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rishuang 發表於 2005-9-9 23:45:52

57機槍/M60

各位老學長除了對 57 步槍又愛又恨
相信更多的老學長更恨 57 機槍 , 除了戰備妥善率低之外 , 基地整訓行軍測驗 , 我相信只要是擔任機槍射手的老學長一定非常恨祂 - 因為除了重之外 - 還是重


貼幾張 57/M60機槍 圖片 , 讓大家回味及參考

**************************************************
第一張圖片 : 標準 57/M60
第二張圖片 : M60E3
第三張圖片 : M60E4
第四張圖片 : Mk43 Mod0

:htwl: :htwl: :htwl: :htwl: :htwl: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10 00:49:21

Originally posted by chrishuang at 2005-9-9 11:45 PM:
各位老學長除了對 57 步槍又愛又恨
相信更多的老學長更恨 57 機槍 , 除了戰備妥善率低之外 , 基地整訓行軍測驗 , 我相信只要是擔任機槍射手的老學長一定非常恨祂 - 因為除了重之外 - 還是重


貼幾張 57/M60 ...
只有愛沒有恨,因為我們是"忠愛"。

言歸正傳,當年排上就兩挺57機槍,狀況只有一個字形容:優。我發覺國軍部隊輕兵器妥善率高低,和各該單位保養確不確實,正不正確,有極大之關係。

不過話說回來,即使配備57機槍,排上弟兄根本無緣使用。我還是在士官隊才有幸打57機槍靶。好像是21發裝子彈,規定要一次射三發,但完全靠手扣板機控制,有的同學,不知是緊張還是故意,一次21發就給他出去。鋼盔被班長和區隊長敲到都凹了。但實在很過癮。光聽那聲音,撘搭搭.......,就值得。

施純佑 發表於 2005-9-10 01:09:14

退伍14年了,我還一直記的操機槍的步驟,那時候有一陣子每天都督導這個,不曉得有何意義,---打開機匣蓋,拉槍機兩次,將槍機固定在後關保險,檢查彈倉內有無殘餘子彈,無子彈,好,蓋上機匣蓋,拉槍機在後,開保險,扣板機,將槍機徐徐送回.......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10 01:59:02

Originally posted by 施純佑 at 2005-9-10 01:09 AM:
退伍14年了,我還一直記的操機槍的步驟,那時候有一陣子每天都督導這個,不曉得有何意義,---打開機匣蓋,拉槍機兩次,將槍機固定在後關保險,檢查彈倉內有無殘餘子彈,無子彈,好,蓋上機匣蓋,拉槍機在後,開保險,扣板機,將 ...
施兄,坦白講,沒有意義。台灣軍隊早在十幾年前就已經變態到你我無法想像的地步。不知現在如何,不敢想。

上級應該督導的是,有無按表操課,57機槍射擊訓練有無確實實施。你如果知道每個部隊彈藥庫裡有多少彈藥,你就知道,上級單位彷彿以為光有大量彈藥,就代表戰力堅強一樣。

還有一種更誇張,子彈有期限的,到期前要打完,然後把彈殼繳回聯勤彈藥庫。但平時沒射擊訓練,到子彈快到期了,趕緊安排打靶,全數打完,完全不是訓練,就像是打好玩的一樣,講來都傷心,這些拿民脂民膏的軍官,簡直....。

[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10 at 18:17 ]

武定橋 發表於 2005-9-10 04:38:49

沒錯,很多單位打靶的情形正如 Infantry學長所說的。

小兵 發表於 2005-9-12 14:37:32

据说M60三脚架在枪管上的设计很失败,换枪管时枪会歪到一边,(从图中看到后期的都改了。):chr:而且枪管很烫时还要戴石棉手套。
而早期的ZB26(捷克造)换枪管时就不用碰枪管,倒出来就行了,枪也不倒。:gud:

[ Last edited by 小兵 on 2005-9-12 at 14:39 ]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12 18:55:01

Originally posted by 小兵 at 2005-9-12 02:37 PM:
据说M60三脚架在枪管上的设计很失败,换枪管时枪会歪到一边,(从图中看到后期的都改了。):chr:而且枪管很୊ ...
的確要戴石綿手套,保修袋裏頭都附有石綿手套,但我從來沒戴過。因為不需要換槍管:)ys:,因為從沒射擊那麼久:h:a;,因為回部隊後從沒實施57機槍射擊訓練。:htwl:

bjcflee 發表於 2005-9-12 20:11:01

57機槍指在憲校和整訓用過
都是在打排戰鬥時用的
那時候的感覺是粉容易卡弹,都要用斷弹器將彈殼從槍管尾端取出
所以在打排戰鬥時每支機槍都要再配3~4支槍管要不然會打不完

DDS 發表於 2005-9-12 21:58:54

五七機槍就是美國的M60機槍
M60機槍基本上是美國在二戰後參考德軍MG34及MG42多用途機槍而造的

現在視為理所當然的事
但是在二戰之前
輕機槍和重機槍的設計理念完全不同
輕機槍是種攻擊用機槍
所以設計上以便於攜帶為原則

但是重機槍是防禦用機槍
所以以發揚火力為設計原則

即使到二戰為止
美軍的輕機槍(班用機槍以BAR為主, 彈莢載彈量僅20發)
重機槍就是我們還有用過的三○機槍(沒人會抱著它衝鋒陷陣吧!!)

但是德國人因為受制於一次大戰的凡爾賽條約
便開發輕重合一的機槍(MG34)
即步兵可以提著衝鋒, 當班用機槍也可以
但是一旦架在三腳架上就變成重機槍(排用 甚至車用)
這實在是軍事史上的一大變革

戰後美軍也參考德軍理念才開發M60出來
但是真正在戰場上大量運用則是在越戰時期了

[ Last edited by DDS on 2005-9-12 at 22:28 ]

byronliao 發表於 2006-3-6 15:28:02

我就是那笨重57機槍的機槍手,
現在還是一樣記的施學長的口令, 尤其最後的...將槍機徐徐送回....... (不然會斷針)
真擔心當時那些槍能用嗎 ?
不過215營在宜蘭打過一次57機槍,
也還好, 倒是拆槍清洗時, 要注意槍托後的腹進簧...不要射到自己肚子
頁: [1] 2 3 4 5 6 7
檢視完整版本: 57機槍/M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