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Leo長官:7 @3 d' y! _2 F% s8 C/ c' a
. L9 M H5 o( b- }9 f/ [4 V8 l
這真是一個非常值得深入探討的話題。
# B0 }* k# A( z/ J; i8 b* q7 n' r0 `
7 R1 C2 R) B$ b所謂「職責所在」,小弟竊以為可分為兩部分來探討。其一為國家法律賦予軍人的職責,例如效忠國家、堅守崗位。其二為長官交付的命令,必須服從與貫徹。前者毫無爭議,但後者就可能有些灰色地帶。( G7 U$ x v' x
/ n6 { G. e' q j- }$ ^7 P/ R" T% o如果長官交付的命令有違法律,或者雖未違反法令,但卻有爭議之處,此時「職責所在」的規範,又該如何拿捏?
, ~0 |1 Q0 A/ r4 k, P* r/ _, _/ ~, a* `& {, E0 u
小弟看完眾位學長的高論後,第一個想到的例子就是江南案。! z/ G G) u1 N, p! g% h
$ L A Y* q! B6 H* ~7 P* l, o5 P
汪希苓下令「制裁」江南最後被判刑,本案固然違反美國法律,但從中華民國法律,或者情報局的「家法」來看,卻不無爭議。這怎麼說呢?嚴格來講,江南算是情報局的線民,甚或廣義的工作同志。當情報局人員有背叛組織的行為,依情報局的「家法」,過去只要局長下條子,該人就可被槍斃。這種家法在現代的角度看,當然不合法,但這卻是情報局行之有年的作法。3 y, r, k8 A+ p; w. A* u% I
0 l, ?: f5 u# Y( h" Z' `
其次,如果說情報戰也視同作戰的話,過去情報局和有關單位,歷來不知派遣了多少工作同志赴大陸和海外突襲和情搜,在這些過程中,對方如果有人命損傷,應不應該也接受軍法審 判呢?: ], x) q9 p) u! |4 Z# k1 L7 r
7 k; c r( k9 \2 o6 }+ N! }
兩軍作戰難免有傷亡,例如我空軍健兒過去擊落米格機,就成了空戰英雄,絕對不會有人把這些飛行員當成空中的殺人兇手。同理,在情報戰場上執行任務,該不該比照辦理呢?% z! R Q) a; T5 \+ C
0 g3 C# p; c3 ?! ^
再說,汪希苓當年因下令制裁江南被判刑,但他是否就是下令執行任務的最高階層官員,至今仍尚是一大謎團。這從汪希苓獲得假釋,出獄後受到情報局同仁英雄式的歡迎,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我想要說的是,汪希苓當年下令制裁的決定,他很可能也認為是自己的「職責所在」,或者只是執行更高層長官的* o4 r# v% i0 Z( o) e: w
命令而已。
; @1 w; O4 f; ?# R& [ P& M) B |! c2 |
好吧,汪希苓被判刑如果是罪有應得,那胡儀敏和陳虎門被判刑又該怎麼說?胡陳兩人絕對不是下令制裁的決策者,他們充其量也只是服從局長汪希苓的命令,策劃與執行制裁的行動,這難道不是他們的「職責所在」嗎?
: V- ?0 s2 L4 m y0 {8 A) S) s, T5 |$ f* }. s$ w$ v. `8 B- x
胡儀敏出獄後就離開情報界,但陳虎門卻回到情報局工作,而且還從上校升任少將。請問各位,可曾聽說過那一個國家的官員,若因殺人罪被判刑,坐完牢之後還可以升任將軍的例子?
7 C* p) @. r2 r+ ~; Q8 q9 Y/ A; a' T3 _+ U
如果陳虎門只是執行長官交付的命令,就不應該被判刑。如果被判刑,則代表該項命令不合法,那麼他又憑什麼刑滿之後還能升官?顯然這其中有許多矛盾之處,與兩岸三地的政治糾葛。 3 m' z5 i+ _% E. U' s
; G/ s T/ [( ~. J
江南案告訴我們,「職責所在」的定義與規範,還有許多模糊的討論空間。
4 b6 q# t# ]) t* q$ [5 z# n# Y$ c e
最後我要強調,我絕非意指江南或所有相關人士都是罪有應得,也無意對往生者有所不敬,而只是針對「職責所在」的有感而發。如有得罪,還請各位學長鑑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