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傘兵父親的軍旅照

[複製連結]
a-kai 發表於 2009-11-8 15:56:2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19014|回覆: 18
無意間翻到老爸的軍旅照。老爸民國22年次,以前是空降部隊的傘兵。上次中秋節回彰化和他聊起他當兵時的往事,他說他是台灣第一屆的充員兵。記得以前小時候常常去翻他當兵的照片,蠻多的;現在想想,以前的義務充員兵能留下那麼多軍旅照片很不簡單,大概是傘兵比較特殊,隨時可能跳傘死亡,所以隨時照相紀念吧!以後回老家再把那些照片翻出來。
. Z* w& s- |$ G! ~" e8 Y* _4 B% `# |9 e+ P/ D
======================================================. t! c% R4 I# u0 ^
歡迎各位弟兄,有空到我的後憲部落格逛逛:
) {$ s/ o2 z' r  T) l1 ^http://live.rocmp.org/192751 V' h* r4 K/ ^1 A1 v

8 P2 n3 }6 M1 `$ l! X$ `/ D& w[ 本帖最後由 a-kai 於 2009-11-8 15:59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4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s4259374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sharka + 4 + 1
hy6877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檢視全部評分

吳國榮 發表於 2009-12-6 10:15:14 | 顯示全部樓層
從這些相片中了解更早期的憲兵裝備.包括車輛.服裝.武器配備都大大的不同.這些相片實在太經典了.尤其是那警備車都沒看過.那種黑色綁腿也只有在憲校有用過.
sharka 發表於 2009-12-6 17: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kai 於 2009-11-8 15:56 發表 + p. J+ T( g2 U
無意間翻到老爸的軍旅照。老爸民國22年次,以前是空降部隊的傘兵。上次中秋節回彰化和他聊起他當兵時的往事,他說他是台灣第一屆的充員兵。記得以前小時候常常去翻他當兵的照片,蠻多的;現在想想,以前的義務充員 ...
5 s( F4 d: z  p" S: R* h0 l

7 J' Y( m  j) \& |7 T3 ^9 h& u, g" C8 m$ M
沒想到學長的父親是傘兵前輩。
3 J' \. q  {( A8 |$ [/ S. _7 W# N( v( Z- e不知道學長是否方便問一下,當年令尊跳傘跳多少次呢?
 樓主| a-kai 發表於 2009-12-7 16:59:29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5哨 sharka 的帖子

我老爸的跳記錄
* t: s- d( e9 O$ R

評分

參與人數 3貢獻 +3 人氣指數 +3 收起 理由
sharka + 3 + 1
s4259374 + 1
awei + 1 感謝您提供難得一見的好照片!!

檢視全部評分

sharka 發表於 2009-12-7 20:07:4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kai 於 2009-12-7 16:59 發表
4 [, j  s* D# }, L; X我老爸的跳記錄
. [2 D5 k1 x2 b, q) P

  @, P1 G, k" q5 B
: _! l& A0 Y8 j! S1 C& Q5 ~報告學長,學弟猜的果然沒錯。早期傘兵前輩退伍後教招,都還是要跳傘,學長這證件是第三次小弟看到的鐵證!
3 _3 @0 o5 ]( c6 s第一次∼第五次:這是基本傘。要通過之後才能掛傘徽成為正式的傘兵一員。/ |( {+ z  @7 p( J7 B
若是當年當兵兩年計算的話,學長父親到退伍遇過一次演習。' p* k6 E8 r% R0 {  l; l
民國51年教招一次,跳了兩次。: q& s' Q# o8 E: K0 C4 R" d+ i( x
民國52年又教召,跳了兩次。
( \1 e6 o& `& E: Y( F民國53年再教召,一樣跳兩次。; m, }1 ~: @8 U
教召的主官蓋章居然是俞伯音將軍!
! [. p& P* U7 E* N. w: _# T, d! f. p! a他有幾次負責我們傘兵與美國傘兵聯合演訓「天兵演習」的指揮官之一,網路上還看的到照片耶。
. Q. I/ x" N& \, J2 T另外,BOB中那位原以為死了的一位士兵,後來來台灣擔任教官,好像也是俞將軍幫他掛的榮譽傘徽。+ @" a8 f+ c7 j' f1 i& L' k: K
可否請學長幫小弟問一下,令尊當年教召是否如小弟所列的時間點?: C$ _  K% K* t. A7 M8 Y
另外,很可惜的是,對照學長父親的跳傘記錄卡時間點,正好與老美偕同的天兵演習交錯而過。想必裡面蓋的演習章所列的演習是屬於內部自訓的小演習。
 樓主| a-kai 發表於 2009-12-7 20:39:52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7哨 sharka 的帖子

我老爸的召集記錄* U  a  f5 P+ ?- U3 g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3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sharka + 3 + 1

檢視全部評分

sharka 發表於 2009-12-7 21:49:1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kai 於 2009-12-7 20:39 發表
/ h- {' W* I1 [; u我老爸的召集記錄
2 s6 D+ k! g! b3 i. |8 X

1 ]* d$ j& e& F7 W. [" q# M' x/ X, p, \, y; H, J1 m( s

# m$ M* {* L; {' B0 a果然小弟猜得沒錯>
* s8 [: Q/ _4 H8 Q) a不過學長父親服役時間僅有一年七個月耶,這是怎麼回事呢?8 G: d8 A& Z, y: P
看到熟悉的字眼,其中一次教招是在空降步兵教導團。6 s, w' m* _0 T1 K0 S
另外也讓小弟更好奇了,就算是傘兵退伍,在當年教召在別的部隊時,還是要跳傘。
6 q4 i3 J9 o# v& D2 D教召一次20天,爽!
sharka 發表於 2009-12-7 21:57:39 | 顯示全部樓層
報告學長:
5 G& w/ B; e6 ^( i; P哇!種種疑問又出現了
9 y4 B2 k; G- V% P6 a" R1 k首先是令尊基本傘在龍潭跳的.........當時特戰總隊還沒出現。4 N- Q, w7 I' H6 {2 j7 Z) r
所以可以說,龍潭早年也是傘兵的地盤,後來讓給特戰總隊...........(猜想)
! X; A4 F" U& c' W, \6 _小弟手邊的資料沒有當年龍潭駐弟的資料,這一點要請學長幫小弟問一下。
( k- Y4 I( `  I& Q0 K令尊當年是在龍潭哪個地方受基本傘訓?
4 `$ ]2 k7 ~( c- [2 h, z" z第六次跳傘沒複訓就直接演習?有點不合常理。& U1 W9 L8 _2 y2 V9 E1 W8 m& q
推想要不就是在龍潭已經複訓跳過了,但沒列入記錄。
6 O) p$ P* y4 z; @要不就是在屏東複訓沒列入記錄。/ B3 B- j6 [! \+ e# @  y8 z* o
基本上就算是剛結束傘訓的新兵,下部隊正好沒多久遇上跳傘演習,還是要跟著部隊一起複訓。令尊第六次跳傘的時間與第五次相隔已經將近五個月,按照規定是要複訓的。2 h4 [4 m+ }" X) C. u7 j4 z, o/ T
學長不好意思學弟問題很多。
 樓主| a-kai 發表於 2009-12-7 22:34:52 | 顯示全部樓層
引用維基百科的「東山島戰役」
1 ~0 h9 F7 C+ y- I國軍傘兵部隊首次參與國共戰役/ k0 y7 e4 N# a+ J) D" {. ^: o
國軍以一個師實施首波登陸進攻。在強大的艦炮火力支援下,經過不大激烈的戰鬥,當天就成功的攻佔並且牢固控制了東山島上唯一的碼頭以及登陸場和向島內縱深進攻的出發地。島上的1200名解放軍守軍不敵國軍的強大火力和攻勢,全線退縮到島上的制高點,以堅固的即設陣地組織逐次抵抗,固守待援。戰役開始72小時,除了在公雲山制高點上的少量殘餘解放軍守軍(僅幾十人,重迫擊炮幾乎全毀,已斷水)利用有利地形還在進行小規模的有組織的抵抗之外,國軍基本控制了整個東山島全島。此時,國軍將另外一個滿員師和前進指揮部投放到島上,構築工事,修復損壞的碼頭,使實際登陸的兵力達二個滿員師。登陸作戰總指揮部和一個師的預備隊停留在登陸場對面的海上。在國軍登陸過程中,由於碼頭處於在制高點上的共軍守軍重迫擊炮的射程之內,損失了部分運載兵員的艦船。
7 k7 c) Z; c( i. S; K& m3 W9 q" m5 L6 H. |7 h

+ }5 J( B+ ]! B( J1 K) yC-46運輸機此役,國軍方面成功登陸東山島灘頭佔領縣城,並出動一個空降加強營(約600人)由數架C-46運輸機載運傘兵空降八尺門港,先空降突擊控制佔領該地等待以陸戰隊為主力的一個小型師的正規軍(約五六千人)後援再予以撤退。在核心陣地中,面朝大陸的八尺門最為重要,一旦八尺門失守,增援部隊將無法登陸,東山島必然失守。為了奪下八尺門,胡璉下令海、空力量全部投入戰鬥,甚至首次使用了美國顧問為其精心培訓的傘兵
/ O* T. I# Z- c8 @4 a2 A  p( Q9 U5 z" w$ N5 C* u# g
清晨時分,早先空降的傘兵已成功控制該島絕大部分,並俘虜了島上多數解放軍。按照原先計劃傘兵是在八尺門附近降落,主要是破壞八尺門和大陸相連的浮橋,以防解放軍渡海。空降部隊堅守了八個小時,經過漫長等待,因潮汐計算失誤,本來就比預定時間晚來的後援部隊,登陸時又是一團混亂無法前進,十六日中午過後八尺門的潮水漸退,事前一天得知消息奉令火速前往增援的解放軍2個師,紛紛渡海而來。空降部隊開始由四一○高地撤退,下午三時正面遭遇了只有近600人的傘兵,戰役打了一個晚上,隔日傘兵陣亡近半(大隊長張上校與分隊長李少校陣亡),解放軍於此時打上岸邊灘頭,後援部隊支援不力及通訊整合失敗,使得國軍被各個擊破 尤其前方的傘兵精銳死傷慘重,倉皇撤退時又留下一些傘兵未能帶回金門。傘兵的編裝是臨時的,也就是並非原先完整的建制部隊(默契問題),兵器訓練時間不足有些人都是第一次拿到M1卡賓槍,假想地形演練,士兵不知道是為實戰而做的準備。
+ Y+ n4 {6 y% ?! S9 T2 }2 T& J, D/ Y& w
另一方面,在島上駐紮的解放軍部隊撤退至的島上的200高地,據險而守。大陸增援部隊則起行增援。駐漳浦縣舊鎮的31軍272團行動最快,5點50分,戰鬥剛剛打響,先頭部隊就已坐上軍車出發了。其餘指戰員則急行軍到交通要道,向來往的客車、卡車叫停。一時間,通往東山島的各交通要道上,不同型號、顏色各異的轎車、公交車、卡車紛紛加入軍車行列,向東山島方向進發。16日上午9時,272團率先到達八尺門。緊接著,41軍先頭團、28軍先頭團也抵達東山島。與增援部隊會師後,游梅耀決定不等增援部隊全部到達就發起反擊,戰鬥開始向有利解放軍的方向發展。17日,解放軍31軍軍長周志堅率91師指揮部上島,一夜之間,雙方力量對比徹底轉變。  d- d0 \8 F; R$ A6 Y' r3 P0 _
$ e. }4 a2 o5 R1 T# Y. i9 c0 x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島上僅有公安80團的1200名官兵。團長游梅耀是閩西籍老紅軍,抗戰時曾當過陳毅的副官。由於力量懸殊,中華人民共和國福建軍區要求80團可以機動防禦,如果國軍大舉進攻,可以節節抵抗至固守東山島制高點200高地待援[1],甚至在更危急時,可以撤出東山[來源請求],尋機反攻。游梅耀認為,一旦撤退,國軍鑽入解放軍修好的工事,將給反擊造成極大困難,決定在前沿陣地先對敵軍進行阻擊,再主動撤退到核心陣地,拖住國軍,固守待援,這是戰術上的正確決策。
( q: d* D5 J. N
' [4 o3 z: o6 x  o  w5 @所以後來中國人民解放軍迅速增援,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重新奪回東山島並將沒能撤離的登島國軍全部殲滅,而告戰役結束。當國軍偵察機報告解放軍已成功增援東山島的時候,在吉普車上坐等勝果的胡璉還不信,說:「不可能吧,九龍江大橋不是已經炸毀了嗎,我算葉飛的增援最快也得48小時。」原來,解放軍僅用2小時就修好了九龍江大橋。隨後一直停留在海上的登陸作戰總指揮部決定,放棄還在島上苦戰的部隊和前進指揮部,率領部分從島上撤離的官兵和在海上待命的預備隊,撤回了台灣。致使島上部隊無法撤離,被解放軍全部殲滅。
6 V3 h' }: m: i- q. @' k" `* H2 s& Y
此役中國人民解放軍殲敵3379人(其中俘敵715人)、炸毀坦克2輛、擊沉登陸艦3艘、擊落飛機2架,而且這一仗將當時僅有2個旅2000來人的中華民國國軍傘兵部隊消滅了200多人
0 a$ _. f- K1 k- z==========================( Z5 J# ~0 ?' M4 _
請問shark兄是否知道此東山島戰役的確實日期,那場戰役不知是否在我老爸服役期間?
asun 發表於 2009-12-7 22:46:16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2哨 a-kai 的帖子

請參考本論壇有關東山島之役的相關討論。( G8 C% p( d7 [- Z! i* D

0 c+ G$ x! D, M( o" x1 h. Zhttp://www.rocmp.org/search.php? ... mp;searchsubmit=yes
5 U( w) z) o; g( _/ G9 B' Y$ i# B' e8 M9 T& o
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 ... hlight=%AAF%A4s%AEq
4 \( ?' b3 ^5 Z- o: I
, R1 T- E) z( o0 t0 z$ Ehttp://www.rocmp.org/viewthread. ... hlight=%AAF%A4s%AEq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7-4 06:24 , Processed in 0.03540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