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不朽的光榮 (抗戰紀實)

[複製連結]
fire409 發表於 2005-9-16 15:37: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5856|回覆: 4
在中日的歷史決戰之中,再也沒有一場的會戰,能像淞滬會戰這樣打得驚天動地與扣人心弦,中日雙方所動員的部隊總數,最後超過了一百萬人,所有現代的武器,如空軍飛機、海軍艦炮、坦克、毒氣都大量的出籠。但是同時,以及最為原始的作戰方式,面對面的以刺刀格鬥、甚至石塊投擲,也有或是最為壯烈的人肉炸彈,也全都派上了戰場。而且戰鬥就在十里洋場的上海都會區的租界邊緣進行,新聞記者可以一方面在大飯店的陽台上喝咖啡,一方面遠眺中日兩軍的浴血作戰,這種大會戰的規模與型態,恐怕是人類歷史上,前所未有的。

當時參加淞滬會戰的絕大多數中國的軍人,根本就想都沒有想過他們將面對一場最現代的三軍聯合立體作戰,以及在毒氣與八英吋砲彈攻擊下的可怖景象。但是他們只有一個共同的信念,中國絕對不能再讓日軍為所欲為地蹂躪下去,華軍決定,假如沒有武器可以抵擋日軍的攻勢,他們的身體就是拒敵的唯一長城。

在盧溝橋事變開始惡化,迅速的擴大成為華北事變的時候,中日雙方的領袖們,已經多少有些知道,中日之間恐怕無法避免一場歷史的大決戰。但是,中日兩國的軍政決策者,在剛開始考慮決戰的地點與方式之時,都沒有要把上海當成中日兩軍大決戰的地點。當時中日雙方都曾經準備企圖在華北地區,進行軍事決戰的較量,但是戰局突然出現戲劇性的大變化,預期華北的決戰沒有打熱,反而是上海的衝突,演變成為中日戰爭歷史中,最大規模的會戰。

中國決定在上海應戰
在一九三一年的一二八事變之後,中日雙方在上海的軍事衝突,都受到國際社會強烈的干預,要求中日兩國不要在上海地區進行戰鬥,以免影響到國際社會的重大利益。因為上海不單是中國的金融與經貿中心,也是一個國際經貿金融的大都市,世界各國在上海有著極大的商業利益,上海的精華商業區,是屬於國際強權擁有主權的租界地,因此在國際社會的要求下,上海劃出非武裝的中立地區,以減少中日之間的軍事摩擦。中國正規軍不能在上海市區附近佈防,但是日軍卻可以在其租界地內,建築防禦工事,日本精銳的海軍陸戰隊處在這裡設立司令部,日本海軍的第三艦隊,則在附近的水域巡弋。(列強與日本的海軍船隻依照不平等條約,可以自由進出中國的內河水道)。但是在盧溝橋事變(一九三七年七月七日)開始擴大之後,上海的緊張情勢也跟著快速的升高,因為日本在上海擁有租界虹口,同時派駐了海軍的重兵防守,而中國抗日風潮民氣最盛的地方,也在上海,華北的中日衝突,立刻引爆上海強烈的反日民氣,上海人民自動自發的抵制日本人所有的活動,甚至開始威脅日本人的生活安全。

而日本的海軍一直想在大陸政策上,強化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以增加爭奪建軍資源的籌碼,因此日本海軍不甘心由陸軍一再的主導侵略中國的政策。根據日本海軍的觀點來看,假如中日兩國在河北與內蒙進行決戰,那麼日本海軍仍然只是一個支援的角色而已,何況在一二八事變之後,日本對於上海的攻防,就有著極大的軍事興趣,因此日本在上海的日租界中,秘密的建設了有如要塞般的防禦工事。當中國人民反日的風潮開始在上海出現之時,上海的日本僑民與工商業都受到影響,日本海軍當然立刻展現強勢的做為,增加部隊,進行護僑的工作,同時也強烈的建議日本參謀本部,應該在上海展現軍力,以打擊中國的政治與金融中心,來增加速戰速決戰略的威力。

不過日本參謀本部的戰略部署,一直是以防蘇做為國防的重點,因此實在不希望再將軍力分散到華中,所以並不同意海軍的要求,在上海增兵。但是在盧溝橋事變之後,上海也發生了中日之間的衝突事件,八月九日,中國的保安隊在虹橋機場,因為穿著便衣的日軍大山勇夫中尉,闖越機場封鎖線而被射殺問題,立刻成為中日雙方在上海最為嚴重的交涉事件。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起,上海已是接近風雲急變之前的緊繃狀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爆不可測的衝突,華軍與日軍都在爭取搶先佈防戰鬥據點的時機,便衣的部隊更是夾雜在人群之中,互相的刺探軍情與尋找有利的地形。

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起,上海已是接近風雲急變之前的緊繃狀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爆不可測的衝突,華軍與日軍都在爭取搶先佈防戰鬥據點的時機,便衣的部隊更是夾雜在人群之中,互相的刺探軍情與尋找有利的地形。

依照過去中日衝突的慣例,這種日軍有人死亡的事件,是可以擴大成為正式的戰爭衝突(盧溝橋事件,既無人死傷,也無實物破壞,尚且都能擴大為攻佔北平、天津的華北事變,何況虹橋機場日本死了軍官),上海是中國的金融與經貿中心,距離首都南京更是十分的接近,虹橋機場事件爆發,給日本海軍在上海增兵得到了藉口,日本的海軍陸戰隊,首先在八月十一日,增援上海。日本駐上海的軍政首長,向上海當局,提出強硬無理的要求,於是上海局勢的發展,立刻蘊含著爆炸性的危機因子。

因此上海出現了極度爆炸性的危機發展,迫使蔣委員長(蔣介石)在衡量各種因素的考慮之後,決定將精銳的中央軍,開始調往上海佈防,以防局勢急轉直下,而危及到首都的安全,當然蔣委員長(蔣介石)同時已經有改變決戰地點的大戰略考慮。而日本方面同樣的重視上海的緊張局勢,在海軍強烈的要求之下,日本政府與參謀本部終於通過,派遣陸軍增兵支援上海,於是中日雙方的軍隊,開始迅速的在上海市內與近郊集結。京滬警備區司令張治中積極請戰,在八月十一日晚上,蔣委員長(蔣介石)同意派遣負責中央警衛部隊的八十七、八十八師前往上海,同時開始調集更多的部隊向上海外圍地區移動,也有化裝的保安隊與便衣隊,在八月十二日清晨,大量的華軍開始駐進上海市區。

中央軍的在上海市區出現,立刻引起了國際媒體的大幅報導,上海市民更是民氣高昂的歡迎中央軍的保家衛國行動,但是對於日本在上海的軍隊,就造成極大的壓力,因為中日雙方都在設法爭取先發制人的機會。日本海軍將蔣委員長(蔣介石)調派大軍駐進上海的情報,回報日本之後,日本海軍大為震動,日本政府當天晚上就舉行四相會議,決定日本陸軍要在上海增兵,以保護皇軍與僑民在上海的利益。

日本在上海的駐軍更是在接到增兵的消息之後,挑釁的動作更為的加大,於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二日起,上海已是接近風雲急變之前的緊繃狀態,任何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爆不可測的衝突,華軍與日軍都在爭取搶先佈防戰鬥據點的時機,便衣的部隊更是夾雜在人群之中,互相的刺探軍情與尋找有利的地形。一時之間,中日雙方出現大軍雲集,以及設陣佈防的動作,上海局勢緊張到隨時可以爆發衝突。

八一三上海事變
究竟是誰先在上海開出第一槍,現在已經無法清楚的查證,但是可以比較清楚知道的是,在八月十三日上午九時過後不久,於上海的北站與寶山路一帶,爆發了日軍便衣隊與中國保安隊射擊事件,接著事件持續擴大,上海各處都開始傳出槍聲。十三日下午,在八字橋的持志大學附近,中日雙方爆發了更為直接的射擊事件,中日兩軍當然立刻進入陣地待命,而在當天的下午四時左右,日本陸戰隊司令部,掛出了全軍作戰的戰旗,停在黃埔江與長江水域的日本艦隊,立刻萬砲齊發的射擊中國軍隊陣地與上海市區,於是中日在上海的衝突,就在八月十三日的上海街頭正式開戰。

雖然上海之戰,原是在盧溝橋事件牽引之下,藉著虹橋機場意外而引爆的。但是在中國方面,蔣委員長(蔣介石)已有將戰略重心,從華北轉移到華東的計劃,在虹橋機場事件之後,蔣委員長(蔣介石)更開始下令進行戰略方向大轉彎,抽調大軍趕赴上海,準備改變與日本的決戰地點與戰略方向。不過日本參謀本部,仍然希望中日能在華北決戰,所以設法控制上海軍事衝突的規模,但是也絕對不能讓華軍佔到上風,因此日軍在上海的軍事反應,是屬於戰略上的被動方式。因此在危機開始惡化之時,日本的參謀本部,還儘量想控制上海的戰事規模,以避免戰局的擴大與惡化。

華軍能夠在上海爭取到主動與猛烈攻擊,的確是讓日軍大吃一驚,假如日軍沒有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內,秘密的建設了比要塞還要更為堅固的軍事據點,以及日軍若是沒有絕對優勢的海空軍火力掩護,中日雙方真的憑戰場上實力,在上海進行較量,日軍還真有可能被華軍趕下黃埔江。

但是對於在上海的中日雙方的前線指揮官,都記得一二八事變的前車之鑑與歷史的教訓,因此,誰都想先發制人的搶先發動攻勢,給對方一個措手不及的打擊。日本海軍希望能夠立刻擴大攻佔據點,以利援軍部隊登陸,而華軍的揮官與參戰部隊,正是當年參加一二八事變的原班人馬主力之一,中日雙方都在誓為當年作戰報仇的心態下,也決定針鋒相對,設法搶奪有利的作戰時機與位置。中日雙方的戰線主軸是在黃埔江的東西向作戰,華軍由西往東進攻,企圖將日軍趕下黃埔江,日軍是由東往西打,企圖擴大日本援軍登陸的橋頭堡。

不過,提早的爆發上海戰事,對華軍比較不利,因為當時華軍兵力集結的部署速度,根本比不上日軍的增援速度(日軍從本土的海島出發,只要五到十天,就可趕到上海,華軍則要三到五星期,才能由華中、華南到達上海),八一三爆發戰事之時,在上海的華軍,並未完成優勢的部隊集結,但是指揮官張治中復仇心切,中日雙方的部隊又不斷的爆發部署的摩擦交火,因此中國方面就決定不惜冒然的全面開打。而雖然上海的日本租界與軍事基地,在中國的領土之內,但是華軍顯然的缺乏正確的情報,並不知這些年來,日本軍隊早已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內,秘密興建了比要塞還要堅固的軍事據點。

因此日軍在剛開始衝突時,雖然在人數上只有一萬五千人左右的劣勢,但是日軍一方面可以據險頑抗,一方面則有日本優勢的海空軍火力支援,所以中國的部隊作戰雖然勇猛,幾度的近距離攻入日軍陣地,但是卻無法攻克日軍的要塞據點,華軍缺乏事前情報掌握,以及沒有攻堅火力的嚴重缺點,在此次功敗垂成的戰鬥中暴露無遺。

華軍能夠在上海爭取到主動與猛烈攻擊,的確是讓日軍大吃一驚,假如日軍沒有在上海的日本租界內,秘密的建設了比要塞還要更為堅固的軍事據點,以及日軍若是沒有絕對優勢的海空軍火力掩護,中日雙方真的憑戰場上實力,在上海進行較量,日軍還真有可能被華軍趕下黃埔江,這就是蔣委員長(蔣介石)最為精心培養的全德式裝備的八七師(師長王敬久)與八八師(師長孫元良)的勇猛表現。但是華軍的兵力與火力仍然無法取得優勢,特別是沒有足以攻堅的重型武器,單靠部隊英勇的攻擊表現,仍然無法攻破日軍在上海有如要塞般堅固的據點。

當中日兩軍在上海正式開火之後,國際強權此時才感覺到,他們在上海的利益受到影響,這才裝模作樣的提出停戰的調停要求,蔣委員長(蔣介石)基於中國的戰略原則,就是要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下,不得不對國際強權的要求,有所敷衍,日本則是利用機會喘息,以困守待援,因此增加了華軍在早期攻勢的國際困擾因素,上海之戰一開始,華軍雖然取得攻擊的先機,但是卻終於沒有達成趕日軍下黃埔江的目的。

[ 本文章最後由 fire409 於 2005-9-17 02:35 編輯修改]
 樓主| fire409 發表於 2005-9-16 15:38:03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空軍英勇禦敵
而日軍在開戰之初,就企圖以優勢的空軍兵力,先對中國的空軍,進行殲滅的打擊作戰,因為日本對於中國加強的部署空軍戰力,早就覺得如芒在背,所以作戰的優先目標,就是要殲滅中國剛剛在培訓養成的空軍,日本空軍根本就不相信中國空軍能夠有任何真正的戰力。同時日軍飛機也對中國的軍事與平民目標,也進行大量的炸射,以造成中國平民大量的傷亡,以製造中國人民懼戰的恐慌心理。
但是中國空軍卻展現了超水準的反擊,使得日軍的空軍,傷亡慘重。

按照中國原先的作戰計畫是,在華北決戰,因此中國新編的空軍也奉命北調,準備轟炸平津,但是在蔣委員長(蔣介石)決定將中日的決戰,改在淞滬之後,空軍奉命緊急南飛,剛駐進基地,就爆發八一三上海作戰,日本的第三艦隊以絕對優勢的火力,猛轟中國守軍的陣地,造成中國軍隊極大的傷亡。因此中國空軍決定在八月十四日清晨,主動對日本海軍艦艇發動攻擊,中國空軍第一波的攻擊目標,就是停在長江水面上的日本艦隊,中國空軍對日本艦隊成功的突擊,立刻激怒日軍,因此日軍立刻下令,動員日本空軍,優先猛烈的殲滅中國空軍。

日軍立刻調動從台灣新竹機場為基地的日軍木更津與鹿屋聯隊戰機,企圖一舉攻擊京滬地區的所有中國空軍的基地,以殲滅中國空軍挑釁日軍的戰力,不料當天入侵的日本空軍機群,遭到中國空軍第四大隊高志航隊長所率領的戰機反擊,結果是首開中日空戰全勝記錄,中國空軍以六比零的戰績大勝,日本空軍簡直不肯相信這個結果,而全體中國人民知道這個消息之後,可以說是欣喜若狂,國民政府立刻宣佈八月十四日為中國的空軍節,以記念中國空軍這種超乎水準戰績的歷史表現。

日軍更是無法接受這個「皇軍無敵」之神話竟遭到打擊的事實,所以日本空軍立刻在第二天(八月十五日),全面對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中國空軍,發動殲滅性的攻擊,以討回日本空軍失去的軍威,結果是日本飛機遭到更大的損失。在連續三天的中日密集空戰之中,日本的空軍竟然被擊落四十六架之多,台灣皇民心目中的「飛天戰神」木更津與鹿屋聯隊,更可以說是被中國空軍打得潰不成軍,而在長江三角洲地區興奮的中國人民,竟然不畏日本飛機到來的空襲警報,紛紛的跑到屋外與制高點,觀看中日飛機的空戰纏鬥,為中國空軍納喊助威,各地紛紛舉行火炬遊行,以表達他們對於中國空軍的支持。

沈崇誨烈士以人機一體的方式,撞上日本軍艦,閻海文烈士跳傘,但是拒絕向日軍投降而舉槍自盡,不但贏得中國人民的熱淚與尊敬,就連日本都覺得可以拿這些中國空軍烈士的英勇表現,做為激厲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榜樣。
日本空軍之「慘敗」可以說是造成日本的舉國震驚,也許日本至今仍然不能了解,為什麼日本優勢的空軍,竟然會被中國弱小的空軍,打成這種難看的敗相。當然中國的空軍才剛剛勉強成軍,因此無論在數量與質量上,都不能與日本空軍相比,但是由於日機的輕敵與華軍奮不顧身的力戰,確實發揮了令日本空軍受到重創的效果。

其中以沈崇誨烈士以人機一體的方式,撞上日本軍艦,閻海文烈士跳傘,但是拒絕向日軍投降而舉槍自盡,不但贏得中國人民的熱淚與尊敬,就連日本都覺得可以拿這些中國空軍烈士的英勇表現,做為激厲日本武士道精神的榜樣。「支那空軍勇士」讓日本軍民真正感到中國民族主義的熱血精神,日本要想打敗中國,恐怕要付出比三個月還要長許多倍的時間,當然歷史最後的結果是,日本不但沒有打敗中國,還向中國無條件投降!

而面對日軍在上海困守待援,日本大本營在八月十五日決議,立刻派出增援上海的部隊,由松井石根大將組成上海派遣軍,以日本的第十一師團與第三師團的部隊為先鋒,加派航空母艦戰鬥群,支援第三艦隊,前往上海地區作戰。在八月二十二日,日本上海派遣軍的援軍抵達了上海,立刻分兵在黃埔江碼頭登陸,以馳援被困的日軍,並且將主力從長江沿岸的瀏河、川沙口到吳淞口,在華軍陣地的側背登陸,企圖包圍攻擊上海日軍基地的華軍。

中日在上海形成主力決戰
於是中日雙方的上海之戰主軸,開始由東西向,轉為南北向,日軍從長江沿岸登陸,作戰軸線由北向南延伸,企圖切斷華軍與南京方向的補給線。因此中日之間淞滬會戰的主戰場,就在上海西北的郊區展開,整個戰場的方圓半徑,不過幾十公里左右,但是中日兩軍在此血戰長達兩個多月,死傷的人數超過五十萬人以上,幾乎是達到了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地步,而戰鬥最為激烈的羅店與大場,由於中日兩軍爭奪激烈,更是成為名符其實的血肉磨坊。

華軍先發制人的攻擊,沒有擊潰日軍的防禦陣地據點,反而引來日軍援軍的側翼包圍,這時蔣委員長(蔣介石)已經決定將主力決戰的地點,放在上海地區了。於是立刻重新部署在上海作戰的兵力,成立第三戰區,派出張發奎的第八集團軍,防守浦東到杭州灣陣地,張治中的第九集團軍防守上海市區,而陳誠的第十五集團軍負責上海市郊到長江的防線。而此時日軍攻擊的重點,正是上海西北方的市郊地帶,日軍希望能夠切斷華軍與南京相連的補給線,以包圍在上海參戰的華軍。這時候,日軍還沒有看出,蔣委員長(蔣介石)已經決定將華軍的主力部隊,在上海孤注一擲的與日軍決戰,由於華軍主力源源湧到,造成日軍一再的被迫增兵,日軍只是希望能夠解上海之圍。

這次日軍記住一二八事變的教訓,在上海派遣軍中,大量的抽調各個師團的工兵單位,特別增加各種橋樑設施的裝備,以增加日軍在河道之間的運動能力,並且避免在上海的市區作戰。松井石根先將主力放在攻佔上海西北郊區的寶山到羅店一線,以擴大日軍登陸的灘頭陣地,而陳誠的主要作戰任務,則是「反登陸作戰」,於是中日兩軍的主力,就在這個地區進行非常慘烈的陣地爭奪戰。

由於日軍擁有絕對的海空軍優勢,特別是日軍的海軍砲艦的火力,更是全球第一的,對於華軍陣地,進行近乎摧毀性的密集射擊,彈幕的威力可以說是打得天搖地動,華軍是血肉橫飛。華軍那點輕炮兵,根本沒有還手的力道,於是華軍在長江沿岸陣地,可以說是死傷無數,其中以守寶山的姚子菁營,是全營戰死無一生還,最為壯烈,其實在羅店爭奪戰中,華軍犧牲的程度,幾乎也是到了全部隊犧牲的有死無回的程度,羅店成為名符其實的血肉磨坊。陳誠的第十五集團軍,才打不到半個月,就已經少了一半以上的兵員,到了九月十日,華軍才放棄反登陸的灘頭決戰,退到河道密佈的內陸,防守馬路河到蘊藻濱,以及潘涇到楊涇的地區。

此時松井石根雖然攻佔羅店,但是無法有足夠的兵力,繼續的向南攻擊,以切斷華軍的上海與南京交通線,而完成對上海華軍的大包圍。因為在上海市區以及東區的華軍,仍然在對受到圍困的日軍陣地,進行猛烈的攻擊,松井石根必須要抽調兵力,支援這些地區的戰鬥。

此時的上海之戰,已經成為全球新聞關注的焦點,沒有一個國際軍事專家敢相信眼前的事實,華軍竟然能在上海力戰日軍,以為最多防守一個星期的戰鬥,竟然打了一個月以上,華軍猛攻張華濱車站,攻勢之猛烈,令中外記者看得目瞪口呆,日軍只有全力投入部隊穩住戰線,在黃埔江中的日本艦隊,更是不斷進行彈幕射擊的火力掩護,整個上海租界可以說是全被炮聲與火光所籠罩,日軍拚死反擊的結果,也只能勉強守住陣地而已,北站、八字橋等陣地,仍然不動如山的守在第九集團軍的手中。

這時日本的大本營才意識到上海戰事,正在發展成為一場超級大會戰 ,日軍原先規劃的上海派遣軍兵力,根本不足以擊敗華軍,於是日本參謀本部在九月十一日決定,對上海派遣軍進行大量的增兵,而正式組成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調動日本第九、十三、一○一師團,台灣旅團、砲兵第五旅團,以及抽調大量的工兵特種作戰部隊,與海空軍支援作戰部隊,增援松井石根的上海派遣軍。這樣,日本的上海派遣軍已經是擁有五個師團,兩個旅團,以及陸海空的特種與支援部隊,總兵力人數超過十六萬人,日本決心要在上海地區的會戰中,與華軍一爭高下,但是日軍仍然沒有想到,華北決戰已經不可能發展,華東會戰才是中日之間的真正決戰。
 樓主| fire409 發表於 2005-9-16 15:38:38 | 顯示全部樓層
為了守住大場,奪回蘊藻濱防線,蔣委員長(蔣介石)也把手邊可以調動的兵力,全都耗盡了,而 軍政部長何應欽表示,在戰事最為激烈的時間中,一個師的部隊調到火線,只能維持半天,就已經報銷。

蔣委員長(蔣介石)也在九月二十一日,下令改組第三戰區,自己親自兼任戰區司令長官,將上海的作戰部隊分成左翼作戰軍(陳誠),中央作戰軍(朱紹良),右翼作戰軍(張發奎),同時將所掌控的中央軍,幾乎全數的投入戰場。而此時從華南、華中,甚至西南的各路諸侯部隊,也毫無保留的陸續趕往上海戰場增援,中國幾百年沒有出現這樣的勤王之師(擁護中央)四集,而共同抵禦外侮的作戰情景,上海的戰事,已經融合了中國所有軍民的血淚、力量與注意力。

松井石根得到增援之後,還是將主力放在上海西北部的郊區,以進行對華軍的側翼包圍作戰,不過此時日軍深入內陸,已經沒有威力強大的海軍艦砲的火力支援了。日軍從九月十一日到十月二十日的四十天之內,在這個地區的作戰進展是,從潘涇打到楊涇而已,東西的距離是五公里,多處陣地的爭奪,可以說是幾度相互易手,華軍的每個據點大都是拚到彈盡援絕,血肉成河,才不能不退。松井石根用盡各種作戰的王牌,最後才終於在十月七日,突破蘊藻濱河道的華軍防線,攻到上海西方郊區的交通樞紐大場。日軍只要攻陷大場,華軍在上海市區以及浦東的部隊,也只有退出陣地,以免受到日軍的包圍。

為了守住大場,奪回蘊藻濱防線,蔣委員長(蔣介石)也把手邊可以調動的兵力,全都耗盡了,而軍政部長何應欽表示,在戰事最為激烈的時間中,一個師的部隊調到火線,只能維持半天,就已經報銷了。迫使蔣委員長(蔣介石)最後把中央軍校教導總隊,以及其舅子宋子文所掌握的稅警團,都調出應戰,以防堵蘊藻濱戰線的崩潰。而稅警團是以總隊的編制 [2],下轄兩個支隊共有六個團,其中留學美國軍校的第四團團長孫立人,在防線爭奪戰中,可以說是奮不顧身的反覆衝殺,幾度奪回陣地,自己身負重傷,因而使得稅警團的聲名大噪,孫立人也就成為華軍的新星。

雖然中國空軍一再的以寡擊眾,但是究竟是實力有限,兩個月內,中國的空軍終於消耗殆盡了,日軍從此幾乎掌握了長江下游地區的絕對空優。華軍要想前往戰線已經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許多的華軍部隊是還沒有到達前線,就已經一路遭到日機攻擊而受到損失,後勤支援與傷患後送更是非常的困難,經常是處在時斷時續的狀態。

在這種情況下,宋美齡竟然還冒險親自前往上海慰問傷患官兵,結果在路上遭到日機炸射,車毀人傷,被迫出國療傷,這在現代戰史而言,是幾乎絕無僅有的實例而蔣委員長(蔣介石)以最高統帥之尊,更是四度親身冒險,前往上海前線指揮,而其中一次,更在蘇州附近遭到日機追擊炸射,個人生命幾乎遭到不測。

這種上自最高統帥夫婦,下到非正規軍的武裝力量,全都義無反顧的投入戰線決戰,表現出中國是要把這半世紀所遭到日本欺凌的屈辱與憤怒,全都化為與日軍決一死戰的行動,全中國上下的目標只有一個,要打出中國作戰的士氣與信心,要叫國際社會肯定中國的表現。

而在十月十七日,李宗仁的桂軍王牌部隊,第二十一集團軍增援到前線,蔣委員長(蔣介石)認為中日兩軍在上海的戰鬥,已經到了最後關頭,因此決定將二十一集團軍,當成決戰的預備隊,立刻的投入戰場,企圖反擊日軍攻勢,以爭回蘊藻濱防線。但是由於這次的出擊,時間上過於倉促,計劃的配合又不夠周延,而在戰線上配合攻擊的部隊,根本已經沒有戰力可以發揮運用,因此造成攻勢受挫。

日軍立刻運用這個華軍攻勢受挫時機,發動反擊,華軍的陣地陷入支離破碎的狀態,日軍終於在十月二十五日攻陷戰略重鎮的大場,直逼蘇州河,因此華軍在上海作戰防線,有被日軍切斷的危機,第十八師師長朱耀華因為大場的戰線被突破,全師陣地潰散而拔槍自殺。因此在大場陣地被日軍攻克之後,蔣委員長(蔣介石)只有下令華軍的部隊,全都後撤過蘇州河,重新佈防,事實上,在奉命撤退之時,華軍還一直堅守閘北、江灣到廟行的市區陣地,日軍根本無法越雷池一步,因而日軍把堅守閘北陣地,不曾後退半步的八十八師,稱做「可恨之師」。

為了營造國際輿論的報導與支持,蔣委員長(蔣介石)親自下令,八八師留下一個營的兵力,據守四行倉庫,與日軍周旋到底,這就是被人傳頌一時的「八百壯士」事跡,最後在租界各國的請求之下,這支孤軍才退到租界之內。雖然這種作戰無補於全局,但是卻有極強的宣傳效果。讓中國人民興奮,令日軍臉上無光。

日軍決定從金山衛登陸
此時,日本的大本營,對於日軍在上海一直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可以說是已經陷入困惑與激怒的狀態,國際社會開始懷疑日軍的戰力,日本人民也開始從狂熱中體會到挫敗與死亡的憂慮。日本大本營再度權衡整個的中日戰事發展,認為既然華軍已將主力放在上海,因此日本要想速戰速決,也只有在上海擊潰蔣委員長(蔣介石)的主力,而松井石根經過三度增兵,還是無法取得決戰的勝利,日本大本營除了再度增兵之外,也別無其他的選擇。

於是日本大本營在十月二十六日,以臨參命一二○號,做出最新的戰鬥序列的調整,下令由華北方面軍抽調第十六師團,加入上海派遣軍戰鬥序列,給松井石根增加決戰的預備隊兵力。同時另外以第六師團、第十八師團、第一一四師團,以及國崎支隊等特戰與支援部隊,組成第十軍的戰鬥序列,由柳川平助中將率領,前往上海地區參戰。這樣日本上海派遣軍與第十軍的部隊,總計為九個師團兩個旅團,人數達到二十七萬人。

蔣委員長(蔣介石)眼看九國公約會員國,將在十一月三日於比利時召開會議,主題是討論中日之戰,蔣委員長(蔣介石)希望華軍能夠在上海地區繼續作戰,以利於中國提出國際仲裁,因此沒有將已經面臨作戰力量衰竭的華軍部隊,向京滬線後方的縱深預定陣地調動,反而要求華軍繼續設法固守已經殘破的陣地,而松井石根的部隊,在得到大本營的支持與壓力之下,只有拼命的設法強渡蘇州河,繼續的攻擊華軍陣地,於是中日兩軍又在蘇州河南岸,陷入浴血的苦戰之中。

正在此時,日本增援的第十軍,突然在十一月五日,在杭州灣的金山衛登陸,抄包華軍防線南方的背後。雖然蔣委員長(蔣介石)在上海作戰初期,曾經設想過日軍從金山衛登陸,抄包華軍戰線的背後可能,因此在沿岸建有簡單的防禦工事,以及留有部隊監視。但是由於華軍在上海的決戰過於激烈,因此將防守杭州灣的部隊抽調,蔣委員長(蔣介石)與德國軍事顧問都認為,日軍也已經全力的投入上海正面作戰,不會有兵力再投入杭州灣的登陸。

蔣委員長(蔣介石)沒有想到,日本大本營也是把所有的賭本,都投進了上海決戰,竟然由華北方面軍抽調兵力,組成第十軍戰鬥序列,而由杭州灣登陸,迂迴進攻華軍防線的背後。蔣委員長(蔣介石)聞訊之後,立刻火速的調兵阻擋,但是華軍事實上也沒有兵力可調了,六十二師的回防陣地已經太遲,第六十七軍剛從河南趕到,根本還沒有完成集結,立刻就被日本第十軍的主力所擊潰。事實上就算是華軍在杭州灣陣地待命,也根本沒有可以阻擋日軍第十軍三個半師團登陸的軍力。

日軍在杭州灣登陸的戰略企圖,非常的明顯,就是要從背後抄包在上海決戰的華軍,準備圍殲華軍主力,但是非常令人感到遺憾的是,蔣委員長(蔣介石)此時已經亂了方寸,沒有對於這個情勢的變化,做出即時與果斷的退兵決定。蔣委員長(蔣介石)雖然設法抽調一切可能的部隊去杭州灣沿岸,企圖阻擋日本第十軍的登陸與推進,但是卻遲遲沒有下令在上海地區參戰的華軍,立刻進行有計劃的撤退。因此造成在杭州灣登陸的日軍,有如勢如破竹的直撲松江,準備切斷滬杭路的交通,因而對在上海的華軍,展開全面包圍的態勢。
 樓主| fire409 發表於 2005-9-16 15:39:30 | 顯示全部樓層
日本第十軍在杭州灣登陸成功,加入上海外圍戰鬥之後,日本大本營為了統一日軍在上海地區的作戰指揮,在十一月七日,日本大本營下令,組成華中方面軍戰鬥序列,由松井石根大將出任方面軍司令官,統帥上海派遣軍以及第十軍的部隊,對上海方面的華軍,進行致命的合圍。而在華軍方面,可以說是陷入全面受到包圍的危機與混亂之中。

而直到十一月八日,華軍在上海的戰線,已經面臨全線崩潰的動搖,蔣委員長(蔣介石)才下令在上海作戰的華軍部隊,進行全面的撤退,這樣撤退的時機,遲了將近三天,造成華軍幾乎是以潰散的方式,脫離戰場。一路上,華軍各個單位,完全亂了章法,各自尋求突圍與逃命的方式,先前退卻的部隊,擔心日軍的追擊,因此大量的破壞橋樑與道路,使得後續撤退的華軍,根本無路與橋可走,所有的重裝備,幾乎完全損失殆盡。 十一月十三日,日軍完成對上海地區陣地的合圍,南京國民政府正式發表退出上海的聲明,淞滬會戰進行長達三個月,華軍寸土必爭的浴血抵抗,的確造成全世界媒體的注意與震驚,使得日本企圖三月亡華的作戰目標,根本無法實現。

但是,由於華軍在上海的作戰,缺乏彈性的運用,因此發生軍力超額透支的危機,幾乎將蔣委員長(蔣介石)所累積的一些抗日戰力的儲備,完全消耗殆盡。蔣總共調集七十八個師投入戰場,後續仍有十幾個師沒有趕上作戰。所幸是,日軍雖然擊潰華軍,但是仍然沒有辦法殲滅華軍,更無法屈服華軍繼續作戰的意志,所以日軍在攻佔上海之後,立刻就面臨下一步將如何結束戰爭的戰略爭論,至於是否需要攻佔中國的首都南京,就先在日本的參謀本部中,掀起一場論戰。

改變中日戰略軸線的會戰
檢討中日的淞滬大會戰,可以說是規模空前,同時也改變了中日決戰的事前安排,以及事後的戰爭發展方向。在這裡就產生了一個戰略歷史上的大問題,當時蔣委員長(蔣介石)決定將主力東調,尋求上海決戰的策略,是否適當? 因為一般的解釋,特別是陳誠的意見是,擔心日軍精銳的機械化部隊,在華北平原會獲得戰場優勢,一旦日軍沿平漢線大舉南下,那麼中國就會無險可守的迅速被日軍分成東西兩塊,中國的軍政中心既無法西遷四川,日本又可以運用海空軍支援的絕對優勢,將華軍主力在東南殲滅,歷史上中國南方政府,都是遭到這樣戰略所擊敗的。

這種戰略分析,當然有其極強的說服力,但是事實上,日本參謀本部卻從來沒有認真的考慮過這樣的作戰計劃(但是中國方面卻不知道),因為日本認為若要這樣攻擊中國,必然是曠日持久,並且動員太大,日本認為只要攻擊中國剛剛建立的工業地帶與軍政中心,最多再封鎖中國的海岸線,中國就絕對會屈服的,中國那有能耐撤退到西南落後地區,還能與日本對抗。所以中國最為擔心的日軍由北而南的攻勢,卻是日本沒有認真考慮過的,但是中國卻不能不加以防範。

中國放棄在華北的決戰,以及在華東果斷的形成決戰,是掌握戰略主動的正當決策,一旦由日軍控制戰略主動,華軍將更會首尾難以兼顧。

不過假如就此認為,蔣委員長(蔣介石)決定移轉決戰地區的構想,是戰略上的重大錯誤,又不全然有理,因為中國部隊的機動性極差,假如完全採取守勢作戰,將會無法取得戰略的主動,日軍若是可以掌握戰略的主動,一旦日軍在華北無法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遲早會對長江三角洲的政治、金融重心,發動攻擊的,這樣蔣委員長(蔣介石)根本無法兩面兼顧,因此不如由中國主動地在上海發動攻勢,強迫日軍改變戰略決戰的地點,對於中國更為的有利。

當然蔣委員長(蔣介石)在選擇上海的考慮重點之一,恐怕還是希望在上海決戰,容易引動國際社會的干預,中國的最高戰略指導原則是「以時間換取空間」,其真正的意義就是在此,只有設法將中日之戰,引動國際社會的支持,最終能提早擴大為全球的為自由之戰,中國才能有機會死中求生。

所以中國放棄在華北的決戰,以及在華東果斷的形成決戰,是掌握戰略主動的正當決策,一旦由日軍控制戰略主動,華軍將更會首尾難以兼顧。從日軍華北方面軍戰鬥序列的組成,即可顯示日本對於在華北決戰的準備,是多麼迅速與完整,假如華軍真的以主力反攻華北,蔣委員長(蔣介石)更是鞭長莫及無法有效指揮,而延長的補給線也將會發生嚴重的問題,因此日軍將會在華北更為輕易的大獲全勝。日軍仍是可以以海空優勢,隨時的威脅上海地區,中國無法將有限的兵力,分散佈防。

而以當時中國的國情,也不可能允許蔣委員長(蔣介石)在上海按兵不動,看著日軍在上海進進出出的部署,否則輿論與諸侯們,會真的懷疑蔣委員長(蔣介石)與日本有默契,或是認為蔣委員長(蔣介石)的抗日決定,是別有用心的借刀殺人,不敢也不願在自己的地盤與日本作戰,專門挑諸侯們的地盤與軍隊抗日。這在宋哲元與韓復渠的身上都可以看出來,因此他們不肯施出全力與日軍拚搏,而在蔣委員長(蔣介石)表達中央決心抗日,要求各路諸侯前往南京共商大計之時,西南的龍雲、劉湘等人,也曾經擔心這是蔣委員長(蔣介石)的政治圈套,因此蔣委員長(蔣介石)必須要在自己的地盤,用自己的中央軍,與日本進行殊死戰,才能清楚的證明,抗日並非消耗諸侯部隊的藉口。
 樓主| fire409 發表於 2005-9-16 15:40:22 | 顯示全部樓層
當然蔣委員長(蔣介石)在上海指揮的這場決戰,可以說是超越過他的能力與經驗範圍之外,也超過華軍的武器、訓練與能力之上的。但是中日之戰,本來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中國無論在那裡決戰,都得要面對日軍絕對的優勢

不過由上海決戰所展開的松滬會戰,是中日歷史,甚至是人類戰爭史上少有的大會戰格局,雖然日軍得到海空軍優勢支援下,造成了中國軍隊過度慘烈的犧牲,但是這是戰場戰術指揮上的問題,而非戰略決策的問題。假如蔣委員長(蔣介石)能夠控制住軍力,不要全部的投入在上海近郊,而能適時的全力拉長防線的縱深,把松滬會戰打成長江三角洲會戰,而不只在上海四周進行決戰,及早的讓部隊進入預先設好的防線,靈活的運用輕裝部隊在水鄉澤國之中進行逆襲,那麼中國軍隊在戰場的犧牲並不會如此之大。這場會戰幾乎把蔣委員長(蔣介石)中央軍的大部分主力,給全部地消耗掉,當然也造成多數的諸侯近乎毫無保留的派兵支援抗日作戰,這是中國兩百年歷史上,前所未有的整體團結作戰。

當然蔣委員長(蔣介石)在上海指揮的這場決戰,可以說是超越過他的能力與經驗範圍之外,也超過華軍的武器、訓練與能力之上的。但是中日之戰,本來就是一場實力懸殊的戰爭,中國無論在那裡決戰,都得要面對日軍絕對的優勢,中國不可能不戰而棄守上海,因為這不但是中國稅收、工業與國防的重鎮,更是民心士氣與國際形象的象徵所在,蔣委員長(蔣介石)要先不惜代價的打出幾場硬仗,才能穩住民情軍心,爭取到國際的同情與支援,否則中日抗戰根本就支持不了八年!

不過華軍在相對弱勢條件下,假如能夠進行一些調整,仍然可以在上海打得更好,那就是事先的情報若是做得更為完整,在爭取先制攻擊時,就能集結更為優勢的兵力,特別是集中使用可以攻堅的火力,應該可以取勝。而在發現日軍據點防禦過於堅固之時,能夠靈活的轉政日軍較為脆弱的防線,而分割日軍的防線。而雖然中國的海軍實力,連與日本海軍正面接戰的能力都沒有,但是若能大幅地加強水雷的運用,可以發揮高度阻敵作用,這比華軍在江防浴血的反登陸作戰,還要更能夠有效果。

而在上海郊區的主力決戰時,華軍過於著重維持戰線與爭奪一些據點,造成過於重大的傷亡,也屬於不智,華軍應該進行更為縱深的防禦,留下更為充足與彈性的預備隊,而與日軍進行對抗,會比一再死守戰線據點,也許會更為有表現。當然最為重要的是,華軍在全盤的戰局中,太過於集中上海市的決戰,事實上,應該把縱深拉到長江三角洲,才能充分的疏散日軍優勢火力,發揮河道水鄉的阻敵效果,以及運用預設的國防工事防線。

蔣委員長(蔣介石)指揮華軍在上海作戰的重大疏失是,在作戰雙方對抗長達三個月之久,蔣委員長(蔣介石)竟然沒有派少量部隊,或是參謀督導人員,認真實際的檢視長江三角洲的國防工事,進行作戰之前的必要整理與準備,以及整體防禦的規劃。結果等到中國軍隊,從上海地區潰退到防線之後,才發現無法順利的進入陣地應戰,也沒有任何的支援與接應,華軍根本無法使用這些戰線作戰,結果幾百萬元投資的防線,就在幾乎沒有發生效果的狀態下,被日軍輕易的突破。

假如蔣委員長(蔣介石)能夠在十月中旬,開始有計劃的將參戰部隊,逐步的退出上海市區,把陣地的縱深拉開到蘇州河南岸,並且將增援的桂軍主力部隊,負責接應前線有計畫退出戰線的部隊,這樣中國的部隊能夠帶著完好的裝備,開始部署在事先建好的國防線上,並且動員地方政府與民眾,開始打掃整理防禦工事,補充糧食、飲水以及燃料,後續增援的部隊也儘量的留在京滬與京杭地區,成為防禦作戰的預備隊,這樣將淞滬會戰拉開成為京滬會戰,那麼日軍恐怕就會遭到更大的麻煩與更多的損失了。

當然,基本上,中國是一個全方位落後的國家,連軍隊的指揮與後勤系統,都存在極多的矛盾與不相容的問題,全靠蔣委員長(蔣介石)個人居中協調指揮,而前往上海作戰的部隊,根本不能有準確的事前規劃與掌握,各路諸侯是在討價還價之後,自己要保留實力之後,才派出部隊投入戰場,運輸工具落伍與不足,因此蔣委員長(蔣介石)經常處在無法掌控部隊應戰的狀況。許多的軍隊不能適應在長江三角洲地區的作戰,對於日本的海空軍,以及坦克、重炮與毒氣等殺傷力極大的武器攻擊,更是連見都沒有見過。

松滬會戰改變了中日作戰發展的態勢,中國以弱勢與守勢竟然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日軍擁有優勢與攻勢,卻無法決定戰略發展的方向與決戰的地點。此外這場血戰真正的打出中國人民的信心與熱情,推翻了國際社會公認的「日本三月亡華」看法。

華軍長期作戰最大的問題是,一旦接戰之後,部隊出現人員的死傷與裝備的損壞,就無法迅速的得到補充而恢復戰力,因為中國沒有完整與統一的後勤系統,更沒有受過軍訓的後備軍人,徵兵制才在試辦階段,因此勉強由各地強徵而來的補充兵員,根本就是沒有受過軍事訓練的平民,各軍的武器系統又分為十幾種,要補充的武器不是缺貨,就是補充上了,部隊還不一定會用。

而日軍最大的優點就是完備的兵力補充系統,以及高效率的後勤支援系統,作戰部隊本身就有後備兵的建制,而受過軍事訓練的後備軍人,更是很容易的在部隊中發揮戰力,因此中日兩軍在接戰之後,第二回合整補之後再戰,中國部隊的戰力會大幅的減少,但是日軍仍然可以保持相當的水準。 而日軍雖然最後取得淞滬會戰的勝利,但是日軍一直遲了兩個月以後,才真正掌握到蔣委員長(蔣介石)華東決戰的作戰意圖,因此,日本在逐次增兵的狀況下,無法速戰速決的在上海取得決定性的勝利。假如日軍能夠早些在上海一次地集結重兵,同時在開戰的時候,就以重兵指向太倉以西的戰略據點登陸,然後大膽的深入,直接切斷華軍在上海與南京之間的交通線,那麼華軍在上海早就被日軍所包圍,會更早失去纏鬥的力量。同時日軍也不應過於自恃火力與兵力的優勢,專門攻擊華軍陣地,採取硬碰硬的打法,反而應該設法進行機動迂迴的攻擊,才能增加獲勝的機會。

日軍能夠將第十軍用在金山衛的登陸作戰,可以算是作戰的傑作,這樣從華軍陣地的後方,進行大迂迴包圍的作戰,是瓦解華軍在上海作戰的高招,造成華軍出現失控性的退出戰場,裝備與人員的損失,更是非常的巨大,不過日軍竟然無法包抄與圍殲到中國的主力部隊,這也顯示出,日軍作戰規劃上的疏失。 日軍在上海浴血纏鬥三個月,才勉強攻下華軍的陣地,已經使得世界各國對於中國的抗日實力與決心,產生刮目相看的態度,而日軍久戰未勝,日本的民心士氣,則出現了懷疑與困惑,日本幾乎已經可以確定,無法在短期內結束與中國的戰爭,那麼日本就將面臨其戰略最大的致命弱點,日本缺乏戰爭與民生的資源,根本經不起長期的消耗,一旦日本無法在中國戰場上達成速戰速決,那麼日本面臨最後的潰敗,也就成為無法避免的命運了。

松滬會戰改變了中日作戰發展的態勢,中國以弱勢與守勢竟然掌握了戰略的主動,日軍擁有優勢與攻勢,卻無法決定戰略發展的方向與決戰的地點。此外這場血戰真正的打出中國人民的信心與熱情,推翻了國際社會公認的「日本三月亡華」看法,雖然無法「感動」國際社會對日立刻進行制裁,卻也讓國際社會開始更為同情與支持中國的抗日作戰。

蔣委員長(蔣介石)與全體軍民的共同結論是,雖然上海作戰失敗了,但是中國決心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

總之,在盧溝橋事變之後,只要中國不屈服,中日兩軍的東線作戰絕對是不可能避免的,與其讓日本掌握主動,不如讓日本陷入被動。雖然日軍並沒有沿平漢線長趨武漢的作戰計劃,但是中國卻不可不防這步,蔣委員長(蔣介石)主動改變東線成為主力戰場,有著後勤與指揮的實際需要,因為華軍主力與補給,多數來自長江以南地區,當時的陸路運輸能力,在日軍空軍壓力下,無法支持大軍的北部作戰,但是若在上海作戰,不但地理較近而且長江即是運輸的動脈,而上海作戰,是蔣委員長(蔣介石)的地盤所在,就近指揮,靈活方便,因為在華北戰線就會出現嚴重的鞭長莫及的指揮脫線問題,石家莊行營就是在各軍不聽指揮的情形下,在混戰中淪陷的。

當時國民政府發表的撤退聲明,可以說是對於這場會戰的過程與意義,做出最好的歷史見證與結論:

「各地戰士,聞義赴難,朝命夕至,其在前線以血肉之軀,築成壕塹,有死無退,陣地化為灰燼,軍心仍堅如鐵石,陷陣之勇,死事之烈,實足以昭示民族獨立之精神,奠定中華復興之基礎。」

蔣委員長(蔣介石)與全體軍民的共同結論是,雖然上海作戰失敗了,但是中國決心以更廣大之規模,從事更持久之戰鬥。


【參考資料】蔣緯國編「抗戰禦侮」,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黎東方「細說抗戰」,王輔「日軍侵華戰爭」, 黃仁宇「從大歷史角度讀蔣委員長(蔣介石)日記」。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12-22 15:14 , Processed in 0.499917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