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會館」到底要做什麼用?在規劃研究的時候並沒有具體的答案,而「公民會館」沒有餐廳,沒有住宿房間,不能以「會館」來解釋,若以「公民」相關議題來說,它可以說是極有意義。6 Q5 q/ g* f3 A& d5 S
% ~6 p% u+ D3 C( b9 R3 r
曾經是前警備總部北投調查站,它是防範、管制甚至打壓公民運動的地方;曾經是林泉里里民活動中心,是反對興建北投纜車等公共議題密商的地方,將來是北投地區公民養成教育、公民訓練相關議題的場所。% }8 O+ |( b7 Y
# E1 h8 D9 p' o" S本建築物的使用歷史過程( w' L+ c3 P. b! e
「公民會館」現址在使用上分成幾個時期,在民國七十六年解嚴以前,它是「警備總部北投調查組」也說成諜報組,由一位上校組長帶領,負責士林、北投、淡水、天母、陽明山等地區的情報的蒐集及政治偵防工作,每個地區都有一至二位偵查員。在主棟的二樓是組長的官舍,其眷屬都住在一起,一樓是中山室、辦公室、檔案室;次棟的一樓餐廳及廚房,還有駕駛及傳令的宿舍;地下室是一個車庫。在整建的時候,發現疑似關犯人的地窖,當時是威權時期,聽說施明德等政治犯及一清專案抓的黑道大哥,都是由此處送往綠島的,不難想像是關犯人的地方,但沒有具體的事證,於是又把它封掉了。
( Y- B' I3 ]" k/ D% [9 i
3 F5 r7 G! N) W解嚴以後,調查組裁撤,這個地方荒廢雜樹叢生,變成流浪漢的棲息地,旁邊的一棵大樹倒塌,把黑瓦屋頂壓壞了,下雨時直接落在地板上,藤蔓在屋內蔓延,油漆脫落,鋁門窗被拆去賣錢,活像個鬼屋;有善心人士在此餵食流浪狗,流浪狗開始進駐,跳蚤滿屋,荒亂不堪。% k& r `& ~2 Z5 n. q3 Y8 b$ ]
- g+ i! b! z! G) K1 S, Z第二個時期,林泉里辦公處在此服務,雖然修了一些東西,但看起來還是破舊,此時,北投纜車的公共議題,讓許多的北投居民及社區重視,由林泉里長張聿文、八頭里仁協會陳慧慈理事長、北頭生態文史工作室陳林頌、音樂家陳明章發起籌組北投反纜聯盟,由陳明章擔任召集人,張聿文擔任總幹事,經常在此邀集北投地區許多社團及民眾會商,討論北投纜車這個公共議題,公民運動在此時此地亦有實際而具歷史意義的運作。% c5 L/ G0 t5 g" Q. [6 Q
# f7 n6 U4 G) P$ H
北投公民會館
2 y' ~4 ]! L& h% _& p) |: k未來的「公民會館」,有一個展示室,以展出北投的地區發展、產業特色、人文歷史為主,更可以辦理各類型的展覽活動;有一個中型的會議室及兩個小型社區教室;還有一個戶外活動空間,可以辦理小型的音樂會。可以提供北投區里長集會或是社區會議的場地,林泉里里辦公處亦附設於此處;主要是發展北投的公民養成教育、公民訓練或是公共政策等相關議題。9 V, N* E8 Z8 s. z N" K2 F, u
) m6 J, k& {+ u
$ B2 ^, ^$ u: ?% O1 x
# L: m8 ~, x9 Q1 ]+ v+ E/ w# W( {/ v
上述圖文轉載自http://blog.yam.com/luhwen/article/6497088/ }, b' L# L6 Z
3 p- u0 s) T$ x* J" a
[ 本帖最後由 jershiou 於 2007-9-6 12:49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