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amour22 於 2010-11-4 23:33 發表
若要說到服儀不佳,說句大不敬的話,李司令自己穿的就不一樣,近期的《忠貞報》刊載的照片上,明明還未換季,若干場合上,就唯獨李司令是穿長袖軍便服。
至於飾緒,那位甲服哨的學弟,飾緒的最大內圈似乎脫開了,難道是暗扣沒縫好?另外那兩位戴大盤帽的學弟,飾緒簡直像是亂繞的童軍繩,慘不忍睹。
此外,關於獬豸臂章的位置,記得在五股憲校的時候,隊上長官說司令部規定臂章縫在衣袖燙線的前面,結果下部隊時發現各營區都有兩種縫法,李司令的臂章縫在衣袖燙線的中央,也就是將獬豸臂章對摺了,到底那個是標準的縫法?還請學長們賜教。
原帖由 survivor 於 2010-11-4 23:56 發表
另外,臂章縫法的問題,日前與發哥學長剛好在路上聊起此事,發現這兩種縫法(前面或是中央)在古早時代即已有之,應不是現今標新立異之作,詳細情形或許請發哥學長解說會比較清楚。
回答回答))) 發哥回答應哥)))
先回答司令及國軍高官的長袖軍便服問題; 如同應哥及拜倫學長所言, 全年四季皆著長袖襯衫; 本就是最基本的正式禮節, 這與換不換季並沒有任何關聯, 希望已為amour22兄一解疑惑!
至於臂章縫法; 是置於袖中線前?! 還是置於中間對折?! 小弟的個人觀察心得, 憲兵服制於民國58年起, 士兵階級臂章由右臂改至左側, 士官由臂章改為領章, 民國60年代中期起; 士兵階級臂章之小臂章改為大臂章起, 就展開了置中縫法, 我想是因為士兵階級臂章加大了的緣故, 古早時期因為臂章尺寸較小, 所以要以前方來者可全視為優先, 所以將小臂章置前, 典型例子就是警察的臂章縫法, 後來沿革至尺寸變大, 置前法確實是在構圖平衡上來說, 有前重後輕感覺, 我個人也是偏向現今尺寸臂章較大; 對折置中是比較好看~
回到現今; 民國88年起國軍恢復各軍種團體臂章之配掛, 仍有單位堅持置中, 也有單位規定置前; 其實, 若單位上級有明文規定, 則其單位下屬內軍人服從遵守責無旁貸, 臂章的置前或置中其實我個人認為不是太大問題, 現今國軍服制最大問題是...
1) 隨意修改 >> 全國軍; 改完個人合身後咧... 不到一年後退伍; 再來後進誰能百分百合身?? 浪費~
2) 未燙平整 >> 全國軍; 憲兵更是要注意啊.... 整平燙線是基本功... OK?!
3) 沒有統一 >> 尤其是儀仗兵服制... 每年都可以改款玩玩看?! 全民納稅給你國防部每年改改看好玩的啊?!
4) 飾緒膠圈 >> 憲兵; 現在都是外包給軍用店之外勞搞定, 那什麼飾緒膠圈吶... 己身不正; 何以正人?
5) 配件無光 >> 銅環, 皮鞋... 等, 一如amour22兄所言... 小弟亦有同感~ 慘不忍睹~
憲兵啊~ 加油哇~
來一張參考圖片; 早期(民國60年代中前)憲兵士兵及士官階級臂章, 小尺寸型(與現今尺寸比較的話), 圖中左側為上兵, 圖中右側為紅標一等士官長, 圖片來源 : (按我一下) 我的手藏上傳於後憲部落照片集~ 更多古今憲兵臂章縫法之對照或比較; 請各位學長自由行... 瀏覽後憲部落各老學長照片集可得心證, 在此因智財權省略貼連結或借用照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