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 白話文 第二回 (6) % e" E; G9 ]1 O+ |
) `7 k! }) E8 d8 d- z0 I1 b
, B5 A8 t8 _( ~
7 E A- T( a; t- Z 中平六年,夏天四月時,靈帝病情沉重,用商議後事為理由,召大將軍何進前來皇宮。: Y) M0 s+ y6 i* }1 ~5 \( @2 X
( a. r* l" s7 m, c& \0 N7 X 那何進本來只是一個以屠宰牲畜為業的平民,因為妹妹被選入宮,升為貴人,而入朝廷為官。2 H* y, y2 H$ ~0 W
: y; S* J, j( k. Q. N% V 後來何進的妹妹,因為生下皇子劉辯,所以靈帝封為皇后,何進也因此得以掌握朝廷軍事重權。
" ]9 |& |# Y9 t
( U! B/ k% C; S+ ]/ J f- i. ^2 [. B 靈帝又非常寵愛王美人,生下了皇子劉協。何皇后因為王美人比她還受寵,而心生妒恨,私底下偷偷下毒,毒死了王美人。而皇子劉協就跟著外婆董太后住。- j3 T4 n( Y, E" \
' x$ @# k. {' o2 m 董太后是靈帝的母親,解瀆亭侯劉萇的妻子。因為桓帝沒有兒子,於是立劉萇的兒子劉宏為皇太子。
5 ^/ X& A, N6 |' H9 O& g
6 I) y3 m9 p9 \" P& [2 z 桓帝去世後,眾官迎立劉宏為皇帝,是為靈帝。靈帝當了皇帝以後,馬上請母親來皇宮住,尊為太后。5 z2 C% @ X, a2 Y
3 z/ B+ U+ d3 b( P 董太后常常勸靈帝立皇子劉協為皇太子,靈帝自己也比較寵愛劉協,也很想立他為太子。
+ L$ ~! H: g; I0 ^0 j! Z$ `
; m% E9 v P4 c& J) }6 h 在靈帝病情沉重的時候,中常侍蹇碩建議說:「如果要立皇子劉協為皇太子,必須先殺掉皇子劉辯的舅舅何進,以杜絕後患。」靈帝同意蹇碩的看法,於是立刻下詔宣召何進入宮。4 w1 _4 e- u$ T9 x+ K, k
2 T* I# T" { O
何進走到皇宮門口的時候,司馬潘隱偷偷告訴何進說:「大將軍,您最好不要入宮,陛下想立皇子劉協為皇太子,接受了蹇碩的建議,想殺你滅口。」
* e: p' v$ w9 T) M/ y' S; |( v7 T6 m8 T8 F
何進受了不小的驚嚇,連忙轉身急奔回家,派人通知朝廷文武百官前來商議,計劃將朝廷內所有的宦官,一口氣殺光不留一人。 ?* B$ F" x8 f5 ~4 h
$ ]5 Q( r, F" _ 所有朝廷大臣都來就座之後,何進說明邀請他們大家來的原因。
/ C; R- s; ^; \; b1 M J* j" b) Z) ?' o X, }" G8 H/ d
在座的一位大臣,起身提醒何進說:「宦官的權勢,從沖帝、質帝的時期之後就開始越來越大。」眾人看著起身發言的人,原來是典軍校尉曹操。+ w3 M2 u9 T9 n2 @( L r* c0 w
& X5 V F h2 w% p 「而現在的朝廷,四處都有宦官的耳目,想要殺光所有的宦官,真的很不容易。」曹操接著說出他的看法:「如果做事不夠機密,必定會招來滅族之禍。還希望大將軍考慮清楚。」
+ X, E4 H7 C( X5 L& B6 F/ ^6 R8 D3 _0 C
何進大聲責罵曹操說:「你是朝廷的後生晚輩,根本不知道我們討論的朝廷大事!」曹操只有無奈的坐下。
5 _1 N6 D1 u) J# @& i- d" H% W4 b9 E4 w6 O3 ^
何進還在思考想不出辦法,這時潘隱來到,告訴何進說:「陛下已經去世了,十常侍之ㄧ的蹇碩,決定將的消息隱瞞,而且假造聖旨,要詔宣大將軍入宮殺您滅口,然後扶立皇子劉協登上帝位……」" c! Z- w5 @: D
$ v; W& G5 G) F
潘隱話還沒說完,朝廷的使者已經到了,詔宣何進速速入宮,靈帝因為病重,要緊急的交代後事。
- C+ t6 J- F4 ^
; U' \ v' I$ Y 曹操馬上提議:「現在情況緊急,必須先立皇子劉辯為皇帝,然後再策劃殺宦官的事宜。」4 M. v9 ^$ P) m: z8 B: ?
$ h2 \1 k8 r- ?3 j/ j& r
何進接受曹操的提議,立刻向在場的所有大臣,大聲宣佈:「有誰敢和我依曹校尉的建議一起行動的?」
- [" F* j) V# Q2 a
' ]& v7 Y7 F( b: Z 有一位大臣勇敢的站出來,大聲的說:「願大將軍派精兵五千人,跟隨下官一起殺入皇宮,冊封皇子劉辯為帝,然後殺光朝廷所有宦官,讓天下太平。」
2 t) H& D! p+ |* g
0 h8 H) W' j* h: i0 I 何進看了看發言的人,正是司徒袁逢的兒子,太傅袁隗的姪子,姓袁名紹,字本初,現在擔任司隸校尉的官職。/ T; ^5 x; ?6 L8 Q# ?% @! E% Z- ^4 I
4 g+ S' y: _+ s) u4 q
何進大為高興,馬上派御林軍五千名給予袁紹。袁紹全副武裝率領五千名御林軍,浩浩蕩蕩直接進入皇宮,何進隨後帶領何顒、荀攸、鄭泰等大臣共三十幾員,接序進入皇宮大殿,就在靈帝的靈柩前,共同擁護皇子劉辯登上帝位。, `* w+ e+ q' y
0 u# a7 _, S) }. z" G- U: B 百官大呼:「萬歲!萬歲!萬萬歲!」參拜完畢,袁紹立刻前去捉蹇碩,蹇碩慌忙逃到御花園,躲在花蔭下。
% A$ @- l; Y' t& o% r: j
' H/ {- {* o5 D( m5 ^/ D 十常侍等人擔心受到牽連,也開始搜尋蹇碩,後來蹇碩被中常侍郭勝發現躲在花蔭下,直接拿刀將他殺死。蹇碩死了後,他所帶領的皇宮禁軍,全部歸順朝廷。) J) y! Z6 s& ~8 p6 _1 |' k6 t7 n' A- G
/ ~" G( [" l0 Z, W& W* A' { 「宦官們共同勾結,正好可以趁這個機會,找理由全部殺掉。」袁紹進而提醒何進。0 S9 F" f: b6 ~
9 w3 x2 Y7 H& H% H
張讓等人知道事態緊急,慌忙趕去晉見何太后,全部跪下低頭趴著。0 t) v# W2 i! h* Z* U
+ y! I* D) I9 N% D B 「要設計殺害大將軍的人,只有蹇碩一人,與臣等人並沒有任何關係。」張讓放聲大哭:「如今大將軍聽了袁紹的讒言,想要將臣等人全部殺掉,求娘娘可憐臣等人啊!救救臣等人啊!」7 D* W9 l& y/ H# n+ W% d+ R4 i
8 }* W% u# c5 u" q
何太后帶著憐憫的口氣回答說:「你們抬起頭來不用擔心,哀家一定會保護你們的性命。」何太后馬上派人傳旨,宣召何進前來。% r+ L& b( Y; Y2 C5 {2 u/ E4 b5 @7 p
* w. Y" z& Z9 J0 ~7 G8 ^
何進到了後,何太后便把旁邊所有人都支開,私底下跟何進說:「我與兄長本來都只是平民百姓,如果不是張讓等人,我們怎麼能夠享盡榮華富貴呢?今天,蹇碩要扶劉協做皇帝,既然已經被郭勝殺死了,兄長又何必聽別人的話,硬要殺光所有的宦官。」7 s1 X. J/ o/ P- [9 E
T) L. I2 t2 _# Q: ?) e 何進無言以對,只有離開當著眾官宣佈:「蹇碩設計要謀害我,可將其滿們抄斬、誅九族。蹇碩既然已經死了,其他宦官的事,就不用再追究了!」
+ s( z+ [! l$ W# k% _+ M
, m1 Z! j( _4 e; C5 Y1 S$ S# l! f( v+ o 袁紹露出意外的表情說:「如果不斬草除根的話,下官非常擔心一樣的事情,又會持續發生。」$ \4 X9 C0 a" L+ M' O7 Z& A
3 O8 B: e0 g5 g
「我已經決定的事情,請大家都不用再多說了。」何進的語氣非常堅定,於是眾官各自紛紛離開。& d( i( R" r0 }% o! _
( \* q0 r" H! d/ ~/ v, p/ i 第二天,何太后命令何進,監控彈劾尚書令等的事宜,全部的親戚全都加封官職。
. q2 V: N! C5 N4 P* B% X& N- K/ z9 u0 U& {8 l) j
董太后知道後非常不滿,即刻派人宣召張讓等人入宮商議。
( { r6 n3 O# ?9 a$ w" [* e" s+ y( Q% k3 _% m
「何進的妹妹,當初她毒死王美人,皇上要殺了她,是哀家不忍小皇子沒母親,才向皇上建議饒了她的命,她才有辦法活到現在。」董太后非常生氣的說:「現在她兒子當了皇帝,她當太后了,就完全不把哀家這太皇太后放在眼裡。朝廷內外的大臣,幾乎都是他們的心腹,而且個個都掌握大權,你們說說,哀家該怎麼辦?」
. @* I. M6 F. C, z: ?2 z+ b! x9 s0 d y9 N0 o. J# a# G6 e5 n; ]% a1 z
「娘娘您可以臨朝垂簾聽政。」張讓語氣諂媚的奏說:「先封皇子劉協為王,然後加封國舅董重的官位,讓國舅掌握兵權,接著重用臣等人,如此以後要做什麼事情,就都不困難了。」董太后聽了後,非常高興,心中的不滿也解除了。1 V- [4 ?" r* A: ^6 E2 ~
- I7 i8 C! U' X, C$ P4 e9 l. m4 H 隔天,董太后在百官臨朝時候,頒布懿旨:「封皇子劉協為陳留王,國舅董重為驃騎將軍,張讓等人共同管理朝政。」
7 L& k% G3 s' Z& q2 _; S% B3 h( G3 }. y
何太后聽見董太后把大權獨攬在身上,於是在晚上安排一桌酒席,邀請董太后來赴宴。: |6 q; Q8 F, _$ f( X" x
7 N$ Q. G) p0 e! I6 h
當兩人喝酒喝到有點半醉,酒興正濃的時候,何太后捧著酒杯站起來,恭恭敬敬的對董太后鞠躬敬酒。
. F8 v( l, |0 d4 q% G+ W! a
3 U: f5 m% K: [9 t* q' I; | 「我倆都是婦人,如果去管朝廷的事情,實在是很不洽當。」何太后帶著酒意笑著道:「妾身還記得以前呂后因為獨攬大權,到後來宗族總共一千多人,全部都被殺害。現在我倆應該留在皇宮裡享受清福,朝廷裡所有的事情,讓大臣和元老們去擔心就好,這樣對朝廷才是最好的,希望您能接受我的建議。」
" ^0 V/ d. I$ m. O" s$ Q) ^: j! F7 X6 r" }$ ?
「妳妳妳!只因為單純嫉妒王美人,就下毒害死她,要不是哀家,妳哪有可能活到現在?」董太后聽了非常憤怒:「今天仗著妳兒子是皇帝,以及妳哥哥何進的勢力,才敢對哀家這麼無禮!哀家要是命令驃騎將軍砍下妳哥哥的首級,易如反掌!」
P( _# C+ B7 r. b1 }
* y6 D! [6 O$ p3 Q# s5 ?6 h2 | 「我只是勸妳不要干涉朝政而已,何必那麼生氣!」何太后氣頭跟著上來。
; {: p5 ~6 z' Q [: ~& r' r5 n6 P" a0 M) I
董太后越來越生氣的大罵:「妳家只是殺豬的,會有什麼見識?哪有資格來教訓哀家!」
l. T/ \1 w$ j
1 {1 _7 @6 | ]) ?9 ] 然後兩個人就一句來一句去,大罵不停,張讓等人分兩邊勸解,兩人才怒氣未消的回宮。
: [5 W& V4 ^ w, U3 X! N, k
- J# H/ p2 W/ l! t7 S6 Y 之後何太后便派人連夜宣召何進入宮,把剛才發生的情形,詳細的告知何進。何進聽了後緊急離開,馬上召三公前來一起商議。
. D' m4 c. }$ j
* w1 ~0 w2 [8 N5 I) R& y- d 來日少帝臨朝,何進弟弟車騎將軍何苗以及三公,一起向少帝奏說:「太皇太后垂簾聽政,一向專權,應該效法平帝時藩后專權的事情,不適合留在宮中,宜將太皇太后遷移到河間閒住。」( f! ~5 A. J/ V7 f9 T% W
/ o5 X& P; J e9 j# A 少帝因為年齡太小,朝中的事一向都是何進在處理的,於是只有准奏並下旨,命令董太后在限定的時間內離開皇宮。( M$ U1 N( ^0 V6 x: |
) z* I7 L5 z) }* q
何進一方面派人立刻送董太后去河間,另一方面,派遣禁軍包圍驃騎將軍董重的官邸,追討印綬。. t; a }9 u+ p( O2 D* C- j: K
0 O% ~/ K4 F! p4 Q7 | 董重了解事情的嚴重性,在想不出辦法的情況下,只有拿劍自刎而死。家人悲痛的辦理後事,何進才將禁軍撤離。 n" k, Q: [/ Z5 |5 H Q1 H8 e
/ K6 D6 h5 |' S3 v; f 張讓、段珪看見董太后那一方面,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便拿金銀財寶賄賂何進的弟弟何苗,以及何進的母親舞陽君,麻煩他們有去何太后那邊的時候,幫他們多說點的好話,麻煩何太后多照顧他們,十常侍又因為如此,得到寵幸而逃過一劫。
; p: k' p1 W7 i6 q/ s2 ~ u7 N3 a0 V# _7 ?) t7 d. R7 a+ s
六月的時候,何進暗中派人到河間的館驛,將董太后毒殺,謊稱病死,隨將靈柩送回京師,葬在文陵。何進從此就藉生病的理由,不參加董太后的喪禮也不處理朝政。" G0 C, x6 `8 S y
+ V1 p' S0 i5 Q+ [3 f 「張讓、段珪等人四處散播謠言,說大將軍您毒殺了董太后,遲早一定會背叛朝廷。」司隸校尉袁紹前來拜見,強烈的建議:「如果不趁現在藉這個理由,殺光朝廷內的宦官,以後必定會有大禍。以前大將軍竇武,密謀要殺宦官,結果做事不密,反而被陷害致死。現今大將軍的兄弟、將、吏以及部隊,都是才能出眾的人,如果盡全力殺宦官,下官相信一定全部在您的掌握之中。這是上天賜的良機,不可錯過。」
1 f" \* V4 P) Q# g( q) i& f1 ?9 z# m; s a' `1 b( l
「這件事情,必須再重新討論。」何進非常猶豫。於是何進、袁紹開始私底下討論這件事情。 G: g! y" n7 P4 m9 c$ m2 x0 A
7 X! j. l9 K3 C e1 q: Z 張讓潛伏在何進那邊的奸細,得到消息馬上密報張讓,張讓等人即刻告知何進的弟弟何苗,並且送了很多賄賂。$ n. }9 B! \/ x& F2 ?3 S
1 J/ r9 n; l$ m
何苗入宮見何太后,啟奏說:「大將軍輔佐新君,不去施行仁政,而專門進行殺戮的事情。現在又無緣無故要殺十常侍,這會讓國家自取滅亡。」7 z1 Z, H' t9 l3 I3 ~
; X. s1 d' `& ?+ _4 e( r( B3 a 何太后很同意何苗的說法。隔了不久,何進入宮見何太后奏說:「皇宮內的宦官,掌握太大的權力,如果不一次肅清,可能會造成大禍!」 A: Z7 r7 L4 @6 J i
2 ~! \6 Y. |: x
「皇宮所有的內務事情,全都是宦官打理的,這是漢家先帝們傳承下來的規矩。」何太后搖頭說:「先帝才去世崩不久,你就要開始謀殺舊臣,這樣做很不尊重國家的規定。」9 } Q& G6 o' U0 _! F% {. m
9 Y5 n4 x8 S: k/ N O% O6 e& n
何進本來就是一個沒有主張的人,一聽何太后這麼說,恭敬的連聲說是,隨即離開。. P. x) \$ w, F7 N2 f1 F Y
5 |+ P8 V" M+ ~
袁紹遠遠的看見何進從宮中出來,馬上靠過去問說:「太后怎麼說?」: |7 Q5 C; l( V5 r; [, H# N5 ] c# Y
4 D( q9 X- P' n5 ?7 O) V y8 f
「太后不允許我這樣做,這該怎麼辦?」何進搖著頭。* P+ ~6 w8 c5 o' ]$ ^/ O
9 }- c* H6 e k2 k0 U9 @ 袁紹想了一下,然後回答說:「可以調動各地的將領,帶領軍隊前來京師,命令他們殺了所有的宦官。到時後事態緊急,由不得太后不同意。」
, m, p% Q- d$ n$ u, q( o0 O5 D4 \" Z( t$ l; L
「這條計策,真是妙!」何進一聽,高興的大笑。何進隨即派人發送檄文,徵召各地的將領前來京師。
% L: ]7 U4 d9 k, o, {' V
( k4 n( c8 Y" { M 主簿陳琳得知,慌忙前來阻止:「不行!不行!俗話說:『遮住眼睛捕捉燕雀』,只是在欺騙自己。小事情都不能欺騙自己說做的好了,何況這件事是國家大事呢?現今將軍仗著皇帝的名義,掌握所有的兵權,英明神武,朝廷所有大權都在您的手上;要殺所有的宦官,對大將軍來說,就好像用大火爐燒毛髮一樣容易。只要當機立斷,而馬上行動,事情絕對會順利成功。但是大將軍反而徵召各地的將軍,帶兵前來京師,到那時,英雄聚會,必定各懷異心。就像是刀尖對著自己,刀柄拿給對方一樣,事情不會成功,反而會更加混亂。」+ m y' ]7 r0 }* \$ a% h8 @
4 {! y5 f: M- s 「這只是讀書人的看法而已。」何進笑笑的回答。
9 c3 Z& d+ |, K g
# K6 q( h/ a1 `# X6 o* Y 旁邊有一個人,突然拍著手大聲笑著說:「這事情易如反掌,何必議論紛紛!」眾人一看,原來是曹操。正是:
0 E$ E" I( [/ N. `' y$ J$ T7 [0 v( d3 E- [1 B6 e1 h. ~
欲除君側宵人亂,須聽朝中智士謀。
& }( [0 B& A$ W7 I, {7 C0 g
& t/ k8 q& B9 Z 不知曹操說出什麼話來,且看下回分解。 : ?2 _9 \1 m$ O, s
9 q/ Z: w$ x2 g8 i
# v0 _1 S# o. R' v0 Z: ~" S6 |! J
. @% ]: T l/ q7 p% l8 H
您的回文是我的動力!!, y9 y. \$ n% U" Z4 ~& |
- t/ |4 `" Q( h* V) ?; s
我的無名~歡迎踢館!!
$ @# r6 x0 ~4 e% ahttp://www.wretch.cc/blog/gashsheen G& c( H3 E3 O- `" S6 j
請注重翻譯者的辛苦~需要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1 ~" R/ e/ H; l' ^9 H5 B( i, R, B若有覺得翻譯不妥的地方也歡迎留言指教~感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