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由 小兵 於 2007-7-5 09:18 發表
- N$ d/ S8 B& l$ B& ~$ j* s張鎮將軍背景如下:湖南省常德縣人,1924年考入黃埔軍校,畢業後分配到校政治部任幹事。1925年,赴莫斯科入孫逸仙大學(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因贊同託洛斯基あ@產黨內部也有很多人被稱為“託派”遭到清洗)。
7 @: g' m3 ^# J# m Q: L# d6 R1 s* O p7 a4 i1 O T* L' z
以 ... % J+ F& ~0 [/ b
張鎮在抗戰後對憲兵貢獻卓偉,當時國府的憲兵編制規模&兵力達到頂峰,亞洲日降區各國 包括東京、香港、印度、緬甸、東京、沖繩及太平洋諸島均開設「中華民國憲兵隊」,是一個中華民國憲兵揚威的年代。/ p! s% r9 y. `$ H
7 _- a( r) A0 p5 a% H起碼他跟著蔣介石四處奔波轉轉逃難到台灣,並承擔「復部」重新掛牌上市的重任。來台後國軍開始接受美援示範單位,特有的中國憲兵制度在台灣有瓦解的可能,他力挽狂瀾,盡力保留憲兵司令部及整編殘缺不全的憲兵團使其完整。 國防部嫌憲兵團太多要打散成陸軍,張鎮言情並茂轉折下始予保留,免去被裁編的命運,嘔心瀝血的保留憲兵的命脈,沒來得及看到憲兵司令部重新掛牌,便於1950年2月17心力交瘁病逝(3月1日憲兵司令部在台北成立)。$ d8 x% O" h h) t9 N% P# C
6 h$ w0 M* L7 d" x0 ~如果說谷正倫是「中國憲兵之父」,張鎮應該也可以成為「台灣憲兵之父」,只是在台灣掛牌的第一任司令黃珍吾接受張鎮精粹的果實,再予以發揚光大 ,特有的「大陸法憲兵+海洋法憲兵+日本特高憲兵」制度並存的體系,成為中華民國憲兵的特色延續至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