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8年3月初, 德國利用俄國革命與之簽訂了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Treaty of Brest-Litovsk, 德文則為Friedensvertrag von Brest-Litowsk)結束了東線的戰爭狀態, 於是便把所有兵力轉移到西線企圖展開最後的總攻擊Michael作戰計畫(歷史上一般稱為魯登道夫攻勢), 企圖一舉把英軍逼到海岸。
% ~ ]& ]. a* ^- U) t" g0 v, {# R4 }" i
作戰之初德軍利用濃霧確實突破英法聯軍的陣地, 並且持續滲透, 造成巴黎市內的恐慌。然而畢竟德軍在經過四年的長期戰爭後也是心有餘而力不足, 加上英法方面的頑強抵抗, 終於還是功虧一潰!!+ L" }+ [8 h3 j- B
; m; w& ~; d' J4 ]8 I到了5月美軍正式登陸歐洲戰場, 德軍更是只有節節敗退的份了。經過這一番折騰, 德國終於面臨前線崩潰的危機, 而魯登道夫也變得神經衰弱, 無法指導軍隊作戰。參戰的美國總統威爾遜早在二月時即已提出十四點和平原則, 明白顯示不把德國當成戰敗國來和談, 登魯道夫於是開始與美國接觸。& t( O5 q2 f! B) F5 y: I" b
; S* u$ f! P; e7 k3 g4 C1 h
威爾遜於是提出德國必須政治改革, 首先要把統帥權置於國會及內閣的監督下才行。令人意外的是登魯道夫竟然也爽快的答應, 同時在國內依照威爾遜的方式大刀闊斧的進行民主改革。其背景主要是他希望藉著言論自由的風氣呈現國內反戰的輿論, 好來個順應民情結束戰爭, 當然登魯道夫也為此下台一鞠躬。然而軍方的舊勢力開始反撲, 11月時一直停靠在軍港裡的海軍突然決定要利用剩餘艦隻發動海上作戰同英國海軍做最後決戰。
/ g8 \( A0 |0 Z- \% P0 e6 b
E9 y: ?; |% W$ X此時軍部早已成了強弩之末, 水兵對於艦隊軍官團的不滿達到頂點, 終於在德國最大軍港基爾(Kiel)爆發了水兵叛變事件, 這股風潮立刻傳到鄰近的漢堡, 接著有如星火燎原擴散到包括首都柏林的德國全境, 宛如俄國才剛發生的赤色革命。此時帝國宰相馬克思馮巴登(Max von Baden)在柏林單方面宣布皇帝退位, 德國皇帝威廉二世也為求自保逃到荷蘭。9 v+ X( d% h7 [! Z2 Q4 {7 _8 X
/ a& W; l4 W s8 a至此興登堡終於向德意志帝國最後的宰相, 同時也是社會民主黨黨魁的斐德烈(Friedrich Ebert)提出軍方願意放棄戰爭全面協助恢復國內秩序的建議, 最高陸軍指揮部(OHL)也在興登堡的帶領下代替德皇同意新的臨時政府全面接受協約國的停戰條件。於是11月11日在法國東北部瓦茲省(Oise)的康比涅小鎮(Compiegne)一節餐車上簽定了康比涅停戰協定, 正式結束了遷延五年的大戰。
: i2 U7 U3 `# k- N% B# q" M& p% z! \- \! a
至此普魯士軍終於被迫與幾百年來的君主政體同時解散。然而隨著新的威瑪共和國的成立, 普魯士軍魂仍潛藏在新的威瑪共和中, 等待下一次翻身的機會!!!5 f) \3 Z+ h+ e
. z& P6 ]1 c# i ~, ]& F( P
[ 本帖最後由 DDS 於 2008-4-3 18:22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