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國兵制採徵募併行,即志願報效國家的志願役軍官、士官,與服國民應盡義務之義務役軍官、士官及士兵。
! x2 Z- y7 o& G馬總統為實踐其競選政見,上任後開始推行逐步全募兵制,預計在104年停止徵兵。將與英、美、日等先進國家一樣,採行全募兵制。
+ L. b6 E: G8 w& k小弟服役時為義務役下士,當「兵」的日子只有八週左右。就到憲校受訓十二週,邁入學生的階段,接著就掛了下士官階下部隊。
8 w" {: `1 `+ L3 x+ I" k; L( N; N9 S8 W) w1 @" o
但我還是認為,這樣太過於速成,最好還是由士兵幹起。服役滿一個階段後,再擇優受士官訓晉升士官。這樣領導者才會比較了解被領導者的想法,以及基層的作法,理論與實務較能契合。以免沒下過部隊,學校教的作法,和部隊有所落差,下部隊要重新學一遍。觀念上又過於擺官威,和基層士兵有些許落差。; e& a8 r! E/ |. X* H2 j' g3 O0 F
因為兵幹過的,你不見得有幹過。兵懂的,你不見得懂,因為實務經驗趨近於零。
) n% R' K! G8 n) X& m" J
8 e# O7 s6 f, Q1 \" o- g以醫護人員為例,醫生和護士在學校期間,都有下到各醫療院所,甚至到衛生所實習。藉由實習的階段,親身接觸第一線的狀況,驗證學校所學的理論是否切合實際。警員也是如此,警察專科學校正期學生班在每年寒暑假會安排實習,考上警察特考的基層警察特考與年度警察特考班的準警察,亦有安排受訓期間至各派出所實習。藉由學校學習、出外實習,返校驗證等階段,讓理論與實務更能合而為一。
/ U" e6 Y2 f" Z) W& d- y K/ L4 h1 L; @" }$ c
目前的志願役士兵,即是由志願役士兵中,擇優送訓士官訓,而晉升下士充任部隊士官。但現實上卻因為義務役官兵仍佔部隊的多數,部隊仍舊需要那麼多士官來維繫部隊的運作與勤務的遂行,因此短期速成的義務役士官,仍就是部隊中不可或缺的主力。
8 b; d( D) P; C6 F6 H# [. D和以往不同的是,過去是訓練嚴格、受訓時間長 (相較於現在,但真要和大陸時期相比,那還是短得多。大陸時期的憲兵新兵訓練就花上一年,所以以前的憲兵士兵可以當士官用,憲兵士官可以當軍官用...。)、役期長。
$ H% Y6 w- o- w3 v! X所以當大陸隨軍來台的老士官日漸凋零時,可由常士遞補。常士招募人數日漸不足時,可以由三年半志願役預士遞補。三年半志願役預士招募人數日漸不足時,可由兩年義務役預士遞補。
' e. E( `8 B, u2 l當然,不行的士官也是有。但整體來說,先天適合擔任士官,或是後天訓練補強的士官,仍舊才堪大用。
: c: t) E l# [8 q- K7 t' S$ U7 ?
由於志願役士兵的制度,是新的制度,很多都在摸索與過渡。大抵上仍有志願役的士官及軍官養成教育可以參考,但實際上卻把志願役士兵當成義務役的士兵來使用。舉凡入伍訓、憲兵專長訓,則是志願役和義務役士兵混雜訓練,這在一開始的觀念灌輸上面,就沒有做好。, f3 R, G! [1 t
以小弟為例,自憲訓中心入伍以來,我們就不斷的被灌輸憲兵是最優秀的兵種,社會上也對憲兵有嚴格的期許。雖然友軍不是很喜歡憲兵,但對於憲兵嚴格的訓練,仍舊是豎起大拇指稱讚。某次小弟奉令帶班至本師關西營區辦理教召的步五營實施夜間步巡,藉以嚇阻有意偷跑的教召兵。步巡完畢被營長請到營長室休息,營長坦承從預校開始,一直到現在擔任中校營長,對於憲兵還是很敬畏。我想敬畏的不是我們這身制服,而是憲兵嚴格的訓練,與嚴格的執法,是先期學長所打下來的這塊金字招牌。
/ U$ t( W6 \7 ~; B. k2 @, C$ s3 C9 l9 G
到了憲校受訓後,更被灌輸士官對於部隊的重要性,士官下部隊之後,是要領導弟兄、執行長官命令的。因此除了實習幹部制度的施行,藉以練習如何面對部隊、如何下達命令、如何指揮部隊、如何帶操上課等。在各項體能戰技的課程方面,都比中心還要嚴格,除了標準比士兵高外,更要會指揮、會以身作則。" H- w' C# l" a! L
憲校的分隊長與教官,會分享其部隊經歷。讓我們有心理準備,下了部隊遇到比我們資深的士兵,體能戰技比我們強的弟兄,該如何應付?如何帶領?如何交心?! p; g6 J' @7 V" F6 h3 @
而不是掛著官階下去,體能戰技不行、勤務不行、服儀不行、本職學能不行,卻只會用官階壓人。" Q* _: Y: |2 `% f
領導統御是門藝術,說起來很簡單,做起來卻不簡單。都需要時間與經驗的累積,才能拿捏分寸。才能讓底下的弟兄,分得清楚公開場合和私底下場合。公開場合要嚴謹、要貫徹命令,私底下場合可以輕鬆,可以愉快。這樣士兵才能打從心底服你,才能帶兵帶心。3 `& u2 X4 L1 E" `( {; H; G
6 d" X6 C& z! _- {% t
下了部隊,什麼都不懂的士官。除了肩膀的官階閃閃發亮外,其他都不懂,都要從頭開始學起。下部隊之後,做甲種服、服勤務、整內務,都是由資深士兵教我居多。但集合部隊、主持早晚點、帶操操課等,則是由資深士官傳承。& v# [0 K4 m, A, L. k
因為我們的役期長,做得好,贏得眾人得尊敬,會越當越輕鬆。兵把你當士官看,官把你當士官用,兩年很快就過了。做得不好,本職學能都不行,官把你當兵用,兵打從心底瞧不起你,兩年則是痛苦的過。! _0 w4 h- U, [# L
' c/ g0 f- P$ [' Z
小弟服役的時後,士兵新訓 (陸軍訓)+憲兵訓為16週。義務役士官在經過中心新訓八週後,送訓憲校十二週的士官訓。三年半志願役士官是直接到憲校報到受& u. q6 a' R& ~' [0 E6 S. F
20週的入伍訓及士官訓。再怎麼樣,都還是在憲兵體系受訓。
. W4 N! f* s; g/ v) V現在的新訓,則是統一由後備司令部新訓五週,抽籤抽到憲兵到憲校受四週憲兵專長訓。實際訓練前後加總僅有九週,只有過去的56%。但過去的制度,憲兵從入伍就由憲兵自己訓練,雖然前八週名曰陸軍訓,實際上卻是後八週憲兵訓的加長版,更不用說每天晚上都可以加長操練的特別放送版。
( W0 @" ]- ?- U2 ~! h4 ~( H先不討論訓練強度與標準的問題,光時間就常出許多,更不要探究現在很多人反映中心都在出公差。- O1 l9 z2 Y. ^7 h
現在的義務役士兵,可以推說役期只有一年,所以新訓時間壓縮。但志願役士兵長達四年半的役期,新訓+憲兵專長訓也是九週。若要推說役期短,那就有點說不過去。有鑑於此,目前司令部是有規劃五週後備司令部的新訓+四週憲兵學校的憲兵專長訓外,另加三週的志願役專長訓。
# w0 Q" n6 Y4 `- _小弟認為這是一個不滿意,但可以接受的補強措施,因為畢竟志願役士兵的役期長。多花點時間在打底上面,是可以強化其體質,培養其氣質。如果5+4+3週的各種新訓及專長訓,都能夠集中由憲校實施,則更能發揮較佳的效果。畢竟陸軍很多東西,在憲兵是用不到的。憲兵很多東西,是陸軍根本不會教的。此外,在觀念養成上,也可以一以貫之。& A/ o) Z+ l5 K* M
, z \. R5 X; x5 X6 k8 Y
美軍在越戰過後,徵兵制也改為募兵制。推行之初,募來的素質不佳,募兵單位又要四處拉人頭衝業績,部隊也要鼓勵留營人數來衝業績。美軍在越戰結束後,士氣低落至谷底。許多有志之士選擇離開部隊,有些堅持理念的軍官選擇留在部隊,等待時機改變部隊。相關的文章,有興趣的學長可參閱史瓦茲科夫將軍傳等自傳。7 d) k2 G: T$ ~$ k; p4 K) j
小弟認為,目前我們的募兵制也是如此。為了達到上面的目標,所以募兵單位卯起來拉人,各級部隊藉由各項活動來包裝當兵是多麼好的事情。所以舉凡各種美化的說法來吸引人簽下去,花了大把的經費辦宣傳活動。
7 I' b$ y' O& }" K* l! u但募兵的核心問題有沒被凸顯?我們要的是有心服務軍旅的志願兵,還是趁著不景氣隨便混個幾年的志願兵?所以我們的募兵文宣,不斷的強調薪水有多少?福利有多好?6 Z1 t3 V. Q2 @: i7 I1 W; R
以前志願當兵的人是從軍報國,現在志願當兵卻是被宣傳成一份工作。訓練又不嚴苛,軍旅生涯又沒目標,部分志願役的兵卻和義務役的心態一樣。這樣的募兵制,花了大把的鈔票來養志願兵,戰力表現卻比不上以往的義務役。六倍於義務役士兵的薪水,換來留營率只有6趴的募兵制。
- v" w, G+ W9 O6 D
) e9 y: T1 b; E; @國防是一項專業,是一個昂貴的安全保障投資,而不是養一個紙老虎。而不是把募兵制弄成逃避社會不景氣的跳板,或是進入之後才發現和宣傳的落差太大。4 j* k, G) C- r' j0 |) q/ D0 M
既然現行的募兵制,是把官兵專業化、職業化,那就更應該要從志願役士兵開始搞好。有目標,有未來的部隊,才能吸引優秀的人才加入。若是每天只能玩掃把,等退伍的志願役士兵,那募在多也是沒有用。
! L8 [- ]' v' o' q h5 _! d |承平時期的部隊不打仗只能靠訓驗來維持戰力,承平時期的部隊訓練差又沒目標,那存在的意義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