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始皇焚書坑儒,燒了不少兵書,但後世仍舊有許多不朽的兵書,而且也出了許多不朽的巨作。( t+ D) u* W: d0 \; V9 @
除了大家耳熟能詳的孫子兵法之外,更有鬼谷子、伍子胥、六韜、練兵實紀等多達數百部的兵書 (雖然我都沒看過)。
1 b! w2 x, k8 A# r在現代化火器尚未盛行,軍事科技和戰術觀念仍停留在冷兵器年代的時候,「列陣」是一個很重要的軍事操練重點。
/ a5 @- [5 C4 j7 d從先秦的單一徵兵制、西漢的徵募並行制、東漢的募兵制,再到軍事與生產結合的府兵制,不同的兵制,對於陣法操練的要求都是很高的。 X0 o/ S! k. s! z
由於古代沒有無線電,一切仰賴聲、光、旗號等手段通信,越龐大的軍隊,越重視令行禁止。0 s( i, i1 m0 W7 u$ V6 b6 U
特別是多兵種聯合作戰時,步兵、車兵(又稱戰車兵,但不是現在所開的那種戰車,而是戰鬥用的馬車)、騎兵、輜重兵等兵種,行進速度與兵種特性不同,再加上通信不易。不管是在攻擊或是防禦的陣法,都需要彼此間的配合與協調,如果側翼的部隊前進過快或是過慢,很容易就讓敵軍突穿,形成包夾。
5 e) W1 X* q- T, I. m也因此在冷兵器或ˋ冷熱兵器混用的年代,中國部隊特別重視陣法。4 E3 j' `2 z' V. k1 X; f% }
最近的幾部描寫中國古代戰爭的電影,例如投名狀和赤壁等,又以赤壁清楚的描寫中國古代的陣法變化。持盾的士兵在攻擊或是防禦的時候,都是很重要的角色,攻擊的時候可作為弓箭手的掩護,防禦的時候又可以把敵軍的步兵和騎兵圍在中間,再由持長矛與戟的士兵,從盾牌與盾牌間的縫隙插死敵軍。, l5 F& z: A, O6 {
中國古代的陣法,在清末的幾場對外戰爭考驗下,很容易的就被持火鎗、馬克沁和野砲等現代化 (以當時來講)的武器的外國軍隊的打敗。一時之間,師夷之長以制夷人的想法,逐漸成為主流。
( R% M3 ^( J; l' K清朝也開始在小站編練新式陸軍,諷刺的是,這支部隊最後卻不是保衛清政府,而是被擁兵自重的袁世凱當作威脅清政府及打擊革命黨的王牌。
7 s3 n( s! Q9 }: K雖著新式陸軍的編練,弓馬騎射和陣法這些玩意就變成古董了,取而代之的則是各種現代化的後膛速射步槍、毛瑟槍、馬克沁機槍、架退式後裝砲。
8 q5 \0 X$ C7 a8 o* M/ }一時間,持盾嘿嘿嘿的那種陣法,已經是上不了檯面的玩意,彷彿是被時代淘汰了。0 t9 g, c8 Y* M+ t3 Q
但過了幾十年,這種持盾嘿嘿嘿的陣法,被保存了下來,更做了許多的改良,並且仍舊是軍隊中的一項戰技。3 b9 `- |7 f6 n: z2 C9 m% q% Y; c
看到這裡,有沒覺得很熟悉?沒錯,這種持盾嘿嘿嘿的陣法,就是我憲兵部隊在打「違常」的陣法。4 Q3 s) u, N9 d) ~! j) e
當我在赤壁片中,看到敵軍騎兵衝入吳蜀聯軍的陣中,高高在上的騎兵將領和持刀持槍的步兵,被吳蜀聯軍的盾牌兵包圍,然後被關起來打,或是一個一個拖到盾牌後面曉以大義,就讓我想起群眾事件防處的憲兵部隊。
* l; Z/ z y4 }% |5 s唯一不同的是,古代的陣法是把敵軍殲滅,現在憲兵的陣法是把群眾衝散、逮捕、驅離。古代士兵的武器是刀、槍、劍、戟等殺傷性的武器,隨便一插就讓你大腸小腸全部流出來,現代憲兵的武器則是長短警棍、圓盾、方盾、滅火器等殺傷力較低的武器。) ?: j! t+ Y9 x2 I8 M' {) Z
0 L9 r+ W( _. e; d" n2 n
以上扯了那麼多,以下才是重點
8 P% J) ?# w- M, i, n8 i6 H" w: `) o7 j
在最近的幾次群眾事件中,上場處理的主角都是保警,而不是像十幾二十年前剛解嚴的狀況,必須出動憲兵處理。+ J" Q; r( D4 J9 P% k( s4 M
或許時空因素不同,或許政治環境不同,或許媒體較以前發達,使得近來的群眾事件處理準則,多採向柔性驅離為主。
4 ^8 T5 E1 t, D* B, u5 v/ B% L以晶華及圓山為例,都是出動數倍於群眾數量的保警,拖到凌晨時分,等大多數的群眾叫累了、喊累了,保警才上場。
7 ?! `+ |* Q5 a( C3 w. `5 W甚至於保警以外的一般員警和替代役,在個人護具等裝備上都明顯不足,部分警察都被石塊K到頭破血流。4 h" q( B; D. S
也或許是真正要上場的時候,群眾以經逐漸散去,所以保警在前進的隊形,顯得有些鬆散。在正式上場驅離之前的零星狀況處理,例如逮捕騎車衝撞和丟擲汽油彈的現行犯時,仍舊是守勢為主,大部隊仍舊在後方待命。也因此在電視畫面上,看到部分落單的警察被群眾追打。( K7 ?7 I8 H/ G5 b% G+ p H* Y
+ n0 T8 ] h3 W2 `# o+ |; X
小弟雖然不是解嚴前後服役,但在中心、憲校和部隊中,多少看過相關的影帶和教案,也在論壇上瀏覽過許多資深學長的大作及照片。但於解嚴前後憲兵部隊的處置作為,仍有一定的認識。
8 i- H: e6 f) M( b服役期間,曾擔任過六軍團軍中憲兵因應群眾事件防處所編成的暫五營第三連警務士,本暫編連的武器編裝是由小弟編排,對於基本的人員武器裝備,仍有一定的印象。
, ^: s' f( I i( v: y* |" _' @* h印象中,各班因為任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武器裝備,例如長盾、圓盾、齊眉棍、短警棍、ABC乾粉滅火器、電盾、瓦斯槍。此外,除了傳統的步兵作戰之外,更可配合水砲車、心戰喊話車、瓦斯車等特種車輛,實行步戰協同作戰。
# }9 T4 I/ j, W; a( G* O- I, t# n在過去的年代,一支訓練精良的憲兵部隊,可以驅離或是防禦數倍於我的群眾。圓山事件隔日我曾與某位在解嚴後服役的四字頭學長聊天,他說圓山的狀況,不要說動員到兩三千名保警那麼多人,以當年的標準來看,不用一個憲兵營就可以驅離與清場完畢。
6 H# m8 W6 H* c# v; @: ~% q$ [雖然說時代在變,環境在變,標準也在變,不變的是辛苦的鎮暴部隊。要忍人所不能忍,要面對不斷挑釁的群眾,以及汽油彈和石塊攻擊的危險。當天值勤的員警,真的是辛苦了。但或許是前後將近二十年沒有大型的群眾事件,使得基本的戰技和陣形都有退化,甚至當年具有鎮暴經驗的現場指揮官都已經高升或是退伍,更不要說是最近的現場指揮官,想必是經驗也不多。
$ h' |, s, `% K# ?9 ]) C- c解嚴後的憲兵,在裝備上因為幾場「實戰」的考驗,護具和裝備都有所精進。經過了二十年,看到圓山當天的員警裝備,我其實很難過,因為仍舊是穿著二十年前的就是鎮暴裝。我想,自己都沒法保護了,要怎麼保護人民生命財產?" L Y! O6 ?3 V" A& g
我不希望街頭群眾事件會恢復成常態,但我希望最基本的是能改善員警的人身裝備,不然就不會僅僅是這幾十個警民受傷了。3 T3 k& w, O$ Z8 `7 U' N% L
; Z3 K) w N9 B) r% L3 Y' b2 ?
PS.小弟問過那位四字頭的學長,他前兩年曾參加K黨的遊行,擔任過K黨的糾察隊。據他表示,群眾正在鬧的時候,無線電和手機的聲音都聽不太到了。
" q( [1 c" Q1 j r小弟想問的是,如果現場那麼吵,最近的群眾事件又很流行拿高音氣笛叭叭叫。這麼吵的情況下,部隊怎麼做橫向與縱向的連絡?該不是要靠快馬一匹吧 + ~! t' P0 }9 o V: |! b
此外,該學長也表示,不管K黨或是D黨的民眾,在現場鬧起來的時候,每個人的智商都會下降。上面喊打喊殺,無法自制的人就很容易被牽著鼻子走了。這不曉得是否和投名狀片中大家一起喊「搶糧、搶錢、搶女人」之後,上面喊打喊殺,下面就全部衝出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