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軍教戰總則 第七條至第十二條 9 }8 q. {' P7 Y3 |' P" T) A( w' l) [7 A/ p8 s/ c) w
% O6 K. r# d p' p第七條 政治教育 j; c; L' s. [/ ]$ r
政治教育,在領導革命思想,重振民族精神,提高文化水準,灌輸倫理觀念,鞏固部隊團結,鼓舞軍中士氣,增進官兵康樂,主持戰地政務,推動軍民合作,實施心理作戰,瓦解敵人鬥志,督察軍隊紀律,嚴密保防工作,加強上下信心為目的;各級指揮官與政工幹部,必須切實講求身體力行,以增進我革命軍以一當十,以一敵百,歷久彌堅,愈戰愈強之精神戰力。* _" u0 p# v; m n6 S: I+ S
% M( W: o" A3 y- G 第八條 軍人本色 4 L$ u% q0 N% T! `7 ~) W勤勞堅忍、冒險犯難,乃為我革命軍人之本色;凡作戰時期愈久,其艱苦程度愈增,且後勤支援,亦常不能盡如所望;故須具有堅忍不拔之毅力,克敵制勝之信心,方能克服艱危,達成任務。是以部隊雖處於極度疲困,甚至危疑震撼之際,仍須保持其高度之敵愾心,與乎勇敢活躍之士氣,戒其為戰場恐懼心理所支配。故戰士雖在戰況慘烈,死傷枕藉,或官長傷亡殆盡時,亦應保持其自覺自發之軍人本色,前仆後繼,自動戰鬥,為全體戰友之示範。即使本人偶然喪失思慮與能力,同隊之戰友,即應協助輔持,使之繼續從事戰鬥,始終保持其全體一致之行動,與不屈不撓之鬥志,以爭取最後之勝利。" ^3 Q! u& t/ D. {. A& r
; Z+ g6 p. F, c 第九條 協調作戰) Y9 T% Y4 F3 X y
軍隊作戰,必須組織健全,指揮統一,計劃綿密,準備週到,部署適切,聯繫確實,管制嚴密,方可發揮統合戰力;因之諸軍(兵)種,務須於平時訓練與日常勤務中,深切瞭解彼此特性,及其互相支援關係,從而養成協調合作精神,使於戰時能在一定之時間,以適當之兵力,統一使用於預期之目標,以達成聯合作戰之目的。& j' E, m& O! b) 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