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
2008/04/10 00:32
http://city.udn.com/59263/2809967
金門古寧頭戰役五十七周年台灣客參訪古戰場
中央社 2006-10-2519:29
(中央社記者倪國炎金門二十五日電)
今天是台灣光復節、也是金門古寧頭戰役五十七周年紀念日,
有五百多位台灣觀光客參訪古寧頭戰史館、憑弔古戰場,
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和金西旅也聯合舉行祭典,感念國軍
保衛台灣安全的貢獻。
爆發於一九四九年十月二十五日凌晨的古寧頭戰役,中共
第十兵團先遣部隊一萬餘人,摸黑於古寧頭、壟口一線
強行登陸,準備拿下金門,做為進攻台灣的橋頭堡,
國軍第二十二、十二兵團官兵浴血激戰三畫夜,
入侵共軍非殲即俘,奠定台灣五十多年來安定的基石。
為紀念這場讓台灣轉危為安的戰役,國防部於一九八四年
興建古寧頭戰史館,陳列戰役時的武器、圖片、文物等,
二零零零年六月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自軍方手中接管戰史館,
斥資整建、更新陳展設施、並攝製「古寧頭大戰」短片,
將展覽由靜態提昇到動態影音境界。
在古寧頭戰役發生後五十七年的今天,金門雖然沒有舉行紀念活動,
但是,仍有五百多名台灣觀光客參訪古寧頭戰史館、走訪古寧頭
北山彈孔纍纍的共軍指揮所、前往西浦頭李光前廟追悼為國捐軀的
李光前團長。
其中,嘉義市文化局局長饒嘉博率領的文化資產保存志工三十多人,
到金門進行學習之旅,以古寧頭戰史館為教室,當他們從導遊口中
獲悉今天不但是台灣光復節,也是古寧頭大捷紀念日,他們興奮表示,
上了很寶貴的一課。
為感念國軍保鄉衛國的貢獻,金管處處長黃文卿下午帶領員工,
在古寧頭戰史館前舉辦祭典,追悼當年戰役身亡的國軍英烈,
金西旅也由參謀主任許森賢上校帶領官兵代表參加,追懷先烈
為國犧牲的精神。
出處: 金門古寧頭戰役(1949年10月25日) - 國際軍武網友聯誼會 - udn城市
http://city.udn.com/59263/2809967#ixzz2Hp4zzg4T
---
上面 是古寧頭戰役的過往 ~
經過了 60幾年~ 為了紀念與緬懷這群 國共將士,
在古寧頭戰役館入口處右手邊 成立了古寧頭萬聖祠~
古寧頭萬聖祠落成 祀國共軍亡魂
http://www.youtube.com/watch?v=auhU0NlqLl4
古寧頭萬聖祠 圖片與文字介紹
資料來源網頁連結
http://tw.myblog.yahoo.com/ttt-0920/article?mid=11999&sc=1
古寧頭萬聖祠
分類:金門影像雜談 2010/08/06 22:50
曾是國共戰場的金門古寧頭..
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金防部排雷大隊執行
古寧頭至沙崗排雷行動.排出上千座明.清兩代
以來以李氏為主的祖墳.
以及民國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
陣亡的國共兩軍軍人遺骸..
為表達撫慰亡魂的誠意.
共同在雷區覓地興建
''萬善祠''以奉祀亡靈..
建廟地點在古寧頭戰史館右側排雷區附近..
工程並於九十九年一月二十六日動工.並於同年七月十五落成..
萬聖祠落成.不但古寧村先民獲得安息場所.更具意義的是
六十一年前古寧頭戰役時.國共兩軍的遺骸終於有了歸宿.
讓後代了解戰爭歷史.
記取教訓.進而追求兩岸的和平..

沙崗公祭軍民百人祭亡魂及萬聖祠落成
縣長及金防部指揮官祭祀典禮..
這兩張是出自金門日報..
 
落成的萬聖祠位於古寧頭戰史館前步道左側.
安置奉祀古寧村先民及古寧頭戰役國共兩軍遺骸.
使該區營葬之先民及陣亡官兵英靈歸靈有所..
 
萬聖祠:
國軍執行排雷任務.致該區作業時.周邊金寧鄉古寧頭村部分村民.
及38年古寧頭陣亡將士有(無)主墳墓被挖掘移位.為使該區營葬之
先民及陣亡官兵歸靈有所.並對其遺屬有所交代.爰順應鄉親民意.
興建紀念性建築物「萬聖祠」廟.俾供安置奉祀.以慰先靈..
縣長 李沃士

其大門對聯: 古寧戰役周甲子 金門城持聳秀異

古寧頭萬聖祠落成安靈有所
http://www.km-airnet.net/webroot/news/news_view.php?num=13575
更新時間:99/07/16 09:54
古寧頭「萬聖祠」落成儀式,昨日舉行,縣長李沃士、金防部指揮官張慶翔
率軍民代表祈祝亡魂安息,庇佑地方與兩岸和平。
「萬聖祠」落成儀式於昨日清晨六時三十分舉行,金門縣長李沃士、金防部
指揮官張慶翔、金寧鄉長陳成勇率縣府局室主官、鄉公所各課主管以及軍方主管、
古寧村長李朝金和村民等軍民代表四十多人參與祭典。
縣長李沃士、金防部指揮官張慶翔依古禮為供奉的地藏王菩薩開光,並帶領
軍民代表祭拜奉祀亡靈,祈祝亡魂安息,地方安寧。
李縣長表示,「萬聖祠」興建,緣起於民國九十七年十二月間,金防部
排雷大隊執行古寧頭至沙崗排雷,排出逾千座明、清兩代以來古寧村民祖墳,
以及三十八年古寧頭戰役陣亡的國共兩軍遺骸,引發地方民眾關切。
李縣長說,為使該區營葬之先民及陣亡官兵英靈歸靈有所,並對其
遺屬有所交代,金門縣政府經會同金防部、金門國家公園管理處研商,
並與古寧頭村民協調,去年十月間斥資約新台幣八百萬元,在古寧頭
戰史館前步道左側興建兩落一拜庭規模的「萬聖祠」,安置奉祀古寧村
先民及古寧頭戰役國共兩軍遺骸。
李縣長說,「萬聖祠」落成,不但古寧村先民獲得安息場所,更具意義的是
六十一年前古寧頭戰役時,國共兩軍的遺骸終於有了歸宿,讓後代了解
戰爭歷史,記取教訓,進而追求兩岸的和平。
---
國境之西 ~ 金門 古寧頭戰史館
資料來源 圖片與文字出處網址
http://blog.xuite.net/m0952/blog2/51941390-%E5%9C%8B%E5%A2%83%E4%B9%8B%E8%A5%BF~%E9%87%91%E9%96%80+%E5%8F%A4%E5%AF%A7%E9%A0%AD%E6%88%B0%E5%8F%B2%E9%A4%A8
羅 賴 把 ~~~ 遊 戲 人 間
且 把 人 間 當 遊 戲 一 場 盡 情 開 懷
2011-09-28 03:43 國境之西~金門 古寧頭戰史館
"一戰古寧頭 再戰大二膽
同仇敵愾 消滅匪黨 光輝的八二三....."
當年這首由"番茄姑娘"蕭孋珠所演唱的"風雨生信心"
曾在我童年記憶裡 留下深刻的印象
(唉! 又不小心 透露我的年紀了~)
在金門參觀了"古寧頭戰史館"
也讓我對這段歷史 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地址:金門縣金寧鄉 古寧村
電話:082-313274
開放時間:08:30~17:00
戰史館位於金門的西北部 也是古寧頭大戰的所在地
入口前出現的龐然大物~反空降堡
這在金門的十字路口 常常出現哦!

接著走過一段處處聞啼鳥的綠色隧道~
右邊出現了一座小廟~萬聖祠
原來是為了祭祀當年古寧頭戰役 犧牲的官兵
小路的盡頭 矗立一座白色的城堡
就是戰史館了
館外牆上的浮雕 訴說著古寧頭戰役的故事~
還有曾參與古寧頭戰役的"金門之熊"~美制M5A1輕型坦克
走進館內 首先映入眼簾的畫作~
民國38年10月25日凌晨 中共解放軍登陸金門
和我方英勇國軍 展開三晝夜的激烈戰鬪
最後解放軍 全軍覆沒
這場大捷 不但保衛了金門 也鞏固了台澎金馬的安全
館內藉由一幅幅的油畫 來描繪大戰的經過
蔣公曾於民國39年 來金門慰勉參與古寧頭大捷的部隊
當時的座車~美國福特公司1944年製的指揮車
也陳列在館內
戰爭武器的展示
有功將士的介紹

被國軍俘虜的中共解放軍
這樣的畫面 雖然是真實歷史的呈現
但對大陸人民來說 卻是很衝擊的
所以來到金門的大陸旅遊團 都不會安排來這裡參觀
下圖裡 這座烽火中的建築物 叫"北山古洋樓"
是古寧頭大戰 最真實的見證
離開戰史館後
女兒說要帶我親眼去看看畫中的洋樓
這棟"北山古洋樓" 是旅居菲律賓的李金魚先生
於民國17年 返回家鄉金門 為兒子娶媳婦所興建的
在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役中 曾一度被共軍佔據 當成指揮所
如今斑駁的外牆 還能清楚的看到彈痕累累
當時戰況之激烈 也就不難想像了
戰爭是如此的殘酷!
不管是戰勝或戰敗的一方 都有說不盡的血淚滄桑
當年為國犧牲的英雄 現在又有誰記得
黃土下長眠的白骨 可已安息?
是非成敗轉頭空
青山依舊在 幾度夕陽紅
---
小李霏叨
文字內容出處網址
http://gl25092.blogspot.tw/2012/04/blog-post.html
2012年4月8日星期日
萬聖祠奠安之感觸
最近和父親聊到老家古寧頭沙崗那片農耕地,北邊點就是海岸,
若沿著沙崗路由南往北走,會往左右兩邊岔開,分別到兩個碉堡:
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當然現在已經無人看守。
時光回溯到民國38年的古寧頭戰爭,共軍登陸就是在西一點紅到
東一點紅這一片海岸,最後也是在這裡,共軍被擊敗、殘兵被俘虜,
按照國共兩邊自己的統計(參考維基百科),估算至少有上千名
共軍陣亡,國軍陣亡的將士沒問題,已被安置在金門太武山下公墓,
而上千名陣亡的共軍呢?
聽老家哪兒的宿老及老爸的說法,絕大部分就地掩埋,甚至村里有些人
當時還被國軍要求去協助處理,這些人埋在那裡呢?
就在西一點紅及東一點紅那片海岸。
回想一下,古寧頭戰爭打完了後,國共間還是很緊張,金門周遭海岸開始
佈滿各式各樣的地雷,戰車雷、人員殺傷雷等不勝煩舉,怎麼佈雷的呢?
聽過父執輩駐守過金門的一位陸軍徐伯伯說,以人員殺傷雷為例,簡單講:
【要多少、有多少、撒多少】,雖然有些誇張,但打個八折,應該也離
真實情景不遠。也因為如此,沿海的沙灘絕大部分沒有經過什麼翻動。
接著,民國95年5月26日,台灣的立法院通過【殺傷性地雷管制條例】,
依法需於102年6月14日前完成國內(主要是金門馬祖地區)地雷的清除。
政府開始了除雷。97年12月,除雷工作進行到古寧頭沙崗北邊海岸,
清出了上千具骨骸,挑出了塵封已久的往事。官方說是有含當地民眾
明清時的先人古墓,但以早期民眾習俗,所謂明清時先人古墓,也僅是
各自埋葬在田裡或田邊,概算沙崗的農耕地數量以一百計,一田兩位
也才兩百,怎樣也與上千具骨骸兜不攏。因此,我自己推估上千具骨骸
其絕大的部分,應該是當時共軍陣亡的將士。
我用GoogleEarth的時光機,抓了兩個時間點、同一個地方的衛星空拍圖,
分別是2006年及2009年,2009年那張可以看得到好像畫了格子似的
除雷作業區塊,有興趣者可以用GoogleEarth或Map來看看。

2006-08-11 2009-10-29
負責第一線除雷的金防部人員心理總也感到不安,縣政府
也需妥善處理好先民古墓的問題,而該區域屬於金門國家
公園所管理的範圍,所以三方共同想了個做法,設立【萬聖祠】
以奠祭該無名之亡靈,在 99年7月落成了【萬聖祠】,
100年4月29日舉行安座儀式。
此做法除了消弭了當地村民不安外,我想最重要的意義是讓當時
共軍亡逝的後代,也能夠來此弔祭先人。這方面相對於縣政府計劃
要做的百年和平鐘,應有相輔相成的意義,可以相得益彰,
讓【戰地】真正轉化成【和平之島】,也讓兩岸民眾的心更加緊密。
先前看過大陸一位歷史軍事專家的文章,以大陸的角度來敘述
金門戰役(及古寧頭戰役),最終提到從廈門瞭望,遙祭在金門
戰役逝世的親屬。如今萬聖祠已奠安,兩岸商談的陸客自由行
也即將開放,讓有需要的人們,可以更近、更人性地完成其心中的掛念。
後記:
父親有提到在古寧頭這,之前每年農曆七月,
村里的鄉親都會集資購買金紙,由村長統一拿到
沙崗祭拜,我想這也是鄉親所能夠盡的微薄之力吧!
願、戰爭的傷痕,
能、慢慢地撫平;
祈、兩岸共攜手,
創、萬世之太平。
[ 本帖最後由 soavii 於 2013-1-13 14:39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