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留當年反攻大陸軍事行動的解密資料,國防部特別以訪談的方式,由17位參與國光計畫退役將領,編寫完成國光計畫口述歷史,公布反攻大陸秘辛。& P0 Q& a' \ ?, y% C
6 V _) _; n$ I" Z" o國防部最近公開的這一份「塵封的作戰計劃」一書中提到,民國50年4月1日,軍方在偏僻的台北縣三峽地區成立「國光作業室」,動員三軍207位菁英秘密研擬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的作戰計畫,歷經10年,終因客觀形勢不利,完成的26項作戰計畫從此靜靜地躺在軍方保密櫃裡。
/ V6 ]2 ^9 O# G
0 J- Q* z+ Y. R# H) H9 z根據訪談紀錄及資料顯示,當年軍方成立「國光作業室」,由陸軍中將朱元琮擔任主任,為了掩護國光計畫,軍方另外在台北縣新店碧潭成立「巨光計畫室」,研擬與美軍進行聯盟反攻作戰,藉以隱瞞美方我方預備進攻大陸的軍事意圖。% @1 D2 K6 i$ [' [/ t0 }
! H$ A* @2 d$ c: q
國光作業室下轄陸光(陸軍)、光明(海軍)、擎天(空軍)三個作業室。
9 `: J, R$ K# @# Y* E5 _: j" V
* i( `+ r; E* `2 O. a4 I陸光下轄光華(登陸作戰)、成功(華南戰區)兩作業室。
; Z- R# i/ G2 h: P" F/ q: s
7 w8 `( J& a* b/ i* w8 c光明下轄啟明(63特遣隊)、曙明(64特遣隊)兩作業室。; r4 B+ z, o. M# ]! ~! @
+ J( h7 x1 o7 m) n7 _5 u
擎天下轄九霄(作戰司令部)、大勇(空降特遣)兩作業室,動員三軍菁英207人。9 b/ b, }+ ]* O7 C
M3 b% w! d* C& N& T
國光計畫含敵前登陸、敵後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五類26項作戰計畫,所有計畫都策畫到師的任務層級。國光案在民國54年達到高潮,6月17日,蔣中正在陸軍官校召集國軍基層以上幹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為名義進行精神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幹部都已預留遺囑,軍方同時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 k- V8 F3 b& \0 t
2 z) ?2 C0 ^# ^6 ?# M% s* n
但因在當年的8月6日,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任務,運送特戰人員,偵測大陸沿海我方實施國光計畫所需情報,遭中共魚雷艇伏擊沉沒,殉難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一艘海軍永字號在烏坵被共軍擊沉。慘敗的海戰,讓蔣中正理解到喪失制海優勢,發動登陸戰至為困難,從此國光計畫規模逐年縮減。9 [3 Q, C1 ~- k* S( Y! n1 U; w
4 ]! h" w) q; S, m: f; z這份由三軍菁英擬訂的各種反攻大陸作戰計畫,包含26項,參謀研究更達214案,於特別會談向蔣中正提報研究案也達97次之多。書中完整記錄前海軍總司令葉昌桐等17位將軍的相關口述訪談資料。對象包括朱元琮、王河肅、邢祖援、吳文義、李民鋒、胡附球、段玉衡、徐學海、黃世忠、黃宏基、曹正樑、葉昌桐、雷學明、楊友三、劉定邦、劉達材、潘文蘭等人。 t# f& [. s8 c4 z0 X2 P; ?1 p9 e
! { [; Z4 |* [' S6 v0 f+ @
【轉貼自東森新聞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