集團,其幕後真正的意涵為何?為了一個國軍最高的位置,不惜毀損國軍的形象,這樣的居心,難怪會出現少將賣國這樣的醜事。1 N9 Y/ I& J8 g$ r
2 X" J% E4 G# R8 T0 {
( I, x5 J! J: l6 ?* X+ n( f另外,國防部官員或國軍高階將領為了一己的仕途,在面對政治人物時,不敢站在專業的立場上適度的撥亂反正,適時的駁斥某些政客的無稽之論。很多時候,政客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不斷的提出表面上冠冕堂皇,實際上卻是禍國殃民的壞點子(如,縮減役期、替代役、募兵制等)。這些壞點子除了對政客的選票有利,對國家而言真的有利嗎?諸如此類的議題,國防部和高階將領為什麼不敢挺身而出,展現軍人的風骨呢?! |! B! Y; N' g( g9 U5 @
1 X1 m1 ?6 {4 D$ [6 s4 I8 H `6 ?3 B5 t: W3 G; A
沒錯!成熟的民主國家應該是以文人領政的型態為主,軍人也應該遵從文人的領導,但遵從並不是盲從啊!很多時候當文人政客作出不利或非真實正確決策的時候,國防部官員或國軍高階將領就應該不惜一切,爭取、和為真正符合我國國情以及所需的國防政策(如,國防工業高度自主為主,引進外來技術為次,購買現成武器為最次)。然而,就現階段而論,國軍高階將領到底做了多少真正有益於國家安全的事務?每當想到這哩,我就不禁的想問問這些位居廟堂、手握權柄的人:你們到底是民之役,還是民之吏呢?8 x% ~$ s$ ]+ g% f2 a" y' o) f
& p- I( d# `' @4 K8 n[ 本帖最後由 pwcf 於 2011-2-18 02:2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