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 9哨 蘇沙喇叭兵 的帖子
報告學長~~您說的那''嘉禾上面放上指揮刀和步槍''及''船錨上面綴國徽''的是陸軍徽和海軍軍徽~~這些徽記在各軍的司令部辦公大樓還滿常見的~~:)ya:
不過小弟倒是有看過上面印有''陸軍軍徽''的旗幟~~那就是所謂的''司令旗''~~不過那個陸軍徽是在一面''綠色底''的旗幟上~~每逢司令在營區時就給他升上去~不在營區或離開營區時就降下來~~~(當然下雨天也是啦~~~):loveliness:
各軍種的司令旗之類的旗幟上面的圖案就是各軍種的軍徽吧,只是在軍徽下方用星星數目代表不同階層的長官的代表旗幟~~呵呵:)ya:
[ 本帖最後由 陸小芹 於 2010-10-25 20:06 編輯 ] 原帖由 陸小芹 於 2010-10-25 19:58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報告學長~~
您說的那''嘉禾上面放上指揮刀和步槍''及''船錨上面綴國徽''的是陸軍徽和海軍軍徽~~這些徽記在各軍的司令部辦公大樓還滿常見的~~:)ya:
不過小弟倒是有看過上面印有''陸軍軍徽''的旗幟~~那就是所謂 ...
哈 這我有發現,憲校的旗,就是嘉禾裡面是憲兵徽,底下一顆星(該單位最高首長官階)
而司令部的旗就是同憲校旗而底下兩顆星(司令)....
至於為何陸海軍旗是以國旗為基準而軍徽則是該軍種各色呈現..
這是啥用意呢有學長知道嗎
以前都以為軍徽同等軍旗,因都是代表同軍種 原帖由 byronliao 於 2010-10-24 07:15 發表 http://www.rocmp.org/images/common/back.gif
海豹學長以前的文章有介紹海軍軍旗像國民黨黨旗,
記得裡頭還有其他學長提過陸軍軍旗,
旗子演變過程的確是如樓上學長所講的一樣
剛回到家打開電腦看到拜倫點我名!本來粉累這前言當做個人心得好了,記得某家電視台女記者陪同立法院長王金平先生及各立委諸公前往蘇澳基地搭艦出海視察 航向釣魚台海域雖然那件是純粹作秀性質,是沒新聞題材可以報了嗎?女記者登艦一看報說海軍艦艏旗是國民黨黨旗!來點會的好不好了既然喜歡在網路上找新聞那麼也要做點功課嘛!就像民X電視台那位步入中年 不是20年前年輕的小姐(前不久深入北韓那位),以前在軍中採訪詢問話題也讓眾將官士兵啼笑皆非喔!
http://images.plurk.com/3290062_14b39e98166b09a2aad08ab34db38f8d.jpg
艦艏旗
外國網站裡,常可見到一種旗叫做「naval jack」。Jack是掛在船頭的旗,naval jack就是「海軍艦艏旗」。海軍艦艏旗是當海軍艦艇停泊在港邊時,自上午八時起至日落止懸掛在船頭的旗,當艦艇航行、出入港口及夜間皆不懸掛。艦艏旗的降旗時間以航海計算朝令公佈時間為準,每日不同。既然船頭有旗,那船尾呢?當然也有,掛在船尾的旗就叫「艦艉旗」,懸掛的時機與艦艏旗相同。
與艦艏旗相關的詞彙還有「Union Jack」,什麼是「Union Jack」?就是我們很熟悉的英國國旗。英國是個航海發達的國家,英國國旗最早便是用來掛在船上標識國籍用的,所以被稱為 jack,而不用較通行的 flag
http://www.globalflag.idv.tw/ 以上文章轉載全球旗幟網站
http://60.250.180.26/taiwan/image/4102-5.jpg
以下引用自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zh-tw/%E9%9D%92%E5%A4%A9%E7%99%BD%E6%97%A5%E6%97%97
青天白日旗,由革命先烈陸皓東設計,用作興中會的革命旗幟,並由後來成立之中國國民黨沿用為黨旗至今。青天白日旗也是中華民國海軍的艦艏旗。此外,「青天白日」是中國國民黨黨徽及中華民國國徽的主題,亦是中華民國國旗及中華民國海軍軍旗的組成要素。
歷史
1893年(光緒十九年)秋天,革命黨人陸皓東居住於尢列的聽濤閣,設計了「青天白日旗」。兩年後,孫中山在香港舉行興中會的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後,繼續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
http://zh.wikipedia.org/zh/%E4%B8%AD%E8%8F%AF%E6%B0%91%E5%9C%8B%E5%9C%8B%E6%97%97
中華民國國旗是中華民國的國家象徵之一,由孫中山提議,將陸皓東設計之青天白日旗置於紅旗的左上角而成,故又稱「青天白日滿地紅」;後經國民政府立法定為國旗,並在北伐征戰結束、東北易幟後頒行全中國。
《中華民國憲法》第一章總綱第六條明定:「中華民國國旗定為紅地,左上角青天白日」。旗上三色分別象徵自由、平等、博愛之精神,同時亦代表中華民國以三民主義立國之初衷。時至今日,此旗幟正式使用範圍主要為中華民國自由地區、其邦交國及外交使節訪問或遇特殊慶典等。
革命的青天白日旗
青天白日旗光緒19年(1893年),革命先烈陸皓東寄住於尢列(四大寇之一)在廣州家中的「聽濤閣」時,設計一面「青地、中有白日」的青天白日旗,預備作為革命的旗幟。
光緒21年(1895年),興中會總部在夏威夷成立,孫文召集革命同志舉行其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揭示「光明正照」、「自由平等」之義。
光緒26年(1900年),第二次革命時,鄭士良舉義於惠州,正式使用青天白日旗為軍旗。
討論未果
光緒32年冬(1906年),中國革命同盟會討論國旗之形式,孫中山主張沿用青天白日旗,以紀念已犧牲之設計人及其他興中會先烈;廖仲愷提議、並連同黃興共同支持使用井字旗以表井田之意;另有人提出用金瓜斧銊式,以發揚漢族精神;用十八星式,以代表十八行省;用五色式,則可以順應中國歷史和文化之習慣。黃興贊成用井字型式,認為青天白日旗不甚美觀,且與日軍軍旗旭日旗近似,為此,孫中山產生了在青天白日旗中,加上紅色的構想,使旗幟顏色多樣化,並如法國國旗般涵蓋自由、平等、博愛三種意義,此想法也成為「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的濫觴。唯當時意見紛歧,國旗選用未解決而擱置。當時同盟會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之妻陳淑字(一說淑宗)依孫中山「加紅色的新構想」,縫製了四種國旗草案,其中的草案一即仿自美國星條旗的設計,以五條紅線作為青天白日旗的襯底。然而該草案始終未被採用。
國旗多次更易
五色旗武昌起義後,中華民國於民國元年(1912年)1月1日在南京肇建,臨時參議院於1月28日成立。在討論中華民國國旗的問題時,因各省革命軍使用的旗幟並不一致,引起各省代表的爭執。其中,湖北、湖南、江西省共進會使用鐵血十八星旗,代表十八行省;江蘇、浙江、安徽省的同盟會卻使用五色旗,以紅、黃、藍、白、黑代表漢、滿、蒙、回、藏族的共和;廣東、廣西、福建、雲南、貴州省則沿襲同盟會傳統,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來源請求]旗;陳炯明在惠州舉兵時曾採用井字旗,會師廣州後,未再使用。
1912年2月15日,臨時參議院選舉袁世凱為臨時大總統,議決臨時政府仍設南京,並電袁前來受職,在未受任前,政務仍由孫總統繼續執行。2月20日,臨時參議院經激烈辯論定以五色旗為國旗,鐵血十八星旗為陸軍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海軍旗,井字旗為元帥旗(方藍井白)及副元帥旗(方白井藍),並咨請總統頒行,孫中山先生承認為五色表示五族取批准,將五色上下排列亦不平等、仍有階級,未可遽付頒行,遂函覆參議院可俟諸民選國會成立後,再經由國民公開表決。
參議院准袁世凱在北京受職及宣誓後,袁於1912年3月10日在北京正式就第二任臨時大總統;4月1日,孫中山在南京解任,4月2日臨時政府遷往北京。
5月10日,參議院討論國旗統一案;5月14日,參議院議決以五色旗為國旗,以十八星旗為陸軍旗,海軍旗不變,商旗適用國旗;6月8日,此案由臨時大總統袁世凱公布施行。
所以由此可知,現在的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是北伐成功之後才定為國旗.
1912年臨時參議院,決議以五色旗為國旗,十八星旗為陸軍旗,而青天白日旗為海軍旗.
詳細的話可以去維基百科裡面看看,我們國旗的演變.
另外如果各位學長有機會上軍艦參觀的時候,別忘記在梯口要向梯口值更官問好以及向艦(舟尾)旗敬禮,也就是我們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敬禮. 讀國小時
放學路隊中有位同學
拿了一面紅旗
在路上來回的跑來跑去
經過警察局時卻被捉了進去
之後校長教務主任老師
都被請去派出所
事情可大可小
最後他父親被取消榮譽國民證
及國家收回眷舍
那時我才知道那面旗是叫“五星旗”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