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盤帽 陳岳儀 紀念專頁
首頁 | 大清國憲兵 | 北洋憲兵 | 黃埔憲兵 | 國府憲兵


憲兵司令部在台灣重整經過及部隊整編簡史

文:後備憲兵論壇



        民國卅四年十月五日,憲兵第九團一個排兵力(34員)隨同重慶市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前進指揮所乘機抵達台北松山機場, 六日於台北總督府(今總統府)由憲九團憲兵 升起第一面中華民國國旗。憲九團主要負責任務為軍艦進港停泊並督促日軍為登陸國軍準備營房,並監督日軍戰俘集中工作,以 方便國軍的接收準備,並且調查政府即將接收的日方物資狀況。

        十月八日,憲四團(缺第二營,仍駐福州), 由該團第九連連長何承先率一O六員憲兵首先在淡水登陸,為國軍首批登陸之部隊。十月廿四日,憲四團部與第一連亦在淡水登陸, 其後陸續有三百多名憲兵由福州抵達於各港登陸,分駐全省要地,任務為對投降日軍監視與協助警察維持治安。

        臺灣省警備總部為防止日軍戰俘攜帶違禁與超過數量之物品,於基隆、高雄兩港口設運輸司令部,分設檢查組,由憲兵第四團各派憲兵一連 兩百餘名官兵分駐各港口執行碼頭上檢察之任務,戰俘檢查通過後才得進入集中營待船遣返。

        翌年初,隨台灣省警備總部來台的憲九團官兵與憲四團交接返回中國南京。 憲四團在台駐兩營兵力;一營駐台北,一營負責台灣南北縱貫鐵路沿線安全。

        憲兵第四團在台兵力除負責糾察軍隊軍紀風氣,並協助警察維護治安。並於團本部附設中華國語補習學校,各憲兵隊駐地開設國語講習班,免費教授民眾說習國語。


        民國卅五年十二月廿九日,台北輪搭載兩千五百名在台日本軍民遣返,憲四團派出四員通曉英日語憲兵由排長史友梅率隊隨船押運, 隨輪維持秩序,同赴九州佐世保港點交駐日美國憲兵。時正於上海待命之駐日東京憲兵隊尚未啟程,為我國憲兵首次執行海外勤務。


        民國卅六年爆發二二八事件,三月八日,閩台監察使-楊亮功赴台調查,隨憲兵第四團第三營、 憲兵第廿一團第一營二千名兵力乘海軍海平艦自福州抵達基隆港於下午三時登岸,回歸駐北市憲四團部建制 (大龍峒稻江憲兵團)。 憲兵第四團三個營兵力負責台北綏靖區(新竹以北)清鄉掃蕩任務,由團長張慕陶少將兼任北部綏靖區司令指揮。

        民國卅六年三月廿六日,因二二八事件影響, 台灣省警備總部為防範各地尚可能潛藏之危害,依新公佈之水陸交通檢察辦法,由憲兵第四團於各鐵、公路車站、港澳碼頭成立21個檢查站 ,檢查站下分設各派出所與98個檢查哨,每哨配置憲兵2~5名執行物品安檢與人員查驗。


憲兵教導第一團於台灣花蓮開訓-民國37年
吳石案共犯聶曦、朱諶之由台北憲四團押解於馬場町槍決
三重埔憲兵學校舊址("老白頭翁"學長提供)
昔日三重埔憲校大操場("老白頭翁"學長提供)
總政戰部主任蔣經國與憲兵幹部合影-民國39年
滯越富國島憲兵隊-民國41年
駐日本東京憲兵隊返台-民國41年5月
台北車站班("老白頭翁"學長提供)
屏東機場("老白頭翁"學長提供)
林口台地-行軍訓練
忠貞12梯-49 /3 /15
50年代泰山憲訓舊址
憲令部舊址-新生南路「憲光營區」大門(辛亥路拓寬拆除)
蔣經國與行政院憲兵警衛連-66 /3 /12
憲兵司令 孟述美於民國66年購入"本田305c.c機車"51輛分發部隊使用
美麗島事件-憲兵與群眾於中山路上爆發衝突
憲兵訓練中心-民國77年

        民國卅七年,憲四團於台灣第一次招考台灣籍憲兵,錄取150名,除20幾位為大陸籍,其餘均為台灣本籍,於同年八月一日開訓,翌年五月一日結訓後分發全台服行憲兵勤務。

        民國卅七年十月十二晚,於江浙等地考訓之憲兵教導第一團由上海黃浦江乘鳳林輪海運抵花蓮港,十月卅一日在花蓮吉安鄉舉行開訓(十二個連)。 期間於台東、屏東、高雄、台南、嘉義等南台地區服行勤務,並於十二月成立「東部警備區指揮部」,團長-歐廷昌兼任指揮官。 翌年六月十五日結訓,改編為憲兵第八團,十六日起分發全台各地執行勤務。

        憲八團第七連接替台中憲兵隊勤務(該連第八班奉調第四團)。 卅八年十月,調彰化憲兵隊。翌年五月,接替台南憲兵隊勤務。十一月七日,總統 於台南機場校閱部隊,憲兵第八團參與受校,受校結束進斗南基地整訓六個月。
        民國四O年五月,憲兵第八團整訓結束,北上接替台北憲兵隊。 民國四十三年九月一日調基隆市整訓。十月二十五日,第七連進駐台北賓館,專責總統府特別警衛,並擔任介壽館升降旗禮兵隊。


        民國卅八年五月廿日,台灣全境實施戒嚴,憲兵第四團與憲兵教導第一團分別負責台北市戒嚴區與東部戒嚴區;憲四團長-曾佑民兼任台北省垣警備指揮部副指揮官、 憲教一團團長-歐廷昌兼任東部戒嚴司令。

        民國卅八年八月,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飭令憲四團、憲八團在原檢查站、哨基礎下,再以兵力擴編成北起淡水、 南迄枋寮廿四個甲、乙種檢查所。十月十九日,沿海設立一O六個檢查哨,隸屬各檢查所 ,以憲警聯合檢察各港口,任務歸台灣省保安司令部直接指揮。

        民國卅八年冬,戡亂軍事失利,西南戰局急轉直下,於內戰期間最後一處遷徙於四川的 憲兵司令部後撤未及,憲兵體系為之瓦解,文檔資料蕩然無存!隨之整個中國政權易幟。所有憲兵部隊能安全轉 進來台者,僅僅有憲兵第十八團自雲南蒙自機場空運海口再渡海來台;憲兵第一、三、七團及第十七團之一部,自廣州撤至 海南島轉運來台;憲兵第九團自上海轉進來台,該團第二營仍配屬舟山防衛部、第二連配屬金防部。


        民國卅九年三月一日,憲兵司令部奉准在台北重組成立,部址設於台北市涼州街廿八號(原憲四團部), 原於民國卅八年八月為應戡亂局勢惡化於同址成立的”憲兵東南指揮所”同時撤銷。其時張鎮將軍病逝台北,任命黃珍吾將軍為憲兵司令,隨即著手整編憲兵部隊, 除保留第八團與原駐台北之第七、九團外,將憲兵第一、第三 兩團整訓後合併為憲兵第一團, 憲兵第十八團一個營編為憲兵特務營,餘編併各團。其餘由海南島轉運來台之憲兵第十七團一部則編撥各團。

        在台第一次整編後,計有第一、四、七、八、九 五個憲兵團,及本部直屬特務營、通訊隊、軍樂隊、特高組等單位,計九千五百員兵力。

        民國卅九年五月,派駐定海配屬舟山防衛部之憲兵第九團第二營轉進來台。六月,奉准於台北三重埔菜寮成立憲兵幹部訓練班(現三重光興國小) ,南機場成立軍士大隊(軍士學程六個月,原址後由尹俊司令改建為憲兵崇仁眷村),由司令黃珍吾將軍兼任班主任。

        此期間為安定台澎基地,憲兵任務首重於維護鐵道公路與蒐集安全情報,側重台灣沿海口岸之安檢與偵防, 進而整軍反攻,竭全力於內部整肅工作,諸如民國卅九年一月破獲海辰輪-張丕烈叛變、四月共黨山地武裝台中草屯支部、 裝甲兵潛諜;從七月至翌年,各地憲兵隊相繼破獲共黨潛伏台盟、工委會多處支部、台北地委街頭支部、 共黨工委會銅鑼支部、共黨新竹社會主義大同盟等。緝捕案犯達一三一名之多,定讞後均由台北憲四團所屬南區隊押赴川端橋對岸(今永和市中正橋下網球場) 與馬場町(今青年公園外水門)執行槍決,對於鞏固台澎,防範共黨勢力滲透功不可沒。

        民國卅九年十一月,於南台服勤之憲兵第八團進駐斗南鎮進行整訓六個月,為預備控制兵力。


        民國四十年一月七日,第一屆台北市民選市長舉行投開票作業,選舉事務所商請憲兵第四團派出憲兵132員支援各投開票所警衛工作。

        民國四十年三月一日總統頒布憲兵勤務令,律定憲兵掌理軍法、司法警察勤務。
        同時,由雲南後撤緬甸國軍殘部於猛撒(Mong Hsat)成立雲南人民反共救國軍,救國軍總部設憲兵隊,彭學勤任憲兵隊長兼任砲兵隊副隊長。

        四月,於斗南整訓半年之憲兵第八團結訓,全團官兵乘火車北上,接替憲兵第四團於台北衛戍暨戒嚴勤務。
        憲八團長-歐廷昌兼任台北省垣警備指揮部副指揮官。


        民國四十一年五月十四日,原中華民國駐日本東京憲兵隊廿五員官兵,由隊長李建武上尉率領下搭乘招商局海隴輪撤回台北。

        同年,留滯越南富國島憲兵165員編成「留越國軍管訓總處憲兵隊」,蘇俊文擔任隊長,直屬管訓總隊司令部(黃杰)。

        民國四十一年實施軍中配屬憲兵制度,以憲一團、憲四團、憲七團 三個團,以營為單位配屬陸軍十個營又一個連;以憲八、憲九 兩個團為直屬憲兵,並分負各地憲兵隊勤務。

先後以憲七團第二營配屬龍潭第一軍團、第三營配屬高雄第二軍團、第五營配屬台北衛戍司令部。


        民國四十二年六月廿八日,留越國軍管訓總處憲兵隊連同滯越國軍部隊抵台歸建。
        同年七月一日,原三重憲兵幹部訓練班恢復成立「憲兵學校」,由參謀長-吳志勛任首任校長。 先後由國術大師潘文斗、范之孝等擔任武術總教官,編撰摔角、擒拿、三才劍(短警棍打擊術)一系列戰技教範, 對在台憲警情調近身戰技教學系統影響深遠。


        民國四十三年一月,我國應聯合國總部請求,再度派遣海外憲兵執勤,由第五十軍、八十軍各派憲兵一排與憲八團六連組成一連兵力(20員) ,在王昇上校率領下前往朝鮮半島接運韓戰爆發後受困的 一萬四千名反共義士,於一月廿三日成功返台,政府遂定該日為123自由日。

        民國四十三年,因美援源源到來,為符美軍顧問編裝要求,期間憲兵建制增損頻繁,憲七團五營編入憲八團第四營, 同時裁撤本部警衛營僅保留一連為本部警衛連,以一個連編入憲獨第十營第三連、該營機踏車隊編入台北憲八團第四營建制,餘員撥補 憲八、憲九 兩團。

        同年九月起,陸軍各級部隊開始按美軍編制實施「天山計畫」編裝,各常備、預備師開始仿編裝美國軍制,增設軍中獨立 憲兵連;並將原各高司警衛營整編為獨立第1、2、3、5、7、10六個獨立憲兵營。翌年,撤銷憲兵獨立3營、10營,成立隨扈總統勤務的憲兵獨立第11營。


        民國四十五年三月一日,憲兵司令部再次實施整編,將五個憲兵團中的憲一、憲七團裁撤,將憲八彰化團改編成二O一團、憲九台南團改編成二O二團 ,團長由原憲八、憲九團團長葉冠軍、翟芬調任;與六個獨立憲兵營(211營~216營),兩個軍團憲兵營(221營、222營),八個軍憲兵營(231~238營)。 四月卅日再裁撤憲四團。

        同年九月,於台北市新南營區編成「憲兵訓練大隊」,並先行編組「憲兵訓練中心」。


        民國四十六年憲兵司令部移駐愛國東路7號(現台北市自由廣場)。至此,憲兵司令部在台重組成立已大致底定。期間為配合國軍整建政策與任務需要,組織亦經多次調整、充實,強化組織架構,貫徹領導統御。


        民國四十七年,位於新南營區之憲兵訓練大隊改編成立「憲兵新兵訓練大隊」(轄六個中隊)。三重憲兵學校並成立班隊指揮部


        民國五十年五月十六日,以憲兵二一六營第一連編撥二一四營第三連,擴編憲兵新兵訓練大隊六個大隊,正式成立「憲兵訓練中心」。


        民國五十一年四月一日,由憲兵第二一六營及憲兵二○一、憲兵二○二團第四營、憲訓中心編撥員額,成立憲兵第二O三團。


        民國五十三年,憲兵訓練中心由台北市新南營區移址台北縣泰山鄉泰安營區。


        民國五十五年一月廿一日,國防部長 蔣經國於憲兵司令部部慶題字:「發揚『忠貞』精神,維持鋼鐵紀律」賀詞訓勉憲兵。國防部於當年以通乙字十八號核定『忠貞』為憲兵部隊之軍風,日後成為梅荷子弟引以為傲的堅毅志節。
        (「忠」具有竭誠與盡己心之意;「貞」具有精誠和堅定不移之意)


        民國五十六年一月廿一日,憲令部卅五年部慶,蔣經國以「紀律如鋼鐵,志節如梅荷」勉勵憲兵,『梅荷』乃成為憲兵之精神操守與標誌,日後引用為憲兵隊標。
        (「梅花」代表憲兵堅貞不拔無畏無懼之精神,「荷花」代表憲兵清白純潔之操守)


        民國五十七年三月一日,大直要塞暨士林官邸衛區成立「福山警備區指揮部」,擴編二一六、二一七、二一八 三個憲兵營,由憲兵副司令-楊顯涵中將兼任指揮官。
        (三月廿日,由增設副參謀長-何承先少將接任。)


        民國五十八年,因應各總部防空疏遷郊區案,憲兵司令部自愛國東路7號疏遷至台北市新生南路39號-憲光營區(原中正理工學院西營區)。
        同年七月,台北二O一團與台中二O三團駐地互換,原駐台北二O一團改接替中部地區勤務。


        民國五十九年實施『嘉禾計劃案』,陸軍廢「團」改編裝為「旅」建制,我憲兵五十九年三月十六起撤銷憲兵團番號暨團屬憲兵營與特種勤務連, 分別將福山警備區指揮部改編為「二O一特勤指揮部」參照-番號淺釋內衛憲兵 ,台北二O三團改編為「二O二指揮部」(台北衛戍),台中二O一團改編為「二O三指揮部」(苗栗至嘉義), 台南二O二團改編為「二O四指揮部」(台南至屏東含澎湖),計四個地區『指揮部』(211營~217營、220營~228營、231~238營), 並以指揮部轄下各憲兵營為基層戰術單位,平時協力地區警備治安,戰時支援友軍協同作戰(靖寧計畫)。

首任二O一指揮官-戴啟宏少將、二O二指揮官-史葳林少將、二O三指揮官-張子平上校、二O四指揮官-覃玉庭上校。
除二O一、二O二分兼福山警備區指揮官、博愛警備區指揮官,提昇為少將編階外;餘為上校編階指揮官。


        民國五十九年五月,原位於三重埔憲兵學校舊址因幅員有限,不符納訓需求,遷校至五股鄉現址迄今。


        民國六十二年,因應反制巴勒斯坦游擊份子暨日本赤軍連,於國際發起之無差別恐怖攻擊活動,當局擬定「制游專案」, 憲兵司令羅揚鞭指示:各指揮部陸續成編『憲兵反突擊隊』為各區域官署快速反應機動部隊暨其他突發反攻擊行動。


        民國六十五年,搏擊武術成為憲兵學校戰技班近戰訓練課程,並由憲校校長周漢成將軍禮聘洪朝雄擔任武術教官。

        民國六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因桃園縣長選舉糾紛演變成大規模群眾動亂-「中壢事件」,當局鑑於該事件刺激 與兩岸戰略局勢改變,由 蔣經國指示:國防部軍事會議決議實施『靖安一號專案』。民國六十七年六月十五日, 將原警備總部於北、中、南三個地區警備保安大隊納編為憲兵地區警備營,賦番為警備憲兵239營~241營。


        民國六十六年仿效西方國家已成立之特種部隊為借鏡,集中編訓原憲兵反突擊隊並納編憲兵特戰總隊合格人員實施精訓,於民國六十七年七月三日成立 憲兵特種勤務中隊 (MPSSC),以為區域反暴力、反突襲主力。


        民國六十八年七月卅一日實施 『靖安二號專案』:將原特種作戰一~四總隊改編的陸軍第三一、四二、六三、二四總隊於桃園中興營區依序改編為十六個憲兵營(311營~326營) 暨成立憲兵第二O五指揮部,屬性為保安機動警備控制兵力,並兼服基隆至桃園地區憲兵勤務。特戰部隊甫轉編之憲兵部隊在當年底大規模參與『美麗島事件』。


        六十九年三月再實施『靖安三號專案』,以空降特戰第五三旅於清泉崗改編為六個憲兵營(327營~332營)暨成立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 此時由特戰暨空降傘兵改編計廿二個憲兵營(當時憲兵總兵力計有:二O一~二O六指揮部,總計:五十五個憲兵營,成為國內警備治安重要主力)。


        民國七十年八月,因都市計畫拓寬,憲兵司令部自新生南路憲光營區遷至目前民族東路十七號之忠貞營區(原美軍協防司令部)。


        民國七十一年十月,憲兵配合陸精計畫,撤銷憲兵第312營、324營,改編為指揮部直屬連。


        民國七十二年三月十日,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奉令承接台北衛戍區安全任務,自清泉崗硬漢營區移防進駐北市馬明潭,十六日與衛戍步兵二三四師完成移交, 指揮部後移駐大我營區。

        同年八月一日,憲兵訓練中心自泰山鄉泰安營區遷入新建桃園公西慧敏營區(現憲兵學校林口分校),並自忠貞311梯次開始收訓。


        民國七十三年七月一日,憲兵實施責任地境劃分,接收原警總各式特種車輛,各指揮部成立重兵器連、特種車輛連。 憲兵第二O六指揮部番號暨四個憲兵營裁撤。憲兵二O二、二O五指揮部賡續執行台北衛戍任務。

        翌年,陸精四號案實施,軍憲兵營縮編,裁撤233、235軍憲兵營。


        民國七十五年七月一日~七十六年四月一日,憲兵司令-周仲南任內實施「靖安四號」計畫,擴編憲兵部隊,原三個連建制憲兵營各擴編一連,共成編卅五 個憲兵連。與擴編地區憲兵隊,擴編後計有廿六個憲兵隊、卅個憲兵分隊,以有效協助治安。 憲訓中心增設兩個新訓營,每營轄六個新訓連。 第二O二指揮部完全接替台北衛戍任務,並以憲兵第239營編成裝甲憲兵營,以因應解嚴後衛戌區內違常事件防處。

民國七十五年,靖安四號配合陸精五號案,撤銷憲兵第316、317營、325營、330營,兵力調撥擴編各營。


        民國八十一年後,我憲兵部隊歷經「忠愛、憲精、精實、精進」專案,兵力多次縮編後,規模已不復往昔,逐漸淡出國內警備治安工作, 但我忠貞憲兵捍衛中樞安全,奠固國家邦基之心不減。望我憲兵 前輩後進秉持梅荷志節,忠貞軍風使其發光發熱,於部隊與鄉里中繼續打造我憲兵榮譽傳承而不懈怠,愈加日久彌堅!



☆文字資料屬於後備憲兵論壇,如欲轉載請務必告知,並附本站出處。☆

回後憲文字導覽庫 回後憲文字導覽庫 回後憲文字導覽庫 回後憲文字導覽庫 回後憲文字導覽庫

 
建議瀏覽解析度 1024*768 後備憲兵論壇 版權所有 © 2006 Military Police reservist! 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聯繫我們 - 後憲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