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論壇 | ROCMP Forum

[車輛] 【原創】從精實案談台灣甲車應有之發展

[複製連結]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4 04:43:5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檢視: 24755|回覆: 28
國軍精實案在基礎理論上,是正確的。台灣不需要那麼多部隊,更不需要那麼多未滿編的部隊。但是否該三軍一體適用之,是很有疑問的。但這點不在本文範圍之內,本文以陸軍為例。
4 J) `: y  P/ b9 n, b' L) w) x+ [
) G; @0 X, [1 c1 y5 H# b精實案在陸軍組織上最大的變化就是「去師」,因台灣西部南北向太窄,一個師展不開。如果大家有印象,在新加坡軍官談台灣軍隊一文中,他也懂這個道理。
; m  L0 b; E+ X6 P $ {1 T0 I8 a) g# g' w5 H  X
之所以以前有「師」這個編制,當然是從大陸帶過來的,然後又幻想反攻大陸,在廣大陸地上,好幾個師展開和共軍進行會戰。這當然不可能,故精實案還證明一件事,國軍走向了「完全的守勢作戰」,絕不反攻大陸了。 4 C$ o; |! t" C$ ?, ^" Y6 c8 `

5 ^: y; ?2 m5 v因此要回頭看「守勢作戰」,也就是以共軍登陸台灣為想定。共軍能登陸有個前提,就是台灣海空軍都已報銷了,否則共軍不可能登陸。共軍既已登陸,若全國無堅強抵抗意志,還不如投降。因此,談「守勢作戰」還要加上全國有堅強抵抗意志這個前提。我們就假設全國人民有堅拒共軍犯台的意志,這樣就可以談台灣陸軍建軍方向,否則就毫無意義。
0 S& t: }4 p, e4 m
5 ~/ N' H% A2 ^  Q/ N( c陸軍執行「守勢作戰」不論武器裝備或訓練,首應考量符合台灣的地形。就甲車而言,戰車根本不符台灣需求,因為台灣的地形是山岳、河川多,戰車在戰鬥中會受地形上的限制,根本展不開,只要有配備「戰防武器」的機動部隊,就可收拾掉戰車。所以發展小型甲車為「戰防武器」的載具,再配合攜帶防空武器的裝甲步兵,應該是思考主軸。
+ h$ |) D' z" D8 i! O1 }; L- N! ?
  p6 B, F8 k6 e$ t兵整中心應該考慮以重量僅2.8噸的德軍鼬式小甲車(Wiesel 1)為藍圖,研發製造自製履帶式小甲車,配備反戰車飛彈以及小口徑機關炮,大量配備到陸軍戰鬥部隊中,成為主要武器。這種小甲車機動性強,可行駛在大街小巷中,亦可行駛在無道路之地面,體積小戰場存活率高。兵整中心若能研製出這種小甲車,絕對比起大而無當,僅能唬外行人且妥善率又低之(進口)戰車,要更適於台灣。而且也很適合配屬憲兵,執行衛戍任務,如此裝憲和炮憲可裁撤,蓋每一憲兵營都配屬此種小甲車就夠了。
/ r  g" m9 C) x, E1 d2 j* H2 U6 k  F9 o4 P" n3 z: B
附上鼬式小甲車之照片,以供參考。
7 `3 f9 Z( Q+ n6 e# R% @8 u- `3 y3 p' q" P3 l" n
[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7 at 19:23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老潘 發表於 2005-9-4 10:53:45 | 顯示全部樓層
CM32.8X8確實不好在台北市這樣的都會區活動。
6 Y0 j0 z% P0 ~( A# v8 }不過想到兩個問題:這類小甲車的裝甲外殼有否25mm以上?否則以城市近距戰,火箭彈or穿甲彈一次就可貫穿。
4 q) S- M9 T) V" e" b4 d' W9 O) L/ s3 P( M( X5 q, w  A; r
人員乘載?觀圖檔在機動快速打擊是良好利器!但以衛戌憲兵在機動打擊下,是否要加入小戰場縱深運輸功能?2 T# m) E1 T& g8 c) R
* c" E, i0 l: v0 W, @
不過很明顯的,上款確實是很好的武裝載具平台。
海陸戰駕 發表於 2005-9-4 14:28:56 | 顯示全部樓層
好袖珍的裝甲車......
) x* t' P2 s/ E# z% y, `- c讓我想到已除役的M24戰車:h:a;
Roach-H 發表於 2005-9-4 16:46:40 | 顯示全部樓層
承前文,「使用小型甲車為戰防武器的載具」,小弟之見如下:
# }5 i, E% M' l6 {' v! l7 }+ G; e% j" d" O9 V; E3 x3 X! c- m
1.在台灣地區的機動能力及成效
3 d7 o/ |5 c* L/ q; W4 B* O" Y 機動能力討論如Infantry前述,小弟亦感認同,故不贅述。# p% u8 b2 X. r1 U
; O3 _; ?9 Q) O
2.與共軍主力戰車或裝甲車輛的作戰
. T9 \6 s; Z# v  ?# f5 [ 首先,我裝甲兵現用之主力戰車,很顯然地在不久的將來,將無法與共軍新銳戰車為之抗衡,是故在我軍無法更新「適用」於台灣之主力戰車現實下,再加上台灣地區地形地貌之複雜,反裝甲作戰之思維應予以轉移,戰車並不一定是獵殺戰車的最佳武器,因戰車對戰車是硬碰硬,以力較力的作戰。使用機動能力較高的裝甲車輛(履甲或輪甲)作為反裝甲載具,重點並不在於裝甲防護能力,因其裝甲必然較為薄弱,其目的是在於「機動打擊」,可視之為強調攻擊力與機動力的「輕裝騎兵」。8 |' \! X8 O& G' s0 N$ Z! l6 w
   再者,研發及生產此種裝甲車輛,不論是在軍事工業力上或是經濟層面上,亦或是考量到關鍵技術是否會被某國刻意「箝制」等考量,此種裝甲車輛可望獲得「較少的關切」。
& D- S- a6 i7 g' Z   最後,「以最少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穫」,反裝甲作戰本就是「不對稱」的作戰,以中駟對上駟,下駟對中駟,以弱擊強,以小搏大。在雙方互有傷亡的情況下,可望付出較少的代價,而能獲致較多的戰果。9 o, s: O+ B" Q: t6 N( Y
3 @. O9 {- T+ y6 U
3 R% {- G2 ?3 y8 f
對於適用台灣地區作戰的裝甲車輛,小弟另有構想簡述如下:
3 T) x7 L: J$ R( f' L0 A" M9 Y
% G) Q  U1 t+ h4 ~& E, ?一、反裝甲作戰/ ?4 m7 h2 {7 M4 z9 I, i" k3 q
 使用6X6之輪型甲車,編制車射裝駕四人,車上搭載反裝甲火箭數枚(火箭攜行量視使用之反裝甲火箭種類而有所不同),需比照主力戰車一般,有夜戰及射控系統,若與敵之主力戰車接戰,能針對目標同時發射二至四枚反裝甲火箭,發射完畢後立即變換射擊陣地,再行接戰。使用反裝甲火箭之成本與技術均較為低廉,取得與製造亦均較為容易,但是缺點有三:3 {2 E9 O% B; _* n1 K
$ N9 @4 r0 u0 T4 ?5 H: J
   1.無導引及追蹤功能,瞄準不易精確。4 b% }) q( |9 D! z# L! [% R$ n
   2.彈體飛行速度不如火炮,使目標物仍有閃躲迴避之餘裕時間。# V/ Y0 s! Z, c
   3.對於加掛反應裝甲之目標物效果不佳。& O( C5 A3 J! ^# C/ ^, l1 k4 w2 ]

- T& v9 X4 T6 l' {+ \7 P   前述若改用反裝甲飛彈亦可,但決不能使用我軍現用之TOW飛彈;現用之TOW飛彈望能盡速汰換,有線導引之飛彈實不宜再使用,不僅受地形限制,且在彈體命中目標前射手需持續追瞄目摽物,將損失變換射擊陣地的寶貴時間。" A, H% n( v6 \1 b, H1 V
- Z2 k) w3 M- ]1 z4 v* t
二、城鎮戰(住民地作戰)/ X6 s# P2 P" m4 ?1 U
 使用輕型履帶車輛,有砲塔,配備30~40mm口徑之自動火砲,熱感應儀,射角-10~+90度,專司掃蕩躲藏於城鎮地區房舍之敵軍,對於敵軍所佔據之房舍,若步兵無法接近,則以此車為前導發起攻擊,30~40mm口徑之HE彈可有效殺傷室內之敵軍,都市地區高樓較多,高仰角則有利於射擊躲藏於較高樓層之敵軍。
, g0 d# G: a& K4 M2 V* Q5 ]  R
: R0 M+ l8 }3 B# }5 h. Q: x7 t* y" k' O! ~% T8 G$ w
小弟拙見,還請各位前輩先進指教....) K" T- `9 ?* c3 ?8 K. Y
, H- p6 n+ N" \) B- M# h* A/ W' c; ?
[ Last edited by Roach-H on 2005-9-4 at 19:42 ]
 樓主|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4 18:56:42 | 顯示全部樓層
Roach-H兄,終於把你"引蛇出洞"了。不亦快哉!
 樓主|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4 19:29:31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老潘 at 2005-9-4 10:53 AM:2 O: j: U8 c5 N
CM32.8X8確實不好在台北市這樣的都會區活動。
4 t/ s* _6 `$ K- K2 N" Q  N不過想到兩個問題:這類小甲車的裝甲外殼有否25mm以上?否則以城市近距戰,火箭彈or穿甲彈一次就可貫穿。" j7 x# S# ^( a; g0 K/ s: O/ T
  V7 D  r. }5 g6 b
人員乘載?觀圖檔在機動快速打擊是良好利器!但以衛戌憲兵在 ...
! c; J- ?4 P. d+ k6 @
以鼬式小甲車為例,其裝甲僅能防護輕兵器,不能防護重兵器之攻擊。但因其體積小,機動力強,且是搭配裝步作戰,故還可接受。否則重量增加,機動力就減弱了。! {6 a' `$ m' G3 X: ]) @
8 `! K, T& z+ u% r$ {
至於運輸功能就更不是此車之設計本意,我國有雲豹甲車擔當此一任務。所以小甲車基本上就是一武裝載具平台,另外當然可發展成偵查車,最重要的是雷射和紅外線瞄準儀,一定得具備,否則一輛陽春武裝載具平台,也是枉然。
" F+ ~$ ]9 R( a# ]$ y# o  O8 s: K& {, x: q, ]' h* k' `, A. w
* v% B3 X6 C% n% q2 |
最後,「以最少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穫」,反裝甲作戰本就是「不對稱」的作戰,以中駟對上駟,下駟對中駟,以弱擊強,以小搏大。在雙方互有傷亡的情況下,可望付出較少的代價,而能獲致較多的戰果

! ?6 {  D5 y& A; t. R1 v$ V這也是我發文的基礎觀點。我們不能只看那些地形地貌和我國完全不同的國家,所發展出的戰車,認為他多強又多強,就認為買了就對了。大錯特錯。難道台灣有如同歐洲或中國的廣大平原,來個坦克大決戰嗎?1 B+ |% d9 I. `; T/ v( t( e! L/ @
5 S' K" e6 \( R* q! Q* z. M
仔細考慮台灣的特殊狀況,再針對此要求加以設計製造,才是治本之道。再講白一點,一輛戰車多少錢?要多少人駕馭?小甲車呢?就算小甲車被擊中,頂多振亡兩員。但看看台灣的地形,對了,還要加上密集的城鎮,小甲車的打擊力和存活力,絕對高於大而無當之戰車,而且還是戰車的剋星。8 L" L0 I0 f& S, D8 Y
, S% x* E! q$ Q$ _, s4 b+ l/ K
小甲車保養也容易,運輸也方便,既經濟又實惠,最重要是符合台灣需求。
" Q4 ^4 n" L$ g" k. d/ }6 z" Z( I; p7 [. t
Roach-H兄的構想中,可能忽略了防空甲車的設計。因為誠如我提到的,陸軍上場就代表海空軍以完蛋了,陸航在共軍掌握空優的前提下,也形同完蛋,因此陸軍的地面防空武力,必須考量。5 p: e, [2 r8 a

( a) Z6 F  O7 J8 a# [3 ?總而言之,飛彈(非線控飛彈),全天候瞄準儀,再加上短小精悍的機動力,應是正確的走向。4 }  x7 V2 I7 R/ \' K* M3 t( ^+ U

: S2 a6 X/ A/ m) l+ c[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4 at 19:34 ]
Roach-H 發表於 2005-9-7 17:23:50 | 顯示全部樓層
小弟前文中所構想之城鎮戰用車,其原始靈感即來自於防砲車。2 D: d1 f- p+ I, @: O  }
不過講到陸軍的地面防空作戰,小弟倒是比較中意ADATS之類的系統,# N% }3 t! N5 _; g9 _9 S  w
與防砲車一同搭配使用。
sharka 發表於 2005-9-7 18:03:49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Roach-H at 2005-9-7 05:23 PM:
0 H" @6 F. ^. y+ U! C 小弟前文中所構想之城鎮戰用車,其原始靈感即來自於防砲車。
4 M+ o3 U) ~# T' U' \不過講到陸軍的地面防空作戰,小弟倒是比較中意ADATS之類的系統,8 D2 d8 z$ m2 v: m3 a$ @! M
與防砲車一同搭配使用。
4 j& {- K8 X. S4 H8 \

2 M' \7 I/ Z3 N  n; I小弟一點意見: K  f9 W$ D$ `: P  t
看圖片上的比例,此種甲車寬度應該是與HUMMER相等,若是這樣,伴隨而來的則是「小巷中穿梭不易」的缺點。% j7 Y7 K  L& Y" K. L8 ^
此型甲車機動性強,並可越過更為崎嶇與泥濘之路面,相對的可以發揮奇襲之效,若是寬度過寬,恐怕會導致因為巷弄之間的活動受到牽制。此點不可不甚。畢竟我方之優勢在於熟悉台灣各角落,若能掌握這個優勢,配上甲車的靈活度,必可以以小博大,花五十賺一千的成果。( V" b5 M7 R. }' A

: r7 k  v. d. h6 |此外,裝甲厚度也必須要考慮到,個人覺得以做到可以防50機槍子彈射擊不穿透即可,不過也會喪失行車速度。
* ^# `9 T6 ?! f
8 B9 z0 h; m$ o9 T  b$ r! D& K; x參考參考
空中騎兵 發表於 2005-9-7 18:54:01 | 顯示全部樓層
Originally posted by sharka at 2005-9-7 06:03 PM:此種甲車寬度應該是與HUMMER相等
6 @8 e. C3 |; C, z

# [. J9 K0 }) c9 R$ R: C此車比HUMMER還要緊緻,可直接開入美州獅直昇機的機艙內; U# ?5 q; v0 e1 y, B5 H  P7 u
6 ~- C; ?+ i3 X$ |, t5 z4 @: @
[ Last edited by 空中騎兵 on 2005-9-7 at 19:14 ]

本主題中包含更多資源 (圖片、附件...)

你需要 登入 才可以下載或檢視,沒有帳號?加入後憲

x
 樓主| Infantry 發表於 2005-9-7 19:04:28 | 顯示全部樓層
所有發言人,包括我自己在內,大概都有一個共識,就是要開發適合台灣的甲車,提出德國鼬式小甲車,只是拋磚引玉。也希望大家能認識到,重型戰車在台灣實在是英雄無用武之地。採購或拼裝此種戰車,卻不思開發適合台灣地形地貌的甲車,以及相應的武器配備,浪費公帑而已。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加入後憲

本版積分規則

禁閉室|手機版|Archiver|後憲論壇

GMT+8, 2025-3-29 19:22 , Processed in 0.023190 second(s), 8 queries , Gzip On,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 ROCMP.org since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