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s4259374 於 2009-6-25 09:18 發表
關山想為榮民撿骨 榮服處缺經費婉拒
【聯合報╱記者施鴻基卅台東報導】 2009.06.12 03:31 am
南橫公路興建期間,不少榮民因開闢道路殉職,南橫公路雖設有長青祠紀念犧牲的榮民,但當時殉職的榮民遺體都葬在 ...
學長好:
學弟心想此事件台東服務處應當是沒有往上陳報,若有陳報,而上級不準,那該上級勢必需要檢討,想當初我國軍前輩們,犧牲性命,完成此一偉大之交通建設,榮民服務處應呈報行政院而政院更應該擴大舉行儀式,以表彰殉職人員的犧牲奉獻.
中橫之開闢為台灣道路史上輝煌的一頁,但在光輝燦爛的背後,卻有其實質之意義。中橫之開鑿經費是由美援提供,人力則以「行政院國軍退除役官兵就業輔導委員會」(後簡稱輔導會)所輔導之退除役官兵為主。中橫開闢之前,曾經集合行政院美援運用委員會、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經濟部、台灣省建設廳、農林廳、交通處、公路局等有關機構商討相關事宜,最後決定由輔導會主導,組織「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1]橫貫公路之開鑿是一個具有多重目的與意義,當時輔導會主委蔣經國曾就開發中橫之目的作一說法:1.為適應國防需要,打通中央山脈,建設一條橫貫台灣東西兩部之便捷交通線。2.配合國家經濟建設,便利山區資源開發。3.安置退除役官兵就業。[2]第一點之理由,可能最不切實際,但當時正處於國共對峙時期,國防擺在第一順位,正好為中橫興建名正言順化;但就實質來看,花費三億二千五百七十一萬台幣的中橫,帶來的國防效益有多少。再從開路原則觀之,規定以單車道且能通行十輪大卡車與大客車為主,許多路段還需配合地形做改變,加上貫穿中央山脈,道路極易受到天然災害破壞,根本不需敵軍毀壞之;而東西部之間,在當時有無實質聯絡之必要,亦有待討論。因此第一點的國防與交通之說,與其實質功能,較無法契合。第二點是從經濟角度切入,則有顯得較有意義,從橫貫公路興建開發委員會之下所設置之公路工程處與經濟計劃處,就可得知藉由中橫之開發,來增進經濟之發展,確實為中橫開闢的重要功能。經濟部曾組團調查中橫沿線之資源,報告中說明中橫的開通可促進沿線農業、林業、畜牧、蠶桑、礦業、水力、灌溉等。[3]促進經濟與產業之立意,是開闢中橫相當重要原因;然就實際層面來說,中橫主線與支線經過之地,環境條件皆不是很完善,以交通來看只有一條對外道路,如果道路中斷,所造成的不便與傷害是非常巨大。且不管是在當時還是現今,中橫所帶來之經濟效應,與當初投入之經費與人力,可以說是不成比例。第三點安置退除役官兵就業,理由看似簡單,卻可能是其中之關鍵,從主導興建的單位即可看出,如果經濟與交通是開闢中橫的主因,那主導的為何不是經濟部(負責資源調查)、交通處或公路局(協助技術),甚至是國防部,而是由輔導會負責。如果要以公共工程增加就業機會,那島內可運用之勞工甚多,不一定要退役軍人來進行。如此可知,政府應是巧妙應用退役軍人,在不影響台灣社會的前提下,進行山地資源的開發及工程的建設,一方面可以消耗退役軍人的心力,使其專注於新事業的經營,又可以藉其力發展經濟建設,產生三贏的局面。從很多層面可以看出安置退役軍人,確實是當時重要考量。中橫興建完成後,政府再度調查沿線可供使用之土地,超過二百公頃者有三處,分別是福壽山、思源與霧社,超過一百公頃者有日月灘、上梅園兩處,超過五十公頃者有關原、松林、環山與蓮花池四處,其他則為零散地。其中福壽山、霧社、上梅園、蓮花池等處,皆是以安置退除役官兵為主,其他如西寶與武陵等處,亦是如此。橫貫公路調查報告中,於農業中亦有一「移民墾殖」之獨立項目,列出四十個可能開闢之處。[4]從許多跡象看來,開闢中橫的原因,確實與安置退除役官兵有著密切關係。不過,中橫開通無論原因為何,在台灣歷史上都是一件大事,對往後亦有深遠影響,皆是不可抹滅之事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