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ly posted by 老潘 at 2005-9-4 10:53 AM:- k9 d+ g8 t v
CM32.8X8確實不好在台北市這樣的都會區活動。
& r7 D: T, m; z- z+ V0 R& O6 F不過想到兩個問題:這類小甲車的裝甲外殼有否25mm以上?否則以城市近距戰,火箭彈or穿甲彈一次就可貫穿。
8 N% R5 H, r. ~1 s3 W, x) E3 Q m. s% @ N
人員乘載?觀圖檔在機動快速打擊是良好利器!但以衛戌憲兵在 ... & ]3 Q+ A" n) ?( H! X' v: N
以鼬式小甲車為例,其裝甲僅能防護輕兵器,不能防護重兵器之攻擊。但因其體積小,機動力強,且是搭配裝步作戰,故還可接受。否則重量增加,機動力就減弱了。4 E4 x( m) m7 j
+ k% [/ O$ k, G3 D; g- p) @
至於運輸功能就更不是此車之設計本意,我國有雲豹甲車擔當此一任務。所以小甲車基本上就是一武裝載具平台,另外當然可發展成偵查車,最重要的是雷射和紅外線瞄準儀,一定得具備,否則一輛陽春武裝載具平台,也是枉然。
. Z) D H/ [$ ?# ]$ w* s4 U) p% i3 f" }
; L+ v, M; b$ F, u& t' q
最後,「以最少的成本去求取最大的收穫」,反裝甲作戰本就是「不對稱」的作戰,以中駟對上駟,下駟對中駟,以弱擊強,以小搏大。在雙方互有傷亡的情況下,可望付出較少的代價,而能獲致較多的戰果 + Z( D6 M* H& q S- [' z* n
這也是我發文的基礎觀點。我們不能只看那些地形地貌和我國完全不同的國家,所發展出的戰車,認為他多強又多強,就認為買了就對了。大錯特錯。難道台灣有如同歐洲或中國的廣大平原,來個坦克大決戰嗎?/ F& j- u' t9 A
; t, R) y& X3 g仔細考慮台灣的特殊狀況,再針對此要求加以設計製造,才是治本之道。再講白一點,一輛戰車多少錢?要多少人駕馭?小甲車呢?就算小甲車被擊中,頂多振亡兩員。但看看台灣的地形,對了,還要加上密集的城鎮,小甲車的打擊力和存活力,絕對高於大而無當之戰車,而且還是戰車的剋星。
/ z7 z% r: E! d. {) N1 V* F4 {# y1 l0 g
+ R$ E$ m7 h5 K小甲車保養也容易,運輸也方便,既經濟又實惠,最重要是符合台灣需求。
0 s; j$ g! ^; Y/ M6 {+ g# r; f8 i. N3 {2 G! d
Roach-H兄的構想中,可能忽略了防空甲車的設計。因為誠如我提到的,陸軍上場就代表海空軍以完蛋了,陸航在共軍掌握空優的前提下,也形同完蛋,因此陸軍的地面防空武力,必須考量。1 Q! c5 F" a. z/ N @' `
. p4 B% k" P' ]9 K% `6 f3 O! K總而言之,飛彈(非線控飛彈),全天候瞄準儀,再加上短小精悍的機動力,應是正確的走向。
, M. F0 S/ ^2 f5 E9 ^1 h
' ]5 I: `% ~$ g- H7 b[ Last edited by Infantry on 2005-9-4 at 19:3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