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歷史上的 蔣經國 中將

[複製連結]
byronliao 發表於 2006-2-23 10:04:2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7733|回覆: 2
創辦“中央”幹校

 蔣經國親手籌辦了三青糰“中央”幹部學校。三民主義青年團於1943年3月29日召開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通過創辦“中央”幹校決議(校址設在重慶)。因蔣介石的關係及蔣經國在贛南辦幹校有經驗,他曾被徵詢創辦幹校的意見,為此蔣經國於1943年7月5日向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蔣介石打報告提出具體建校意見,蔣介石很快批准。

 7月9日,青年團“中央”幹事會下令:“中央幹校校長由團長(蔣介石)自兼”,派蔣經國為教育長。蔣介石有當“校長”的嗜好,當時各軍事學校如陸軍軍官學校以及“中央”政校、“中央”警官學校校長一職都由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介石兼任,學校的實際事務則由教育長負責,這已經成為一種“內規”。這樣,“中央”幹校由裏到外的管理大權就都操控在蔣氏父子手中。

 1943年12月中央”幹校在重慶正式成立。幹校開學時,校長蔣介石到校致詞;蔣經國根據老蔣的訓示向學生提出“中央幹校的學生必須以校長的意志為意志”、“中央幹校的學生必須以團為家,以校為家”。蔣經國為了辦好幹校,自招生起,包括入學報到、新生訓練、生活管理、政治組訓與課程配置等無不親自參與。蔣經國規定了3條教學重點:一要教育學生具有“高深的政治素養”;二要教育學生具有“高深的領導才能”;三要訓練學生能文能武。要求幹校與軍隊一樣也實行軍事化管理。

青年軍

  1944年10月24日,蔣介石在重慶發表文告,打著抗日的旗號“號召”全國知識青年從軍,成立青年軍,並派蔣經國擔任“全國知識青年從軍徵集委員會委員”。 青年軍組成後不久,又成立了政工訓練班,老蔣將青年軍的政治工作交給了兒子,同年11月,蔣經國被任命為青年軍編練總監部政治工作人員訓練班中將主任。政訓班班址設在“中央”幹校原址內。

 三青糰“中央”幹校第一期學員畢業後的工作分配由蔣經國親自主持,分配單位只有一個——青年軍。青年軍共編8個師,各師政治部主管組訓的第一科科長及團指導員全由幹校研究部第一期結業學生擔任。如青年軍第203師政治部主任餘紀忠、第208師政治部主任範魁書,他們後來到台北,成為著名學者。

 1946年2月,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成立“青年軍復員委員會”,由“軍政部長”陳誠任主任委員,蔣經國任陳的副手;4月,“青年軍復員委員會”改組為“青年軍復員管理處”,陳誠任處長,蔣經國任副處長,負責青年軍的復員工作。為了籠絡人心,蔣經國對於青年軍復員人員無論在升學上還是在就業上都給予優先安排。能進大學讀書深造的就輔導進大學或大學先修班,上不了學的則在其他方面安排較好的工作。同年8月,“青年軍復員管理處”改名為“國防部預備幹部管理處”。1947年1月,“國防部預備管理處”升格為局,全稱是“國防部預備幹部訓練局”,由蔣經國任局長。

 因三青糰“中央”幹校畢業生全部分到了青年軍,復員人員有不少人是當年蔣經國任教育長時的學生。對此,蔣主動要求成立一個“校友會”,企圖在感情上拉住這些人,使其終生為蔣氏政權效忠。蔣經國在一次“校友會”上講話時就露骨地說:“幹校同學是我們校長(蔣介石)最忠實的純潔青年,要始終忠於校長”。1949年國民黨遷臺後,原“中央”幹校校友會隨同去臺的不少,而且多能出人頭地,有的還擔任了要職,如李煥、王升。李是以大專畢業生身份考入幹校的,後出任國民黨黨職,做到國民黨中央委員會秘書長、“行政院長”。王是青年團江西支團保送到幹校的,後在軍隊任職,做到“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主任,軍銜升到陸軍“二級上將”。

離贛赴渝步入政壇

 當時重慶是戰時“首都”,蔣經國未到重慶前在贛南時就已兼任好幾個重要職務,因工作關係時常往返於贛州與重慶間。三民主義青年團團長挂名是蔣介石,實際負責的是書記長陳誠,青年團江西支團籌備主任是蔣經國。1943年江西支團召開全省代表大會,選舉蔣經國為幹事長。

 蔣經國在贛南從1939年6月11日任專員起,到1945年6月11日止共6年,他實際離開贛南的時間是1945年2月6日。1945年1月23日,日寇已經攻佔了江西蓮花,繼續南下使贛南在軍事上受到很大威脅。蔣經國守土有責不便離開,蔣介石聞訊十分著急,不斷去電催他到重慶去。2月7日贛州淪陷,蔣經國在失陷前1天乘坐“美齡號”專機飛往重慶。贛州專署(江西省第四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於1945年3月遷往安遠縣辦公,由楊明代理專員職務,“行政院”7月方正式批准蔣辭去贛州專員兼保安司令的職務。

 蔣經國回到重慶不久,被任命為青年遠征軍編練總監部政治部主任。4月25日,他的第二個兒子蔣孝武出生。5月5日他以江西省代表身份在重慶參加了國民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1946年9月1日,“三青糰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江西廬山召開。12日,蔣經國當選為青年團“中央”常務幹事兼“中央”團部組訓處長。1947年9月,三青糰與國民黨合併,蔣經國以青年團“中央”幹事改任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並兼任“中央”訓練委員會委員。從此,蔣經國登上政治舞臺正式開始了他的政治生涯。1947年4月,青年團設立的“中央”幹校與“中央”政治學校合併,合併後改稱公立政治大學,校址在南京,“教育部”聘蔣經國為代理教育長。

赴西北考察

 1942年至1945年間,蔣經國曾兩次赴西北考察。第一次是在1942年4月28日起程,由成都乘飛機到寶雞後改坐火車到西安,中途換乘汽車到蘭州、涼州,後到酒泉及青海。回來後,蔣經國發表了一篇《偉大的西北》專文。該文是向國民黨“中央”提出的考察報告,也是一篇西北遊記。

蔣經國向國民黨“中央”提出了關於建設西北的4點建議:

  第一要解決水的問題。他認為,不解決水的問題就永遠沒有辦法建設西北,而解決水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大量種植樹木。
  第二要解決風的問題。他建議用人的力量去征服安西的風,把為害的風轉化為對人類生活有益的風。
  第三要解決交通問題。他建議“中央”儘快完成西北的鐵路網、公路網。
  第四是解決農業問題。要利用西北肥沃的土地,積極地發展農業生產。

 蔣經國第二次去西北,是1945年4月14日,歷時約兩個月。他奉命由重慶直飛烏魯木齊,就新疆境內俄族人煽動少數民族叛亂問題與蘇聯駐烏魯木齊領事進行交涉,這是他第一次辦理“外交”工作。蔣經國從新疆考察回來沒有對外公開他的考察報告,從蔣介石大約同一時間所寫日記中有一段與之有關的記載(這可能是在參考了蔣經國考察新疆報告後所寫):

 綜合觀察俄人的意圖是:
  1. 伊犁叛亂須由政治解決。
  2. 新疆經濟,俄方急速想與我合作。
  3. 俄方急於探求成立中俄互助協定。

東北的使命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搶佔東北,採取軍事、政治、“外交”、經濟、“內政”多管齊下接收當地政權的行動。在軍事上,在長春設立東北行轅,派熊式輝為主任,並兼任政治委員會主任委員;在“外交”上,在長春設“外交部”東北特派員公署,派蔣經國任東北特派員;在經濟上,在東北行轅設經濟委員會;在內政上,把東三省擴大為東北九省。

 1945年10月10日,蔣經國隨熊式輝由重慶抵達長春。次日,熊、蔣與蘇軍駐東北全權代表馬林諾夫斯基見面。第三天蔣經國開始代表國民黨“政府”與蘇聯交涉有關東北事務。蔣經國還為與蘇談判事宜先後兩次赴莫斯科。第一次是在1945年6月27日,蔣隨同“行政院長”兼“外交部長”宋子文赴蘇見史達林,會商簽訂“中蘇友好同盟條約”之事。第二次是在1945年12月25日,應史達林的要求,國民黨當局派蔣經國再去莫斯科面談。這次蔣經國的身份是蔣介石的私人代表,老蔣有意要小蔣代表他本人見史達林,“把中國不能讓外蒙古獨立的理由說給史達林聽”。

資料來源 : 中國台灣網 (2005年12月31日)
〔台灣週刊〕蔣經國新傳(五)
http://big5.chinataiwan.org/web/ ... Uniulq/A166742.html

[ 本帖最後由 asun 於 2007-11-20 21:48 編輯 ]
 樓主| byronliao 發表於 2006-2-23 10:23:48 | 顯示全部樓層

政治部主任蔣經國政治工作要領

小弟拜讀 chocho55 學長的 -- 有關天下第一師這個番號,有一段經國先生是中將歷史 !
我想不少人不知道經國先生有過軍職身分。
------------------------------------------------------------------
政治部主任蔣經國政治工作要領
中華民國三十三年十二月二十七日——

    政治工作要領,除屢次講話各點,皆應力求具體實行以外,尚有以下各點,應加注意,特予補充如下:?最初政治工作與實際生活,首先應?重於文化與藝術之宣傳與表現,先使一般青年,對軍隊生活發生興趣,勿使其有枯燥無味之感。而科學運動與宣傳,亦應時時注重,要使一般青年,知道軍隊一切,皆須以科學為基礎,軍隊技術、生活、紀律,必須本於科學,而後這個軍隊,纔能成為現代化的軍隊。?青年遠征軍士兵入伍之初,政工人員應負責登記其履歷,與專科技術及其程度,再加以分類統計,必須於入伍一個月以內,所有全體士兵之專技長才,以及其出身與家庭狀況,皆能切實明瞭。而專科學生之技術程度,更應詳報,以便一月後基本教練完畢時,即可分科選用。例如最急需之汽車駕駛員,無線、有線電通信人員之訓練,至少要各有五千至一萬人之數,分發補充,此皆應由青年遠征軍士兵內挑選者也。?政工人員最應注重者,為通信工具與宣傳技術,而宣傳功效,先要求其廣大,更要求其迅速,此為宣傳之要領。故必須特別掌握通信與交通工具,並須對此等工具,政工主任負責自己保護與管理〔第299頁〕,勿使之發生故障,或稍有遺失。總之每師政治部,必須有大、小無線電機各一架,並備有卡車一輛,不僅為宣傳,且為救護與協助軍隊急迫之用。?政工人員,一面須宣傳消息,一面亦須特別注重軍中保守秘密,勿使稍有洩漏,尤其電報密本,更應另備數種密碼,以為特別或普通之用。總政治部與各師政治部,至少每日應通話或通報一次,使各師之情形,時時皆能明瞭與處置也。各師政治部對其所屬之各團政工指導員,各團政工指導員對其所屬各連指導員之工作指導與報告,亦必須每日定時會報研究,或在戰時上、下午皆有定時通報、通話之規定。

資料來源 : 中正文教基金會
http://chungcheng.org.tw/thought/class09/0032/0018.htm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MP269C570T 發表於 2006-2-23 11:02:52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央幹校來台復校之後,應是政工幹校,再來就是現在的政戰學校。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3 23:15 , Processed in 0.056575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