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當你卅妳打開電視,看到颱風過後的災情報導-你卅妳首先想到的是…?
% k% p; g1 T4 K. }$ q(4選1,請先選出與您心中最接近的答案後再往下看)
0 F$ f$ T( M8 g
5 k. Q& t3 j3 A9 h3 S* v(1)如果我住在災區,颱風來前我會如何做好防颱措施?災後如何清理家園與申請補助?; v }: ]5 r" T! N- w, z' B
(2)災區範圍有沒有波及自己家附近?菜價會不會上漲?交通有無停駛中斷?
) B3 Y' S$ q: q: w% u- Y/ D* x(3)我有無親戚朋友住在災區?-打電話問候?我能提供什麼樣的協助?. _7 m0 c F9 ]* T3 q
(4)是什麼原因造成災區損失慘重?哪個單位該負責?
7 A, Z. f8 r ?1 L4 d4 x" n
; {5 F" Q& y0 q5 A$ a, h話說,上上個週休到重慶南路逛了逛書店,無意間翻到這本「找到這一生的關鍵動詞」-自日文翻譯過來的書(日文原著書名:天命之暗號),發覺內容和自己之前讀過的心理勵志書籍∼蠻不一樣的!就買回家仔細閱讀啦…
6 Z1 I0 U0 R% a" w( N3 [( e
' h. K* g: U# D' G4 o ' J( g7 L. V( K
. t6 j* {- S5 O7 J" x6 A! P5 c
在書中的第五章p.101中,有一段內容蠻有意思的:
# p3 ^# s3 ]6 \% o1 e h9 c* q8 v7 `「要掌握住人的本質,最重要的是先要知道,你如何傾聽別人說的話,而別人又是如何傾聽你說的話?」% V; B, m# i$ U
我個人覺得參照書中的分類-大家看颱風新聞報導的「想法」,大概可以分成以下四類(對照最上面的選項):8 J1 N) P- a5 E& ^3 G0 o9 ^& l2 S9 O
) s5 k) i$ L% }(1)=「達成族」想法-我自己能不能達到?如果是我,會不會這麼做?
/ i2 {; g6 i2 ]- S* V2 g(2)=「親和族」想法-這跟我(們)有沒有關係?這對我(們)有沒有好(壞)處?
- W* b. i i, z) h9 A+ _5 o(3)=「奉獻族」想法-這個人(事、物)是否令我喜歡(贊同)?我能為這個人(事、物)做些什麼?3 I- R/ F# F7 }) Q
(4)=「評價族」想法-這內容我懂不懂?有趣或無聊?是真是假?對方的想法(作法)是對或錯?( l" m) j: U6 ? B, u, ]
& K/ Q' U- Y; [- T: A' N以上所列的類型,可以反映在現實社會人際關係的相處當中;要維持一個團體的內部和諧,還要能在穩定之中持續進步發展,上述四種類型(想法)的人缺一不可!但是實際狀況中,不同類型(想法)的人常常會因為堅持自己的想法,而不知不覺排斥另一特定類型(想法)的人;但這個類型(想法)的人,卻往往就是對自己真正「忠言逆耳」、幫助自己成長最重要的人喔!摘錄書中分析如下:! G" _) c7 U# B1 Y7 p1 g
" L4 R4 }( i$ ?- }& T5 W, m2 a1.「達成族」->「親和族」9 s! S, m& z0 u: p8 j
不合:「達成族」想法的人常常無法忍受「親和族」想法的人-總是配合別人、妥協、沒有自己的意見。" w1 e* F1 k2 `# W9 H( U; i7 |
互補:因為「達成族」想法的人動不動就自己下決斷,周遭的人經常跟不上他的步調;所以除了要提昇「親和族」想法的能力之外,重要的是多結交「親和族」想法的朋友、同事,適時的聽取他們的意見,避免因自己的一時衝動而傷害整體的利益。' O9 f& s- h! v% J9 U" X
8 g% k |8 I% ~- T0 _
2.「親和族」->「達成族」+ B! `' C$ e1 W7 V8 j
不合:「親和族」想法的人常常無法忍受「達成族」想法的人-破壞和諧、興風作浪、獨斷獨行。2 |4 C7 |: |# w, D ^, e
互補:因為「親和族」想法的人重視和諧,往往不能下決斷而不斷妥協,致使團體成長容易趨向保守;所以除了要提昇「達成族」想法的能力,成為能推動事務前進的優秀領導角色,也要容納能帶領團體行動-「達成族」想法的朋友、同事,才能提昇整體的能力。& z( L1 s2 [2 B s7 M
Y+ O, p. r& D; E# i1 T" t8 P3.「奉獻族」->「評價族」% N% f/ {$ ?2 y; J! R- c2 u
不合:「奉獻族」想法的人常常無法忍受「評價族」想法的人-不近人情、愛講道理、沒有熱情、無情又冷漠。1 E: V* i5 f' R' c5 ?, X
互補:因為「奉獻族」想法的人經常出現「認定對方經驗豐富、表現極為出色,便盲目相信對方」的情況,所以無法冷靜分析事物、判斷現況可行與否,更遑論縝密訂定程序,無形之中增加了計畫的風險;所以除了要增加「評價族」想法的能力,摒除個人好惡的主觀偏見,更客觀的計算評估,亦需要與「評價族」想法的朋友、同事相互合作,才能讓自己奉獻的熱情充分發揮。0 z3 j1 D5 P$ o A1 S
9 M, j: H$ _1 S6 M" C2 N4.「評價族」->「奉獻族」# K: d, s6 m" n+ J
不合:「評價族」想法的人常常無法忍受「奉獻族」想法的人-容易感情用事,無法有效率地解決問題、好管閒事、囉唆又難以捉摸。: t+ |& k- O0 N" Y5 x
互補:因為「評價族」想法的人經常以「目前的表現」對別人、當前處境做出短期的評價、定論,因此往往缺乏人才培育及環境變革所需的長久、持續熱忱;所以除了要學習「奉獻族」的想法-重視人際(情)關係,長期觀察、持續為目標、願景奉獻的信心與熱忱外,也需要有「奉獻族」想法的朋友、同事,才能讓自己專業的評價成為團體永續發展的助力。
2 a( L8 J2 J O2 s2 z, a" |0 `, ?5 c
看完以上內容,您知道自己大概是屬於那一類型(想法)的人了嗎?又,在自己的生活周遭,是不是以上所分析的對應「不合(互補)」類型(想法)的人,在不知不覺中被自己列為了「拒絕往來戶」呢?
6 T3 E% w5 d2 Q" s& S& l9 j3 d' H7 V* ?; Y, M5 S8 @
! w1 s6 H5 ?0 g7 I
9 J0 {$ z6 {7 H7 @" r其實,「達成族」、「親和族」、「奉獻族」、「評價族」的想法似乎各有其優、缺點,但平心而論-這些都是屬於個人不同的「個性特徵」,推動著每個人以特定的價值觀來觀察所處的團體、社會;由於每個人扮演的角色不同,有時對方的「個性特徵」在自己眼中就變成了無法忍受的缺點,進而造成彼此否定-就如同一般人換工作的首要理由,不是薪水高低,也不是工作的內容,而是人際關係的不如意。7 d+ d$ }& u' Y0 T0 I
, G3 Y4 H; C6 r! ~6 d$ a
下一次和朋友、同事閒聊時,不妨用心觀察一下,他們參與的態度、提問答覆的內容是屬於哪一個「類型(想法)」?或許我們就可以掌握對方的「個性特徵」,而能進一步預估對方-會以什麼樣的想法(達成?親和?奉獻?評價?)來傾聽卅批評自己所說的話,以避免不必要的誤解、達成更有效的溝通,甚至從原本「不合(互補)」類型朋友、同事所提意見,補強自己思慮欠週的那一部份,為「人際關係」加分!6 H7 X2 N S% W& i) s
- q5 x0 g2 b- \: t0 I+ i' s
[ 本帖最後由 小林技佐 於 2008-7-20 11:07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