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刺槍術》--基本刺

[複製連結]
lswjit 發表於 2006-10-13 14:4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好唄~~. g/ d! _* r) p' `
精彩的來了~~貼個幾張刺刀的圖片給各位欣賞欣賞,免得又要打瞌睡了。+ p& R2 k! F% v; ^

! f* j( T" j- W4 b$ {# }& f7 y資料來源+ z$ C6 Y! O$ ]6 }; N2 N
瑞格華-大海刀品(http://www.rghknives.com.tw)
! A- q" h, s( t" i! ?2 T( c# h4 J6 W+ c) C# o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6-10-13 14:51 編輯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sbwu 發表於 2006-10-13 15:43:0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6/10/13 14:39 發表
0 [& B1 W8 r$ P; R2 ]說到刺槍術,顧名思義一定要有槍,而且是『步槍』,而『槍』要能夠『刺』,就必帶結合具有殺傷力的利器。" d4 S- N. b5 Q! b
既然是要結合利器,『刀』就成了上上之選了,總不是會結合『羅來把』或是剪刀吧~8 f5 B& N- z3 z; ?/ Q. A- G
談到刺槍術,各位 ...

* C  l4 W4 j3 W1 }: @' y3 W
. {6 R- w- {  C# n, R看到這裡,俺不得不自爆一個自己鬧的笑話。7 D* R. k) v0 H
' j9 r5 v* g! @% g: a) ?6 q- L8 C
話說1996 上半年時敝單位剛獲得第一批衝鋒槍,軍械士受訓完立刻在中山室開課向敝單位全體弟兄講解構造性能拆裝等。照慣例,菜兵一定是坐第一排,抬頭挺胸聚精會神,生怕遺漏了某一句重點,待會授課教官(軍械士)課程結束驗收時答不出來會被修理。8 F  ]: o/ T1 ^- U3 \
果然,當課程告一段落時,授課教官問大家有沒有問題。照慣例,如果沒有人舉手發問,授課教官總是要點幾位菜兵當場考試驗收。而舉手發問的人是可以免疫不用被教官點名起來驗收的。為了怕被問的時候答不出來被修理,俺老早就想好一個疑惑了很久的題目,於是在下舉手,吸引了全連弟兄的目光。
6 r3 D. ?7 Q5 F% @: k8 b3 {; j0 h& R
軍械士:請說!
: P' h% L; K+ ]4 e) O3 W7 F& dsbwu(好學不倦貌):報告班長,請問班長,刺刀該裝在這衝鋒槍的什麼地方?
) }1 G% a  w8 e! I) ]4 L全連哄堂大笑(繞樑三日不絕∼)
  a- c2 _% G2 B1 ]8 a, a軍械士(臉色鐵青貌):啊哩喜咧!衝鋒槍無人咧稻刺刀的啦!
/ {2 @! e: C, R% X9 |3 a# W; d
. K( ], Z/ O; a! t* t為此,俺是沒被電啦!(畢竟軍械士向來對俺還蠻好的)但俺被連上笑了大概有整整一個禮拜吧!4 b6 V, i5 ~, c# e4 q0 d
/ {5 R- P; Q% s" t2 @2 g
好,俺撐著了,恭請長官學長訓示。9 {1 d- l  v; m% `$ l" f, ?, v
3 k. i: n  D8 z- F2 ^
[ 本帖最後由 sbwu 於 2006-10-13 15:53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3 收起 理由
lswjit + 3 熱情參與,製造愉快氣氛

檢視全部評分

lswjit 發表於 2006-10-13 19:07: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bwu 於 2006-10-13 15:43 發表
  M, G% z4 F! [: j$ E; ^% osbwu(好學不倦貌):報告班長,請問班長,刺刀該裝在這衝鋒槍的什麼地方?
5 c7 z; y) `0 ~: T

" {# [! Q- \. n問得好+ @' I, d; {# b/ T7 x- k4 G: p$ G* b
排副來回答您的問題,通常刺刀不是裝在衝鋒槍上,而是裝在九O手槍來使用,二兵了解了嗎....." g5 E; W3 P9 j0 B5 i4 r
這叫作幽默....
4 Q) z/ s1 @9 r: c" y9 A0 a不過看在學弟如此捧場,那我就再整理一些好看的.......
( |8 g! M" g% `7 w# n1 n' w9 w. m/ U( J5 ^! N9 O% t' y' j
刺刀與刺槍術之發展沿革
  g! J2 y- [+ i- Q% c0 U刺槍術運用戰場,當時參與戰事的戰士們,為了在戰場上能戰勝敵人,以捍衛疆土保護人民,不斷發展戰場上有利的戰鬥武器,刺槍術即是從火槍開始在槍身前端加
  \3 @5 o' E" y' j, F7 V( R上刺刀,以作為近身戰鬥武器,十九世紀初期,步槍上的刺刀被視為戰場上決定性武器之一,我國的重要戰史上,刺槍術的格鬥發展起源於古代大刀法,大刀法參與近代戰史上明顯的戰役功績,其技術與精神頗為古今中外家喻戶曉,民國初期抗日英雄至今,國軍部隊對刺槍術的訓練,不遺餘力的持恆的貫徹訓練,主要為刺槍術是在鍛鍊一位戰鬥員在戰場上免於恐懼、提昇戰鬥意志及獨立作戰的能力,是戰鬥技能學習的根本。7 U+ }; B8 J' c* G4 I
刺刀之發展沿革4 @" ]4 W  j* e% y, w7 c
(一)塞入式刺刀(plug bayonet): H8 G" k* ^$ d0 T- A( o: P
在十七世紀初,火藥剛開始應用於戰爭之時,部隊常以火槍步兵與長槍步兵爲作戰主力,讓火槍兵配合長槍兵,一面射擊、一面裝填,一面以方陣緩慢前進。當時的火繩燧發槍由於裝填緩慢,每次射擊後必須花上近2 分鐘時間來完成裝填動作,因此在短兵相接時,火繩槍的攻擊能力便不足了,而長槍步兵長達二米的「長矛」在近距離作戰中的發揮也有限,近距離交戰時火槍兵通常在步槍發射後便把步槍當作棍棒來揮動,長劍或長刀雖然也可被當作第二武器來使用,但也只有具身分地位的軍官才能擁有,因此近戰便成了毫無徒手搏擊,格鬥技術且完全靠蠻力的群獸相鬥(無名氏 2002)。這種使用槍枝的方式是非常沒有效率的,因此便有人想到把尖細帶狀的刀塞入火槍的喇叭槍口中來固定到步槍上,將火槍當作「短矛」使用,創造出比拿步槍當棍棒使用還有效率的方式,同時免去了大數量長槍兵的編制,此種梭刀式樣的刺刀稱為「塞入式刺刀」(the plug bayonet)。塞入式刺刀(如圖1-1-1所示),以十分簡化的模式存在,將鋒利或尖銳的刀,塞入槍管中固定,於西元16 世紀末到17 世紀初時,最初的發展目的為狩獵方面的武器。目前所知最早的塞入式刺刀樣本的年代為西元1603年
% @( k3 J5 c% R- w; w. |+ f3 ]& w' @. w; P* C$ a4 D" |. k& N' j
【A】發源於英國的軍用塞入式刺刀(西元1690年)
' w, e9 ^- w* P& e- Q2 o: p【B】古西班牙人狩獵用塞入式刺刀(西元1700年)
- G) o( M0 t* s. h5 N0 h; A" V: v4 g【C】發源於西班牙北部的典型西班牙狩獵用塞入式刺刀(西元1800年)

! B: {# i# D! d) v, q& A$ K$ Y' W
) ?9 ~5 q4 w1 ~# |5 F最早的刺刀是梭刀式樣的;因為早期的火槍只能裝填一發,重新裝填需要一段時間,因此在火槍發射了彈丸之後,把刺刀裝上, 當成長槍使用,而刺刀柄是藉塞入槍管來固定,因此完全排除了再度發射的可能性。此種刺刀稱為塞入式刺刀(Plug Bayonet)。" J) Y7 E  Z9 t+ H; P' Y4 C0 ]# P
首先將刺刀使用於軍事上的國家為法國,De Puysegur 於自傳中描述了士兵攜帶刺刀與將其塞入毛瑟槍管中的情事,塞入式刺刀於西元1670年開始在大多數的歐洲軍隊中成為士兵必備的軍用武器(John Whittle,2001)。塞入式刺刀的明顯缺點是一旦刺刀插入槍管內,就不能再進行射擊﹔若插得太緊,則不易拔出﹔若插得太鬆,則容易脫落。後來為解決上述問題,一個短暫存在的環式刺刀(ring bayonet)誕生,它在刀柄上裝兩個滑動環,可將刺刀套在槍口上,但似乎並沒有受到相當的青睞,短期間就被套筒式刺刀(socket bayonet)所取代,且一直沿用至二次大世界戰後。此時期的刺刀戰術具有兩個特性:一是刀和槍是無法同時共用的,二是刺刀和槍的地位相等(無名氏,2003)。直至西元19世紀初,塞入式刺刀於此期間仍然在西班牙與德國、奧地利南方民間流行,作為狩獵用工具武器。
  F9 B- b' q8 n- G8 U" R- l9 ~1 ?3 D" i- M
資料來源
% H! V, ^$ b, m國立體育學院-國軍刺槍術攻擊技術研 究 生 :邱 旭 源* o, Y' @  M8 Q% d+ M( ^: V; _) h9 ^
http://www.chinesefirearms.com火器堂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張致華 發表於 2006-10-14 22:21:3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6-10-12 01:56 發表7 B* q* G% Y* H' `3 J5 B" o( E% ~
說到刺槍術,我想當過憲兵的學長學弟們一定不陌生啦,就像是吃飯一樣『照三餐來』,服役時大都只是當成基本的一項戰技,但是極少去探討國軍戰技刺槍術歷史的演進,因為大家都想快快退伍回家,管他為何會有刺槍術, ...
6 ^$ I- e$ _/ L+ x  {9 J6 l0 F
8 q5 `- U& t7 I8 N. N" M/ }; U0 F. X
! F9 v% ^& x' \
說到刺槍術的基本式,並不會一成不變一慣性的* L1 M1 b/ Z% w6 S
所有的刺槍教官,都必須要到步校去受種子教官訓. `2 o& n6 o" F7 h
常常回來後,粉抱歉,又有變化了3 s1 `$ e' S- Y+ [0 o4 k
主要的都是在於迴旋突刺最容易變化  @  W6 Q& Y1 n$ m9 ?; n8 R

6 x  [! A) d& P* j0 E& J1 ]摘錄學弟的內文
! H* M5 Q' E) a4 g+ l2 k! |, F  _. o2 o# q0 S
迴旋突刺
( ~- e; x5 I6 [/ \口令:迴旋突刺─刺(一、二)。
! t# U* p0 q/ q8 U) C. g" J動作要領
. t+ \9 }0 |$ @9 o(1)準「迴旋」要領,迴旋後隨即前進突刺,前弓後箭。) m2 g/ n1 t( f! }+ `3 G. B, j
(2)拔槍,成「用槍」姿勢。
7 U0 ?8 O1 j# n$ e+ p% L這個是舊式刺法
6 W4 d- a7 r& t( `. E% L我當時在憲校士官大隊是這樣的刺槍術3 e% C  n8 O8 E( R/ e+ S; v
但在整訓時,種子教官的方式,簡略如下+ u4 ~* a( H$ C) g6 }
口令:迴旋突刺─刺(一、二)。
3 n, O7 Y( w5 `1 p+ a) {5 `動作要領
: k4 m' D7 g2 j! n6 s" N1 Y4 x(1)轉槍 槍托向前刺刀朝後。. u8 f6 d7 N, o2 X
(2)準「迴旋」要領,迴旋後隨即前進突刺,前弓後箭。
, x( `1 s6 |; q% z1 T' `3 k(3)拔槍,成「用槍」姿勢。
# T% h6 V& Y/ f: b) N這樣的改法,是先用槍清除後方的物品,也是擋突刺的刺刀  }" P5 r' Y6 e" t7 |$ v
刺槍術,是完全展現軍隊的力與美,與單兵戰鬥最後的防線
# G4 ^/ V$ r4 k# [實在有必要繼續維持下去
9527 發表於 2006-10-14 23:39:0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lswjit 於 2006-10-13 14:39 發表
: x4 J* u" I0 T8 S$ K) J4 ~7 y7 s# T9 C6 ]
1 g! ~8 v% f2 X- |
* f' J7 H# ?  L8 s談到刺槍術,各位學長學弟,各位虛擬中將.少將.上中少尉.士官長.上中下士.上一二兵及學兵等.....眼皮已經快撐不開了....,那我們就來說說刺刀吧.....
1 b: N5 n- s/ F9 |% a- d- t5 @不過....還是要先來一篇學術文章吧...哈哈
, f: }, U% L8 \0 H% B; {
* A. Q1 D  m+ H  E8 z7 f  w刺刀結構與運用之關係  Z4 W" V, k$ {( E- W
作者:陳家發   陳鴻清 
" R- K* Z; n+ R4 o! a
7 N- @* J( H, M1 X1 c( R8 M
4 X( d! v9 N$ ^& v" T: y) N6 B
這篇文章的作者陳鴻清是我體幹班的輔導教官,不過那他那期不負責我們的刺槍術,而是由另一位教官帶的。
3 \( y7 p% Q6 O8 o7 D, _2 e, E
3 {& t$ @% b. a5 b. F7 u" w這主題真的很好,刺槍術和刺刀,其實刺刀和刺槍還是有關的,像中共的刺刀就沒辦法做出『左挑刺』的動作,而國軍的刺槍術則可以,因為刺刀的設計不同。
sbwu 發表於 2006-10-15 22:45:15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張致華 於 2006/10/14 22:21 發表
. s5 _+ `7 Y7 T5 M7 E) h# o說到刺槍術的基本式,並不會一成不變一慣性的
# G9 ?, s1 `- x2 X) y所有的刺槍教官,都必須要到步校去受種子教官訓
; d- d) b$ _$ [* B2 w9 L6 ~0 x4 f常常回來後,粉抱歉,又有變化了
! Y% b+ \& p1 [& O主要的都是在於迴旋突刺最容易變化3 V9 d5 B$ P! y) C/ M/ p- u+ S' j: V/ Y$ G
...

, u9 M0 I  K; a" }5 Z0 X( C+ H
" H: O6 @6 ?- ]& a9 p: W/ d這俺也有類似的體會。
/ d8 ^+ f8 G; b4 w! C2 t$ \, [% G2 e0 ~
中心所教防左刺,稍微移動左手使刺刀尖先向右上移動數公分欺敵,再猛然將刀尖往左下砍,...。
" R: s- @6 p$ u* i0 q
& \! D! J8 h! v# w! q9 Z' o2 `下到連隊有位曾去戰技班受訓的士官教我們一招:
6 }9 U; R! p4 a& t- I% @左手不往上移,改為右手往下沈,左手保持不動,由槓桿原理左手不動為一支點,右手往下沈、刺刀尖自然就微微上揚,之後左手猛然將刀尖往左下砍,...5 i3 G4 |* P' t: f  d
+ m1 i, S% }( z, e+ Q
這兩種練習起來,俺個人的體會認為新的方法比較迅速有效率。
9527 發表於 2006-10-15 23:14:5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bwu 於 2006-10-15 22:45 發表- Q, a% z: I+ u) w1 t5 x; r( a

' G" ?- X+ I" j5 x: y& U6 T- l% G- T" |
這俺也有類似的體會。% L8 L4 l( a8 f0 M) H
* P- O! R- S2 B5 K
中心所教防左刺,稍微移動左手使刺刀尖先向右上移動數公分欺敵,再猛然將刀尖往左下砍,...。7 W6 E, t5 i$ u" Y4 E) ^. V
! \7 \! s7 j1 T4 X
下到連隊有位曾去戰技班受訓的士官教我們一招:2 C  A& F& j0 |) A5 d" N
左手不往上移,改為右手往下沈,左 ...

2 ^% [% }0 g8 p0 Z0 v+ ~! R) P3 [# U7 I4 A
0 n6 \0 |3 i0 X3 Z3 J- g1 ]
戰技班的種子教官的教法其實有點偏向於戰技整合的整體美觀及力道,事實上憲兵本身的刺槍術真的花招很多,一些我們本身認為是正確的姿勢在步校教官的眼中都是花式的,像是後退十三(九)步的時候槍不是用拋槍上下跑的、防右跺步刺也只有離地約不到十公分就再刺的…反正很多東西都在不打戰的太平盛世中漸漸的變成了荒腔走板,最後大家也都以為是對的了……
. q* j) [1 P2 Y& l當初去受訓體育官訓時是友軍單位一起受訓的,陸、海、空、陸戰都有,就發現原來陸軍很多單位只有刺基本刺而以,最多再加第一教習,第二教習根本沒學,而且有些陸軍像手榴彈也只有丟基本不丟野戰,甚至於是五百也不用測……感覺上好像全國軍只有憲兵最忠貞…因為憲兵一直在發揚、維持國軍的五項戰技…
lswjit 發表於 2006-10-16 00:16: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bwu 於 2006-10-15 22:45 發表
% f$ O+ a1 j' a0 O) u3 [/ L( ^. Z) u" X! m, c0 H

% |+ J5 M9 O/ }& e7 ?這俺也有類似的體會。  P7 _' I; }! L: R
' X3 z; x: c& V5 V3 h1 K4 d
中心所教防左刺,稍微移動左手使刺刀尖先向右上移動數公分欺敵,再猛然將刀尖往左下砍,...。1 R. P0 v" K# G6 o6 r

4 k! `$ M) r1 V4 Y2 s1 q( [下到連隊有位曾去戰技班受訓的士官教我們一招:
) d. Q# s4 ~$ S$ c; O& U左手不往上移,改為右手往下沈,左 ...

1 g! T8 U3 ~$ v& ^# q" D刺槍刺在七十年未八十年初,還不算是冷戰技,至少是憲兵部隊主要的近身格鬥戰技訓練之一。$ Q$ t, r- i- M; W" H2 h! p  N+ s
而在當時的環境中,刺槍的準則常常有變化,變來變去,變得眼花瞭亂,不只是訓練人員很辛苦,受訓學生更是辛苦。
3 M6 |3 O! |6 V7 Q/ o( ^% u而導致學生因資質及個人體驗上的困素,更產生學生下部隊以後,給學生自己及部隊帶來更多困擾,所以在憲校教學時,通常是分兩種需求來作訓練,一種是純訓練用的教學方式,主要是讓學生熟悉刺槍戰技的基本,另一種就是測試表演用的教學方式,因為長官驗收角度不同,而必須在符合長官且不背離準則的原則下,所採取的一種訓練方式。
Roach-H 發表於 2006-10-16 00:23:35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lswjit兄:, u3 B  J3 P6 f6 e2 _6 B5 c
M14/57式步槍所用之刺刀型號應為〔M6〕才對,該文疑為誤植,請查照.
lswjit 發表於 2006-10-16 18:44: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Roach-H 於 2006-10-16 00:23 發表, @* [6 k5 O7 H+ \/ ]! C
報告lswjit兄:( A% ^# a2 W1 Q
M14/57式步槍所用之刺刀型號應為〔M6〕才對,該文疑為誤植,請查照.

# F( U8 Y9 A$ c5 m8 I, t& s9 R; L- s沒有錯啦,我想應該有不少人也了解是M6,由於配套給57步槍,當然地仿製美軍配在M-14步槍上的M-6刺刀。國軍所仿製M-6刺刀稱為57刺刀,主體分為兩個部品,一是刺刀本體,一是刀鞘部分。
: N" m# I: t. F57刺刀也完全同於M-6刺刀,刀身前半部分為雙刃,後半部分單刃,無血槽溝,刀身金屬表面使用磷化處理,為灰黑無光澤。0 u  S& }5 M- {: {
刺刀的橫擋護手上有槍口套環。刀柄尾有裝槍卡榫機,即在刀柄尾部開有凹槽,槽內裝有彈簧壓扳卡榫,用以結合槍上的連結凸塊,刺刀刀柄的兩側有網狀防滑紋黑色塑膠夾板,夾板用兩個螺栓固定在刀柄,靠近橫檔護手下方有一個釋放鈕用以裝卸下刺刀用。無論是57式刺刀或M-6刺刀在部隊中兩者皆有混合使用。
! b4 v2 _1 C$ @另外國軍在五六十年代不只仿美式刺刀,用於57步槍,也曾仿俄制刺刀擬用於57步槍上。& [! G6 d2 P7 R4 m# {0 E
請參考9 i& S, i$ X! |$ j( M2 y8 D! [
Roach-H兄基於尊重作者之學術論作,誤值之處請提出佐證資料,因國軍長久以來在武器裝備,不斷研發改良,又或許你我都沒看過57步槍配備M-5剌刀,畢竟作者服役於軍中多年,且該學術文章發表於『步兵學術季刊』,難道都沒有人預審過該文章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30 17:55 , Processed in 0.260209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