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政(評)094-002號 中華民國九十四年一月五日 January. 5 2005/ f% R% {! @, U0 P E* h
- L) B/ G$ {# Z6 h2 m' ~當曾參殺人時$ p" ~8 g/ L, m/ t
- U: {" B. v# I& ?: a
憲政法制組助理研究員 呂啟元
6 @) N4 w4 V3 u3 y
& q" C/ K! H3 L前一陣子,有多位朋友(包括一位美國友人)分別寄了同一封內容的「新聞」給我,內容是說某大報報導,某位官員在面對某立法委員的質詢時強調:對台語使用者來說,「幹你娘」是一個很平常的發語詞,見面打招呼就會說的。幹是人體生理正常的動作,是傳宗接代的重要行為,而正常的人都有娘,沒有什麼不妥的地方。這三個字合在一起的意義更為深遠,因為如果你爸當年沒有幹你娘,就不會有你,大家就不可能互相認識。所以說這句話的主要目的是在讚頌對方的存在,不是髒話。
7 _& k/ m/ R2 G% z" g1 m
' [. l; N) X; d- ~+ X/ A 假新聞流傳網路 眾口鑠金
6 J0 `; q$ Z( `' O- R6 [2 z5 d
/ Z2 L- G$ O# h0 s, R0 @ 如果我們細察,應該會發現,這一篇在網路上大量流竄的文章,百分之百是假的!它「改寫」自前一陣子很流行的「LP」事件,當時,這兩位官員和立委之間,的確有過一場「奇妙」的對話。而這篇文章的「作者」,可能基於「不爽」該官員或戲謔的心理,改寫了新聞,並且還把「假新聞」上傳到網際網路上。
9 _9 _% q4 a/ ?. e, V# y, r' `8 Z) [* d5 E; y3 K4 N+ \+ l
令人憂心的是,這個「假新聞」的背後,隱含了太多的問題。身處台灣的我們,應該都沒聽過「這件事」,而它是否曾經刊登過,要查證也不難。可是,當大家看到這則「假新聞」時,真的會去查證它的有多少?會去懷疑它的真實性的又有多少?許多看到這則「假新聞」的人相信它是真的,加上一些批評的文字後,把它轉發給了他的朋友,而他的朋友,又加上更多的文字,再轉發….。於是,在轉了不知多少輪之後,分別從不同人手中,轉到我們手中(甚至還飄洋過海)。
2 M _9 Y/ e( }2 Y$ N! E2 b' {. N8 I, T6 C9 _
傳播訊息是真假 頗難判斷! A' }8 S; j- `0 o1 l0 G
1 i5 H+ H, `% J$ e
關鍵是,當你收到信,又沒有積極查證任何證據時,為什麼會選擇相信這篇「新聞」是真的,並進而轉寄?因為,在你的經驗中,那個新聞的主角「像」是會做出這種事的人;因為,你相信你的朋友不會騙你;因為,你認為某大報有公信力;因為,你同時收到很多同樣的訊息,大家都這麼說,應該不會錯!於是,在這「四個因為」的影響下,假的訊息,逐漸被當成是真的。古人所說的「積非成是」、「三人成虎」、「曾參殺人」,就是這個道理。
9 m2 k1 L+ E, [. G4 s+ \- O$ x( N! t
這種「人際直效傳播」的方式,發揮了極大的影響力,而且,超有效,訊息的「被接受度」極高!至於所傳播的訊息是不是真的?恐怕只有少數人有能力獨立判斷。更令人憂心的是,這種「人際直效傳播」的方式,已擴散到了各種政治場合!最近幾次大選,就有政黨主張要成立「柴契爾夫人」(台語「菜市場夫人」),希望在菜市場、美容院等地方,以八卦、耳語的方式,傳達「理念」或散布特定訊息。說久了,說多了,假的也變成了真的!因為有效,所以,其他政黨也起而效尤,惡性循環下,人們愈來愈難判斷訊息的真假了。! E* K& Z" }* k1 N( F
0 B6 ` m( y0 b2 `. j! | 政黨也群起效尤 令人憂心
8 F! w; [4 j: O/ I P
7 [8 {# ^, f$ f1 u0 ?. P5 d6 L 可悲的是,曾參殺人,還有澄清真相的一天;政黨競爭下的「人際直效傳播」,在眾口鑠金、各為其陣營、既定偏見已形成的情形下,如何澄清真相,只有祈求上天幫忙了!8 U# l1 v4 U( S& g# ~0 n( D6 ?0 b- j
- `$ `3 h- s2 p$ j5 w3 t
( e% e* j# l4 J( N$ e5 X" ?% W* n5 H, w) A3 K7 C
(本評論代表作者個人之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