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轉載] 台軍方高層全被監聽

[複製連結]
asiatied 發表於 2005-10-31 20:2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8265|回覆: 13
台軍方高層全被監聽" j% u  J% ]% ?# Z/ `' i
本報特約記者 於揚 ! }- |/ |( S+ w4 j0 e, b' b% ]
# J9 M. N" k8 i3 Q: K
( a4 V9 z4 X) {( g4 p
2 a9 _! u! Q% a7 m5 X' i
  據台灣媒體報道,除廣為人知的"軍情局電技室"外,台灣"憲兵司令部"還有一個專門針對軍方高層的監聽機構。* u) ?) g* H4 s. G

6 i" \" P; J) X( M; t4 P5 `  對付將領的撒手
& M' Z' o' P" Y$ n) d! ]1 C1 t8 Y  I$ t7 E
  這個監聽機構位於台北市"憲兵司令部"的地下室,具體名稱與代號仍嚴格保密。機構設備先進,監聽能量極大,可以把監聽內容全部錄在存儲磁盤上,一個磁盤據稱可以錄制10小時的通話。它的主要任務是監聽軍事和情治(情報和治安)人員的通話。因此,台軍將領所配發電話的所有通話內容都被監聽錄音;各軍事機構軍用電話除極個別的保密專線外,也全部被錄音。" t0 f, i/ o5 m$ z+ L
$ g2 c8 G/ D& K2 h" ]/ U, |8 {9 s
  說起島內的監聽單位,還得從"國安局"談起。1990年,台灣"安全部門"在"總統府"內設了"安華"和"安康"兩個工作站,其中"安華"負責針對島內特定人士進行監聽。後來為避免其業務遭到批評,1992年,"安華工作站"被正式取消。目前,島內監聽業務的分工相當詳細:針對海外和大陸地區的監聽,分別由"國安局"和"軍情局"下屬單位負責;"調查局"下設"電訊科技中心"、第五處(負責科技情報與電訊安全工作)和第六處(負責密碼及其裝備之管制、研制),主要對島內和從外面入島人士進行監聽。除此之外,"憲兵司令部"下轄的各地"憲調組"、"海巡署情報處"、警方及"國防部軍事安全總隊"等也極可能有自己的監聽組織。
; c9 p7 B! t9 Z/ \/ A5 f* T8 M
' f3 r6 y9 O9 i* \' k0 H  在島內,針對軍方的監聽可以說非常普遍。據台灣媒體報道,前"參謀總長"羅本立在任時,某情治部門首長公開告訴他:"你的電話被監聽了!"惹得羅本立極為憤怒,下令徹查到底是誰監聽他的電話。事實上,這正是台當局掌握軍方將領動向的重要手段。據披露,台灣"安全"機關對軍事將領的掌控,有一套極為特務化的模式。每一位握有實權的將領都被列入"安全檔案"中,裡面記載或搜集了一些他們不太光彩的"事跡"。檔案可能永遠不會用到,但資料會一直保存著。如果上頭想讓某將領辭職,這些資料就很可能會被曝光。前"陸軍總司令"黃幸強在任時被捅出"五貪三腐案",前"參謀總長"劉和謙被人公布"記大過"的兵籍表等,都是將領"黑材料"的一部分。至於"監聽黑材料",則通常被放在最後,是遇到將領違抗命令時才會使出的"撒手"。, q  v; P. n$ c" H9 V

$ g/ W" t9 ?. [, x; t  監聽分為兩種* K0 Y6 A# f* K9 Y" t! B
6 |* T2 ~9 x) X" v3 q
  據島內"安全"部門內部人員披露,當局的監聽方式分為無線監聽和有線監聽兩種。無線監聽專門監聽手機,只要取得對方的號碼,所有的通話資料與通話內容都會一覽無余地呈現在監聽單位的記錄中。另外,無線監聽還有一項電波鎖定監聽,通常用於特定住所及項目跟蹤,即在被鎖定對象家附近安裝一個集聲器,其任何聲音或談話均會被收錄在集聲器中。跟蹤時,情治人員會攜帶一組集音器,在20-50米外收錄被鎖定對象與他人的談話內容。
/ z' T* ^1 H. `* z4 w" a: ~* Y& x4 X0 ]
  至於有線監聽,最直接的方法是利用"調查局"的監聽設備切入被監聽者家中的電話線上。通常電話一響,監聽單位的錄音裝置就會被激活,對方掛斷電話時它也自動停止。很多軍方將領也很有經驗,如果常常接到無人應答的電話,他們就知道自己可能被監聽了。
+ ~+ f- y. n& ^, ^) D, X
2 Y$ J9 G6 i3 m& N+ \4 b2 F  平均每323人就有一人被監聽
( M" g. c7 v/ N! x9 X1 U1 v# I  x2 k9 z8 ]. y' s# x8 |
  台灣司法單位濫用監聽權,遭到社會各界猛烈抨擊。"立法院"的報告顯示,台灣檢察機關核發的"監聽票"有逐年增加的趨勢,2004年共核發17554張,監聽129396部電話,被監聽對象有71191人。就連民進黨"立委"也提出質疑。不少人表示,美國有2.6億多人口,約是台灣的11倍,但全年監聽案件還不到1萬件,而台灣卻是平均每323人就有一人被監聽。▲3 h4 G' B8 q  m7 M7 W, S

) x; X0 ]6 p' P  《環球時報》 2005年03月21日 第十一版
sherlock 發表於 2005-10-31 20:34:49 | 顯示全部樓層
只能說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t/ p3 o( E0 Z3 }監聽...我覺得只要是需要,管他對象是誰。
tttggg68 發表於 2005-11-1 11:13:57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asiatied at 2005-10-31 08:21 PM:& O! L) Y+ o7 F$ D" [
台军方高层全被监听% ]* {" H/ J9 l( `6 Y, g8 {# s
本报特约记者 于扬
9 E0 @1 R+ W$ {+ x5 i. f& |3 _# D* _
* N  J& w. C; i& W2 |

+ A4 D( a; h" B  w7 @" l. M: Y  据台湾媒体报道,除广为人知的"军情局电技室"外,台湾 ...

9 q' f" J# L0 c9 n/ s% k
  ?5 G8 s  w3 J6 F) n' I1 n2 ^
6 L! Y% n, v* ?唉.....又來了....不知是那家天才媒體...
  |) O2 Y, ]) b8 b9 g8 ^) ~4 B0 u; F$ ~
* Y: G  a( _# F  Z- Q3 Y+ Z其實司令部的真正秘密是~萬一發生緊急事故時.司令辦公室會有一台紅色的小飛機.載著司令從司辦室彈射出來......接著操場會打開....裡面升出一台無敵鐵金鋼...就等著司令喊~指揮艇組合!!!!!
$ K) x( ~3 |0 g- K- M/ e
8 A9 P, o& q3 b7 m2 v
2 Z) ]( K& A# A, ?# \$ O* S* B: r1 k+ v
小興 發表於 2005-11-1 13:17:40 | 顯示全部樓層

有關監聽的轉貼...

呵呵~本轉貼的內容(請注意非針對轉貼者)就小弟有接觸的部份,正確的部份只有2個地方。1是監聽分為有線電話監聽與無線電話監聽。2是當時電監某外站的識別證確實是寫著安※等字樣。
3 U8 N3 U- g6 t& o0 ^) O
( g7 L# i" a) O0 ~6 D* t' X' r     其餘的部份恐怕係以說書講古的型態來完成,早先本討論區亦有來自果菜市場的類似討論,都是~據說...。原本我們服役時就曉得的保防觀念,在高司參謀與將領們焉有不知的道理?就是通聯紀錄異常或金錢往來激增之後(也就是說做得太明顯或無法收拾)執行單位才會有正式的後續動作。. u$ G0 Y* F$ M- u' Q
% M$ F( \# X" S6 Z3 W
    這些對面所關心的事(最起碼也要由該媒體駐地記者以實際在當地生活與打入各階層人脈後所撰述的真實文稿才算數)、我們國人也非常關心,安※專案目前更換任務代號後仍持續運作中!只是截至目前為止~據說、是據說喔廖添丁昨夜(94/10/31)與蠟筆小新在漁人碼頭談判破裂、廖添丁身中數刀送慶生醫院急救中,據蠟筆小新表示因廖添丁與紅龜分持刀槍追殺、因正當防衛故奪取廖添丁手上的武士刀來嚇阻紅龜開槍,奪刀過程中因緊張發抖而劃傷廖添丁............:4 X9 T& i2 ^) \9 c

$ y+ t- e, ?6 h, x' t, ~, u* r[ 本文章最後由 小興 於 2005-11-1 03:02 PM 編輯修改]
Infantry 發表於 2005-12-1 04:08:15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這篇報導,不過就是參照台灣各媒體的相關報導,然後組合而成的。( S5 D+ p* Q0 H# t1 \, d

4 d; `+ y; P& R" h) c0 ?至於監聽,坦白講是個必要之惡。因為雖然對於治安維護甚至保障國家安全有所貢獻,但也極有可能侵犯人民隱私權,甚至當作政治權力鬥爭的工具。
damon 發表於 2005-12-1 08:47:51 | 顯示全部樓層
很好奇如果真的有那麼多人被監聽,7 W5 u) V: |+ O7 o' t
那是不是需要安排許多人在機台前坐著聽即時對話?7 M, v' N$ C/ U1 V2 N
如果不是即時監聽又如何在聽到可疑情資時依據時效性立即做出必要的反應?. ]/ ?7 j7 e$ ]; U/ h. ?
如果是先錄下對話,事後再播放來聽那過濾聽的人還是需要很多,
* D" ]7 |8 y$ C不知是否有技術可以下某些特定字句做為搜尋條件就可以從側錄下的監聽紀錄中找出要的資料,+ s3 M1 t. C' x- O; @# N+ D# f
小弟曾經因為客戶遭竊要求調閱監視錄影資料,6 H% T* }) j5 d7 j4 F
跟著工程師去看8支鏡頭所錄下2小時內的畫面,
6 z* \0 i: B* T0 l! N# m$ S, Q+ r利用4分割快轉都還看了一個上午,
# ]2 g4 f9 r/ g9 B9 L3 b真佩服監聽的人。
老潘 發表於 2005-12-1 11:39:17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damon at 2005-12-1 08:47:
- f, w1 p2 }& T  o- N# l  U% K 很好奇如果真的有那麼多人被監聽,+ B, r/ R8 j" S, ^) N; t
那是不是需要安排許多人在機台前坐著聽即時對話?
, ^+ I& {" ^6 ~2 [8 K1 e1 V如果不是即時監聽又如何在聽到可疑情資時依據時效性立即做出必要的反應?* g( q3 E. b) E) r0 S
如果是先錄下對話,事後再播放來聽那過濾聽的人 ...

8 @  v) P/ ^, `3 w% [從以前的電監處時代到今天的XXXXX,編制都不大,才200個人左右,所以有的人會好奇,這麼少人怎麼監聽全台灣進出的無線電子訊號!* `9 K$ b( \0 T

2 t& s8 g: A2 c( T& }$ B1 u" @台灣是美國的外圍情報單位,所以XXXXX使用的是和美國同步的「梯陣」系統,方式就是damon版主提到的敏感字串係數輸入鎖定。頻率一樣的敏感字一說出,機器就開始鎖定發號碼側錄了。
小興 發表於 2005-12-1 11:42:41 | 顯示全部樓層
之前看過某電監分班和電監車、電監站對無線電話及有線電話偵測作業情形。如同damon班長所述,有專職人員和整排桌面都是機器與頻譜分析儀。林口班派出裝有4支天線的福斯偵防車,一舉查獲干擾某憲兵隊無線電通信秩序的砂石廠與砂石車。雖然剛解嚴,但是被查扣的無線電車機沒有開單據給行為人收執,所以...。回到無線電監聽!固定守(監)聽的頻道非常多,當班的長官可以一邊講故事給小興、一邊聽到某特頻道的通話內容並做成譯文紀念,並同步操作頻譜分析儀(像醫院裡的心電圖)告訴偵防車一堆數據後,就查獲位在新店安坑的砂石廠、違規使用無線電機案件就這樣結束了。
/ L9 L+ O4 E7 ^/ H
6 B/ C; O, }1 c! @* O有線電話可以在機房掛線,或目標人所在的電信箱(本電纜或連絡電纜)併接。但一樣是要有專人固定守聽或做事後回放錄音帶的煩瑣工作!徵信社的手法會在樓梯間的連絡電纜接錄音機,或侵入室內放置其他器材;但這種是違法的行為。, H) [- j& S( m, u4 Z
' j. k: k6 d4 K7 N- _) g! L3 j
行動電話從類比式(090)改為數位式(0910、0932...等)就不是那麼容易做監聽工作。雖然公家的門號係以招標方式採購連續的門號,但可以執行這項任務的地方卻遼遼可數!執法人員也不方便在眾目睽睽之下去做作私人目的的監聽,目前不方便再深入去聊數位式監聽作業。馬路消息發表的目的、充其量是吵熱某些話題,但是與實際作業方式有所出入;也不討論。倒是79年個人購買的日本STAND牌C520型雙頻無線電手機,在路邊以任意掃瞄頻率的方式、就曾聽過某電視台男女演員情話綿綿..
byronliao 發表於 2005-12-1 13:27:38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興 at 2005-12-1 11:42:$ h: _: v/ C( z
回到無線電監聽!固定守(監)聽的頻道非常多,當班的長官可以一邊講故事給小興、一邊聽到某特頻道的通話內容並做成譯文紀念,並同步操作頻譜分析儀(像醫院裡的心電圖)告訴偵防車一堆數據後,就查獲位在新店安坑的砂石廠、違規使用無線電機案件就這樣結束了。

' Y- |* z7 `9 Y6 F7 ^$ R學長這在我家附近發生的吧?
% z. q+ j9 f' W* _  y+ |) S$ I安坑的砂石廠不多
sharka 發表於 2005-12-1 13:53:40 | 顯示全部樓層
監聽點?進去過5 r% {; {( Q) U: l
在台灣的某處
5 Y# n  G5 |; j+ U8 p門口之前也是憲兵弟兄......% N) W4 |; o5 B* z% j; D. y
這個地方不止台灣通訊盡收耳底) T. ~* C% ^/ @; h% z% ?
那個對面的某軍區司令跟情婦情話綿綿,也一樣錄的下來啦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2-23 00:21 , Processed in 0.049875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