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怎麼形容呢?
每個球迷都說, 每一場國際賽都很重要,
因此每一場都得派高手出馬
因此從 1999 年開始, 我們的高手都一直出馬,
我也是那時候知道有鋒哥這號人物,
於是每一次都是他, 永遠不動的第四棒,
每一次都是那幾個投手, 每一次都是.......
職棒球團也是有票房考量的, 成立球隊就是要拿冠軍
就像是軍以戰為主, 戰以勝為主一樣,
如果投手為國效力完, 自己打職棒時一直輸,
那誰敢在派人參加?
對, 日職韓職許多球員爭取參加, 相對之下因此牛熊不放人就是"不愛國",
日本有幾隊? 南韓有幾隊?
他們的菁英球員足以同時組三隊參加不同的國際賽,
我們呢? 三劍客如今安在? 三番刀的黃忠義也老了
(他56 年次, 在這之前的, 請原諒, 我撐著先)
我們卻還在""每一場都很重要""
這樣講好了, 當每個人都不願意讓實習醫師看診,
等老醫師凋零, 全部就都只剩實習醫師, 那時就很精彩
就像這次的代表隊一樣
為何不能像當兵梯次一樣慢慢更新呢?
還是說要讓鋒哥大師兄恰恰打到晚節不保,
打到後來, 越打越打不好, 最後淪落街頭?
李居明的下場如何? 盜帥的下場如何,
有誰敢讓子弟打棒球
20 年前青少棒的李以寶兄弟在哪?
======================================================
台灣的教育模式是屬於壓抑式的教育
版上的弟兄都經歷過那個小學時上台講話或表演,
出錯就會被其他小朋友嘲笑的年代
(奇怪了, 外國的教育是: 在台上出錯了, 小朋友為你鼓掌加油)
造成的是不敢上台, 一上台就會緊張到出錯, 一出錯就一路錯
(有唸回流教育的都知道, 上台報告是多痛苦的事情)
壓力一大就出狀況, 許多國際賽事都是這樣
為什麼我們都要這樣經歷容易讓自己沒有信心的教育模式?
為什麼別人的投手被打全壘打之後, 還是能投下去
我們的就要趕快安撫, 趕快換下去,
難道這是台灣教育的原罪?
好像越寫越遠了, 不過個人是這樣認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