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byronliao 於 2006-3-27 15:23 發表
& F. v9 v3 ~* O0 u6 |( D* ^請問 Roach-H 長官,
3 ?9 Q: N* t0 ~! a3 Z7 q圖中這款戰車是啥型號 ?) B% v U( d3 _& G |, q9 s
這是上週到嘉義竹崎公園照的, 年代好像823砲戰時候
5 K/ Z; w" ?1 f$ C8 U抱歉正面拍不到.....後掉到濁水溪河床 ! 2 q$ Z" O! h1 N6 p
, P" \6 }' a+ d% f6 f( O- L, H( x+ D! \
" l# R- |# E# u' Z9 C A- f . x2 {: r0 ?3 T+ v2 L
Byron8 B( R% f; g& ?( U) r, o
這部老戰馬我沒記錯的話, M4 {0 P7 S4 k c/ R8 ?/ \
應該是美造 M-24 CHAFFEE輕型戰車
' q L, t- k, e: t3 n* n$ a9 m* m( u L+ B- E4 H/ c9 d
美國M24式戰車是第二次大戰期間所使用的最優異輕戰車,它的誕生在於彌補M3/M5式輕戰車的缺點,因為這種過時的輕戰車系統,無論在火力與防護力上,均急需大幅度的改進才能配合日益激烈的戰局。3 R8 L- I: @7 X4 B& @% A
9 q0 V/ a( O+ C/ c- B
1943年4月,新的設計方案雖經過一連串的失敗而終告成功,在卡德萊克公司的協助下完成了第一部T24原型戰車(“T”為美軍戰車試驗代號),車體規格限定在20公噸以下,因而外殼裝甲僅及25mm厚度,最厚的砲塔護板也不過38mm左右,但它具有相當傑出的扭桿式懸架系統設計,兩邊均設有5枚複式履帶轉輪,及上方對應的三個支持輪,主機裝以卡德萊克廠製110馬力級引擎,經由自動傳動系統以前鍊輪起動。
( ^. ^3 J, x; {6 T
: q7 A/ x! I: S% ~" N8 ]! SM24式輕戰車設有寬大的液壓式迴旋砲塔,主砲為極為精良M6型75米口徑戰車砲,是仿造原係B-24米契爾(Mitchill)式重轟炸機上之加農砲改良而成,這種39倍口徑長砲管的主砲,重量雖只M4式中戰車舊式75米砲的一半,卻具備相同的實質射擊威力,輔以砲塔共軸的7.62mm機槍一挺,另在車身前備有同口徑機槍一挺,火力裝備已超出輕戰車的一般標準。
, R- J3 B( C+ w5 c- h8 F6 _+ @. @2 n; E, r. K
由於M24原型戰車在測試階段已充分顯示出其優良的特性,美國陸軍立即訂造首批的1000輛,後又追加至5000輛,1944年4月開始在卡德萊克工場內趕造,同年7月,另在梅瑟.哈里斯工場內成立第二條生線,截至終戰為止,兩廠合力完成了4070輛(卡廠3300輛,梅廠770輛)。
9 ^) p9 A4 j5 `( i/ ]5 o
7 [5 N, W7 i% k" C# G4 N% o1 A% w M24式輕戰車在1944年底,才開始在美國編入輕戰車營和騎兵偵察部隊,隨即前往西北歐及義大利地區作戰,也同時在太平洋戰區內出現,它們的火力雖強過許多早期的中戰車,但裝甲防謢力的不足是無可諱言的,而“M24”的確是一種極佳的偵戰車,必要時能夠以其敏捷性與可操縱性配合優異的武器裝備,往往造成防謢力水於己的德軍戰車重大損害。M24式輕戰車在供應英軍作戰使用後,也贏得“查飛式”的名號,以紀念美國裝甲部隊之父--安德.查飛(Anda R Chaffee)。1 O! b- J3 v+ P: F3 H
) i0 h/ j! O( o% x1 k8 O7 Y, P# dM24查飛式戰車戰後經由美國大批軍援甫成立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國(NATO),法國在1960年曾改裝出法式FL-10型砲塔的特殊型式,這種式M24戰車的主砲亦改用90mm口徑的滑膛砲,鄰近的挪威也同樣的利用型的法製90mm砲來取代原有的75mm砲,這種低壓縮式火砲能發射帶著穩定翅片的高爆彈道(HE)火高爆反戰車彈(HEAT)。至於美國國內的改良發展,則最後演變出極為現代的最新銳M551謝爾丹(Sheridan)式輕戰車系統。% K( o6 y8 d8 T8 X
% v r. B& C9 Y& BM24性能諸元
8 e4 a( _8 A2 @乘 員 5人
$ L* T j! n* F+ s: l全 長 5.49公尺: a% {' J- n; W1 q
全 寬 2.95公尺
2 I& _2 ?+ U" |0 T車 高 2.77公尺
: u5 j8 B3 o/ s1 k6 ^戰鬥重量 18,370公斤
( P$ Z$ W+ L! P% v( h: F: Z2 r最高時速 54公里9 L& b, b' W' B( l/ m
續行距離 160公里
T" a8 R7 _% q% C5 }6 v越壕寬度 2.44公尺
4 {2 m$ ]& R( e. @, `7 |超提高度 0.91公尺
) z0 x1 [2 Z) f0 w& M) N4 o渡涉深度 1.02公尺2 w. k v5 u q8 q
登坡能力 31度, |* _/ C. ^; D& _$ r
引擎出力 110馬力x17 N; ]$ s7 O7 s$ c, n
裝甲厚度 10~38米
. J* f+ p, ^0 g. ~火力裝備 75米x1$ C$ s/ x6 c/ K( _; z9 X' H3 ~$ ^) k
7.62米x18 u( T5 v; X# V# G, n& K, r
12.7米x1
9 K; s% [2 m" ~* v( m& J% q" h% v7 b' X
以上資料轉載自 http://www.ttvs.cy.edu.tw/kcc/tankm24/m24.htm 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