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勤務] 特勤人員的故事--從兩蔣時代談起

[複製連結]
steven 發表於 2006-2-22 15:11:4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23105|回覆: 18
電影中,特勤人員冒著生命危險,在殺手開槍的一剎那,衝到總統身前以血肉之軀擋下刺客的子彈。可歌可泣的特勤人員,平常生活在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神經緊繃之中,一旦出狀況,別說是升官,可能連命都不保。身為特勤人員,必須眼觀四面、耳聽八方,不僅隨身攜帶防彈皮包,一旦槍聲大作,還得有做「人肉盾牌」擋子彈「護駕」的勇氣。& Q* H) u. {& R& x

, ]( u- {8 o6 R: Y6 W蔣介石政府撤退到台灣後,特勤人員以憲兵為主,晚年士林總統官邸才加入警察人員,當時騎乘重型機車的警察,奉令不准接近「老總統」座車,僅能跟隨在前導車後方輪胎旁,其任務之一,竟然是負責必要時「撞車」、「撞人」,以清除「路障」。
6 h: L1 I+ S; l! N7 Y! Z+ @* q% \5 j8 ~
一名曾加入蔣介石特勤行列的資深刑事小隊長回憶道,有一次他騎乘警用機車出勤,沒想到無線電耳機竟傳來特勤長官的命令,必須騎機車衝撞左前方突然出現的一名騎著腳踏車老人。小隊長內心掙扎,於心不忍,最後自行決定加速向前攔下老人,而未依上級指示「撞人」,事後,即因未奉令行事,「自請」調離官邸。( l6 r1 x+ h% W% @1 \9 _. R; i2 }

7 c8 _) N5 D& v  G5 i+ n另一名特勤員警,則是在特勤途中,因車隊前突然衝出一部金龜車,上級同樣指示「撞車」,他奮不顧身騎車撞上對方,但對方是鐵包肉,他卻是肉包鐵,當場警用機車翻覆,轉了兩圈,他應聲倒地不起,當時的「第一夫人」宋美齡下令調度全台灣最優秀的醫生急救。經過檢查,這名員警命大,僅受輕傷,住院兩天內,收到上級發下的「紅包」,還破格晉升小隊長;據說,紅包的金額足以購買當時的兩棟樓房。
) A! Q  Z! u- A7 X' G* }7 g. N" Z2 }. @7 a5 j2 Y7 S# E5 s
從戒嚴時期的「兩蔣時代」,到「民主先生」李登輝,特勤過程的演變為台灣的民主化做了最佳見證。過去為了保護「領袖」,執行特勤時,必須事先掌控沿途所有制高點,警方配合手持無線電的便衣憲兵清理沿途十字路口,當時因蔣介石所住的士林官邸,和蔣經國的七海官邸,進出總統府都須經過中山北路,故整條中山北路都是禁區,各單位帶槍進入這條路都得事先報備獲准,否則一律繳械辦人,還得寫「自白書」交代思想。戒嚴時期,特勤警衛時,通行方向的中山北路整條封閉,不僅快、慢車道全部管制,連中山北路沿線的大樓玻璃,在特勤車隊等候經過時一律禁止「開窗」,以免遭狙擊暗殺。( P! s9 q6 j6 e* g

$ ^/ [! f2 F( f  ]0 H前總統李登輝就任後,為了便民而放寬規定,完全不管制慢車道,至於快車道,則運用手動操控紅綠燈的技巧,使特勤車輛前後不致出現「閒雜人等」即可;從特勤警衛的交通管制,就可看出台灣民主進步的分水嶺。
" e, o, ?" P# S. v; F4 l* I2 Z) O4 ]
9 q% D' Z* u0 d8 I* N$ Z歷任總統中,特勤人員最頭痛的,便是蔣經國。他的作風往往不按牌理出牌,事先完全不告知特勤人員去處,官邸的軍、憲、警特勤人員個個戰戰兢兢;一名老刑警回憶,當時往往晚上睡覺或平常休息時,連皮帶都不敢解開,以免特勤鈴聲一響來不及上車,有時因不知目的地,事後才知道要過夜,內衣褲一穿就是兩天。當時有一名負責為侍衛長開車的員警,因臨時尿急,抽空到廁所「解放」,沒想到蔣經國突然送外賓出門後,立刻決定外出,結果侍衛長因司機不在遭「放鴿子」,這名員警事後立刻被撤換。
/ q" X) [& c7 H  T' T- P
2 F" _; W  \3 J. j) ^+ d: `! e& {而以往警用通訊不像現今般暢通,蔣經國每星期固定前往圓山飯店理髮,轄區中山分局員警幾乎天天都是「中衛區」勤務,為免總統突然光臨,分局員警乾脆「數日子」,每當理髮時間接近時,就主動派出大批員警前往圓山飯店周邊「守候」,以免臨時措手不及;但也非萬無一失,有時蔣經國臨時將理髮師叫進官邸,但外界不知情,守候等他去圓山飯店理髮的警方,也不敢撤,就癡癡守候超過一星期。
6 f0 `; ~. q; n6 _
1 z( E( l# O8 B近來有不少政治人物,老是拿總統出巡時大批警方特勤「浪費」國家資源來大作文章,其實兩蔣時代,負責外圍中衛區的憲警人員最辛苦,因為只要特勤路線一經過,未接獲通知一律不得撤崗,往往為此就在街頭苦苦等候一整天,反觀今日,特勤車隊一通過,軍憲警就可撤崗休息。這個小小的差別,就是戒嚴與民主的差別。
; U; t. Y+ I0 g
0 M. c1 C. \) ^4 P許多人不知道,特種勤務一旦下達,轄區警察分局必須準備一部BMW轎車,停放在距特勤中衛區最近的巷道內,車上備有司機,警方私下稱為「逃命車」;這是以防萬一的最後保險,一旦發生狀況,特勤人員來不及搭上原先車隊離開,可以就近利用這輛「逃命車」迅速脫離現場。
4 N8 _0 J- }7 a# q6 F
8 N$ |9 W. _8 C) a4 @& R$ B; a過去總統的黑頭車,大多採用凱迪拉克大轎車,為求安全起見,不僅車身是鋼板打造,重量是一般車輛的數倍,而且全部加裝防彈玻璃,還有熱心的華僑主動捐獻總統座車,一直到現在,還有幾部陳列在台北市中正紀念堂內供人憑弔。5 [* s& E4 r+ P( E
# G3 J( S, ^, S3 N
蔣介石酷愛凱迪拉克,前導車則是雪芙蘭;生性節儉的蔣經國,則使用中古別克,因他堅持不換新車,特勤單位只好另外購買一部同款別克以「魚目混珠」,避免總統座車太容易被辨認,而蔣經國特勤車隊的最後一部車是吉普車,專門負責搭載侍衛長。+ s& _4 Y! I+ D5 W4 e4 C( s

9 s8 W4 c# P# g8 Y! t: {戒嚴時期的特種勤務,在「伴君如伴虎」的前提下,雖然可能是最佳的升官捷徑,但一不小心,也可能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曾經差一點「出生入死」,親身經歷特勤驚心動魄的邱姓高階警官,回憶起剛畢業時的一件往事,至今仍然餘悸猶存。邱姓警官說,某一天夜裡,剛畢業不久奉命分發擔任交通分隊長的他,正和同事在部隊裡泡茶聊天,突然間接獲來自官邸的電話,緊急通知總統車隊已經朝淡水方向出發。由於,這時間大夥兒都在睡覺,眼看來不及通知其他同事著裝,他只得和另一位資深小隊長立刻出發,並由駕駛技術高超的他負責開車,火速飛車追向總統車隊。
5 f: P5 G5 K2 X% b' j. O  J0 a+ s- |. b8 }+ p; _6 s$ M
邱警官一路鳴著警笛,以時速一百多公里的速度在台北市街頭疾駛,十幾分鐘後,眼前出現總統的黑頭車車隊,為了趕到車隊前擔任前導車,當時年輕充滿熱情的邱警官,想都沒想,立刻從車後超車,想繞到車前擔任前導工作。沒想到警車才剛剛靠近,第三部黑頭車兩旁的黑色車窗突然降下,令邱警官不敢置信的是,竟然有兩把衝鋒槍伸出窗外,正對著他這輛緊接在後的警車!邱警官趕緊和當時坐在右前座的小隊長,不約而同亮出雙手,做出「投降」的動作,以免引起誤會,為了維持行進方向,邱警官只能用手肘控制方向盤,這時車子還在前進。* ~: K4 D2 S6 R! U% p) I" }

3 V) U# a2 Z# h* ~' P. s對方其中一人,以手勢做出要求他們離開的動作,邱警官放下雙手後,趕緊踩下煞車,兩人早已嚇出一身冷汗,再也不敢過度靠近黑頭車,並緩緩將車子停放在路邊。邱警官回憶道,當時兩個人一句話也說不出來,車子靠邊後,只聽到彼此粗重的喘息聲,全身如虛脫般癱在座位上,雙腿都軟了;事後透過管道打聽,才知道為了避免刺客行刺,連非編制內的警車也不得接近總統車隊。廿幾年後,邱警官每每想到那一夜車窗降下的一幕,縱然他在往後歲月中,曾經面臨無數的槍林彈雨,親手逮捕過台灣多名槍擊要犯,論驚險卻敵不過那兩把伸出總統車隊的衝鋒槍。
; N6 C' z0 B$ y  P, |5 e/ m8 ?: w' ]1 ^% u& W
總統特勤非比尋常,但是也有員警「因禍得福」。有一位「第一夫人」,有一次座車車隊路經中山北路時,突然發現站在某路口執行特勤安全維護的制服員警,啤酒肚太大,認為有礙觀瞻,立刻透過管道,要求將這一位員警「換掉」,不准他再執行特勤任務。「下級」單位發現總統夫人大發雷霆,不敢怠慢,立刻將意見反應到警政署,再轉交台北市警察局處理,警方立刻以最速件緊急公文處理,將這一位原本就因肚子太大,對巡邏和查戶口勤務不勝其煩的中年員警,調往另一特勤任務較少的分局。
+ V+ O5 d' U# U; o2 x# c( x- v. O  d. W3 b5 E
分局長「揣摩上意」,「研判」該名員警因為啤酒肚遭到調職,如果調往派出所或是警備隊,「一不小心」可能會因人手不足而站到街頭擔任特勤,萬一又被第一夫人看見,那可是升官前途不保,無論如何,得將這名員警「藏」好。為了安全起見,最後分局長裁定,將這一位啤酒肚員警,改調往勤務指揮中心,擔任被視為全分局最「涼」閒缺的接聽電話、指揮調派勤務。
' G0 O% A2 @; p% {* @. j% K, D' z. S0 `' q( @  M6 K
數年後,這名分局長已調升為外縣市警察局長,再高升為警政署高階警官,有一次查勤而到過去任職的分局,更巧的是遇上了這一位勤務中心指揮員,泡茶閒聊之際,才說出了這一段「陳年往事」。這名員警至此,才恍然大悟,原來這幾年來警察生涯最好混的日子,竟然是拜了自己的啤酒肚,礙到了第一夫人眼睛之「福」。
" j- w+ `: K. R
% w+ D1 \$ X, q; d: y但也有人因特勤而「慘不忍睹」。兩蔣時代因警察人員採「轄區責任制」,各自守候自己的特勤責任區,員警身上都有一把各路口紅綠燈的控制鑰匙,當時有一名員警因有事,臨時和同事換班,竟忘了將紅綠燈控制鑰匙交接給代班人,結果總統特勤車隊因而在台北市街頭遇到紅燈阻路!擺烏龍的員警立刻遭總統府人員帶到官邸,寫自白書查明是否有「忠誠度」問題,並被調往花蓮「看管」,至於代班的員警則遭記小過。
7 J  |" M; X; C: u  X" m
) {0 v) n# q4 I8 x. K9 T' v面對過去超乎外人想像的特勤任務,這些曾經參與的憲警人員,多以「不堪回首」淡淡帶過。. e( [( g  j; C1 X
; v, x) c% @2 f" x0 {) e9 Q
--
* \1 z6 |2 l: g. I2 U/ [; D! H2 F6 i5 t% R- Y* [
這篇文章是以前在中國時報上面看到的,當時還在長沙過著每天出特種勤務的日子,所以對文章的內容特別感到心有戚戚焉。前陣子整理電腦時看到這篇塵封已久的報導,和各位學長們分享!* \  Y& C5 _, w$ ?8 S( A' p: P, Q8 y

& W) g* T2 c2 [, n; J* q) _--8 n& W) w+ e( c

8 [" I2 u1 ~3 H- ^! b[ 本帖最後由 steven 於 2006-2-22 15:12 編輯 ]
寧安 發表於 2006-2-22 16:20:55 | 顯示全部樓層
中國時報這篇長文的作者不知是誰... 但顯然只知其毛皮而不知其中, 可能作者本人更不知自己在講什麼...
6 f* S2 o. n' t% l
+ H& I8 v4 e. T6 E+ D6 w  m2 L4 b比較兩蔣時期的隨扈及兩蔣之後的元首; 竟然說"為了便民而放寬規定...", 胡亂下結論... 其實其中奧祕並不如作者之皮毛了解之簡言結論般簡單, 那是作者單方面所做結論, 在下曾服勤於第一內衛禁區內; 完全明白兩蔣之後是如何演化的, 並不是完全如中國時報這篇長文文中敍述如此, 更甚反之...) W! J8 M* W. |8 h

' a' B/ X6 n" k% T9 D/ L0 s5 ~在下個人讀後感想; 該長文作者不明真實奧祕, 也是正常, 但文中細節根本不對之處; 又作者私自比較時期之個人推崇; 實在顛覆許多事實, 那些不真實; 或許是作者個人感想, 或許是另有目的, 作者要說故事; 若非親身體驗過; 切莫東聽西問後拼拼湊湊後胡謅瞎掰之, 須忠實公正報導, 而忌加入個人批判, 這是不對的, 殊不知兩蔣之後是隨扈計畫幾乎重寫, 聯合警衛忌諱地點暴增... 如; 兩蔣有打小白球嗎? 兩蔣有出沒入於高樓頂樓或地下室做社交嗎? 不顧聯合警衛專業人員建議, 更形累人... 總之; 看故事卡通心態看看就好, 不必太相信其中...  
+ L. q, z2 N! F+ I' Y3 c  H; f$ ]  i9 h1 P9 R
強調 : 並非和STEVEN兄唱反調, 而是針對長文及其作者; 實話實說.
9 C# S0 t8 I' g  Z) y& h% \& Q2 v, {4 X) H
[ 本帖最後由 寧安 於 2006-2-22 16:33 編輯 ]
srj7323 發表於 2006-2-22 18:40:17 | 顯示全部樓層
當時有一名負責為侍衛長開車的員警,因臨時尿急,抽空到廁所「解放」,沒想到蔣經國突然送外賓出門後,立刻決定外出,結果侍衛長因司機不在遭「放鴿子」,這名員警事後立刻被撤換。8 z+ D3 _/ C. c# g/ A. q

: q. y+ b% n% R5 Q, I/ q1.印象中經國先生身邊幾乎全是軍職人員.連開車也是第三士校畢業的金門子弟.很少有警察.李總統時代就不敢說
5 ^$ H8 u- l" ?" H/ b2.請各位先進指正
2 C) }2 p4 j; `9 E3.有同學在美國.守蔣夫人官邸..蔣夫人逝世才調回來
srj7323 發表於 2006-2-22 18:43:3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3 srj7323 的帖子

寧安兄對七海很熟.敬請指正一下
 樓主| steven 發表於 2006-2-22 21:15:1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rj7323 於 2006-2-22 18:43 發表. @% X+ O# D* X3 U  H5 S! S# H
寧安兄對七海很熟.敬請指正一下

4 c% k  q- N1 f% Z. B, Y! Y  h- K3 ?0 n7 e% `
是阿!服役的時候已經是玉山的時代了(太菜啦),對於大安甚至更早之前的聯合警衛就我而言只能用"傳說"來形容,因此對於文章內容的正確性及公平性完全無法判斷,還請寧安學長多多透漏其中的謬誤和真正的秘辛唷!
寧安 發表於 2006-2-22 23:19: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rj7323 於 2006-2-22 18:43 發表
& v$ T- Y5 P, n  E寧安兄對七海很熟.敬請指正一下

% W" K. n, l/ r9 O2 a! I' O1 Y: K
: c# }  K" r5 Y% K8 H- T5 d5 w( L
原帖由 steven 於 2006-2-22 21:15 發表* K8 I5 {& X( s! u: d. S
是阿!服役的時候已經是玉山的時代了(太菜啦),對於大安甚至更早之前的聯合警衛就我而言只能用"傳說"來形容,因此對於文章內容的正確性及公平性完全無法判斷,還請寧安學長多多透漏其中的謬誤和真 ...

% G: q+ t: i9 G8 W+ T" k0 Z8 U6 ~2 E8 `+ N; R1 T( n* Q) i
( v9 N  q& w6 |( a$ D
> 報告srj7323學長; 您所說的蔣經國先生時期員警司機故事, 在下不清楚, 不過如steven兄所說; 大安前後其時空背景, 交通工具, 建物廣場, 武器爆藥... 等都是與始自大安之後, 截然不同, 然大安之前, 元首隨扈計畫; 是會根據專業單位規劃設置, 而聯合警衛部隊治軍嚴格則是不二法則.0 I9 `7 w4 q1 Q! Y

3 Z" y5 L. V$ T( i> 就以大安前後做些分析比較; 自大安之後, 客觀來說上述時空背景等皆有所不同, 但是最可能危害中樞的地形是第一個考量要點, 舉例來說; 在下曾在樓上文中提及, 建物頂樓(若無第二或第三通道可疏散), 地下樓層, 高球場所... 等至少這三地, 是禁忌地點, 理由簡單; 建物頂樓若無第二或第三通道可疏散又空間屬狹窄(例 : X貿大樓頂樓之俱樂部)則易成伏擊目標因為逃離困難, 只要將唯一通道封鎖, 或是施以爆藥, 或是施以氣體, 或是施以火箭彈... 即可輕易達陣, 不需花太多人員及成本及規劃設計, 若是地下樓層空間本已是狹窄通道複雜死角多通訊不易(例 : 華X街擔XX餐廳), 只要一斷電即陷入黑暗再封鎖通道, 空調打不進, 通訊斷失, 造成恐慌使耗氧急增, 再於該地下樓層外地面樓層施以騷動阻隔救援, 更不必費太多人員武器爆藥, 即可快速達陣, 第三例之高球場所(例 : 全國高球都是啦); 無論當日再早或前一日清場淨空, 高球場內樹叢密集處, 水池等球場陷阱只要藏狙擊手一二人埋伏, 或以直昇機突擊(不需空降)... 亦可簡單經濟達陣...
# A/ A; g3 H7 u' n3 u. X6 M, L, I9 F! D& g* O( w8 a0 ^
> 大安之前多屬下鄉探視民間疾苦活動居多, 頒獎演講不多, 社交更是沒有, 雖行程可能臨時定出居多, 但也因此不易被掌握, 又鄉下閒人外人不多, 聯合警衛部隊除隨扈, 還有當地憲警, 可迅速判別是否為閒人外人, 疑人易於掌握, 並非如大安之後以公眾場合居多, 疑人不易掌, 行程易被掌握, 公眾建物平面圖更是容易入手... 地形簡易分析比較到此, 幾已見真章.
  R8 U. y) K9 k
4 h+ [1 E5 S1 }5 o/ u" N# w8 I5 g> 提到交通; 交通號誌系統在大安前後並不盡然相同, 又交通密度狀況, 交通工具防護層級, 行進速度也不盡然相同, 大安之後因交通工具防護層級升級, 理應更加保障, 其實不一定; 由於進出蒞臨場所多是熱鬧地段, 交通不易, 建物制高藏匿點更多, 反之更不易防護...2 E+ q1 j% w8 R5 A$ i

, P6 q8 T9 a5 k8 ]> "達陣"方法千萬種, 可單純一招狙擊, 也可程式化... 或先製造騷動再伏擊, 或一爆之之, 或封鎖使其處於黑暗耗氧再伏擊等, 再說太多; 恐怕會被請去坐直昇機唱綠島小夜曲... 總之; 要達陣, 運用智慧才是高招.
2 \6 }8 A0 c: A0 w9 `, v: T: q
5 ]% Y# K  e) {( f5 B> 七海; 亦或是玉山... 屬定點官邸聯合警衛, 可造山填海建堡闢濠防禦, 但是外出後的蒞臨社交場所; 誠實防禦不易, 再加上道路聯合警衛... 暫時聊到此為止.
4 f) M+ d- l% T6 {* t9 U
0 d; Z) M2 G; d  r. r1 u' {> srj7323學長提及金門第三士校; 抱歉, 更正一下, 是金門陸軍第二士校, 早期的軍系隨扈; 是由現在的國安局特勤中心前身之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聯指部)一手規劃, 聯警衛官, 聯警衛士, 聯警衛兵, 幾由憲兵體系組成, 其中的聯警衛士, 幾由金門二士校之金門子弟組成精忠衛隊, 其理由為來自前線, 歷經823身心更純於反共愛國之忠貞, 所有聯合警衛勤務, 皆由聯指部包辦, 而老大及老二皆由軍系子弟兵擔之, 而導入警系者; 只有老三勤務, 雖建制為警政署, 但任務編組及作戰管制仍由聯指部指揮.- ~2 F, P7 W' m4 k) r
- }8 d, Q1 a+ @2 c# G, j9 V
> 在下曾服務的寧安小組; 即是憲兵體系, 各成員皆來自憲兵201指揮部, 建制不變, 但集中自訓自管於201指揮部, 任務支援聯指部而由聯指部直接指揮作戰及指派勤務調度, 組長二人為精忠衛隊之二位憲兵一等士官長, 代理組一人為201指揮部內各營連挑選之憲兵中士, 其餘之聯警兵為201指揮部各營連挑選之憲兵, 主要勤務為老大老二老三蒞臨場所之中心; 於警衛對象蒞臨前數小時由聯合警衛封鎖蒞臨場所, 由寧安為唯一單位進入第一內衛區(含內衛區全體)之可疑人事物排除並堅守至警衛對象離開止, 該單項勤務始告結束, 而第二內衛區, 第三內衛區, 中衛區等則由憲兵整訓營擔任, 當地區警局刑警或其它軍事單位協防, 蒞臨場所週邊道路聯合警衛屬外衛區, 亦由憲兵整訓營或憲兵隊及交通警察擔任, 共同組成一嚴密聯合警衛網, 其中專業密笈; 還是不要說太多才是...% _& e5 k, E! T- x

( U$ E, d5 b6 O& Q; T> 幸好中華民國軍人訓練精良; 效忠領袖, 又尤以憲兵之忠貞情節; 一日憲兵終身憲兵, 不論個人, 只視職責所在, 不論顏色, 至死絕對效忠領袖, 否則... 又... 雖已解甲歸鄉, 但仍應克守已知機密及更多密辛, 保防觀念, 人人有責, 網路為公開工具, 在下暫時封口啦, 有空有機會再聊囉, 請告位學長先進見諒
5 R2 e5 d& G4 j" F$ w/ _) `% q) _: {1 h4 @# t
> 再一次總之; 中國時報之報導, 乃不明聯合警衛奧祕人士聽聞其中小道軼事, 進而寫成八卦故事, 深諳箇中者, 自可輕易辨識文章深度為何, 在下個倒覺該文章記者筆者所要傳達的, 並非聯合警衛之演進比較, 而是以八卦故導引讀者去造個民主英雄形象, 在下不管政治, 但深知聯合警衛絕不是因幾個八卦故事; 即可輕易推翻前人功績而造新神, 愚民作為, 不可取, 所以呼籲; 聯合警衛是一門高深學問與藝術的專業, 真正的戲碼不在小故事, 而在於直至地球毀滅也不可曝光的重頭戲細節, 週邊軼事八卦; 且當廣告看看就好, 由於不是真正戲碼, 所以不必投入, 更不必相信字裡行間之任何詆毀或創造任何人形象的字辭, 看過就忘, 那是更好...& v: g; w. ~! o; T. w7 e
4 {5 e! g, S& z3 W1 M, O
[ 本帖最後由 寧安 於 2006-2-22 23:30 編輯 ]
srj7323 發表於 2006-2-23 12:32:11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6 寧安 的帖子

第一在龍崗
0 |6 D: J1 [1 g; D第二在鳳山2 n: j& J2 Y. R! H- K* S
第三在金門
$ b: o1 K. f5 z( G我手上有第三士校畢業證書61年度.校長張華庭將軍
srj7323 發表於 2006-2-23 12:33:21 | 顯示全部樓層
1.補充資料.請寧安兄指正
& k( p/ `, L4 [: M
7 M: b4 ~  H- E0 y* \" c0 i7 |陸軍第三士官學較成立於一九六五年,成立之初,由於校舍及設備尚未齊全,學生先行暫借設在臺南隆田的第二士校就讀,之後再移回本校。 2 z+ y* g1 X0 _6 X

4 Z8 d3 |9 u& f9 ~  w) Y4 {' z; N6 {第三士校校址在金湖鎮的西洪和下莊之間,此地原本是黃沙一片,國軍進駐金門後的一九五○年代,是整片的軍用營區,民間稱為 「營房」,第三士官學校成立之時,前面不遠處的太湖蓄水庫也同時在施工興建,太湖工程和榕園風景休憩區陸續完成後,此地從黃沙滾滾躍為全島風景最美,遊客最多的景區,加上第三士校的設立,使這片地區從此擺脫了滾滾黃沙的既有景象。7 \  Q2 e2 L, t9 P! g$ O: b2 {

/ [* K" H& P- g+ f( c# d6 }成立初期的第三士校,招收學生的對象以金門本地的青少年為主,但由於九年義務教育實施後,國小畢業學生升學率提高,國民生活水準的提昇,再次帶動青少年升讀高中高職的意願。學生來源減少了,後來改從軍中吸收義務役男入學。由於原本的士校改制,其間第三士校也一度改為 「陸軍第二士校」,近期由於軍隊精簡,軍官素質提高,第二士校經過一段時期後停辦,原來的校址如今已經改為 「金防部幹部訓練班」了,但一般人仍習慣以「士校」稱呼。
LeoSheen 發表於 2006-2-23 12:43:3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rj7323 於 2006-2-23 12:32 發表8 C$ W; J  E) f; X
第一在龍崗3 {) @. y' P* b0 u
第二在鳳山6 p$ x2 O3 m% k7 G. l& b8 b, S: q2 H
第三在金門1 j2 X# @2 v% q
我手上有第三士校畢業證書61年度.校長張華庭將軍
9 a; F, Q  R% U
8 B; r4 V$ {$ Q# B) V% _! k
4 O) k& q3 A" @5 d
正確.以前是有3個士校.就如srj7323所說.
! V' t) b9 e  r; i9 D# E由於第二士校裁撤的早.
' W% x0 c1 M4 p' r% a所以金門第三士校就成為第二士校
! j! i- Q3 ^2 B; E% }2 ?6 |' @0 y
老蔣在時.侍衛區幾乎是浙江人.
3 w! q, p( [" E1 E- }2 s後來確有加入一批金門人.
! i0 F5 d; p- y3 Y# F- G) I我曾遇過幾位(經國先生時代).
7 l1 E" g$ P* b* q+ j2 X8 E8 R+ n4 N
[ 本帖最後由 LeoSheen 於 2006-2-23 12:48 編輯 ]
寧安 發表於 2006-2-23 12:57:36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rj7323 於 2006-2-23 12:33 發表
" F7 W9 X" w/ B! ]1.補充資料.請寧安兄指正' u+ d3 r6 }7 c" K, M! ]) B
陸軍第三士官學較成立於一九六五年,成立之初,由於校舍及設備尚未齊全,學生先行暫借設在臺南隆田的第二士校就讀,之後再移回本校。 # v; {- M6 `8 \4 S2 e+ ]
第三士校校址在金湖鎮的西洪和下莊之間,此地 ...

" Q9 x  N5 W/ v+ A5 R- {! C2 Y+ d! r; _% t
原帖由 LeoSheen 於 2006-2-23 12:43 發表
$ D- D9 m* ?% k正確.以前是有3個士校.就如srj7323所說.
+ r: S" F1 t# @' f  e9 O由於第二士校裁撤的早.' V; Z( U+ q6 K" k& p
所以金門第三士校就成為第二士校
  o6 Q8 X4 P! B8 o$ P+ E老蔣在時.侍衛區幾乎是浙江人.- a! E+ J$ K& m( @
後來確有加入一批金門人.
$ t3 e5 H. p! \7 R( n我曾遇過幾位(經國先生時代).

6 s6 d" o% ~( v
! a6 P3 i+ @; d# Y0 z* c> 感謝srj7323及LeoSheen兩位長官指正; 原來還有三士校改成二士校這段故事, 抱歉... 變遷時我還小; 我太幼齒了...
- E3 V/ X  Y, j8 o0 k: H6 t  b> 在下只知金門士校為二士校; 這已是多次變遷後的事, 總之, 又上了一課, 再次感謝兩位長官~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22 01:57 , Processed in 0.027069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