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12
返回清單 發表主題

淺談企業購併風險與經營管理

[複製連結]
SNOOPY 發表於 2006-10-22 23:02:42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寧安 於 2006-10-19 17:06 發表


報告憲訓九連wsw968學長; 您說的字字精典, 不過... 也是憲訓九連的學弟偶的第一帖文並沒有點名說誰唷~

是的; wsw968學長已就更高管理層面分析點出精要; 切忌勉為之, 開發新優勢產品同業整合, 斷尾 ...

咻~~一下幾天沒上論壇,恍若隔世那麼久
寧安大大的大陸經驗應該非常豐富,老伙仔只是於1991和1999年去過兩次蜻蜓點水似的商務訪察而已,因本身是食品製造業,1990年時有參與一食品拓展協會的運作,如今當初的成員有2卅3以上已經登陸發展,奇怪的現象是大部分食品業者都是和在地人合作或合資卻很少看到臺灣的同業策略聯盟或異業結盟的,一開始大部份都擴展迅速、分店或加盟的數量快速成長,等到達成一個區域的飽和時,因人員及財力的支援鞭長莫及無法有效管理和解困,地盤又一步步的拱手讓人。原先的榮景和獲利在幾年中為人做嫁衣,鐗羽而歸!
我一直也腦海中蘊釀食品連鎖店的夢,可惜只聽樓梯響未見人蹤跡,又看到那麼多好朋友登陸後前仆後繼的慘澹經營,有些迷惑而裹足不前!臺灣人還要單打獨鬥多久才會自覺呢?或是寧安大大有更好的思維讓我解惑!謝謝

[ 本帖最後由 SNOOPY 於 2006-10-22 23:05 編輯 ]
 樓主| 寧安 發表於 2006-10-22 23:24:53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SNOOPY 於 2006-10-22 23:02 發表

咻~~一下幾天沒上論壇,恍若隔世那麼久
寧安大大的大陸經驗應該非常豐富,老伙仔只是於1991和1999年去過兩次蜻蜓點水似的商務訪察而已,因本身是食品製造業,1990年時有參與一食品拓展協會的運作,如今當初的成員有2卅3以上已經登陸發展,奇怪的現象是大部分食品業者都是和在地人合作或合資卻很少看到臺灣的同業策略聯盟或異業結盟的,一開始大部份都擴展迅速、分店或加盟的數量快速成長,等到達成一個區域的飽和時,因人員及財力的支援鞭長莫及無法有效管理和解困,地盤又一步步的拱手讓人。原先的榮景和獲利在幾年中為人做嫁衣,鐗羽而歸!
我一直也腦海中蘊釀食品連鎖店的夢,可惜只聽樓梯響未見人蹤跡,又看到那麼多好朋友登陸後前仆後繼的慘澹經營,有些迷惑而裹足不前!臺灣人還要單打獨鬥多久才會自覺呢?或是寧安大大有更好的思維讓我解惑!謝謝


報告史努比學長... 沒有的事啦...

小弟只是因工作每個月往來大陸, 幾年下來; 略有觀察心得罷了, 心得不見得是完全正確無誤, 但且提出來與大家分享, 討論, 交流交流...

以下; 小弟謹先摘錄於2005年12月4日時, 於空特網曾留過一帖大陸經驗談如下... 請學長先過目並指教...

原帖由 寧安 於 2005-12-04 01:15 發表於...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一般討論區 > 我會去工作大陸嗎如果一個月給妳月薪7萬+公司股票紅利+三節獎金

[quote] 原帖由 SJC 於 2005-12-01 02:20  發表於...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一般討論區 > 我會去工作大陸嗎如果一個月給妳月薪7萬+公司股票紅利+三節獎金

小弟我在電子業上班,
我們公司是上市上櫃前20大公司..
但是從去年開始就陸陸續續的移往了對岸(上海昆山),目前工廠已經將3千名台灣作業員遣散光了..留了少數的職員..也有很多的同事轉調到大陸廠工作去了.
本人也去過大陸工廠出差好多次了..
到了那裏我才發現..
原來有那麼多的台幹在那裏..
真的很多,連我以前離職的同事或是大學電子科的同學都可以在上海昆山碰到面...
回頭看看台灣..電子業好像都要往大陸走了..
我想以後大概只有研發總部會在台灣吧..
哎~~不知在這的弟兄有多少人去過大陸工作或出差呢呢??


> 在下已在日商公司服務超過了十二年以上, 也曾經於2001年至2004年長駐過香港及深圳, 近七年經常性出沒於華東及華南地區, 在那期間的階段任務就是為集團內建立起物流機制, 從香港先做起, 到深圳福田保稅區, 再到蘇州保稅園區, 最後在上海外高橋保稅區, 而在今年九月跳到另一家日商半導體公司, 也就是現職的公司, 現職的公司曾於1990年代某一年進入台灣排名第一大的貿易公司, 當然這幾年本公司雖未再蟬聯第一, 但仍名列前矛, 現在的任務是帶領一組人馬, 建立本集團於中國的第一套保稅物流機制, 現在是將上海第一外高橋保稅區內轉關至松江保稅區, 每個月四次由第一外高橋保稅區轉關至松江保稅區, 供申請登記為來料加工廠之客戶於松江保稅區內可每天多次自由取貨並於每個月集中為僅一次而已之申報... 話說至此; 相信有在華東地區活躍的IT產業學長們, 都已知道松江保稅區內的最大條客戶是誰了吧... 冰狗! 就是廣達電腦; 2005年度截至目前為止, 廣達筆記電腦生產台數已幾乎達到全世界之32%, 換句話說; 全世界每三台筆記電腦中; 就有一台是廣腦製造, 而廣達電腦在上海松江之名稱為"廣達上海製造城"英文名縮寫為"QSMC", 計有至少八間工廠, 分別掌其不同製造事業群, 員工人數超過兩萬人, 仍在陸續建廠擴線中... 現在在下又在現職公司展開協助另一部為另一位既存客戶建構第二個機制; 第一外高橋保稅區至蘇州保稅園區, 貨交昆山... 為本集團做為示範教案, 並為爾後本集團內之大中華區內保稅物流程序之SOP(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還沒全部完成啦, 不過大綱已定, 正在邊做邊修之...
附註 : 既有第一外高橋保稅區; 即有第二外高橋保稅區... 差別為何; 有空再詳談, 因為... 篇幅有限, 打字很累...

> 話說了那麼多; 到底在下要表達什麼訊息? 拙見有以下六點...
1) 為什麼全世界都要到大中華區; 尤指中國地區是現今全世界投資設廠之第一目標, 最簡單理由來說有以下二小點;
    aa) 該區之政府提供投資環境優惠條件較多
    bb) 該區之人事行政生產及其消它成本較少

2) 什麼產業適合到那裡投資設廠; 可說幾乎所有製造業都適合(但不是絕對亦不指為全部), 最簡單理由來說有以下二小點;
    aa) 企業唯一目的就是利潤極大化, 而減縮所有可能節省的成本, 即可使利潤更趨向於極大化
    bb) 快速物流; 成品可於最短時間內將之於輸出並終端銷售地舖貨完成, 即更快速的利潤回收
    (其實已有許世界知名物流業者早已進駐中國設立區域(或稱之為達成某程度任務)總部; 例如UPS, FEDEX, 近鐵, 丸紅... 等等)

3) 除了節省生產成本, 而真的都沒有其它隨之產生的問題嗎; 最簡單理由來說有以下三小點;
    aa) 人事操守難管控, 領導組織管理不易; 那裡是跳槽風問題很嚴重... 有空再詳談
    bb) 根本之研發團隊該置於何處; 總部還是那裡? 牽涉到許多問題; 包括金頭腦人才置放, 零件承認... 等等... 有空再詳談
    cc) 之所以設保稅區讓您享優惠; 不外乎要賺您的錢, 企業所以如何將利潤轉回口袋; 亦是問題... 不過在此不是這個問題的討論重點, 暫時跳過... 有空再詳談

4) 表象為幾乎大家什麼都移過去了; 隨之產生了許多問題, 與每個個人切身問題以最簡單來說有以下小三點最為嚴重;
    aa) 薪水; 工作機會幾乎以到中國居多, 所以薪水加給已大不如從前了, 甚至有的企業的長駐大陸; 已是比照在台的1:1
    bb) 家庭; 離鄉背景, 長駐於美女環抱地區... 確實已造成許多家庭問題出現...
    cc) 未來; 一個階段長駐, 對未來是正面還是反而是負面; 如樓上學長們所說的 "台流"...

5) 難道大家... 現在僅指台灣的產業; 即在台就業機會又該如何是好...
    aa) 已有許多在那裡投資設廠的台商已查覺到以上許問題; 而把研發團隊置放於總部, 在那裡僅設分部... 零件承認流程... 2nd source機制... 有空再詳談
    bb) 台灣四面環海是個島國, 本來就是個最適合著重於典型貿易的地方, 這需要全民智慧來變通... 有空再詳談
    cc) 政府的配套措施更是重要的一個條件... 否則就是一顆加速本地產業快速滅亡的毒藥... 無關任何政治立場, 謹為個人心得, 不代表本網站立場, 然確實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關鍵條件, 這點是絕不可以抹滅忽視的

6) 定神深思; 在台灣仍有許多企業轉型成功, 仍是年營收很不錯的企業, 這須先自我定位, 組織變革, 定出短中長期計畫, 很難以一言蔽之, 總之, 古話一句; "窮則變, 變則通", 在現代多變的狀態之下要在中間加上三個字而成為... "窮則變, 變得對, 則能通", 智慧是靠經驗累積的, 但是從心從零開始徹底改變, 需要企業主的魄力與全員的團體合作方可啟動...

> 現在回到您的問題; 線上有許許多多學長提供熱心的建議以及分析, 但以在下淺薄的國際貿易經驗及個人大陸觀察及心得; 先建議樓上有以數據分析為基礎而求得答案的學長們; 現實仍是現實, 有的時候現實才是真正的答案, 由其SJC學長考慮的是切身, 未來的問題, 在下個人見解是; 線上的所有人都無法給出絕對正確的答案, 因為每個人的切身都是不同的, 某些人行得通, 不見得適用於所有人, 無法一套標準放諸四海皆準, 只因每個人的切身都是全世界唯一的, 但也不代表沒有答案, 可以提供經驗供之參考, 由SJC學長在其中找出與本身交集最多而自行找出答案也就是可以自行判斷, 不過在下個人倒是滿贊同樓上有位長角學長的建議, 亦再一次PO給SJC學長參考...

原帖由 長角 於 2005-12-01 18:06 發表於...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空降特戰部隊非官方首頁論壇 > 一般討論區 > 我會去工作大陸嗎如果一個月給妳月薪7萬+公司股票紅利+三節獎金

1如果你未婚要抓住機會
2如果你結婚要考慮清楚也許會失去家庭除非你x無能
3如果你非常有專業四處都一樣
老弟不知重視那一個部門祝福你


> 海外經驗歷是相當重要的, 之所以在下個人現在能擔起重任, 簡單來說; 這也是原因之一... 對不起, 不是在下在臭屁, 而是提出個人案例以供參考, 此外; 樓上也有學長們提到一個重點; 台商有頭腦及可與大陸相通的文化, 但真的是缺乏國際觀... 又同時亦不應自滿於台灣的競爭力仍處於多麼好的優勢... "很好論"... 真的那麼好嗎? 公開的統計數字真確嗎? 局部的統計數字真能反映全局嗎? 若能; 又為何全世界一窩蜂地朝聖對岸? 為何不來台灣? 誰能提出"很好論"的絕對保證? 拿什麼保證? 保證真的絕對有用嗎? 就算有用; 仍將因自滿而動用這個絕對保證而要付出代價, 在下也並不是在主導"不好論"; 台灣的現狀也不儘然真的是完全處於不好的狀態, 僅能說是從那一個層面又那一個角度來看那一件事, 殊不知... 生於憂死於安樂, 每個中華民國國民都須謹記於心, 每個個人雖無法亦即無力改變大環境, 但仍可仔細觀察這股洪流的特性, 並從中選擇出自己可走該走的一條路, 良禽擇木而棲, 可不是嗎? 在下可說就是一個例子; 絕不是咬著金湯匙出生, 為了養家活口, 就得要能絕地求生, 沒路了就殺出一條血路, 因為日月星辰並不會因為沒路了而來特別照亮我們, 故更重要的一點要僅記心中; 不管做了什麼決定; 隨時隨地要清楚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做什麼要什麼, 切忌迷思迷失迷死, 做到確實的自我組織領導規劃控制, 並能自我控制且確定是朝著出發時的初衷; 正在循序漸進按步就班的一關過一關地邁向終極目標, 這就是生涯規劃, 當結論可不違背初衷就可算是成功, 若結論超過於初衷就可算是大成功!!

> 在下在此妄言若有得罪任何學長, 敬請  包涵, 因為現實就是現實, 現實並不會因為不去正視或忽視它而會自動消失.
[/quote]

[ 本帖最後由 寧安 於 2006-10-23 00:40 編輯 ]
lin0130 發表於 2006-10-23 00:24:24 | 顯示全部樓層
看到 超版 的這篇文章,再再勾起求學時的 回憶,
以前讀
書時,學的剛好是『管理』..
只是出社會
後有深深的體認
實際與理
論總是會有落差
最重要的
是 老闆﹙專業經理人﹚支持不支持..心有戚戚焉!
看看
對岸的同胞,再回過頭看看自己..只能說 台灣再加油!
回憶無價..加分先。
aldrich 發表於 2006-10-23 01:06:10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寧安 於 2006-10-18 22:18 發表
今天剛好是莒光夜, 小弟不才; 腹笥甚窘, 無法文采如萬馬奔騰, 就來淺談個人小小心靈看世界; 看企業購併風險與經營管理, 僅止於閒聊並無法做為永中]寫不完, 就... 三言兩語隨意聊聊, 也與大家互換心得看法; 互相交 ...


近日私事甚多,不常上論壇,直到今夜方睹寧安大大的佳文巨作!
而寧安大大的標題下得更是謙虛含蓄,寧安大大所論述既深且廣,怎是”淺談”兩字可含括?
其實寧安大大的這個題目,相當值得討論,不論是巨賈或是受薪人士,
只要在今日的現實環境下,無可避免的都受到所謂兩岸三地整體經貿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結構的影響。
因此在下認為,所有人都值得花點心思來關心這方面相關的議題。

在下平日主要從事資訊維護與整合、研發方面的工作,身處在金融業,而主要進修的方向,則著重在企管、行銷這方面。
之前的工作曾經親身經歷過殘酷的企業購併的殺戮過程,而目前的工作也面臨公司即將被併購的轉機(危機)之中。
年紀又已達到中年失業的高危險群,因此對於兩岸三地的整體經貿環境以及人力資源結構也是有許多疑惑與關注。

所以在下對於寧安大大接下來的大作,有相當程度的期待,相信必定能夠為我們解惑,
甚至指引出一些機會與明燈。
當然若有請教得不成熟的問題,還請寧安大大多多指導囉!
呵呵呵!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4-5 01:11 , Processed in 0.067739 second(s), 6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