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2 U' W; T5 w2 i7 Q; ~( ^< T91必須以M4A1為借鏡,需搭配更適切的子彈以因應卡賓槍制止力不足的問題。 US ARMY >
: }. u- G2 x& T7 J& M; S4 i
. W+ A( R% i3 U* q( `% J- r9 Y' k
2 \# @* m0 w" n/ @下一代國造突擊步槍應具什麼特色" `2 Q& g+ f! K6 r
6 s% E1 b) k# ?
現代戰爭的啟示 ----------------------------全球防衛雜誌261期 作者:M16A1. R# |$ g$ q; L. T9 h/ s
' F% }1 \$ v( _$ S5 D w- `0 A2 y 美軍SCAR戰鬥突擊步槍有可能全面取代M16系列嗎?6 N* S* O# s, N$ T' L7 H
軍備局槍械研發正處於延續關鍵:下一代國造槍械是否能突破塑料技術與自主設計瓶頸 .....0 g' J; S; \. S! @4 f' u6 Y
# J4 ?7 {7 j7 a) f w6 Z: f, u ^: n, h2 Z$ [
FN SCAR特種作戰部隊用戰鬥突擊步槍
# B2 r0 O& V8 V( g& e! o* g6 \' B( M0 ?
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SOCOM)與比利時FN槍廠合作發展∼特種作戰部隊SOF(the Special Operations Forces)戰鬥突擊步槍SCAR(SOF Combat Assault Rifle),從2003年10月提出SCAR需求計劃、2004年1月開始性能競標、同年11月FN擊敗其他參與槍廠 & 至今FN SCAR已發展到第二代改良槍款,並交由特種部隊進行更進一步評估測試中。
0 f4 ]/ ^2 j; \2 p/ R h; t4 Z8 l
; e" i1 j! X0 A. |7 A9 c" C; w+ f SCAR有兩種不同子彈口徑設計∼5.56mm MK 16(SCAR Light)與7.62mm MK17(SCAR Heavy),SCAR目的是設計出一把高可靠性模組化步槍,當戰術需求須添購第二把任務用步槍時,可節省買新槍大半以上價錢,僅需購置不同長度槍管套件(CQC- Close Quarter Combat近距戰鬥╱S - Standard標準型╱SV - Sniper Variant狙擊型),特種部隊成員再以SCAR機匣╱槍托為本體基本架構即可自行組裝,搭配出一把不同射程與功能需求的戰鬥突擊步槍;除外SCAR亦可加裝一組40mm EGLM(Enhanced Grenade Launcher Module)榴彈發射器提升火力。
1 _# }! z6 a, j+ R9 k! R) d# [+ T$ g& \" O! @
; Y& x$ o+ ^: e4 b' y; ?
4 y2 O+ D, j( z1 k1 c7 O1 x< 黑色槍體的第一代SCAR,與第二代SCAR相比,在機匣下部與其他細部略有不同。 FN HERSTAL ># Z. R; l6 F0 c5 y" l, T+ \, G
" o7 k& G4 x ^3 {- }% ^9 J' ?
3 @3 R, h- ?. c2 n+ X2 K- V特種部隊用SCAR有可能全面取代M16系列嗎?
. U: F8 B5 s7 z6 Z8 N! Z9 M: a: Z, {8 W9 X& J
分析SCAR,可看出有許多部份具一些名槍的影子,其實運用過去成功案例是一種保險方式,因有些設計已成優異規範亦難再推翻;FN SCAR相較M4A1,可說是僅保留M16式下機匣與握把設計的優點,針對M16許多缺點徹底改良其改採;SCAR右折式伸縮槍托,可大幅縮短攜行長度、而槍機卅槍機座卅擊發系統卅復進系統 & 等已擺脫M16許多缺點、SCAR並可依射手習慣更換左右方向的槍機拉柄、雙側皆有射擊選擇鈕與彈匣釋放鈕、上機匣卅護手與戰術滑軌簡化整合為一,使鎖上配件更加穩固可靠、下機匣則採用聚合塑料材質減輕整槍重量;SCAR在許多規範上要求非常高,所以整體可靠性與耐用度是勝過M16系列。
0 G. c( W3 R& F a j& }8 A5 g# ]6 R% m7 ?( z. D" y* o
SCAR若發展成功,計劃MK16 SCAR-L(5.56mm)將取代特種部隊M4A1╱M16A2╱M16A4;而MK17 SCAR-H(7.62mm)則將替換現役M14卅MK14(EBR-Enhanced Battle Rifle增強型戰鬥步槍)卅MK11狙擊槍。特種部隊專用SCAR是否將來會帶動其他軍種替換現役M16系列,個人認為目前為止還不至於有此可能,因SCAR僅是槍械本體與配件發展,仍依舊延用現有北約制式步槍口徑彈藥;實戰應証5.56mm穿擊破壞力與致傷效能未盡理想,7.62mm則是彈體太長和射擊後座力過大,而全面採用新式6.8mm步槍彈的時機還未到來。
7 U/ Q2 V7 j" _* h
$ r" G$ H [% h5 D3 E 回歸設計面,從已公佈的SCAR資訊去分析,SCAR還是有部份設計問題有待改進,SCAR給許多人第一觀感是醜和重量應該不輕,這應該是第一代槍托外型類似M60機槍且加上外觀採黑重色所引起,第二代款外觀已採沙漠色,槍托外型做了些修正,不過此伸縮槍托最大缺點是右折後,為避開槍機拉柄操作空間和退殼口位置,而採怪異的折後下斜角度,這種折衷設計其實是不夠理想,反而造成遮擋右側彈匣釋放鈕操作(士兵需改由左側釋放彈匣),更嚴重妨礙是右手食指伸進出扳機護弓內之靈活度;值得討論是否SCAR槍托必需設計如此複雜∼可伸縮長度與具備寬厚可調托腮板,其次SCAR槍托若改為左折與修改左側槍機拉柄是否問題較少。* }7 n& |. @6 c9 ?# _5 ?/ N; z
4 n" J" K. G3 J: M" ?
SCAR多道長條戰術軌道設計,優點是可鎖固許多配件和可靈活調整;問題是∼實戰中真需要有這麼多配件掛上嗎?空出軌道雖有護片可蓋住避免扎手,但激烈戰鬥行動中4∼5個護片其鬆脫機率應不小;取消步槍傳統護手改以加裝前握把代替,犧牲原護手對槍管隔熱的實質握槍便利;至於SCAR的大型握把可向下拉出小雙支架當成步槍腳架,只能算是噱頭,因實用性其實是有限;SCAR另一個值得觀察是尚未有刺刀座設計,或許FN設計群還不想先碰這困擾的小問題。- h" u8 w/ C' Q- P
3 f% a) N; I4 D0 Y i 部份報導中,宣稱MK16與MK17兩者零組件有90%共通性,這應該是以零件數來換算出的數據或是同口徑步槍換不同長度槍管才能有此高百分比,因5.56mm與7.62mm子彈全長不同,所以MK16與MK17一些重要與大部組件如∼槍機、槍管、上機匣(退殼口長度)、下機匣(彈匣外部尺寸)都不能共用。
/ \, e# s. W l+ r" m* \- [
; w: z. t; k8 \1 i7 c" {" Y# L' J, e
2 ~' n# b1 i: F# ~# |. Z' C0 ]2 v8 a# A3 n- o, \2 z
< 第二代SCAR-L 所加裝榴彈發射器在設計上有許多值得商榷之處。 FN HERSTAL >/ z. k( a8 ~: U3 H& i
, n. r- e$ T6 C% I: Q* T' N
3 q1 t" w# Z" e# ~
EGLM 40mm榴彈發射器
9 A3 V$ S) S; ?$ ^. i8 H% @! R. y- w( q
EGLM 40mm榴彈發射器其操作特色是由左側邊開啟,優點是可裝填加長型榴彈,更具攻擊火力。不過現役M203榴彈發射器在設計上操作反而較為順手,與槍管同軸向開啟裝填,射手仍可保持穩定握扶槍枝且槍口依然朝前警戒待射;相對EGLM必需專注於裝填開啟角度並調整持槍重心;EGLM榴彈發射器整體長度較短但上下寬度卻加大,難論其輕巧與有效益之改良。
* x' P' ? Q! i0 ^4 L- P; y+ E, u$ q) H8 x7 l1 d4 s
現行EGLM設計採較短榴彈管設計,推測是以SCAR CQC型(為更短槍管之衝鋒槍)為最大極限設計尺寸(不超過其防火帽),為了衝鋒槍款卻犧牲了卡賓槍卅突擊步槍款之榴彈發射有效距離,則非明智;若戰術評估現有M203其40mm榴彈有必要再增一半彈體長度增強火力,是可局部修改一些組件因應(兩段式前拉開長度),不一定得要買一套全新價昂射程短的系統。
9 Q. K- W, z) [7 i+ u- `" G2 _, \: U' l2 f; T
EGLM不同於M203是將榴彈發射扳機部份拉到步槍扳機部下方,此設計需繞過彈匣口下方,不僅增加零組件數和降低可靠性,並且帶來一些操作上問題∼戰場槍械固障排除時需快拆槍機匣時之麻煩;此設計亦意謂士兵右手手指其必需離開步槍扳機才能操作榴彈發射,不似加裝在突擊步槍上的M203,可同時雙手扣引兩種不同武器操作;M203雖以步槍彈匣為變通性握把,卻比EGLM更易握持與持槍警戒。8 I3 M8 ?/ A% \4 s) H }& h1 ~
$ l+ c2 r- c& O0 r/ t Y3 F, W8 x
2 g0 b& Q5 P1 [0 F) J* [9 }1 j/ X
4 u5 b/ a q/ V< XM8充其量只能稱的上是把外型前衛可簡易保養的G36改良型步槍。 US ARMY >
6 b8 B5 t( d. v$ K) l, b( a' N& h' y$ {/ o, _' y6 k \
[ 本帖最後由 M16A1 於 2006-7-6 12:45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