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之火∼高雄地下街大火撲滅過程紀實
※文圖哉自行政院文建會、警光雜誌403期世紀之火∼高雄地下街大火撲滅過程紀實 文╱高傑
代表都市繁榮進步,號稱東南亞最大規模,標榜我國營造技術精良的國內第一座地下街──高雄地下街,在七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的一場大火中,終於結束了她十二年的風光歲月,也寫下了台灣四十年來僅見的一場空前火災。
地下街的緣起
高雄地下街位在高雄市中正四路與愛河交會處,北臨中正四路,與高雄市政府相對,南臨鹽埕國中,佔地三萬七千零四十六平方公尺,是高雄市區進入最繁榮的鹽埕商業區的門戶。這條地下街在興建前,原本是十三號公園的預定地。
民國六十五年,當王玉雲先生擔任高雄市第七屆市長時,為使日漸衰落的鹽埕區恢復昔日的繁榮,構想出「政府出地,投資者出錢」的開發地下街計畫。
民國六十五年四月底,由高雄市政府核准開工,六十六年雙十節,地下一層峻工開放參觀,由當時省政府主席謝東閔先生命名為「高雄地下街」。
在這塊一萬多坪的土地上,由投資者整建一座現代化公園(仁愛公園),地下三層則開拓為地下街,政府不但不花一文錢,還可向投資者收取四千萬元的建設稅捐。
高雄地下街是台灣地區首座大型地下商場,在亞洲尚屬罕見,主要經營項目包括綜合百貨商店、超級市場、書城、大型遊藝場、電影院、歌劇院、餐廳、展覽館、兒童遊藝場、保齡球館、溜冰場、冰宮。高雄市政府在民國七十六年三月實施過全面調查,共有三百五十八家商號。
地底下的火海
七十八年十二月十八日,南台灣是個風和日麗的晴天,高雄市政府警察局消防大隊長陶啟宇在十三時五十分,制服筆挺的到達市政府,準備參加「市府贈送報廢車輛給菲律賓宿霧市(CEDU)」的協調會,不料開會時間因故臨時變更,致白跑一趟。就在陶大隊長離開市府,準備返局之時,突然發現在市政府對面的高雄地下街,烈燄沖天,火舌四竄,濃煙密佈,人員四處走避,憑著他三十多年來從事消防工作的經驗,馬上感覺到事情不對──地下街大火一發不可收拾的噩夢終於發生了。
陶大隊長當機立斷,立即趨向座車,以無線電通報出動全高雄市所有消防車及人員前來灌救,並從行李箱拿出防火衣更換,率先衝往現場搶救。同時,高雄市政府警察局勤務指揮中心,亦於十三時五十六分接市民報稱:「地下街發生大火」;隨即調派線上十四個警網,馳赴現場管制重要路口,疏導交通,另通報消防大隊出動前往灌救,並採緊急狀況向姚高橋局長報告。
姚高橋局長獲報後,於十四時廿分趕抵現場坐鎮指揮,眼見火勢蔓延迅速,地下街已成為火海,灌救困難,立即指示通報鄰近縣市警察局及國營事業機構等消防單位緊急支援,調派保一總隊仁武基地七部照明車,分置火場四週,以便入夜後持續救災工作;並通知電力公司切斷該區電源,以防電線走火。此外,鑑於火場面積遼闊,為強化指揮調度功態,遂將火場畫分為南北兩區,分別指派副局長翁錦魁及李仕伸負責督導各該區救災工作。
火勢難以控制
地下街北面正門有三個出入口,東側有二個出入口,南側有四個出入口,起火後都大量冒出黑煙,整個仁愛公園濃煙蔽天,消防大隊動用九十餘部各式消防車,架設二十六條水瞄,利用四部大型水庫車不斷抽取仁愛河及四週消防栓水源灌救
陶啟宇大隊長率領百餘名隊員,配帶氧氣筒,從各出入口冒險進入地下街搜救及滅火,但由於火勢猛烈,溫度太高,整個地下街佈滿一氧化碳,能見度幾乎等於零,致使消防人員無法長驅直入,消防人員因此只好擊破堵塞的通風口,並打通四週所有通道,將大量的水灌入,但仍無法控制火勢。
友軍※憲兵※全力支援
各友軍單位接獲緊急支援通報後,皆發揮同舟共濟精神,首先到場的是高雄憲兵隊兩個排八十名憲兵,立即一字排開,將民眾擋在封鎖線外,協助維持現場及週圍的秩序。接著海軍陸戰隊(海軍、楠梓加工出口區、高雄港警所、高雄縣警察局、台南縣、市警察局等單位的消防隊,陸續趕抵現場,全力加入救災行列。
結構特殊不易撲滅
地下街雖為鋼筋水泥建築,但商店裝潢均為易燃物,尤其服飾店的衣物、電影院的座椅、布幔等更助長火勢,雖然附近消防栓密佈,且距離愛河只有十幾公尺,救火的用水並不缺乏,但地下街平面就接近一萬坪,上百輛的消防車不斷的灌救,水從一樓流到二樓,再流到三樓,無法撲滅蔓延於牆壁及天花板之烈火,因此救火的效果大打折扣而不理想。
為職責,赴湯蹈火
蘇南成市長自火警發生後廿分鐘內即趕到現場,他指示以救人為第一要務,但由於火勢蔓延迅速,至十五時十分左右,轉趨兇猛,眼見短期內撲救似乎不容易報到,蘇南成市長擔心消防人員造成無謂犧牲,二度下達暫時「放棄」搶救火警指示,主張暫停撲救,而在四週警戒,防止大火擴散; 但姚高橋局長表示,警察身為人民保母,對於火警,救人為先,其次是維護民眾財產,雖然具有危險性,絕對不能畏縮,因此,對於「放棄」指示,只好「以下犯上了」。
地面崩坍開天窗
到了十九時卅分許,在照明車的照射下,現場四周一如白晝,灌救工作並未因夜晚來臨而受到阻撓耽擱,不過,消防人員仍束手無策。
就在此時,仁愛公園東側入口拱門旁地層因耐不住長時間高溫悶燒,而造成地層龜裂崩坍下陷,近約三十平方公尺,等於在地下街一層上端開了一道天窗,這道「天窗」足以排放火場內濃煙及降低溫度,姚高橋局長見此良機不可失,立即調集工務照明車,親率三十餘名消防人員,拉進四線水瞄,集中灌救,東南側火勢,亦因此而獲得控制。
「決池戰術」建功
到了晚上八點鐘,地下悶燒的火勢並未減弱,救災進度陷於僵持。甫當選立法委員的林宏宗先生,在場觀看各種情況後,向蘇南成市長建議,將地下街地面上仁愛河公園的大水池鑿穿,讓池水大量流入地下街或許可達到影片「火燒摩天樓」炸破水塔的救火效果。
蘇南成市長與姚高橋局長研商後,同意採納林委員的意見,但夜晚耶裡去找鑿洞的怪手呢?
巧的很,林委員是宏總建設公司董事長,經由他的協助,一輛怪手廿一時許運抵現場,在消防人員引導下,以碎石鑽頭在約四百坪的水池鑿兩個大洞,二尺深的池水很快的全部流入地下街,池中的錦鯉、吳郭魚亦因而遭殃。
前後不到廿分鐘,東北兩側的濃煙明顯減少,但西、南方向仍然濃煙不斷。
地下街東、北兩側火勢,因「決池戰術」奏效,火勢一度獲得控制,但由於怪手誤將地下街正面入口處的鐵板大門擊毀並拉掉,造成大量風勢灌入而助燃,使得火勢再度轉趨猛烈,並且有一發不可收拾之勢,使得全體救災人員再度面臨考驗。
經過現場狀況研判後,認為只有將該入口處再予以封閉,才能阻止風勢繼續助長火勢,乃立刻找來帆布將入口處遮閉,並以多線水瞄對準內部灌水,火勢才見轉弱。
最後總攻擊
凌晨三時許,全市區寂靜無聲際,但消防人員仍冒著寒風細雨,咬緊牙根,不顧疲累, 一次又一次的進出火場,但地下的火仍然在悶燒,濃煙未減,整個救災工作再度陷入膠著。
眼見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勤務人員體力漸顯不支,整個情勢愈來愈不利。姚高橋局長稍作沉思後,決定一鼓作氣,發動最後總攻擊,使召集現場所有警消及義消,集中所有裝備,針對最不穩定的火場西北側,集中優勢水力推進; 此外,並改變消防戰術,將所有人員分三組,每梯次一組進入火場,一組在外待命並協助整理裝備,其餘一組則在大型警備車上休息,每十分至十五分鐘換班。姚高橋局長為提振士氣,以身示範,親自加入搶救行列。經過一波再一波的衝刺,至清晨七時許,終將火勢撲滅。
各界的鼓勵
消防人員的冒險犯難,英勇救災,最後獲得民眾的敬佩與愛護。
屏束市民林慶山,晚間從電視新聞報導中得知高雄市地下街發生大火,從螢幕目睹消防人員冒險搶救的情形後,深受感動,特別購買三百個肉粽及大批飲料,親自送達火災現場,表達慰勉之意; 高雄市各級民意代表,亦紛紛蒞場慰勉,市議員陳材雄先生並運來乙車飲料,分送各救災員警飲用,形成了一幅感人的畫面。由於各界的鼓勵,全體消防人員因之士氣大振。
這場大火創下的紀錄
地下街這場大火,創下了高雄消防史上多項紀錄:
一一動員最多消防車輛:計各種消防車九十七部。
一一燃燒面積最廣:共七四、九六二平方公尺。
一一最多消防人員參與搶救:其中有警消四七九人、義消三四○人。
一一動用空氣瓶最多:計使用一百多具空氣瓶,還動用了三部空氣壓縮機。
fire409版主補註:其實我們所背的是空氣瓶而不是氧氣瓶,因氧氣欲高熱會爆炸。(知識請按此)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01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09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11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37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56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95/cca100062-hp-ph016_001_0001d-0001-i.jpg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95/cca100062-hp-ph016_001_0003d-0001-i.jpg
※火燒後景觀※
http://203.207.5.81/metadataserverDevp/DOFiles/jpg/00/02/77/79/cca100062-hp-cp2003_001_068_0055d-0001-i.jpg 這場大火讓我印象非常深刻,也是我所支援的第一場處女秀,民國七十八年十二月 十八日下午二時左右,接獲上級通知高雄市鹽埕區中正四路「地下街商場」發生火警,請前往支援,這場大火燃燒數十個小時,損失約新臺幣三億元,幸未有人員傷亡。 當時我國二~就住在愛河的另一邊(地方法院那)
印象很深的是
火很大 很嚴重 沒有人傷亡
還有
警笛聲不斷..... 我離家出走的地分燒了, 害得我不知去那混~~氣人
一場大火終結了地下街,也燒垮了仁愛公園
高雄地下街位於舊市政府對面,日據初期為杉原產業豆餅工廠,後改為體育場,光復後的都市計畫變更為十三號公園預定地,面積3.18公頃。62年王玉雲擔任高雄市長,提出開發高雄地下街的計畫,在地下街上面興建中國庭院式的仁愛公園,企求商場與公園並存。 地下街原設計為地下三層,採「吊籃式施工法」,由上而下逐層施工。67年10月地下街第一層正式營運,各式商家進駐,內容包羅萬象,接著第二層完工,進駐的商家更多,儼然是一座具觀光、育樂、購物功能的地下商城。開幕之初即造成轟動,為逐漸沒落的鹽埕商圈注入一劑強心劑。
68年的青年節,地下街上面的仁愛公園完工開放,內有亭台樓閣、假山瀑布、水池溪流、蘭亭花架、九曲橋、兒童遊戲區,為缺乏綠意的鹽埕提供了一處勉強算作是公園的遊憩場所。
可是,好景不常。地下街第三層施工時遇到了困難,地下水大量滲出的難題,因遲遲不能解決,終影響地下街第二層的地板龜裂,漸擴及整個地下街的結構。
77年2月,地下街的安全鑑定報告完成,指陳地下街的結構安全堪慮,應公告「停止使用」。其後,市政府共公告三次停止使用,可是皆未能執行。
78年12月18日,一場大火終結了地下街,也燒垮了仁愛公園。災後的地下街只剩牆垣傾圮,而地面上的仁愛公園也塌陷的宛如強震過後的殘破。留下數百位投訴無門的商家。
84年,市政府開始回填地下街,回歸單純的公園使用。「高雄地下街」正式成為歷史名詞。
85年市政府以文化愛河協會無償提供的具高雄意像及水景,展現出高雄海洋性格的仁愛公園規畫圖獲得環保署二千六百萬元的補助款,指定仁愛公園為環保公園,擔負起改善高雄市惡劣空氣品質的重任。
85年12月在部份鹽埕里長的要求下,吳敦義市長下令委請具國際知名度的顧問公司重新規畫仁愛公園,朝國際化的風格努力,「歐式宮庭花園」成為市府要求的規畫方向,完全誤解了「國際化」的意義。所謂「國際化風格」的基礎乃立基於地方特色的營造。沒有地方特色等於沒有國際化。難道國際觀光客會千里迢迢的來高雄欣賞移植於法國凡爾賽宮的花園嗎?
87年3月8日仁愛公園落成啟用。完成的仁愛公園配置包含入口歐式風格的柱列、花壇、花廊、雕塑廣場、草坡觀景區、戶外劇場、中央草皮區、兒童遊戲場、生態植栽區、運動跑道及以鹽埕區斜45度的街道紋理來建構的鹽埕意象區,這樣的設計根本顯現不出鹽埕及高雄的特色來,使得希冀經由「高雄歷史博物館」、「音樂廳」、「工商展覽中心」、「仁愛公園」的配合形塑文化愛河園區,以文化遊憩的方式來繁榮鹽埕的契機破滅。
再則,擔任淨化空氣要角的生態植栽區,因樹種選擇不當、植栽間距過小、區域分割太細等錯誤設計,使得仁愛公園空有環保公園之名,卻無環保公園之實,難以達成淨化高雄空氣的功能。
[ 本帖最後由 fire409 於 2006-1-29 17:03 編輯 ] 請問一下這場大火的主因是什麼呢?
人為縱火嗎?還是意外起火呢?
這大火的時候我年紀還很小
雖然住在鹽埕卻完全沒有印象 高雄地下街在我很小的時候去過一次.
已經沒印象了.....
.之後就聽說發生火災.就沒機會再去了. 學長
地下街是我青少年時.爸爸媽媽帶我到高雄市必玩的地方
也是我當兵放假常去的地方
每每到假日.也是三軍官兵去的地方 这么大的火,
我没见过这样大的
所以要重视消防
消防安全重于泰山 高雄地下街,是高雄之光,可說是我國的第一個地下商場,確實吸引不少人,蒞臨參觀遊覽、消費,到高雄未到該處的話,就不算是來過高雄,本人第一次前往是在返金候船的空檔時,記憶中是70年8月份時,在炎炎夏日裡,逛地下街商場,還算蠻清爽,沒有那種酷熱的感覺,如今也是三十六年前的時候,可惜是毀於大火中,實在是太可惜了!
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