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政治作戰] 【轉貼】從軍中管教問題談起

[複製連結]
陸戰憲調士官長 發表於 2005-11-10 20:3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7432|回覆: 1
■鄭曉時 中央研究院社科所副研究員 2 F2 M6 [; m6 t5 w

& k) n# L8 n4 C. V由於政戰制度的主要功能在處理軍隊內外有關「人」的問題,
5 X. h3 V; |1 q: Z5 c# V; {並負監察職責,故凡軍中弊端、軍中不當管教、意外事件,政戰體系亦應負責。唯有政戰制度現代化,重新檢討其定位與功能,軍隊與社會才能良性互動。 ' t! |; K+ l' p$ }' n+ j1 E

: p/ E) B) ^' P: J& `8 Z種新制度的建立,目的在革除過去的弊端。
% C5 d" m, v% j. y$ L$ W然而,當制度確立,原有的弊端獲得矯正之後,, c9 @) K5 P, O$ }( s- z8 K
這個制度往往就喪失其功能,而使原有的弊端重現,
+ E* r6 L/ b. G或出現新的弊端。政戰制度的情況,似乎也是如此。
$ ]2 ^9 s& P  g5 }6 {3 Z6 X/ c+ Z
國民政府播遷來台時,在國軍中重新建立政戰制度。
* x3 ?3 `1 L, D8 q3 p9 U6 S這麼做的主要目的有兩個:, X' J7 ?3 W7 i1 p
一、以黨領軍,發揮黨、政、軍聯合作戰的功能;% E0 M9 B- F: z- G
二、革除軍閥積習,提振軍心士氣。; l# W* Z; ?* L: J% n# Q
第一個目的,已經隨著政黨政治的興起而不復存在。
8 i4 j1 I9 i1 [& m第二個目的,現在則仍然存在,並且成為政戰制度所要發揮的主要功能。
; }. S+ k( U% g$ R然而,從尹清楓命案開始,一連串的弊案與因管教不當所引起的命案,: r" i$ m- s5 M: A  ^% E- S
不免令人對政戰制度的功能產生質疑。0 {9 h3 X# D& r+ ]8 ~
當然,這些案件的發生,情況有所不同,
' J. u4 `! J1 }8 J- |也不完全是政戰人員所應負和所能負的責任。
" J3 N& q% @+ l2 e& c" H但是,由於政戰制度的目的主要在處理軍隊內外有關「人」的事務,
8 h6 X/ t+ J1 R( b4 O並負有監察的職責,所以政戰體系也應負某種程度的責任。 " Y1 [+ ?- k" Q. ]  P

6 g% D2 Z. A- l& J* E政戰制度功能應重新檢討 * z3 w' K$ ]/ x, \" l3 Y

( i! E" g* y* w8 w6 E政戰制度重新設立之初,/ N0 e1 E  s1 G/ N
在革除軍閥作風(如貪污舞弊、不當管教、及不服從命令)和提振士氣方面,, V4 r( l6 X7 V' {% W1 j
的確績效卓著,有口皆碑。
- s$ F" R2 _0 s( P連極力反對政戰制度的劉宜良(筆名「江南」),
% ^9 a2 G! h% ~" S對這一點都抱持肯定的態度。. ~$ }& v# i$ m+ Y
政戰人員也一直享有「軍隊保姆」的美譽。在這段時期中,
6 w5 U+ e& x' `7 {: P政戰制度受到的最大批評,在於「黨化軍隊」方面。
( p6 b1 g6 I1 o* T6 w3 v現在,這個批評已經找不到著力點;
- q$ y6 i' t  y) p% _5 u! M  U. `因為,政戰體系中的黨務工作體系,在解嚴後「軍隊國家化」的要求下,
4 E+ U( I0 {  @/ p8 ^, W已經撤消。處理軍隊內部社會事務與軍民關係,成為政戰制度目前的主要任務。值得思考的是,這個功能如果無法發揮,那麼政戰制度的前途就不免令人憂慮。 $ s: B7 D8 m: |% h; k
. t- x, [$ o8 `* _' c
基本上,筆者認為目前的政戰制度確有存在的必要。
" C5 x6 V6 y7 X& Z' I# r+ `2 O軍隊是由人所構成的一個社會體系,不可能沒有「人的問題」,  P3 W9 @6 q, B% `
也不能與整個社會、政治體系絕緣。% p' |9 m8 u. U0 A0 H1 b
因此,任何國家的軍隊都必需有某種(些)機構來處理這些問題。
. H9 n8 _1 U) ?5 ]- r+ b例如,美軍設有「宗教官」、「民事官」、「新聞官」、「社會工作官」+ Y, r  z. R* V, q% e: N8 O* Y
及「心理醫師」等官職;這些人員所做的工作,與國軍政戰人員所做的相當。
- u1 D2 `  J' U9 K- v' Q) o所不同的是,這些單位,並未像政戰制度一樣,組織成一個比較完整的體系。
! H* p1 X' K* h1 o: j單就組織上而論,有一套完整、嚴密的組織體系是較優越的;1 I1 Z+ ~, C1 O! G, q
因為,這樣才能進行全盤規劃,細部分工、及政策的貫徹執行。7 d. g. v' p/ D5 n1 Y
美國學者在檢討越戰的失敗原因之後,即曾建議設置類似的統轄機關。
& T% f% t4 R, @& E# C, s因此,政戰制度目前由總部到連隊、和綜攬有關處理人的事務的組織架構,: C6 D& {0 K) B8 O) V8 Q9 @6 I/ e6 o
仍有維持的必要。 " W# M, v5 y" w
, N9 m) o  {) v# T! B5 r3 o
政戰組織應隸屬軍政系統 % u; P/ _2 C5 i- N/ F. T8 x, o

/ Z: Q( R) v- \+ b. i但在變革方面,筆者將拋磚引玉,提出下列幾點粗淺的構想:
9 f+ G* H. m1 R
7 U7 }* J7 z: W' L* a! h# v) ]! ~ 一、將總政戰部移至軍政系統,5 v" `4 T5 l0 f) e; \, U
下設(一)軍民關係科(處理與民間有關的事務,促進軍、民和諧與團結);(二)軍政關係科(處理與國防部之外的政府部門相關業務);  I+ H/ i8 y0 J7 x1 u* T
(三)監察保防科(處理有關行政監察與忠貞考核業務);- x2 T: S% Q" O2 Y" S
(四)訓練輔導科(制定訓練、輔導政策,並接受申訴);及3 U" z2 N6 b5 p
(五)政治作戰科(研究與執行對敵政治作戰)。6 @1 F1 N: u% H4 Y3 M9 i
這五科均由國防部副部長領導,向國防部長負責。
2 w- [7 J! r/ H; W五科之下,除了設置業務單位之外,還應設置研究單位,
8 s5 p, D0 m" Z, A& F+ p網羅社會科學人才,對有關問題進行研究,) Y& i6 u7 @- E: B
並提供政策與業務方面的諮詢服務。 + f$ Z: |5 S+ q; E7 _1 ?& M

; b, h+ t8 ]3 G4 Q5 t' z9 ^建議將總政戰部移至軍政系統,最重要的理由在於提升上述五種功能。
# W) K& t  w1 u4 k就第一和第二科的業務而言,由軍政體系來處理,9 s$ ~6 ?3 Z5 p. s  |1 }/ t5 X
比由軍令體系處理方便有效,並且可以接受立法院和監察院的監督。; n) T. k, Y# L' o2 x
就第三科而言,將監察保防移出軍令體系,/ o, H: \5 D6 a3 O
可以讓監察、保防的功能擺脫軍事官僚體系的束縛,避免濫用,
' M# c$ w2 {, r發揮更大和更公正的功效。就第四和第五科而言,
9 _8 F( q% R1 q網羅各種社會科學的專家和具有實務經驗的人才極為重要。8 q# f0 C2 w: W7 }) ]
設在軍政系統中,較方便網羅這些人才," Y6 a( h: P' \7 U- |1 c' @. i
並有利於與政治、社會發生良性互動關係。研究人員以文職為宜。  Y& p6 _9 v6 N! C9 i. n7 f
這也可以成為延攬退役人才的一個場所。
5 K" g6 T5 S0 a* ?5 N7 ]1 k9 I( S3 S( I, ~. Z4 Z
政戰學校宜改制為「軍事社會科學院」
. w$ `" p- V8 Z$ C4 L( T' y! c/ G
二、政治作戰學校,應朝軍事社會科學的方向發展。
+ D9 p+ j& P% v5 R名稱上,最好也能更改為「軍事社會科學院」,以一新耳目,/ }: K9 O- I7 y# A% j# _0 G
使社會大眾了解該校的性質,並擺脫不必要的心理束縛。
# ?# E( e/ o7 t% G( i7 K大學部的專業分科,除了學術專業外,所授課程應儘量與軍隊事務結合。5 J8 ?1 {, i9 |6 N/ L( S! i
研究所的課程更應如此,並鼓勵研究生從政治學、
1 W+ z6 l: V* R% g% i社會學、心理學、歷史學……等角度研究有關軍隊的問題。  R% O& E; m( M# f3 c: s1 g( a, L: n
這個學院的師資,一部份可以由第一點所提到的研究人員兼任;
( V, |; v% |3 _4 }部份教材或參考資料,也可以由他們提供。; ]3 m4 g2 A" X) l& M, f9 G
如此一來,兩個部門就能形成互補的良好互動關係。 3 k3 O0 R. O6 i% a6 r; b  S' Y% E
' p+ \# n3 s3 X
三、基層部隊的主官(如營長和連長)、輔導長、及士官,
1 q* i8 J1 B7 q$ c. ^5 |' f, V應接受良好的領導統御教育與訓練。
7 q1 m' P, @" M( d教育、訓練的內容,應以研究為根基,
: b9 Y0 L9 f! W3 ^3 ^並與實務相結合。這些人員的進修教育,如「研究班」,) V6 |* D9 f) n2 o' z( v  }
對於部隊中所遇到的各種管教問題,應多加探討。
) }: R3 c, O- m8 |, [* t# d他們所提出的問題,也是高層研究人員很好的研究材料。 # x4 X' S( S! D9 E, Q8 [3 [
6 O4 B8 ^6 ]6 B2 _- o
政戰制度現代化,軍隊與社會才能良性互動   b- @  a0 `& u  {. L
) v6 m/ r" `( R
上述討論,不是針對目前軍中管教問題而發,& I8 L9 h4 e$ [. t9 _7 A
但對這個問題的根本解決,也應該會有相當的助益。
4 W9 @; i& z5 ]; U長久以來,國軍現代化都偏重武器、裝備,
/ t9 ~# A' K  u" A在武器的研發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財力。
! P) q! ]8 f& f9 b1 ^5 H0 Z7 B3 K相對的,在軍隊制度、軍人的政治、社會態度、
1 l5 e/ E( n) e+ G% E7 V" e官兵心理問題、社會問題等方面,卻未能利用現代社會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 f& {" z! x& Q" T- V9 G/ f/ e
結果,遇到這些問題時,通常以官僚的辦法來應付,
( i* b0 h" N. Q4 S% U# C3 A造成「官大學問大」的風氣。 ( f( F1 j  l, h* P- Z' u
1 L) V% I, m, D8 w
 因此,筆者在此呼籲國軍有關單位,特別是政戰部門,- S: g. b, S1 q3 h  n  E
應當重視軍事社會科學的研究,革除「官大學問大」的積習。
! R- E1 o, W2 M4 J如此,軍事教育、訓練的素質才能提升、軍事決策才有科學的依據、
5 M( I6 G/ |2 n9 u軍隊才能與變遷中的政治、社會體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7 ~' H- l4 u/ D+ C8 o- @- C

0 ^3 N4 {3 Z$ v1 Z3 o* g' h- Q$ [[ 本帖最後由 asun 於 2007-11-20 21:52 編輯 ]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召日人 + 1 大開眼界,獲益匪淺。

檢視全部評分

kuda1994 發表於 2009-11-20 22:45:47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陸戰憲調士官長 的帖子

真是一篇嚴謹 又言之有物的好文章. j# o- r% X- Q: z
我個人相當認同- Z6 g6 Q9 o5 A; |5 U+ ?) G
以我當時龍泉新訓中心為例
/ b' j7 Q7 b3 p! \訓練雖嚴( w9 n. {1 k; S
但 輔導長 是陸官正期班畢業1 ^( y# d- w# z; F) i
各項體能戰技 都壓的住剽悍的班長
- V6 J- Z6 k/ Y所以 再操 我們都知道 不會操死人
5 D" {" p4 C2 K" C5 A- ~$ z這種安定感 對部隊 極為重要/ }  t7 C& H+ D2 i6 ]( w
所以 我認為 部隊的政戰人員# o" ^+ }1 Z$ D8 }% M+ a
最好由戰鬥兵科的職業軍人
0 H( {, d( K8 x, j9 s; W" v+ N/ e來輪調 效果較好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3-29 19:22 , Processed in 0.021636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