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裝備] 介紹兩款大陸解放軍軍用指北針

[複製連結]
opatseg 發表於 2009-4-8 08:15: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1401|回覆: 3
五一式軍用指北針
" F% K  P- z% A; h) i3 C  詳細說明:五一式指北針功能:. G/ ~% Q1 z  U* j
  1. 測方向
4 a8 c, z. P& n- k! Y  `8 E  2.測距離- S' h0 I1 x; }. q7 o& C/ p9 G% X
  3.測坡度
% M- y0 u/ }, g  4.測磁偏角! S) F; j, w: ]6 U- G, b, ^$ k
  5.測方位角
9 J2 U& W( b0 Q2 f4 j  6.測高度
- Q* f% C; i: l( i9 r8 Z! \  7.測行軍距離
5 m9 @5 J* {: T2 R5 @  8.測水準' Y6 H1 s- o7 s; O
  9.公尺* q3 D3 I/ W3 K0 {  {& E. A
  10.繪製地圖' Z$ d2 L* g5 J/ q
  11.反光鏡(反光求救)8 {9 a5 N. f. Q: _% H) H
  12.夜光。  
里程測量比例:1:25000,1:75000 1:100000,1:50000
* S/ J* A1 X) h5 S# D  
測量器讀數誤差:≤1.25°
度盤格值:
重量:0.15kg
尺寸:68×63×26(mm)
+ a) j! M0 ]9 r. R, {
  型號:51式軍用五功能指南針8 }  r+ c) e) Y1 [, @- G4 r
  五一式軍用指北針(51式軍用指北針)主要技術指標及使用說明
* {$ q( i) K' z4 c  一、用途. k  C- ~8 n1 G5 ~9 g. G" N4 N' Z0 |
  五一式軍用指北針(51式軍用指北針)是測定方位、距離、水準、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軍間速度及測繪簡單地圖的一種簡易測量器材,為便於夜間使用,在其各相應部位上塗有夜光粉。
& ^2 }; C; O. h* z  二、結構簡單介紹' y" P, o0 l" a
  儀器主要由羅盤、里程計兩部分構成.
# }! N+ K" v; z2 p  e  羅盤部分有提環(l),度盤座(2),在度盤座上劃有兩種刻線、外圈為360度分劃制,每刻線為1度。內圈為6000(密位)分劃制,圓周共刻300刻線.每刻線線值為20(密位),內有磁鍼(3),測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劃單位為度.每刻線為25度.可測量俯仰角度士60度。里程計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劃表、速度時間表(8)、測輪(9)、齒輪指針等組成。里程分劃有l:50000,l:100000兩種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線相應代表1公里。l:50000每刻線相應代表0.5公里.可與具有相應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圖配合使用。速度時間表分劃有外側錶盤上有13、15、17、19、21、23、25公里/小時,內側錶盤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卅小時。(以V代表),共15種速度。時間刻度中每一刻線相應代表5分鐘(V25為10分鐘)。儀器的側面有測繪尺,兩端為距離估定器。估定器兩尖端長12.3毫米,照準與準星間長為123毫米.即為尖端長的10倍。- b* f% a- C& \4 n4 q) `4 ~
  三、使用方法4 X2 R6 |! ?# V- `$ \( ^
  (一)測定方位1 c% w2 c  n7 G- k, d/ z
  1、測定現地東南西北方向3 l% J' r$ \* h& c: H6 T3 f
  (1)打開羅盤儀.使方位指標“△”對準“〇”;$ F5 @8 R3 l  K% N3 x( m! A' h
  (2)轉動羅盤儀.待磁鍼指北端對準“〇”後,此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讀出現地東、南、西、北方向。
, `: [) E4 p5 D" [  i& J  2、標定地圖方位- j; ?- B5 F4 F( e
  標定地圖方位就是利用羅盤,使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一致3 b0 ?0 t1 ~- E" e
  (1)打開儀器,調整度盤座,使方位指標“△”對準本地區的磁偏角度數;+ \) \+ h! `) @; t1 N
  (2)以測繪尺與地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座標縱線(即東、西圖廓的內圖廓線)相切;
8 H( v* c! s7 ]! P6 H) R  (3)轉動地圖,使磁鍼北端指向“O’”,則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完全一致。1 U) ^2 y: N! i  V9 c
  3、測定磁方位角5 Q4 }' A7 K$ A) W5 _
  A 測定圖上目標的磁方位角1 A9 y( \: m& ~  R. t5 \8 m6 w
  (1)用指北針精確標定地圖並保持地圖不動;) K# E9 A/ L  X/ m
  (2)將測繪尺與所在點和目標點的連線相切,調整度盤座,使指標“△”對準“O”刻劃線;
! p+ E$ _" ~' x+ ?$ s  (3)待磁鍼靜止後,其北端所指度盤座上的刻度即為所在點至目標點的磁方位角數值。0 w9 B$ m% F. }! s# O
  B 測定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
' S% B6 P% O8 @; E  (1)打開儀器,使方位指標“△”對準“O”並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
1 E7 [" W: O4 }  (2)用大拇指穿入提環,平持儀器,由照準經準星向被測地目標瞄準;$ a8 K) X' T) ^$ _( [  o
  (3)從反光鏡中注視磁鍼北端所對準度盤座上的分劃即為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數值。
' G/ F8 P3 [9 k- {% ?- }, B  (二)測量距離
0 o% t. k  a; U1 F  1、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0 D$ {- m4 x0 M- I  \9 [; S
  2、用里程計量讀圖上距離# X4 Z1 Y5 n: u7 s/ d
  (l)先將紅色指針歸“O”;
2 V% j. J9 X. g5 m! w* o  p5 Q  (2)平持儀器、把里程計測輪輕放在起點上,沿所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
# t6 I4 ~+ J9 P! z% @/ ^8 t* B3 E  (3)根據指標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即可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地圖上由甲點量至乙點,儀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14個刻線,則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則甲乙兩地的距離為14公里。另外,與有相應比例的(如1: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經換算量讀之.0 s$ N3 n: }& r7 Z
  3、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 }8 e& R/ T$ H2 o% c2 U
  儀器上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為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卅10,利用相似三角形關係就可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 G% [  y9 [- t
  (1)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的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
, G) L. O% c/ B6 |  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XI卅109 n8 J4 P3 Y, i4 o' P; h/ t7 K3 ?
  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又已知兩目標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
9 {! M& a. e; ~0 _8 z( y- o  100X1卅10=10米。其餘可按此方法計算。) P6 r- W" M7 E! ~9 R' O  g' O
  此外,前方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而小於或大於其間隔時,可採用下列公式:+ [! k% B% q& S4 |& g9 w
  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X1卅10X兩目標所占兩尖端間隔的倍數
+ v% A1 n0 r9 @8 i7 P( e  例: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的7卅10,則兩目標間間隔為:100X1卅10x710=7米。同樣.若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信定器兩尖端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 t2 j4 O0 b  h' F5 H; G1 ~/ M  F
  100X1卅10X1.5=15米。2 p: t8 a) w$ t+ d9 d1 r, d
  (2)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M8 @% k% i1 V, q9 j# l/ \- d1 k
  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X10
  I7 I/ H. Z+ |- R# O) n  例:已知前方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x10=120米。
) z: s3 ]7 x% {" C  此外,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於或大於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
6 _) U( T* S4 r) \3 S  目標的實際間隔X10# B" u' i# w0 p( C( N/ E: L
  目標與所在點的距離=————————————————————% }( f: ]) j. k1 A2 ]- A
  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的間隔的倍數# J+ f. d, S# P; |2 f) e! q. p; x- A
  注: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地目標距離的方法是簡便的,但精度不高。" G! ]$ v1 }  |8 E/ a
  (三)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1 r+ m& I: q# A+ P( x
  用儀器上的速度時間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時,可測定行軍所需要的時間或在規定時間內的行軍速度、其方法如下:
' o% u2 I/ F7 F6 H* {  l、行軍時間計算:打開儀器,使里程表指標歸零(錶盤紅線上)。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速度時間表便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15、17、19、21、23、25公里卅小時(外測表,順時針讀數)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卅小時、(內側表,逆時針讀數)速度行軍各所需時間.若為在l:50000比例尺地圖上所量得里程,則用手指輕撥測輪,使里程減半,指標所指示的速度和時間即為所求。例如:在1:50000比例圖上量得距離為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時間。首先將指針撥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處,在V20圈內指針所指即為所求。若規定的速度為表上沒有顯示之速度,則找出有倍率關係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時間,如每小時行軍速度為5公里、量得里程為30公里,求時間,便可讀:“V10”為3小時,由於“V10”是V5的2倍即將得數乘2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60公里處讀V10得6小時,再如“V6”時可讀“V18”,將得數乘3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90公里處讀“V18”得5小時,餘類推。
6 a% i( Z1 f6 G; b0 n) z  (注意:以上計算均未包括行軍休息,調整及道路量取時的坡度和彎曲係數等,在組織行軍時,應在表上加入有關資料)。
; @6 k4 |0 ^' W3 h% f6 ]$ G: n+ H  2、行軍速度計算,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根據要求到達的時限,便可依速度時間計算表選擇規定時限內的適當速度(注意:若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應將規定時限加倍進行選擇)作為行軍速度。/ K0 j* g( E) c+ ]6 {
  (注意:在求行軍速度時,同相應加入有關行軍資料再進行計算)7 e: d* n+ A, t2 D% E0 L' z
  (四)測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 z) b8 K+ C& o, y  打開儀器,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斜面邊瞄準、並使瞄準線與斜面平行、讓測角器自由擺動,從反光鏡中視測角器中央刻線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劃,即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
) w2 a; w- x' V3 E$ a  e- c  (五)測量目標概略高度# H  n  V8 q7 _  Y) @( x
  已知目標(物體)與所在點之間的水準距離,先測定目標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見附表1)即可得知目標的高度。
# T, H" t4 _/ u/ e2 u  其方法如下:. ?. m2 t/ h, o7 a. ?
  1、由地圖上或用距離估定器,求得所在地與欲測目標(如山頂、煙囪、塔尖等)的水準距離。
; [. l! g* \# R& O  2、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目標頂端瞄準,讓測角器自由擺動,看清測角器刻線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I' m2 Q/ r7 V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計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測點至被測物水準距離為100米,用儀器測得俯仰角度為30°然後查高度表,在100米橫格對準30°豎格,查得被測物高度為57.74米。
' G0 ^7 O! n% h5 a( R  四、儀器的維護與保養! o/ O' B, U% j! a0 A" {
  1、放置儀器不要靠近鐵磁性物質.以免損耗磁性。
8 _6 n, Z/ v, m+ s1 H# n: s  2、不可用測繪尺敲打物體,以免影響測量精度。* O9 K, o% C( ?% I. f1 C4 H: [
  3、反光鏡勿扭彎,以免影響瞄準和看讀分劃,表面要保持光潔,不要用髒布、手去揩擦。
# T3 p( b( J1 t  4、儀器不用時應關閉。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S: L4 F; T1 ~
  正宗軍用,純金屬製作,有合格證,配皮革盒,帶說明書.
4 i. [" l) S2 C$ i* U) l( s8 _  絕非市面普通產品所能比。, s9 g" a; ~6 {) v3 u
  【詳細說明】 6 m2 d' Q, W0 {( A1 O2 n) @1 m
  ☉指南針是中國古代人民的偉大發明,也是軍事、航海、地質、探險活動必備的基本觀測工具。也是中國對世界文明的貢獻.2 N( S' D- u3 j" w8 i  N0 E4 h2 |0 V
  ☉指南針的其實是具備基本功能的小型羅盤,正式名稱應該是指北針。大多數情況下,地圖的都是以正北方向作為參考方向繪製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上北下南左西右東,這是世界通行的標準。$ t9 ?! G; x) T
  ☉很多情況下,我們把指北針稱為指南針,是因為在古代的中國,羅盤是以正南方向作為參考方向的,因此被稱為司南,小型的羅盤就被稱作指南針,這個稱呼一直延續到今天。
; }2 C/ ~, X8 N; w% T" }  使用方法 ;
9 t: ]1 I9 ]- H  指南針務必使之水準使用,同時為避免磁鍼發生錯亂,要與鐵絲網、高壓線、汽車和飛機以及含有磁性的物體保持一定距離,具體參考指標如下:
' Q, _7 Q' K& \0 Z, u  1、離鐵絲網>10米;
9 G! ?1 X; @2 y- g7 _  2、離高壓線>55米;
2 c; M2 [3 @, ~  3、離汽車或飛機>20米;
8 G, V' p) @; W" z  4、離含有強磁的物體,如各種磁鐵、外磁式喇叭>10米;
/ {& `, N' l/ v9 X6 u/ a( s, t  5、離磁性較弱的物體如磁性按扣等>0.5米。
8 r5 I$ r& Y, n- n! X3 {  廣泛應用
1 p: ^, K# |' n3 ]/ K- ^+ {8 f: `  ☉即使是方向感再好的人,到了陌生地方也有找不著北的時候。人多的地方可以向當地人詢問,如果到了荒郊野外迷失了方向,可就麻煩了,輕則挨餓受凍、擔驚受怕,重了就不好說了。求人不如靠自己,指南針攜帶方便。配合地圖,使你隨時知道自己的位置,不僅可用於無線電獵狐、探險、野營等體育運動,還適用於地質、礦業、林業、勘察、農田水利、建築、旅遊等領域,是定向、粗測必備的工具。在市區也有辯別方向性的時機,玩家的寶貝,出門旅行的夥伴,收藏的精品。
% {% f. i, l- `( `2 k  ☉磁性指南針結合旅遊、戶外活動及日常生活的特點,設計過程中注重靈敏度、實用性、裝飾性、宣傳性等因素,部分產品還具有測距,測溫,測角度,同時其靈敏度高、重量輕盈,外觀精巧,裝飾性強、便於攜帶等特點,非常適合旅遊、遠足、登山、戶外運動等場合使用。
7 ^+ I: P7 Q) L. W" h; H  ☉儘管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GPS的應用逐步普及,但指北針因其原理是利用地球自身磁場進行定位,無需任何能源,沒盲區.這一點在惡劣的環境下非常重要。指北針在沒有受到磁場干擾的情況下具有簡單可靠的優點,國外旅遊、遠足、登山、戶外運動者必備磁性指南針.磁性指南針至今仍是軍事、航海、地質、探險等野外活動的必備基本工具。
! J! K; @/ [1 ]$ N: j! U* [, O' X$ T$ j! _* e
5 [2 U7 v9 e( R5 D5 S- l' ]
7 {; U4 }" h" J2 P

) Q# o( t  L: N, x: t% Y
: Z1 Q, n2 \0 i- H: L3 `6 @% n8 P) E9 b! R5 Z, Y' w6 K( B
照片版權屬於蓋氏網站 www.opatseg.com

評分

參與人數 2貢獻 +2 人氣指數 +2 收起 理由
寧安 + 2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d61103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檢視全部評分

 樓主| opatseg 發表於 2009-4-8 08:16:51 | 顯示全部樓層
62式軍用指北針6 y& W* J. Z! l
# [3 U" [+ L7 `8 \4 ~( @) t
一、用途
4 `/ F6 \% a0 n5 _5 S* _) E5 Y9 q6 w六.二式羅盤儀是測定方位、距離、水準、坡度(俯仰角度)、高度、行軍間速度及測繪簡單地圖的一種簡易測量器材,為便於夜間使用,在其各相應部位上塗有夜光粉。( n0 P* K- r0 v8 Z; ^' V, Z% U# I
7 Q) M  j$ s" t  t% E( y6 b
二、結構簡單介紹# F8 D' L6 W! }8 d, S( m
儀器主要由羅盤、里程計兩部分構成,如(附圖1)。
( v9 x& L( J6 K6 K+ A  r/ i3 @羅盤部分有提環(l),度盤座(2),在度盤座上劃有兩種刻線、外圈為360度分劃制,每刻線為1度。內圈為6000(密位)分劃制,圓周共刻 300刻線.每刻線線值為20(密位),內有磁鍼(3),測角器(4),俯仰角度的分劃單位為度.每刻線為25度.可測量俯仰角度士60度。里程計部分主要由里程分劃表、速度時間表(8)、測輪(9)、齒輪指針等組成。里程分劃有l:50000,l:100000兩種比例尺刻度值。1:100000比例尺每刻線相應代表1公里。l:50000每刻線相應代表0.5公里.可與具有相應比例或成倍比例的地圖配合使用。速度時間表分劃有外側錶盤上有13、15、 17、19、21、23、25公里/小時,內側錶盤上有10、14、16、18、20、22、24、30公里卅小時。(以V代表),共15種速度。時間刻度中每一刻線相應代表5分鐘(V25為10分鐘)。儀器的側面有測繪尺兩端為距離估定器。估定器兩尖端長12.3毫米,照準與準星間長為123毫米.即為尖端長的10倍。
! v- I, L0 e. B- h) l* r+ P
4 K! ?% E9 v3 m& n  e三、使用方法
% r# S9 v/ v3 L(一)測定方位
9 K( @; [4 E( i% k) g1、測定現地東南西北方向. i- l! b: W4 v% ]+ H8 t( V
(1)打開羅盤儀.使方位指標“△”對準“〇”;
) P) x( Y) N8 r, }1 B8 o5 U  t(2)轉動羅盤儀.待磁鍼指北端對準“〇”後,此時所指的方向就是北方,在方位玻璃上就可直接讀出現地東、南、西、北方向。
) l1 h0 Y: S0 j4 x+ |2、標定地圖方位- \7 a6 B' q  `; s2 e+ G% s
標定地圖方位就是利用羅盤,使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一致/ n! u$ E8 I7 X' l/ ?9 X/ E5 {
(1)打開儀器,調整度盤座,使方位指標“△”對準本地區的磁偏角度數;
4 j+ J$ @2 E: _( D(2)以測繪尺與地圖上的真子午線或座標縱線(即東、西圖廓的內圖廓線)相切;
6 x. u% U# J. [! b4 O(3)轉動地圖,使磁鍼北端指向“O’”,則地圖上的方位和現地方位完全一致。1 }5 d4 b) l1 A; B
3、測定磁方位角* F/ |: q" A/ f7 @+ W, Q
A測定圖上目標的磁方位角
9 a/ _4 \2 V2 k2 Z(1)用指北針精確標定地圖並保持地圖不動;& B4 J! g/ f. k/ c' C6 O
(2)將測繪尺與所在點和目標點的連線相切,調整度盤座,使指標“△”對準“O”刻劃線;, C/ f1 n+ Q% H( h9 M
(3)待磁鍼靜止後,其北端所指度盤座上的刻度即為所在點至目標點的磁方位角數值。
8 f3 y5 z; V8 z1 Q! D5 ZB測定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4 k9 z/ q' W# x' T
(1)打開儀器,使方位指標“△”對準“O”並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 p* T2 k* E( \# D
(2)用大拇指穿入提環,平持儀器,由照準經準星向被測地目標瞄準;
- ~/ J$ k8 Z: b9 S  {8 g( a(3)從反光鏡中注視磁鍼北端所對準度盤座上的分劃即為現地目標的磁方位角數值。" H1 w$ b0 a- j: Z+ p
(二)測量距離/ J8 v! r3 e6 _: k3 r" K
1、用測繪尺直接量算圖上距離
. A6 d, y' \) c; W; p* u: c* H2、用里程計量讀圖上距離
1 ~9 I; T8 w7 Y' Z) N3 R(l)先將紅色指針歸“O”;
$ g6 Z$ F+ ~" m(2)平持儀器、把里程計測輪輕放在起點上,沿所量取的路線向前滾動至終點;; {8 o3 t# \) M- G9 {4 ?8 w. Y
(3)根據指標在比例尺上所指的刻線,即可直接讀出相應的實地距離。例如在1:50000
; Z- |' `1 H0 D! m; `" c6 k! e% Z6 \
3 Q- j- C7 P/ X; F) |地圖上由甲點量至乙點,儀器表面上1:50000比例尺指的是 14個刻線,則甲乙兩點間的實地距離為7公里。若在1:100000地圖上量得14個刻線、則甲乙兩地的距離為14公里。
- \: M& h+ j7 m7 q2 F2 K9 {6 c: {2 F3 ?" z, N$ g
另外,與有相應比例的(如1: 25000)或成倍比例(如1:20000及1:500000)的地圖也可經換算量讀之。
- d8 ]7 ~' u; g) e7 h8 h圖二位置; I1 x9 m2 x5 h  K! o
3、用距離估定器概略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 q$ l4 g8 e' C) Y) L& c( u
儀器上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為照準與準星間距離的1卅10,利用相似三角形關係就可測定現地目標的距離。9 h$ l6 j: r+ T& a9 z2 N
(1)已知兩目標(物體)與所在點的距離,求此兩目標(物體)之間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
, S% T; J) q/ p3 q% {& r3 ?兩目標之間的間隔=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XI卅10$ E$ _! d6 B# L
打開儀器用眼緊靠照準瞄準目標,如兩目標(物體)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如附圖 (2)又已知兩目標點與所在點之間的距離為100米,則兩目標點間的間隔為100X1卅10=10米。其餘可按此方法計算。
+ s0 y6 G7 [0 U# o2 ]8 G* [7 S2 ^此外,前方兩目標(物體)間的間隔、不一定恰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夾住、而小於或大於其間隔時,可採用下列公式:. r- D( `7 g6 ^' L
兩目標點間的間隔=兩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X1卅10X兩目標所占兩尖端間隔的倍數3 J5 _3 R- l9 M4 g* O
例:已知兩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00米,測得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隔的7卅10,則兩目標間間隔為:100X1卅10x710=7米。同樣.若兩目標間的間隔為距離信定器兩尖端間隔的1.5倍、則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00X1卅10X1.5=15米。4 e" G" C" U; b% [2 y" Q* x& l
(2)已知物體的寬度或兩目標之間的間隔,求目標與所在點間的距離,可用下列公式計算:
" p: w# [! v5 U8 z* G. I( r目標與站立點間的距離=已知目標的間隔X10
; V$ v# u: b9 q7 q7 g* A: U例:已知前方兩目標間的間隔為12米,正好為距離估定器兩尖端所照準,則目標點與站立點間的距離為:12x10=120米。! h. Y8 n! Q$ f" r8 V$ A" X. U/ v' d
此外,已知目標的間隔,但在瞄準時,小於或大於距離估定器兩尖端的間隔,可用下列公式:2 V% D; ~' A) `
目標的實際間隔X10
1 g0 B3 f/ R4 f0 H目標與所在點的距離=————————————————————3 k9 @6 U! B: e* R1 @% i- c8 p
目標占距離估定器兩尖端間的間隔的倍數
' a8 N0 W: T3 P' c9 Y, i, g注:用距離估定器測定現地目標距離的方法是簡便的,但精度不高。
+ C. I1 L4 B9 r6 Q# r4 p( |4 `; F(三)行軍時間及速度計算! g+ O# W9 Q& P
用儀器上的速度時間表,在量取里程的同時,可測定行軍所需要的時間或在規定時間內的行軍速度、其方法如下:
7 y4 m/ |- P6 cl、行軍時間計算:打開儀器,使里程表指標歸零(錶盤紅線上)。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速度時間表便按照1:100000比例尺里程、指出按13、 15、17、19、21、23、25公里卅小時(外測表,順時針讀數)及10、14、16、18、20、22、24、30公里卅小時、(內側表,逆時針讀數)速度行軍各所需時間.若為在l:50000比例尺地圖上所量得里程,則用手指輕撥測輪,使里程減半,指標所指示的速度和時間即為所求。例如:在
1 B2 L) A% u- X4 t! D4 ~! x2 G4 L* G% G: s2 k- l7 w
1: 50000比例圖上量得距離為40公里.若按“V20””速度走完全程,求所需時間。首先將指針撥至1:50000比例尺的20公里處,在V20圈內指針所指即為所求。若規定的速度為表上沒有顯示之速度,則找出有倍率關係的速度,乘以倍率求得時間,如每小時行軍速度為5公里、量得里程為30公里,求時間,便可讀:“V10”為3小時,由於“V10”是V5的2倍即將得數乘2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60公里處讀V10得6小時,再如“V6”時可讀“V18”,將得數乘3或撥測輪使指針指示90公里處讀“V18”得5小時,餘類推。. u& @, `. v  Y" u1 s
(注意:以上計算均未包括行軍休息,調整及道路量取時的坡度和彎曲係數等,在組織行軍時,應在表上加入有關資料)。6 t( g% l1 _! O' p
2、行軍速度計算,在求出到達目的地里程的同時,根據要求到達的時限,便可依速度時間計算表選擇規定時限內的適當速度(注意:若為1:50000比例尺的里程應將規定時限加倍進行選擇)作為行軍速度。
- q/ k9 I2 M* `# c/ K, S(注意:在求行軍速度時,同相應加入有關行軍資料再進行計算)
0 i+ a0 x3 K- j3 A. N2 g8 Y9 c(四)測定斜面的坡度(俯仰角度)
) D( h- j4 ~- A; f: o/ n3 y打開儀器,使反光鏡與度盤座略成45度,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斜面邊瞄準、並使瞄準線與斜面平行、讓測角器自由擺動,從反光鏡中視測角器中央刻線所指示俯仰角度表上的刻度分劃,即為所求的俯仰角度(坡度)。6 y5 a, _) w: Y/ W: }# b* `+ J
(五)測量目標概略高度
4 c" {* [7 o! f& \已知目標(物體)與所在點之間的水準距離,先測定目標的俯仰角,再查高度表(見附表1)即可得知目標的高度。
  }1 {7 X9 e( U) P其方法如下:# b1 P4 C% @% ?4 a7 Y) h
1、由地圖上或用距離估定器,求得所在地與欲測目標(如山頂、煙囪、塔尖等)的水準距離。
7 [/ g6 ~) ]# ^. L3 K; \2、側持儀器、沿照準、準星向目標頂端瞄準,讓測角器自由擺動,看清測角器刻線所指示的俯仰角度值。$ V4 H$ p8 }7 r& `4 h- Q  f, z# q/ M  M
3、查看高度表(附表1)或用米位公式計算即可得知高度。例:已知測點至被測物水準距離為100米,用儀器測得俯仰角度為30°然後查高度表,在100米橫格對準30°豎格,查得被測物高度為57.74米。
" L1 X# z# ~" O7 z8 f- O& `四、儀器的維護與保養
+ r7 ]% \- M: b/ R1、放置儀器不要靠近鐵磁性物質.以免損耗磁性。
2 M( J( E0 I0 I2、不可用測繪尺敲打物體,以免影響測量精度。
2 |( o5 h  {5 i$ K8 n7 Q- z7 e3、反光鏡勿扭彎,以免影響瞄準和看讀分劃,表面要保持光潔,不要用髒布、手去揩擦。
! H6 [0 U/ S. K2 I; z" ?9 p' s4、儀器不用時應關閉。放入盒中。注意不要碰撞。
* z1 u- b3 Y( T& K! I6 V+ v  {. M( E( s- Y; g1 D0 {5 U
" o# _  o' p3 C3 \) E: s4 F

; N% T2 L$ u1 P& Y* s; t5 b
2 C: \4 R. I: G& s  X. l$ Z2 m0 A& o: p
照片版權屬於蓋氏網站 www.opatseg.com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d61103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檢視全部評分

d61103 發表於 2009-4-8 09:08: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副哨 opatseg 的帖子

感謝學長的分享
5 P2 G6 r# F, U( u. g. I6 {看到您發表指北針 勾起了小弟在童軍活動時的回憶
5 B9 R! ~1 [6 f那時候課程中一定少不了野外定位這種課程8 r5 l2 W8 L; x* D+ C* M
我們的指北針功能有 尺(公分還有公寸 放大鏡 比例尺等功能
( ]$ G0 p1 j4 c/ }; V如您文中提到的 現今的環境中 不管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再怎麼好用
* r% w* G9 C6 c" c都會有失靈的時候 有的時候土法煉鋼的方式 不失為一部好棋!& y" G  w; a3 S8 }
但是還是要避免因為某些原因而干擾了指北針的磁性  U5 y2 ?+ p. w+ K
7 b) F( ^% L# W3 I6 x
另外您只提到照片為蓋式網站所有 不知道文章是否也相同呢?
 樓主| opatseg 發表於 2009-4-8 10:22:0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樓上,指北針的介紹文章是我摘抄,整理和編輯的,並非我的原創,是廠家和發燒友們的作品彙集,我在此解釋一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21 23:10 , Processed in 0.251364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