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原創作品] 台灣的農村有未來嗎?

[複製連結]
byronliao 發表於 2008-3-16 04:51:34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哨 MP269C570T 的帖子

好吃的台灣蓬萊米,原品種在新店安坑喔
真的,
新店有個面積很大的農業試驗所,隸屬台大管理,
很多農產品原生種,這裡都有保留,這裡所生產的稻米,台大校園也能買到
以前新店也是農業鄉鎮,後來農業蕭條,這裡轉型成為觀光農地,佔地很大
有機會來新店安坑的莒光路走走,路口是清風園,裡頭還有新店軍監
螳螂 發表於 2008-3-16 16:05:04 | 顯示全部樓層

其實也不是沒什麼希望...

小弟過去是擔任戶外教學的工作,可說是看著台灣的鄉村在吃穿的,看著現在的農村中的人口狀況~!
不是老人就是小孩,鮮少有年輕人願意待在村裡幫忙!再加上失敗的環境保護,讓台灣的健康土地越來越少,
健康土地一少就難種出合格的作物,更別提以量制價的行銷方式了!最後再加上幾年前的精緻農業計畫~
這是一項接合觀光及商業的計畫...原是美意,但也因為政府突然抽手,讓許多農民因配合政府政策而落的兩頭空,
只能藉著戶外教學繼續胡搞賺點錢吃飯~這是相當悲哀的狀況!也許近年來開始有些許的改變,但是那也是年輕人
無法在外討生活才願意回到村中耕作,還有各國農產品的傾銷,在外國月亮比較圓的心理下,很多人會在大賣場
選購國外來的農產品,卻不願意參考看看台灣的蔬果青菜(但是在標榜愛台灣的強力口號下這兩年也有了改變)
也許再過個幾年,農村的人口生態改變了,年輕人願意回來了,土壤及雨水的酸鹼值改變了,在加上品種再改良,
行銷的方式進步了~也許農村的昔日熱鬧光景屆時還是會出現吧?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byronliao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GVMonkey 發表於 2008-3-17 11:27:25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4哨 MP269C570T 的帖子/回覆 7哨 星光 的帖子

報告型男:
我不是啦.............
不過謝性在新屋也算不小的姓.............
(母親的外婆倒是姓謝)
而我好巧不巧的 是每年都有4千多人一起聚集祭祖掃墓的那個姓 在大牛欄
(前幾年電視還有SNG來連線報導) :)

台灣的米真的是很好吃,不要說住那邊的人 就連我去個幾天的東南亞或大陸 吃他們的米
回到家總會覺得台灣的米真好吃..............

說到農產品我想就是因為我們沒有一套完善的產銷制度 所以才讓這些菜虫有利可圖 有機可乘
而主政者也不知道該如何的好好來做好這個工作
索性 就多做多錯少做少錯不做就不會錯了
到最後還是苦了農民...........
所以我覺得 這些號稱是農業經濟的官員學者該好好的檢討改進一番了.............
應該好好的落實才對............
像我們到東南亞去玩時他們的芒果 或木瓜 鳳梨 西瓜 號稱是他們的特產
導遊(當地)說有多好吃又多好吃...........
但吃在我們嘴裡 只覺得 水果味道比較重一點而已 但甜度與口感卻大大的輸給台灣
我覺得 台灣真的是水果天堂 光一種水果可以造就至少5-6種的品種
(EX.芒果:愛文 聖心 金煌 凱特.......... )
所以我是覺得政府既然要精兵 那也要把農業精緻化 不要精得不徹底(現在就是 只有口號沒有作為..................)
或者是把部份荒廢的田地拿來推廣做能源作物的栽種(目前只有南部一小部份)
讓農民可以生活改善 也才有年輕人願意去投入 而不是一到選舉就大放空頭說農地可以開放買賣如何如何的.............
這樣只會圖利一些財閥 最後得利的不會是農民的

評分

參與人數 1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maton + 1 原來小猴兄尊姓『葉』啊!

檢視全部評分

ufan0224 發表於 2008-3-17 11:46:51 | 顯示全部樓層
早在十年前 我讀研究所時 那時候就聽到一個理論跟大家分享
不知道是哪堂課了 好像是英美法課程
老師問  我們 人類的社會從漁獵時代 畜牧時代  走到農業社會  進而工業會
然後發展工業革命  機器主宰生產取代人力    然後電腦出現  最後會走到什麼程度?

沒有人能回答  

老師告訴我們一個 很妙的答案

回到農業時代

為什麼

因為電腦不能吃  機器不能吃  當工業社會走到盡頭  機器生產的產品越來越便宜   變回有價值的是  原物料  食物  水  空氣

當時說實在的我只是聽一聽罷了

驗證這陣子原物料上漲   我漸漸的相信老師的說法  
其實人類終將回到農作 生物科技終將發展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1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byronliao + 1 + 1 敘事有理,條理分明,我很贊同!!

檢視全部評分

南勢埔管理員 發表於 2008-3-17 14:57:31 | 顯示全部樓層
提示: 作者被封鎖或刪除 內容自動遮蔽
溪湖後憲忠貞590 發表於 2008-3-17 23: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原帖由 MP269C570T 於 2008-3-15 01:18 發表


小學以前,每年寒暑假都會跟著媽媽回到鄉下的舅舅家,也是媽媽的娘家,只是外公在我五歲的時候就過世了。
記得每次回去,我們這些小蘿蔔頭都覺得很新鮮,有很興奮。因為又可以在田裡面跑跑跳跳,又可以到水溝裡 ...

  學長所言甚是,學弟我其實多有感慨,因為學弟我也是農家子弟,自小就在田裡打滾,不管是青蔥、水稻、韭菜花我都有幫忙家裡耕作過,我很能體會所謂的"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感受,所以我也很擔心台灣農業未來的發展,現在年輕的一輩都不種田了,因為辛苦,有的也是所謂的精緻農業,雖然要花心思,但是不太會像一般的農夫一樣在太陽底下風吹雨打日曬雨淋,學弟我也曾經凌晨0300起床去拔蔥,下午去燒稻草,但是因為懶惰想快一點燒完,原本應該逆風點火的,我順風就點了,結果把隔壁我叔公的甘蔗田也一起燒完,還好甘蔗田已經收成完畢,剩下根部,害我差一點請打火弟兄出動!
  現在我家種得是韭菜花,父母親們每天清晨0430起床,0500出門,夏天還要更早以免太陽太大會曬暈!一年到頭幾乎只休一天..大年初一,其餘的日子每天都要下田,真的很辛苦,其實台灣可以發展"科技農業",現在很多精緻農業其實就是生技產業的一部分,而學弟我所謂的"科技農業",則是利用現代化的科技取代人力,不過要花費相當的成本,如果可以結合生技事業,相信會比傳統勞力更加可以種植出高品質的農作物!
Johnson_01 發表於 2008-3-18 00:05:27 | 顯示全部樓層
我在自家樓頂當城市農夫,
種 :
蔥, 小白菜, 大陸妹, 小蕃茄, 紅菜, 香菜, 菜頭, 無花果, 迷迭香......

米是吃岳母自家種的米, 口感是外面買的米比不上的.

不過, 小舅子喜歡在城市, 不想回鄉下種田.

.


.
yanger 發表於 2008-3-18 08:39:10 |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 哨長 MP269C570T 的帖子

台灣的農村只要有心規劃一定有未來,約在95年7月在網路上看到一篇文章,讓學弟我對農業燃起了信心,也報名參加了新農業運動,有機會也想回家種田,現在只欠缺勇氣了!下面這篇文章和學長學弟分享。
只要台灣的農田活著     夏瑞紅
行政院農委會即將推出「新農業運動──漂鳥營」http://straybirds.coa.gov.tw,從八月起至今年底,分七個營隊展開六梯次農事教學體驗,如花卉生產、組合盆栽、水產養殖、酪農作業、採茶釀酒-------等等。
這消息首先吸引我注意的是「漂鳥」二字。
  十九世紀末,一場「漂鳥運動」掀起德國青少年文化革命,鼓動年輕世代學習候鳥精神,在自然中漫遊,經歷生活磨練、體驗生命真諦。台灣知名的登山界前輩楊南郡認為,二十世紀初,德國雖經二次大戰慘敗,卻能很快地重新站起來,可謂拜「漂鳥精神」淬勵的民族志氣、體魄所致。
楊南郡說:「一等國家、一等國民不是一蹴可及的。------太多的服務業強調空手去露營,強調包辦食宿交通,使得難得的戶外活動也變得如在家一樣方便而單調。即使隨父母到國外旅行,也只不過是吃喝玩樂、逛百貨公司-----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叫他臨危負重,要叫他有膽識有魄力、堅忍不拔,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事實上在危難時,他可能連應變照顧自己的能力都缺乏。-----要推動漂鳥精神,讓年輕人背起背包走入大自然,讓他們在自然環境擷取更多的生活智慧,包括警覺、判斷、勇氣、耐力……等等優良性格的鑄成,不只對孩子的成長有莫大的助益,更是國家民族之福。」
因此,農委會這次辦農事觀摩體驗營以「漂鳥」為名,想當然耳多了一番「回歸精神」,令人備感清新歡喜。然而,再進一步了解其報名資格是「18-35歲青年朋友」,計畫推動目標為「期望讓農業及農村成為都市青年這群漂鳥們的駐足點及最後歸宿,積極改善我國農業人力老化、勞力不足之問題。」則卻有些矛盾的心情。
當年農民擁有從農村出走的自由,如今想回歸,卻沒有一樣的自由。
顯然這營隊召喚的對象是「有志從農」的人,並不是辦辦知性休閒娛樂的「農業遊學營」而已。既然如此,「18-35」的年齡門檻似值得商榷。台灣不少有機精耕小農是三十五歲以後才放下原有事業、志願轉投農業有成的,這樣的人對農業生活的信心,也許反倒高於只是急於求職謀生的年輕人。
從前人們常說「解甲歸田」,或說仕途不如意則「返鄉耕讀」,好像農業是人最起碼也最原本的一條生路,但從實際情況來看,現代人多已喪失了這條退路。工商潮流劇烈衝擊農村,撕開一道大量流失農民的裂口,而今田園荒蕪,長年在外討生活的遊子卻有家歸不得,而有心嘗試務農的非農村子弟往往也不得其門而入。現代生活已與土地脫節,不說一般人「拿不起鋤頭」,即便是農校畢業生也不一定有本事下田,更何況許多農校紛紛升格改制為科技大學、一般大學,栽培出來的也只是「農業理論家」,並非「專業農夫」,社會其實沒有提供適當管道給想要按部就班、真正取得農事一技之長的人。難怪早在三十年前,日本人就把「重農歸鄉」當社會運動來做,例如至今仍堅持不輟的民間團體「歸農志塾」。近年台灣民間興起的、主力來自文化界的「穀東運動」,也可視為在這種社會背景下的「自力救濟」。
當年大批「不情願」的「世襲農民」擁有從農村出走的自由,如今想回歸,卻沒有一樣的自由,因為,許多與天地相處、靠天地吃飯的智慧與技藝,已悄然流失殆盡。從這個角度來看,「漂鳥營」確實提供了一個寶貴的學習機會,只是,農事教學畢竟無法靠短期體驗課程,必須長期從實做中進步。所以,農委會投入那麼多資源舉辦漂鳥營,如果只是企劃、包裝妥善的一場活動,那真是太可惜了,若能進一步媒合可以提供工作的農場和願意投入長期實作的有志者,或者鼓勵各地方政府、農會整合農地與農技資源,主動且有計劃地招募務農人才,應該會更理想。
農業不應被當作一種產業,而是一種生活文化,也是一種生命態度。
十五年前就有日本農村執行爭取「城市移民」的政策,他們提供住宅及農事工作,嘗試藉此處理失業及農村人口老化、生產力凋零的問題。呼籲台灣政府也能著眼長遠,認真正視農村生機,用心、持續地輔導一群「志願農民」回歸農村,相信這樣一群新農民與過去「不一定志願」的舊農民所發展出來的農業,必有一些不同值得國人期待。
據知漂鳥營反應熱烈,這是因為人們漸漸厭倦都市嗎?還是,大家看到了農業的「新興商機」?從事有機水稻栽培的賴青松曾說過一句頗令人玩味的話:「要救台灣農業,首先就是放下想靠農業賺錢的觀念。」因為時下「賺錢的農業」,大多不因農業本身,而是因為「農工業」或「農商業」。農工業簡單來說是單一作物大面積機械種植,講求以最低成本快速獲取最高報酬;農商業則是以農業為招牌、裝飾的種種休閒服務業,及農產品的特殊行銷或加工生意。這兩者對農業最樸素的本質──永續善用土地以生養萬物,其實利益相當有限,甚至可能反倒更殘酷壓榨台灣農地最後一絲氣力,提前終結台灣農業的命脈。
作家黃春明也曾呼籲:「農業不應被當作一種產業來對待!」農業其實是一種生活文化,也是一種生命態度,當台灣荒廢或變更用途的農地越來越多,農民也越來越凋零,即使市場充塞各色便宜的舶來蔬果進口米,我們也不過只是在世界農產品市場上隨波逐流、任人宰制的無奈的消費者,如何能有真正的富足、安心?相反的,只要台灣的農田還生氣勃勃地活著,無論時局怎麼變化,我們至少都還有一條盡力自給自足的生路可以回歸。
對於農委會的「新農業運動」,相信許多關心農業的朋友都有更深的期許,希望它不會僅止於「農產業運動」,更是決心本著「漂鳥精神」,從根救起、回頭老老實實復育農田生機的「農土地運動」。

評分

參與人數 1貢獻 +2 人氣指數 -1 收起 理由
byronliao + 2 -1 精品文章,值得推薦,給您加分!!

檢視全部評分

byronliao 發表於 2008-3-18 09:05:28 | 顯示全部樓層
即使隨父母到國外旅行,也只不過是吃喝玩樂、逛百貨公司-----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要叫他臨危負重,要叫他有膽識有魄力、堅忍不拔,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事實上在危難時,他可能連應變照顧自己的能力都缺乏

這段話詮釋的很好
給免費的魚吃、不如教導他去釣魚,學謀生、學技能
以前曾經有國內團體推行森林小學
用意是讓小孩學會獨自自主,養成健全的思考模式
這樣的小孩將來能面對較大的風雨

功利、現代化、都市化的利誘下,應該還是有精緻農業存在的價值與必要
當大家一窩蜂的想往都市掙錢,多少青年人能逆向思考,回到農村?
台灣農村文化與生命,能不能延續到未來,值得大家探討

[ 本帖最後由 byronliao 於 2008-3-18 09:06 編輯 ]
sharka 發表於 2008-3-18 09:25:48 | 顯示全部樓層
漂鳥營的記者會小弟有幸去採訪,不過是攝影記者的身份拍照。
那次的記者會參與過後,對於台灣農業的未來是有燃起一些希望。
日後在電視上也有報導相關的漂鳥活動。
只是,在這個營隊的背後,是否有些問題被隱藏起來了?
例如,農地的規劃、農產品種植的選擇、高經濟作物與民生作物之間的選擇等等。
關於台灣農業,真的該請Snoopy學長上來講講,他經營此很多年了,該有一番大家難以體會的感受吧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4-12-23 03:01 , Processed in 0.036669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