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聲雄壯振軍威-國軍軍樂隊介紹7 @2 _# X8 n5 B1 J
& i% k G1 @$ P$ \% H$ N
軍樂的產生,一定和軍事有著很大的關係,如號角響起、鼓舞士氣、供軍隊行進間使用,管樂器宏大的聲響及穿透力,便是在戰場上使用樂器的不二選擇,西方在中古時代一定是由號角手帶領全軍行進,而在古代中國兩軍對陣,一定是以戰鼓決戰,如梁紅玉金槌擊鼓退金兵,鼓聲震撼軍心,帶領全軍衝鋒陷陣,這兩者都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提昇士氣幫助作戰。
/ d! y8 n: F8 N0 [0 W; ~9 h- n軍樂隊起源非常早,在袁世凱時代就開始了,一直到現在軍樂隊在軍中也佔有一席之地。
* k1 w' ~8 [0 ~9 W0 v, G軍樂隊發展在民國初建時是啟蒙時期,接著北伐到抗戰這段期間是黃金時期、就如同前面所言,軍樂可以鼓舞士氣,激勵軍心,在北伐混戰之時,軍樂一定起了相當大的作用,一直到抗戰結束大陸淪陷前,這段因抗戰結束百廢待舉,這段時間是軍樂隊的建設發展期,到了台灣之後這段時間開始至民國56年是屬於輝煌時期,以後至79年是國防部示範樂隊一支獨秀。
" M E$ c! g$ ]1 p: T6 g" _/ g國防部於民國四十一年(1952)由當時時任參謀總長的周至柔將軍,首先依據施鼎瑩將軍的「國防部軍樂整訓計畫」,核定了國軍軍樂隊的三種編制,甲種軍樂隊編制,適用於陸、海、空、聯勤各總部及省政府軍樂隊四隊,乙種軍樂隊編制,適用於憲兵、保安、裝甲兵司令部及次於各總部之最高訓練單位及省級獨立單位五隊,丙種軍樂隊編制,適用於各自衛區及各軍獨立師、軍區、三軍官校、政工幹校、海軍士校十隊。
3 A k8 u- _* L# d2 g/ a% y% a在這份文中,提到的甲種樂隊計有國防部軍樂隊、陸、海、空軍及聯勤軍樂隊五隊,乙種樂隊有憲兵及保安司令部兩隊,丙種樂隊有陸軍官校、金防部、澎防部、海軍陸戰隊、海軍官校、海軍第三軍區、海軍澎湖要港司令部、空軍訓練司令部八隊。
! E& h6 d7 b( ^參謀總長桂永清於四十三年(1954)六月二十六日上呈之簽呈呈復總統府軍樂隊訓練辦理情形中提到國軍現有軍樂隊中甲種有國防部軍樂隊、陸、海、空軍及聯勤軍樂隊五隊,乙種有憲兵、裝甲兵及保安司令部三隊,丙種有陸軍官校、金防部、澎防部、海軍陸戰隊、海軍官校、海軍第三軍區、海軍澎湖要港司令部、空軍官校八隊7。
0 I b! |- K* X7 W# Q/ S' I) G. Z
8 ]* A9 E1 P( m; k% `) F國防部在民國四十四年(1955)十月五日頒發事由「為修訂軍樂隊編制」之命令,修訂了國軍甲、乙、丙種軍樂隊編制表,以十月十六日為實施日期,甲種軍樂隊計有陸、海、空軍及聯勤各總司令部四隊,乙種軍樂隊計有憲兵、保安、裝甲兵、第一及第二軍團司令部五隊,丙種軍樂隊計有陸軍官校、金防部、澎防部、海軍陸戰隊、海軍第三軍區、海軍澎湖要港司令部、空軍訓練司令部六隊。( }" A, M. @# w& n' _; O+ w
在此編裝中,國防部示範樂隊因編制人數超過甲種軍樂隊編制,政工幹校音樂練習隊是因屬於教育單位故未納入。1 k( v' s0 T4 i7 v
在明定各個樂隊編制方面,核定三種軍樂隊編制,雖與施鼎瑩將軍的五種編制目標有出入,但衡量國軍當時現況,編制三區分是恰當的,國軍在臺部隊不是在大陸的百萬大軍時代,組織扁平化的要求可以想像的,幕僚作計畫都是朝這個方向擬定。, D5 O$ w5 i3 ?) @: g+ p) z
; l) M$ L3 z6 W# k' d0 {$ E9 r
" ]2 s5 ?5 g L
4 j4 T% F, V u! w- c5 Q國軍來臺後,於文獻資料中曾有正式編制的軍樂隊計有二十四隊,以軍種區分,二十四隊軍樂隊區分如下:
) K6 C9 ]* u, F# u" ]- a一、國防部 h2 u. O) V: C; T7 F6 V( D3 y' X
計有國防部示範樂隊、政治作戰學校軍樂隊二隊。
t; C0 G! p8 j! D二、陸軍
9 B, q9 D0 q' n6 r6 m2 x計有陸軍總司令部軍樂隊、陸軍軍官學校軍樂隊、陸軍第六軍團司令部軍樂隊、陸軍第十軍團司令部軍樂隊、陸軍第八軍團司令部軍樂隊、陸軍裝甲兵司令部軍樂隊、陸軍訓練作戰發展司令部軍樂隊、陸軍澎湖防衛司令部軍樂隊、陸軍金門防衛司令部軍樂隊等九隊。# E" D( j! P h
三、海軍& X, Y& p& o/ E! ]6 W/ b, X9 P: V
計有海軍總司令部軍樂隊、海軍第一軍區司令部軍樂隊、海軍第二軍區司令部軍樂隊、海軍第三軍區司令部軍樂隊、海軍陸戰隊司令部軍樂隊、海軍軍官學校軍樂隊、海軍士官學校軍樂隊等七隊。; U9 _- A, ^# @/ ` M
四、空軍+ D$ @6 {0 a2 C; u6 N' O/ u
計有空軍總司令部軍樂隊、、空軍訓練司令部軍樂隊、空軍軍官學校軍樂隊等三隊。+ q1 Y+ |+ _* q2 R# |+ b
五、聯勤/ U! L" _+ Z% L& X) f/ f; L
計有聯合後勤總司令部軍樂隊一隊。
+ M2 M E' K- P1 A; L) T7 u六、憲兵. b7 u( w; X% z$ v
計有憲兵司令部軍樂隊一隊。) Q3 z7 N% n- o% w; v, d* |
七、後備司令部0 a; b- L8 l" e1 ?$ e' c) l
計有後備司令部軍樂隊一隊。
3 p) c, d; Y" O1 {. O) O4 A
$ R0 Q4 ]9 q/ T$ g; a/ O6 S7 K6 H/ P5 q5 D6 i: g
國防部示範樂隊0 ~% J0 b9 u/ h
, Y/ X( |( h, z
& J7 H# y% M* Y( ?! G, f' s" s- g3 ?+ C( d! j' _
; y x" x3 l. [/ O
國家最高的軍典禮禮樂部隊,其任務為執行國外元首訪華軍禮、國宴,國家重要慶典,國防部及中央各部會各項典禮司樂演奏勤務,舉辦音樂會推廣樂教工作等。* T% b" k2 M5 T& M: Z
1 W. n0 H9 s. r: s) v( J4 Y2 v
" A, g! B# A# d0 T2 a% q% Y
+ `, P7 {0 y0 i6 W
示範樂隊前身有二個單位,其一是民國三十九年(1950)一月一日成立的東南行政長官公署軍樂隊,由蘇文清中校擔任隊長,同年四月一日東南行政長官公署裁撤,國防部成立,東南行政長官公署軍樂隊 更名為國防部軍樂隊;其二是民國三十三年(1944)成立於重慶復興關的陸軍軍樂團,陸軍軍樂團民國三十四年(1945)改編為陸軍軍樂學校教導隊,民國三十六年(1947)改為特勤學校軍樂教導隊,民國三十八年(1949)經時任裝甲兵旅旅長蔣緯國派人至福建海澄將該隊接至臺灣,改稱為裝甲兵軍樂教導隊。
6 m- Y* S6 b' e. l3 e1 M民國四十三年(1954)五月一日按施鼎瑩將軍籌議倡設中央模範樂隊的構想,將「國防部軍樂隊」與「裝甲兵司令部軍樂教導隊」合併成為「國防部示範軍樂隊」。# u3 N! p c0 F1 ?4 [, I
: l- _- _4 h4 t3 f1 y6 W0 s+ V& v/ _ p
6 Z8 q) @2 S' g& a) l8 e- T
民國四十六年(1957)三月六日,美軍軍樂顧問艾理生在致總政治部主任及總務局局長案由為「對國防部樂隊訓練之建議」的函文中提到「政工幹校成立軍樂班以來,已有三期學生畢業,該班之訓練期限雖僅三個月,但已有相當具體之功效,此可由該三期畢業學生先後於中山堂所作之演出證明之」,艾理生認為「以現下國軍所有之樂隊一般情況而論,同時也以過去之經驗衡量之,沒有一個樂隊之演出水準可與上述三次演奏時之準並駕齊驅,其所以受限制之因素如下:
4 Z* J) ]+ p; A4 o- c一、最優良與最具天賦之樂手分散於不同之樂隊中,二、最優良之樂手人數甚少,三、軍樂教官及樂隊隊長人才缺乏,不夠分派至各樂隊及軍樂班」,為克服上述困難,
& z) F' V) F) _: V$ e3 h所以提出建議「將國防部之軍樂隊完全改組,使成為一名符其實之示範樂隊」,艾理生提出了七項做法「一、將軍樂班第四期召訓日期延後,二、成立一特別訓練班,由總政治部第二組與軍樂班共選擇學員一百二十五人,施以訓練,此等學員必須為軍樂班畢業之優秀學員及各軍樂隊中技高隊員,三、對此特別班施以三個月之高級音樂技術訓練,俾能迅速獲致優良效果,四、該特別班結束後,將畢業學員全部留用,組成一完整樂隊,以代替目前之國防部軍樂隊,各隊員原有之音樂素養,再加上是項高級訓練,將使中華民國獲得一個真正代表性之示範樂隊,五、將目前國防部軍樂隊所於人員,分派至需材孔亟之其他樂隊,六、新示範樂隊於成立六個月後,其中若干隊員可利用其為其他樂隊之教官隊長,七、特別訓練班結束後,軍樂訓練班第四期即可開始召訓」,這份文件提到的特別訓練班,就是民國四十六年(1957)四月一日開辦的國軍示範演奏班,這個特別班,將國軍當時各軍樂隊最優秀的人才集中訓練,訓練完成後,所有人員調任示範樂隊,使示範樂隊方成為名符其實的國家樂隊。
0 _1 d8 H; v/ s. i$ H0 J8 }" Y民國六十三年(1974)一月一日編制做大幅調整,將原來第一、二、三分隊三區分修改為二區分,設立弦樂分隊及管樂分隊,成立管絃樂團。
- S" [' V1 Y" V+ W! l+ F民國八十六年(1997)國軍實施精實案後改組。- ~, @* E4 _( z
6 G( i: h8 t5 G5 O3 ~" z. ]% ?, p8 w' i7 U9 @; V2 k1 L5 Z6 k
以上資料來源:國家圖書館-全國博碩士論文資訊網 作者:周士文碩士 論文:國軍一九五○年後音樂發展史概述
0 Q' n' L$ z7 m, ~. S" j7 f1 I6 b2 ~; u6 w" l4 ^4 }" |0 i! I
[ 本帖最後由 lswjit 於 2007-8-18 18:04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