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全台普降超大豪雨各地災情頻傳,趁著空檔索性整理多年以來單車遊記,搜索編輯之中意外發現一篇沒有機會完稿的單車遊記,略事整理後上傳與大家分享… ) ^. l$ x: o5 t9 w [" ]
* U, H2 @; Q: j- k7 }1 o. Y+ f" E; x
上次造訪蓮池潭發現一個有趣的火車站,我相信這火車站從來沒有賣過一張票,也沒有旅客能在這上下車,它只具有火車站的樣貌,一樣火車站的功能都沒有!千萬不要來這裡等火車哦!它座落於蓮池潭旁親子遊樂公園內。 - K) m$ T9 |* E+ P" S( c1 s
* Y$ I5 @4 x/ d
; i: {$ n' |2 g2 K* M" m ?" J4 G
整座車站仿造台鐵日式木造建築的型式,不止車站內部的售票台,連行李房及候車處都跟真的一模一樣。 * |# N! G4 G: b+ Z$ I3 I6 l v
- w/ t0 C2 [7 O) t' g
6 B/ A5 N0 m( k3 w3 L' c火車頭本尊出現了!據說是高雄市政府認為只有火車頭在這裡很奇怪,所以就幫蒸汽車頭建了一座車站,就是現在的這座『蓮池潭車站』。
4 @ ]& n; @' w e- B4 m2 t) S
- @* k$ M! C( Y* t/ Y( `/ n& k( F0 z8 U. z N& k, A9 z) J( u
這二台蒸汽車頭已經太久沒人保養了!原本是台鐵縱貫鐵路的主力機車頭,不過在退役後,它的價值就只剩展示用了,車頭內都灰塵很厚了!
+ U7 d) t% j1 t, o" Q
$ L; v8 q. P9 S/ I6 H
5 u4 {) f9 _& J( B% F% _, V$ J位於高雄市左營區龜山巷157-2號的眷村文化館是少數幾個專為保留眷村文化而成立的場館,上次到蓮池潭沒進來看看,今天一定好好看個夠!
) f% L1 B" O' X8 X ) R3 c2 B7 H+ |7 D& P
$ u7 N/ v6 y% d1 j9 L8 H
館外專為眷村文化而設「時光走廊」!把單車鎖好,進去參觀囉!
4 ]5 v. V9 P* G8 p9 ~1 n$ l # V5 `% a- ]0 o& K& a6 @
; ?. T2 z0 N+ {, C
眷村的由來及歷史典故: : n& X- i2 c# u4 \4 K0 A
z7 D2 K) i7 c' ^, }
# x; S) I) C C: a0 _7 ~" r5 z; X左營眷村文化館原址為海光三村舊址診療室,當左營處處都在拆眷村時由文史人士保留下來,不單單只是舊建築再利用,有更多的部份是期望透過在地的情感留存,保留眷村的歷史、眷村的生活、眷村的記憶、眷村的故事…
0 Z0 ?, F, ?$ D1 G* \8 \; K
; }1 W2 d7 P! A( \/ C* [" k
) g6 `6 {5 M! @! D進入眷村文化館就能感受到濃濃的歷史味道,館內播放鄉音十足的懷舊國語金曲,更讓人回到那個隨時反攻大陸的時代。 [/ G! u: I6 ^7 k1 p* F
8 p3 s6 m: ?2 ~7 p, E$ ^8 h7 ?; e9 z7 C
以前到眷村第一眼總會看到熟悉國旗及必有的眷村自治會辦公室。
5 ] e% f$ M! B
/ Q! f6 S) F; s6 ?6 Q! X' U( p- a1 y) ~$ Z& g7 D
眷村常見的夾泥牆說明: , {1 ?! [ e% h
7 X4 T& @/ l- v+ k: N9 i+ S2 @9 r* E. }- y- t/ `* |7 Z+ _. K* I1 v5 h
夾泥牆實物:: Z; ]7 P4 r/ b1 J" e
夾泥牆就是所謂的竹籬笆,當年軍餉微薄生活困苦,但眷村居民認為很快就會再攻打回大陸,於是許多眷戶便以台灣所產的竹子就地取材,以竹子編織作為圍牆,只要牢固耐用即可,寬度和高度也都是以各家圍牆所需來做製作,由於當時到眷村家家都以竹籬笆作為建材,因此眷村也被稱為「竹籬笆」。8 m: x, w/ j$ Y& _7 @
& Z$ G* r7 N/ L5 M5 i+ \2 g
9 J# A% A* z$ i% {( h1 l走進眷村的民居,就從客廳開始吧!大同懷舊電視(有拉門的那種)、單皮沙發、撥盤電話還有蔣公像這就是傳統眷村客廳。 $ i3 F" m. n) J7 V5 ?; X2 V) V
* M8 @7 s9 \: \4 @, D: d; r5 i2 ~' o2 ]& ]' C' K* O7 z% I2 R
當然還會有爸爸看書、小朋友寫功課的傳統書桌椅。 ! j/ Z: Q" f: T0 C; B( e5 O( O
0 d6 a# h% N3 r* j; x# ^4 U3 y
1 q$ u8 Y3 ]* ]+ c* s牆壁上有各級長官送的親筆簽名照,照片越多、層級越高代表爸爸的「級數」越高! 4 x* |* o" B' L" \
3 ?3 ?, o% q' h% Q% A% e+ N, V
' I$ [1 V# ?7 C6 x! P
眷村家裡都會有一張母親或阿嬤坐的搖椅,還有代表永懷領袖的蔣公玉照:
+ q! s/ q. c* i7 ?; @1 \ $ j6 K4 C4 K8 N
, v) s1 \! d% p
眷村家庭擺飾,一定會有父親戰利品,這個大同寶寶跟我同年!
/ f6 p3 a7 }& i5 B7 J 8 \" D+ s* {2 Q d5 p
! N# p, z/ R" O% n; k% t5 {還有家人曾經服務過單位送的紀念品。 % a9 w1 V" R: p# v
; B+ Z7 l1 b. }8 w
7 p# @. G: T; a8 f少不了的是母親晚上縫製征衣或幫小朋友補丁的腳動縫紉機,當然還有母親「押箱寶」長旗袍。
6 e7 X) F/ I; I$ J
! @; ^- ~! a( r( E7 r" M
7 p' z. U5 N3 d' s- P. J2 j在那個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寫信是維繫親人感情重要工具,特別是海軍,一出航就是大半年,一封一封的家書代表對家庭、親人無窮的思念!
% o% x- }, z; D$ E7 }( y2 o/ F
9 v, V9 x- o7 h) b3 |8 F8 |" |! I2 d' y" Y* q/ A
在那個「保密防諜、人人有責」的年代裡,來自海那一邊的家書不止是遙不可及的等待,更是會招來通匪的殺頭大罪,對家鄉的思念只能封存在心裡,等到開放通信,來自大陸的家書是最初的等待。
- {* t0 ] U, e% g " ^& ?* P& |* I, `' M) a+ H. M5 B5 Z
# h1 \; d! h. A; s/ x! ^眷村民居黑白照片及存於街頭巷尾的反共標語: 3 B8 c" G: m3 s" v, f
+ y H$ p! b" w p' [( h
" j9 r2 `: j, n' H, q台灣最近戰役是四十七年「八二三砲戰」,該戰役以後軍人得到獎章大多屬「累功換章」,是不是戰功所得並不重要,只要是獎章就是榮譽!展示櫃軍服及獎章,就是由照片本人提供。 ^! b, o" j5 z% Y p2 v
% w6 k1 Z7 I+ g! ]7 n9 a% Q! c( l6 M7 _
文化館內有來自桃園某眷村居民組團參觀,追憶彼此熟悉的點滴。 + V3 y9 p6 U7 D6 }+ w" a
+ [$ @; T* k9 ?* b; n9 n
1 ^. H6 d: X ~1 h$ h
民國三十八年,是台海許多人與家鄉從此生死相隔的一年,因為國共內戰失利,那年,許多大陸軍民退居台灣,有人等了四十年終於有機會再重回老家,有人再也等不到落葉歸根的那一天。據統計高雄市眷村總數共有五十九個,因為左營軍區之故有近半位於左營區。
K% a& H% A- o. Z; n, K+ H
4 U9 V1 c# H: p" }2 [4 l3 y; D( e. e1 b/ V6 \" e
眷村特有紅門、國旗、竹籬笆、反共標語、飲食文化、管教方式等形成特有文化。隨著時代變異,老舊眷村在政府推行改建政策下,隨著推土機及大樓不斷出現,慢慢消失不見,而第一代軍眷也逐漸淍零,第二、三代也因為工作、婚姻種種因素搬離家園,當年活絡的景象已不復見!
1 Q8 Q& D8 d8 w( @" X, W2 b所幸,在左營還有這樣一個具有海軍特色的眷村文化館,不止保留了當時生活形態,也串連軍眷彼此共同革命情感。 4 h3 |" K- w5 g( u
" _- T) @& ^, ~$ v2 t
]6 B8 ~9 n r. H$ P2 P
本文我很久以前寫的,現地應該沒變多少。- A" Q6 e! v5 i7 R( @2 B
那時還不太懂縮圖與上傳,照片過小敬請見諒…
* ~1 T3 m) H2 x; p0 a* r9 V2 s* z+ J# R, j* @
, j6 f' u* D% w' \4 o `: @* J. o
左營眷村文化館網址:請點選下列..; |) h, @ z$ h' X! V; O2 q+ B! r
http://village.khcc.gov.tw/internet/
; `# Y; E9 O2 l) `9 J Y8 z4 Q/ ~7 M4 u+ ^5 d1 s
; y+ w: O! d$ k. z7 \
4 k! ?/ C$ D' y
$ `6 c8 r$ q/ g/ @, @
全文完................
2 h; j% @1 H" [# t! i+ X
$ T5 Q" d. _. A! G0 P* d
0 p w6 C* @6 ?) I* A" C- H* i; v; 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