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地區有一個特殊的宴會文化,就是~雞頭~魚尾~
. K$ ^1 {- Q& D只要雞頭,魚尾,一出場,通常都要喝掛一堆人,尤其是823炮戰後,局勢比較穩定3 g* t* w" j$ N3 y' T: B* H- S
有機會要到金們回憶,旅遊,作客的學長們,不可不慎,加減了解一下% I; A- {4 a# h5 b( [ q. `
早期的金門人,生活困苦,為圖三餐溫飽,常常日以繼夜,辛勤工作,往往還不足以達成,加上正值綠化時期,不准亂砍樹,導致,光是要填滿家中的~灶~,材火的來源就傷透了腦筋; {' ` O+ n z/ p/ A$ U
加上家中人口眾多(這跟早期的台灣很像),更讓這種現象,雪上加霜8 G8 N% E* U# M1 e W
早期的金門娛樂很少,又時不時的實行宵禁,只有喜慶宴會,經過申請后,可以不受干擾的舉行,居民們大都藉此機會,好好的自我放鬆一番
8 V' e6 T7 I$ v# V% {' L, o' r* k所以呢!就把~雞頭~魚尾~這個風俗大大的發揚光大了- W" t* @4 z; Z( ~
在此,介紹一下,何謂雞頭,魚尾
! o6 r. [! _6 O6 s x% P* ?0 w" V! Y當菜餚一道道慢慢上桌後,上到雞這道菜餚時,只要雞頭指向誰時,他就要先喝一杯或三杯(隨大家訂),喝完後,可以選擇要不要賣,如不賣,他把雞頭剪斷,夾走,大夥兒就像沒事一樣,繼續吃飯,喝酒7 L2 g) H9 H1 n
如果選擇要賣,那就把雞頭轉向要賣的那個人,那酒就是以倍數來計算,喝完後,你再繼續看你要不要賣,不賣,一樣把雞頭剪掉,放回自己碗中,要賣,一樣把雞頭轉向你要賣的那人,酒再加倍,就這樣雞頭一直轉,一直轉,酒加倍,一直加,一直加,直到有人倒下為止6 t+ b5 W! D6 X4 `+ N, @, Z/ @2 z
還有一種,就是不要單兵作戰,大夥兒打團體戰
+ @; t* u0 Z4 n6 S$ S8 B8 w當雞頭出現時,同桌的就分成兩派,大家一起鬥酒,規則一樣,直到有一方倒下為止
, ?5 K& `: T7 N9 V# l* f1 s7 b魚尾的玩法,跟雞頭一樣
9 M$ e) \1 O. U6 ]通常是雞頭玩的不過癮,拿魚尾再玩一次,或者是玩雞頭時有一方吃虧,到魚尾時搬救兵,想要討回面子,總是玩得兩敗俱傷,才終止+ K) B: I+ F! y; _9 p! \
更多的是為設計某人,設計長官臨時起意的, 其實大部分是大夥起鬨造成的,不過呢!總是能夠賓主盡歡,皆大歡喜0 [/ L1 p) b% [
有幾次機會,我從側面觀察,瞭解了一些端倪
- N& O( k' g2 }話說,有一回,村莊的廟宇~神~生日,村莊照慣例殺豬宰羊,為神明慶生,大宴賓客,還請來了附近的邊防駐軍長官一同參與(在此就可以看出軍民的好感情),以感謝國軍保護人民的辛勞,席間,就大玩特玩起雞頭魚尾的遊戲,由於長官不了解其中奧妙,仗者自己酒量好,誰知轉出去,又被轉回來,後來轉得他頭昏腦脹,借的一次尿遁,就遁回部隊了(軍民同樂,這類事情在金門,不勝枚舉,因為是出於對部隊長官的敬重,與感謝他的辛苦,所以並沒有不愉快的事情發生)
, ]) ^/ g; S$ i' ?0 b j又一回,甲君跟已君為一些小事,有了嫌隙,一次喜慶宴會中,兩人同桌,本是互不相理的雙方,當雞頭一出現,在眾人的起鬨下,兩人鬥起酒來了,誰也不服誰,本不相理的雙方,在酒精的催促下,雙方你一言,我一語的述說者自己的委屈,最後在眾人的勸解下,雙方各退一步,言歸於好,也為村莊留下了一段佳話
. I- O! w, w; A3 L$ B t) B- Z( ]0 y如今,時代在變,現在的金門,雞頭魚尾的遊戲仍然盛行,不夠強度已不若以往,通常是點到為止,意思意思而已! J6 s( c3 s! q
因為,喝酒過量,是會喝死人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