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憲兵反突擊排

[複製連結]
Alex1964 發表於 2007-4-15 20:47:17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he162a1 於 2006-7-19 12:24 發表
2 A0 b. a7 B3 c" t# P' @* x
! \# B3 r" s5 t. m8 h
6 [1 q) n# c& [那你們連上的庫存彈藥還很多嘛..
$ Q8 c( L) b# P; b; B! N! o狙擊槍喔?好像有吧..1 {8 k- z$ D7 K- |( ^
印象中塑膠盒裝著...(塑膠盒顏色忘了..)8 a' [; B* V8 R
不過..網路上有很多都說兵器連用"50機槍管"刺槍..0 l1 I7 u* H- U$ y
還好喔..也許年代不同... ...
2 h( z. s6 D, A

1 r: ]" C" n8 L) f" w, b雖然這是去年的老話題了但是我還說一說,裝槍的塑膠盒是米灰色盒子上印兩隻有長角的麋鹿.裡面是灰黑色防震棉裝著am180.圓盤式彈夾以及超大型雷射瞄距儀
daniel 發表於 2007-4-23 17:00:44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CHB 於 2007-3-3 23:24 發表
* y0 U  `, P8 ]4 J看了不少台湾宪兵的情况后大概对宪兵有了个 新认识.应该和大陆武警机动中队的性质差不多.* p2 a+ J3 T' A3 W' f7 u% v
以前我一直认为 ...

: p' V1 r( {. e0 ?7 e% g! R大陸也有憲兵,) L% |. G6 W6 s* G; |
民國38年赤化後(1949年),' g: i3 f$ m0 g) _% ?2 \
就收編了不少國軍.. ^7 ?6 k2 e; Z# k

% Y5 `: S  P6 H* M% k4 E8 S武警與憲兵在任務與編制上都是不同的!
he162a1 發表於 2007-11-5 14:00:16 | 顯示全部樓層
關於此文; g& h3 k' q8 m" U8 I% P4 n% L
小弟先在此跟各位版大們致歉..
/ [5 {& T4 t2 u' y) g! [- [" W因為當時考量有如"拜倫"兄的故事.
  c$ E' {& `# Y% z( a飄洋過海後變成他人的 "版權所有" & X) ~' O( G( p+ Z
以及"東海浪人"事件.
/ z( c) K# P$ g/ I  K; l所以刪除了一些文跟照片..
- Y. o, Z9 d8 R5 @. Y  b" V還請各位海涵...
' _& C, Y9 o+ ~( V$ B- ^5 R2 D其實文中各位學長所述都對" `/ i3 ?6 a* x7 G
只是差在年代問題7 i6 ?$ H8 b; @( y9 [

8 y4 b7 M" n$ |1 O7 x- f5 O# v[ 本帖最後由 he162a1 於 2008-6-29 19:29 編輯 ]
阿卿shimano 發表於 2010-12-5 17:42:4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Alex1964 於 2007-4-15 20:47 發表
9 I! J/ T5 \; a1 O3 [4 x: u" {  g3 n6 k8 G1 G

( p/ i* {  S4 [, S雖然這是去年的老話題了但是我還說一說,裝槍的塑膠盒是米灰色盒子上印兩隻有長角的麋鹿.裡面是灰黑色防震棉裝著am180.圓盤式彈夾以及超大型雷射瞄距儀

2 l% J$ Y( x( o# I9 M2 Q& J/ O% Y. [( d" y1 S# ?
  1989年(同年發生天安門事件),我營(217)於花東指揮部必勝營區(美崙山)擔任機動營時,確實也配置過此一槍械及一部份美軍防彈衣,defender 110 ,氣化爐等...% x! H4 W) O) [: r) J
  & q9 |& j3 e, _& I
   這單位就叫反突擊排,但我記得反突擊排是一個臨時的編組(有點久!記憶中是的),班級幹部就由其他連(同營)平衡調派體能佳的士官至本連組成.
' ?$ E+ E$ X3 F! P& G  
: S( o3 \/ m: j& S& J$ S   平日訓練內容皆為城鎮戰及體能訓練,部份時候需配合違常事件的操練,進行驅散時的打入,拉出(滲入與逮捕)演練.後因本營回防中部,此一編制又完全失去原本的任務及訓練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19 17:59 , Processed in 0.027598 second(s), 5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