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兵營番號沿革簡介
文:後備憲兵論壇
自民國四十三年開始,我憲兵團、部、營番號之整編,除外單位移、編入外,始終不脫『二』這個數字,乃為紀念民國廿六年十二月南京保衛戰,以雲南子弟
骨幹組成的「憲兵教導第二團」死守南京「中華門」一役!該役我憲兵戍衛中樞榮譽傳承使命於是建立!
現今”二O二”首都衛戍指揮部更負有『中華』的榮譽傳承部隊代號。望我憲兵後進莫忘前人血汗耕耘打造出我憲兵榮譽傳承,
使我梅荷志節、忠貞精神繼續發光!
◆二一一營~二一六營(配屬營)番號:
原各友軍高司直屬警衛營,民國四十三年九月始憲兵司令部重新整編,將國軍各高司警衛營納入獨立憲兵營配屬部隊,並賦番憲兵獨立第一、二、三、五、七、十營。民國四十五年三月憲兵團建制重新整編,改賦番憲兵第二一一~二一六營。
《例一》、第二一一營:前身為南京總統府警衛總隊,來台時縮編為總統府警衛大隊,計五個隊,一隊擔任介壽館鐵衛隊與國防部警衛團第一營【註】共同負責介壽館、四隊負責士林官邸警衛安全。其餘官兵集駐花蓮北埔營區整訓精練,以備隨時反攻大陸。
當時新進警衛大隊官兵均需至花蓮北埔接受為期四~六個月的刻苦新訓。
【註】:民國四十年,國防部警衛團接收美援番號改賦32師95團,警衛團第一營改賦32師95團第3營,賡續擔任國防部警衛營執行介壽館警衛安全勤務。
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總統府警衛大隊第一隊(介壽館鐵衛隊)與32師95團3營第1連(國防部警衛營第一連)合併,賦番憲兵獨立第一營。民國四十五年賦番憲兵第二一一營迄今。該營為中樞鐵衛榮譽傳承象徵,素有「鐵衛營」稱號。
《例二》、第二一二營:前身為南京陸軍總司令部警衛營,民國四十三年憲令部整編,納編為我憲兵部隊,賦番憲兵獨立第二營。民國四十五年賦番憲兵第二一二營。該營傳統戍守陸總龍潭營區,民國八十一年「忠愛專案」移編海巡部。民國八十五年八月營番號裁撤。
《例三》、第二一三營:前身為總統府警衛總隊,民國四十四年十一月改編為憲兵獨立第十一營,擔任元首機動隨扈安全勤務。民國四十五年賦番憲兵第二一三營迄今。
民國五十九年成立『二O一特別警衛指揮部』,實施「台灣地區特別警衛區暨道路警衛走廊」,以第三連配屬福山擔任”護元(特別警衛區)專案”特勤連,長期擔任中山北路沿線道路安全區段便衣警衛,維護 總統安全。
民國七十一年二~三月間,蔣故總統 經國先生因眼疾住進榮總,即由憲兵第二一三營擔任機動隨扈營,於榮總院區佈便衣哨點,擔任內衛安全工作。
該營與憲兵第二一一營系出同門,有著同樣歷史背景意義的憲兵營。
【註】:原四十四年元月成立之憲兵獨立第三營(裝令部憲兵營)前身為裝甲兵旅警衛中隊,配屬於裝甲兵司令部,同年十一月番號撤銷。
 |
穿著海軍服制的憲兵214營 |
《例四》、第二一四營:前身為海軍警衛營,由舟山移防台灣後編成海軍警衛團,民國四十四年元月,以海軍警衛總隊直屬中隊與步兵第九大隊,編成憲兵獨立第五營(缺一連),擔任海軍基地警衛及艦艇勤務。
四十五年再以憲兵一個連併入該營並賦番憲兵第二一四營,營部駐左營軍區。海軍總部北遷台北大直後,一個連部分遣北部擔任海總警衛工作。民國八十一年「忠愛專案」移編海巡部。
《例五》、第二一五營:前身為大陸時期空軍警衛旅,民國四十三年憲令部整編,納編為我憲兵部隊,賦番憲兵獨立第七營。民國四十五年賦番憲兵警衛第二一五營。該營傳統分遣據點戍守全台空軍營區,民國七十五年間全營歸建。「忠愛專案」移編海巡部。民國八十五年八月營番號裁撤。
《例六》、第二一六營:民國四十五年將憲一團二營(第七軍憲兵營)與憲兵獨立三連(原憲獨十營三連)併編為憲兵第二一六營;該營傳統配屬總統府侍衛室駐士林林子口營房擔任官邸內衛營,並隨 總統駐蹕移動各行館佈內衛哨。民國五十九年憲兵部隊再次整編重新賦番內衛特勤二二五營。
二一六營改隸後為指揮部直屬營,後移編新成立的海巡部。
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嘉禾案國軍實施重整,將憲兵團改編成地區性指揮部,原憲兵團直屬憲兵營均賦三位數番號,便從憲兵第二一七、二二三營開始賦番。
◆二二五營~二二九營(特勤營):
前身為士林官邸衛區暨大直要塞區特勤憲兵營(福山警備區指揮部:216營~218營),民國五十九年三月十六日憲兵部隊重新整編,成立「憲兵第二O一特勤指揮部」,重新賦營番號225~228營。
並於民國六十二年將國防部總務局警衛營移編憲兵第二O一特勤指揮部,賦番憲兵第229營。
特勤憲兵營傳統衛戍福山與陽明山地境與大直自衛分區元戎安全警衛勤務,有其傳統歷史意義。
二O一指揮部特勤兵力擴編計畫
|  |
憲兵第二一七營~二一八營:民國五十七年九月十六日由原士林官邸特勤憲兵二一六營三個特勤連兵力抽騰擴編為二一六~二一八 三個營,同時成立「福山警備區指揮部」。二一七營並接替原憲兵二一六營與一O三連擔任士林內衛勤務(王永樹)。民國五十九年三月十六日,福山警備區指揮部改編為「憲兵第二O一指揮部」,
原營番號撤銷。 |
憲兵第二二五營~二二七營:民國五十八年八月一日,由原福山警備區二一六營~二一八營改編成立(王永樹司令)。 |
憲兵第二二八營,民國六十年六月,以福山警備區既有特勤憲兵兵力抽騰擴編。 |
憲兵第二二九營,民國六十二年一月一日,原國防部總務局警衛營於移編憲兵(羅揚鞭司令)。 |
蔣總統視導士林官邸憲兵特勤營 | |
◆二三O營(警總營)番號:
前身為配屬台北衛戌司令部的”憲兵第七團第五營”。四十七年五月,衛戌司令部合併為台灣警備總部,
整編為警備總部警衛兼北部地區警備營,於六十二年六月改隸憲兵司令部.賦番憲兵警備第二三O營(羅揚鞭)。
二三O營傳統是警總警衛憲兵營,戍守北部地區警總各單位據點;民國八十一年「忠愛專案」移編海巡部,
八十五年八月,該營番號裁撤。
◆二二一營~二二二營(軍團營):二三一營~二三八營、二四二營(軍部營)番號:
民國四十五年三月,憲兵團重新整編(二O一~二O二),將原四十三年成立配屬軍中的憲兵營兵力調整,擴大軍團憲兵編制,
所建編之兩個軍團(1、2)、六個軍部(1、2、3、8、9、10)直屬憲兵營;民國65年8月,軍團(6、10)、軍部(21、32、69、20、43、58)重新編組
之配屬軍憲兵營,賦番軍團憲兵第二二一營、第二二二營、軍憲兵第二三一~第二三八營。
民國五十九年一月嘉禾案國軍實施重整,憲兵成立地區性指揮部,軍中憲兵營納入地區指揮部序列,原軍團憲兵營採番改為地區憲兵番【註】。
軍憲兵營重新編成:231憲兵營(第一軍團)、232憲兵營(第二軍團)、237憲兵營(第1軍)、238憲兵營(第2軍)、233憲兵營(第3軍)、234憲兵營(第8軍)、235憲兵營(第9軍)、236憲兵營(第10軍)。
【註】:原台中二O一團團屬第1營~第3營重新賦番憲兵第216營、217營、218營(216營、218營配屬二O三指揮部)。
原台南二O二團團屬第1營~第3營重新賦番憲兵第219營、220營、221營(219營、221營配屬二O四指揮部)。
原台北衛戍二O三團團屬第1~第3營重新賦番憲兵第222營、223營、224營(配屬二O二指揮部)。
各為地區憲兵隊之隨隊兵力。
217營配屬國防部博愛指揮所,擔任台北安全維護大隊。
220營常駐基地,為台北市機動運用,與二O二指揮部所屬各營輪訓。
民國六十五年八月,國軍戰列重新賦番,軍憲兵營依序為:232憲兵營(六軍團)、231憲兵營(第十軍團)、
233憲兵營(第21軍)、234憲兵營(第43軍)、235憲兵營(第58軍)、236憲兵營(第20軍)、237憲兵營(第32軍)、238憲兵營(第69軍)。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一日陸軍崑崙案生效成立第八軍團,因軍憲兵營番數已用罄,故從憲兵第242營開始建編。
民國七十三年十一月,陸精四號案實施,軍憲兵營番號改為軍憲兵連。翌年,裁撤233馬防部憲兵營(二O三)、235金防部憲兵營(二O四),餘憲兵營仍以連為單位配屬軍中憲兵與擔任其他憲兵勤務。
◆二三九營~二四一營(警備營)番號:
六十六年中壢事件後實施「靖安一號」專案,將原警備總部分置台北、台中、台南保安警備大隊與宜蘭、雲林、南市保安警備中隊整編,六十七年六月十五日分別成立警備憲兵第二三九、二四O、二四一營(同年九月一日改隸憲令部),為北、中、南三個地區特種車輛鎮暴憲兵營(孟述美)。
 |
 |
美麗島事件 |
◆三一一營~三二六營番號:
民國六十八年六月,實施「靖安二號」專案,將原陸軍特種作戰第三一、四二、六三、二四總隊整訓,十六個特戰大隊逐依梯次移編為我憲兵部隊,以做為本島違常事件保安機動警備兵力。
【註】:特戰第廿四總隊第241、242、243、244大隊首先於桃園中興營改編賦番為憲兵第311營、312營、313營、314營。
先總統 蔣中正曾賜陸軍特種作戰總隊『武漢』部隊名為榮譽傳承。其中第二四總隊因長期戍守北台灣擔任衛戍部隊,鞏衛士林、陽明山、角板山等領袖駐蹕地域,因此第二四總隊 蔣中正亦頒賜「鐵衛軍」榮譽稱號。
移編我憲兵繼續為鞏固領導中樞之忠貞部隊。北台灣一帶憲兵營區依略觀察出當時連同特戰總隊移交的痕跡;如武崗、小格頭、角板山、陽明山一帶等。
特戰大隊移編不久,三二三營、三二四營、三二五營即參與「美麗島事件」,三二三營即當時戍守高雄市大圓環與南台路一帶首戰部隊,在歷史寫下痕跡。
 |
空降五三旅成編的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 |
◆三二七營~三三二營番號:
民國六十九年三月,實施「靖安三號」專案,將原轄空降特戰司令部駐於澎湖之「空降第五三旅」移防台南整訓,於台中清泉崗硬漢基地成立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改編後常駐基地待命
以做為本島違常事件保安機動警備兵力。
【註】:空降特戰第五三旅主要由特種作戰第六三總隊於澎湖編成。
民國七十一年實施「衛安五號」演習,憲兵二O六指揮部所屬三二O營、三二一營奉命北上與衛戍師共同擔任衛戍任務。民國七十二年三月,憲兵二O六指揮部奉命率部移防北上,全面接替原由步兵師
擔任之衛戍任務。
三二七營、三二八營、三二九營傳統為花東地區警備憲兵營。三二八營前身於特戰總隊時代曾戍守綠島,曾處理民國五十九年「泰源事件」著有功績,有其歷史傳承;該營亦於「忠愛專案」移編海巡部。
◆三五O營~三五九營番號:
民國九十五年一月起,實施『和平專案』,以「現編、現裝於現駐地執行現有任務」方式,執行空軍基、陣地警衛安全任務,納編十個空軍警衛營以符地區憲兵部隊指揮權責,以確保機場平、戰時安全。
自民國一百年七月一日起,為配合國軍精粹案,復實施「鐵衛專案」,再改編成十二個”空軍警衛憲兵中隊”、兩個”海軍警衛憲兵營”,賡續執行海、空軍基地營區、機場、高山雷達陣地等警衛安全任務。
【註】、空軍警衛營近年移編憲兵營隊番號對照表
|
---|
原番號 | 空軍警衛 第四營 | 空軍警衛 第五營 | 空軍警衛 第六營 | 空軍警衛 第二營 | 空軍警衛 第一營 | 空軍警衛 第八營 | 空軍警衛 第七營 | 空軍警衛 第三營
| 空軍警衛 第十一營 | 空軍警衛 第十營
|
---|
精進案番號 | 憲兵 第350營 | 憲兵 第351營 | 憲兵 第352營 | 憲兵 第353營 | 憲兵 第354營 | 憲兵 第355營 | 憲兵 第356營
| 憲兵 第357營 | 憲兵 第358營 | 憲兵 第359營
|
---|
精粹案番號 | 空軍憲兵 第8、12中隊 | 海軍憲兵 警衛第2營 | 空軍憲兵 第2中隊
| 空軍憲兵 第3中隊 | 海軍憲兵 警衛第1營 | 空軍憲兵 第1、10中隊 | 空軍憲兵 第4中隊
| 空軍憲兵 第11中隊 | 空軍憲兵 第5中隊 | 空軍憲兵 第7、9中隊
|
|  |
花蓮基地警衛憲兵營授旗成軍 |
台南基地警衛憲兵營授旗成軍 |
(資料提供:張致華、byronlia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