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lswjit 於 2007-7-8 02:31 發表( ?) F& y- d) T" l2 y9 B
所以我就不要將我們潘老總的"鼓柄打斷"~~請潘老總繼續~~ ... 6 u4 N( p* v) u9 ~5 y6 M: q
報告教官,我已經沒"膏"可以擠了,不過頭擊老大既然提到57軍魂師,不然我們來唱歌好不好?! , W! Q6 v* h P7 _9 f" a5 Q
7 z& C, c* M' y) s我只會唱海鵬部隊歌,軍魂部隊歌不會唱...
1 Y4 A; ]5 \3 k" ^# l4 Z$ u/ m( ` o
從兩個師的部隊歌裡可以大致探究其光榮沿革,如在哪裡起家,打過什麼仗等~
- _/ c6 w' w- ?3 F& ^( _9 k6 D" Z( y
[box=white]/ ~( y+ j4 e* C$ U8 z
軍魂部隊歌:
# w8 y5 [4 H! l: v& ]第一段:
9 q. V. Y9 s2 m% I軍魂軍魂徐州成軍,北伐抗戰威名震;
- ?. ?4 [* X6 j% P衛首都,戰長城,常德殲敵建奇勳,孟良谷撼日月,黃埔精神振軍魂。4 r! w# V: D4 o) P; l" M+ ?8 ?
6 p/ U! K7 i* \第二段:. y, M, h3 T' G. ^0 {8 [" L( v
軍魂軍魂寶島成軍,臥薪嘗膽戰志昂;
j! {/ P2 \# `3 X* ?紀律嚴,訓練精,指日揮戈掃赤氛,渡海峽浮沉舟,還我河山振軍魂。
/ W4 @/ x( ^! K4 O
) G! ~# P' x- s U
, j' x: K: I; B( Q/ A' d3 s9 }# t[/box]% C9 s% P9 q5 w$ i$ r
[box=white]2 h5 q$ H9 ~7 e
海鵬部隊歌:(3/4拍)1 T: `5 F) Q( l- ?$ |
第一段:
9 z1 w9 f/ c; F% p4 ?: Jso so do so do re me me re
3 z$ n, c/ @# e( t4 I巍 巍 海 鵬, 國 民 革 命 軍
0 L& o; q r" Y7 S7 @( A: S
0 q( c# ]* s' f4 y$ \! b( `2 Hdo so so la la so me, so fa7 x, f% {/ q9 }6 j0 ^/ l
之 精 英 ,武漢建 軍, 領 袖
( s. B# u4 ?1 S1 [3 F) O' r6 E! j" {3 _% _
me do re do do fa fa do do
# `1 ~0 _$ \! @6 P* H親 編 成, 躍 馬 中 原 北 伐
% V" [# L, u( R" [7 F% {4 _+ d5 \ d
fa so la la la si lala so fa+ C5 N% p t; `7 Q
抗戰著英明, 剿 匪 戡 亂
" m! b w% P0 k4 ^, X3 E/ o; I+ k# |: y; A
so la so do do si la so fa do* n' R- k, z# m I; G1 k3 Y
匪喪 膽, 古 寧 浴血固國 疆。; I$ p- o7 r" E8 Q ~! o4 k' C8 x
2 ^5 s. C& r' F+ X$ v Y
, ^3 p: l1 a4 c$ }) Q) z3 S* X
第二段:
- r. u; G- B. O$ B4 m( A- Jso so do so do re me me re
2 K- I# a' I& [5 x凜凜 海 鵬, 三民 主 義 為
5 q* j' p0 O& Q0 Q
! S9 e; F, o& i8 f jso so la la so me so fa me do re
' T+ x2 v- z1 V4 C信仰, 領袖遺 訓, 記 胸膛,$ T7 s. w9 H. D: o
8 U' I, G- y( m5 [" C( |0 Tso so so so so la so so fa me re
0 }$ D! D5 e: X! s* c) _% F- ^3 U 寶 島 秣馬厲兵 反 共 為
1 [6 A. ~+ r3 S9 ~$ z1 D$ J) Q+ T5 q H H
so re me do do
+ y1 P9 Y% ]( q6 z$ N& a$ B國 前 鋒 。
4 G$ p/ L: X% G
: h" {( K" g1 \! w+ ` Z6 `- O. x- ?( R2 L" B( l2 T2 v
[/box], j# `4 m: B8 ~: }/ q E4 N: O
. C% g6 P8 I2 i# v9 @海鵬部隊歌附錄在趙守棋 著-「海鵬憶錄」(青春出版社)。作者於民國67~69年於117師之服役經歷,涵蓋本島與外島,與幹訓班的血淚史。 當我們頭腦在回朔70年代末期憲兵部隊裡仍有打罵教育時,再看過"海鵬憶錄"後發現是小兒科而已,野戰部隊裡存在的是「毆打教育」,這種觀念的建立在於"毆打"是學習的過程,有毆打不一定學得會; 沒毆打肯定學不會,因此毆打式教育訓練變成國軍部隊的傳承之一,學長打過學弟之後,再繼續變本加厲的毆打學弟,有人問為什麼要毆打式教學,沒人知道?(只是傳承)# z3 j/ m& I3 d3 ?. ]) f' v- e' ?
; i; W* q3 c3 E4 ^7 G' y0 C追其根源應是從大陸時期一直沿用的日軍教導制,國軍來台後雖然在40年代即改採美式教育訓練,不過特殊的打罵教育卻很根深蒂固的留在國軍。日本式的打罵教育不是在軍中而已,社會職場裡以機工類挺多,汽修.冷凍.西工等這類的師徒制都是採日本教育 ,以前"學師仔"都免不了要給師父打,80年代以後就鮮少聽說"學師仔"要給師父打的情形,如果今天學徒學功夫還要被打,那麼我看也找不到人來當學徒!7 D9 p% X: L$ V" p. X: t
+ e& o; u; _7 V7 y) p
書中還有提到同儕間連坐式的處罰:幹訓班結訓測驗, 只是一人因為緊張失常未達理想,竟然整期延訓,當場整期幹訓班全部下跪求饒,從這裡就知道早期國軍的斯巴達教育如何的恐怖,令人印像深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