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PK調查官 at 2005-10-20 20:56:
. b; P: W, A! O6 ~, P 9 f0 w5 v U. T2 f8 K
. j% c& b. ^1 T) u0 E
j: I3 r# p0 u# t; F其實 "有無殺人意圖"~~~~這在法律上很難認定呢
3 Z* T9 Q5 }# y9 b5 _8 ^不過 這個男的 照字面上的解釋 顯然是防衛過當 為什麼呢 因為他在對方還沒舉槍之前就去動手奪槍~明顯違反正當防衛之意
; t; d1 j7 |; [
9 e2 s" Q9 C% c& c- V7 g2 l, h6 C& H
以上是小弟的 ... 9 `5 J0 M6 h Y' ]' g# m2 A
2 p. G2 g- P4 `! A$ O
>在下同意PK調查官大大的想法; 有無意圖僅是一念之間是刹那間的反應, 在這種情況之下; 其實就算是持槍人本身, 都不見得是真正清楚的, 尤其又是喝醉酒時, 更何況是需要自衛的人那可能會清楚持槍人是否"有無殺人意圖", 而現實情況又是被人拿著槍正要對你怎麼樣時(暫時先將持槍人有否拉滑套及槍口指著你的情況擺一旁); 這時試想一下; 換做是看官的您各位, 將如何處理面對這情況... 是不是很難抉擇?! 又如上述; 剎那間的反應... 保自己的命重要?! 還是注意可能或已在威脅你的生命的歹徒的命重要?! 那一個是順位優先?? 我想真的是很難斷定, 在下個人認為若真要在那個剎那間判定歹徒"有無殺人意圖"再做下一步的抉擇, 應該是根本沒有思考空間, 我們在這兒打字才能慢慢地抽絲剝繭, 在現場; 在當下... 很難吧...
8 r' y- v( h3 m5 G& k. ~0 I" W$ P2 ^6 q! v- p8 J3 m
. p. f: g0 ~: c4 _9 i+ fOriginally posted by 靜 at 2005-10-21 00:20:
$ a. x m- |1 c) A! n; U 會帶槍上街的人
' e! w- f4 M0 |( l0 D" ]& H/ q5 q本身也有問題吧) Y8 L0 V" Z. ` j$ t9 u
說不定他打算喝酒後到那開槍呢
6 s: Z6 t# J( ]不曉得警方是否有調查死者背景與槍枝來源呢 3 c7 b0 ?9 K/ }- `& G
5 B# c1 v" b! I0 K* d$ m% B- B
>亦完全認同靜的想法; 若真要在事後依法律觀點來判定這個事件的結論; 應該也要將這一個很重要的環境參數加進去評判才是.* V" K! g2 V4 X& r
3 s2 e9 K& L4 r
. [* ?6 G; s3 H% f, K, z/ m( q- ~/ O2 C- g% l) P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潘 at 2005-10-20 22:01:4 r: s( ?& v, i# W; X+ C
如後續的討論有往『法律』發展,建議可移往【憲兵勤務區】(司法面)
; o# c9 P, |& k" H. x8 G4 u C3 X6 g9 L- V! z9 v' ~/ r
「防衛過當與否」的前提是否欠缺「必要性」;才可依刑法第二十三條的但書減輕或免其刑。' \8 n3 P8 M0 u L) [% I+ r1 s- S# k+ `/ l
1、偵查庭該男(行為人)如何主張「必要性」。
" Z3 h( r& @1 R0 m8 G2、如 ...
) R- x: B: R8 [( c; L' u, {# q6 H. e: v/ Z' M' i
>也完全贊同老潘大大的觀點; 畢竟法律必須是一套放諸四海皆準(至少中華民國法必須適用於中華民國境內所有人, 除享有治外法權的人另論之), 不可能多套法律給不同的人適用, 所以本案應可在遵循法律判定及法律範疇之內; 依「偶然防衛」(客觀要件)做為申辯, 亦或將靜的想法提出建議法庭列為環境參數加入總評判或許在對保護自衛的人的層面上來看; 較為公平, 義務與權利是對等的, 畢竟法律是保護守法的人, 而懲治不守法的人.
! ^* T0 {2 Z5 Z; A& }' f" C1 L2 \$ D* X
5 c T, y8 ^9 I- Z/ Y$ }7 i+ r, k
' N" L1 I7 R A/ m4 s$ b5 H( b7 a- p" t
3 `" b) w! F+ B% c
/ i$ ]. `+ W- T, P, ^* S梯次:忠貞445梯次
/ X! E# a" D+ N/ E8 \' G單位:憲兵201指揮部>226B4C>任務支援聯合警衛安全指揮部0 U6 J) m- }- @6 ]
駐地:憲訓中心>梅莊>松園>福山>大直警衛營>七海內衛連>寧安小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