註:以日本的觀點….
1 t0 m$ j, \0 U7 J
, r) w) J; l# \/ } O太平洋片中,美國陸戰隊被日本綿密無邊的地下防禦工事與抵死不降的作戰意志所苦,但站在日本士兵的角度呢?答案恐怕是,與島上的日軍相較,美國陸戰隊幾乎是要住在天堂裡了。
% p9 ?- R, g' m; s% b2 M: h: f, M) S; o- G7 } p& d: u; q5 J% @
日本整體國力差美國一大截,只因為戰爭初期英美等國毫無準備,早已摩拳擦掌、在中國戰場歷練多年的日軍才得以在1942年上半橫掃西太平洋與馬來半島。 1942年下半美軍吹響反攻號角攻上瓜島,跟日軍打了幾個月消耗戰,讓日本士兵、飛行員與艦艇消耗慘重,此後只能轉為守勢,處處設防等美國來打,本身沒有足夠資源兵力來抵擋邁入戰爭軌道、急速壯大的美國軍力,最後一路潰敗到沖繩島。
& R2 ^+ L( z: t, v7 @" ]+ u, G( b0 Z4 h3 l$ V! \3 o
在瓜島時,日軍尚能不斷設法增援兵力,並以飛機與軍艦火砲支援,最後還是不敵。有沒有注意到片中登上瓜島的日軍除了勇猛無比之外,好像火力不怎麼樣,戰術更是死腦筋?史實上,這些送上來的日軍,手上的火力的確不敵美軍編制(第二集裡,約翰.巴斯龍一個班15人就有兩挺30機槍,三千名日軍攻打三天三夜、死傷狼籍,就是過不了這區區一個班的美軍),更沒有戰車支援,所以島上美軍陸戰隊靠著初期送上的少量輕戰車,就能把日軍修理得滿地找牙。日軍在中國欺負一窮二白的中國軍隊看似所向無敵,但以他們的裝備與作戰水平,拉去跟歐洲戰場或美軍相比,只算是三流部隊。加上日本初期輕敵得可以,兵力逐次送上然後逐次被美國海軍陸戰隊擊敗,最後就連所謂精銳的第二師團(從中國戰場調來的)都潰不成軍。* r0 ^1 m h; j5 I1 P U! G$ T
, B; F; ^! @% v2 p
等到後來美軍一連串反攻,尼米茲率領的海軍從中太平洋,麥克阿瑟從新幾內亞,日本只能被動接招,沒有足夠能力增援每一個被進攻的點(即便增援,也被優勢的美國海空實力擊敗)。所以片中貝里琉、硫磺島乃至沖繩,就是後期日軍絕望的島嶼防禦的代表性寫照。面對海上密密麻麻的美國艦隊以及撲天蓋地飛來的飛機,日軍能做的,只有事先盡可能修築地下工事,規劃火砲射界,因為任何地表上的東西都逃不過美軍艦隊如傾盆大雨般的砲轟,如果將部隊送上灘頭更只是當砲灰而已。日軍能做的,就是各自堅守地下工事砲位,等到美軍接近才開始射擊(過早射擊暴露陣位,就會被海上美國戰鬥艦、重巡洋艦的艦砲轟掉);在沖繩戰役時,日軍更等到美軍地面部隊離開艦砲掩護範圍才開始攻擊,所以沖繩機場就拱手讓給美軍了。1 D, O7 q" H% y7 U0 e
6 c1 d! ?1 i) T* j) W! ]& Y在這樣情況下,工事裡的日軍處境如何?己方兵力/糧食/彈藥增援基本不用肖想,海面上盡是美國船艦(這倒是跟瓜島初期相反了),天空被美國軍機鐵翼覆蓋,日軍作夢都別想要獲得友軍這樣的支援。日軍必須等到美軍接近工事火力射界才開始攻擊,帳面上這是以日軍現有實力,能保存戰力最久、殺傷美軍最多的方式,但這也等於戰術上完全放棄主動,坐等美軍攻來;無論殺傷再多美軍,只要美軍後續兵力與火力源源不絕,這些工事據點一個個被美軍敲掉只是時間問題,屆時就是如片中描述,首先可能是美軍機槍壓制,然後有人丟手榴彈解決砲位的人,空檔之間就有人拿火焰噴射器燒進碉堡,沒燒死的人也可能因為洞穴內空氣被燃燒殆盡而窒息。如果逃出去呢?像巴斯隆一樣人高馬大的「米軍鬼畜」可能早就端著一挺30機槍等著,像絞肉機一樣輕易把人打成肉醬,其他人也有湯姆森衝鋒槍這樣的連發清掃武器。美軍為了永久消滅那些工事地堡,除了火焰噴射器、炸藥外,許多時刻乾脆以推土機強行掩埋;戰後就發現許多最後日本殘兵是在地道理活活關死的。沖繩島大一點,當一條防線頂不住時,還活著的日軍就後撤到下一道防線繼續抵抗,依此類推。然而,如果日軍不想打得這麼窩囊,離開地下工事,集結在地面上朝美軍正面進攻,就會完全正中美軍下懷,馬上可以清掃一大批;無論硫磺島後期或沖繩後期,日軍都犯了類似的錯誤,白白犧牲許多兵力與彈藥。以沖繩島為例,後期彈藥即將耗盡時,日軍每天只能發射10發砲彈,比例上幾乎是日本一砲發射,美軍就以千發還擊。等到真正彈盡援絕時,日本早期是流行「萬歲衝鋒」然後死在美軍機關槍面前,後來是盡量要求士兵冷靜地在掩體裡堅持作戰到最後一刻,能多殺一人算一人(當然守硫磺島的栗林道忠,最後時刻還是率領殘部萬歲衝鋒去了)。別看「太平洋」裡美軍傷亡慘重,就數字上,美軍每次陣亡數千人(硫磺島約六千人),日本則是守島的幾萬人幾乎全滅,最重要的是美軍贏了。
3 i4 u# c* s: E7 a% z W' |* G
" i& v' H& G" G+ n1 A, E總而言之,防守的日軍最後一定會敗,唯一差別就是多拉幾個美國人墊背,多遲滯幾天,為他們捍衛的「大日本帝國」多爭取一些苟延殘喘的時間。打敗了怎麼辦?反正投降不是選擇,這是武士道薰陶下大多數日本士兵的共識,不是光榮戰死成為靖國神社供奉的日本守護神,就是活著被俘虜遺臭萬年遭受唾棄。從這個角度想,美國兵幸運多了,他們在戰場打傷了有醫務兵,飛行員墜海了也會有潛艇或水上飛機拼命救,即便兵敗被俘,祖國還是殷切地希望把他們救出來,他們會在歡迎之下回國(所以麥克阿瑟打死也不從海軍尼米茲上將繞過菲律賓、登陸台灣的方案,因為當年他遺留一大批部隊在菲律賓,由溫賴特帶領向殘暴的山下奉文大將投降!之後在巴丹半島行軍等蓄意虐俘行為裡傷亡大半)。日本兵則是打死了應該,活下來才罪該萬死,戰俘也是,神風特攻隊也是。& D& b p! m/ z
# _; ]$ }' \/ [5 F7 u9 p0 j6 \* z
二次大戰的蘇軍也好不到哪裡,即便情勢危急,也只能選擇死在德軍或自家蘇軍督戰隊的槍口下。德軍裝備精良、火力強大怎麼辦?就用血肉填!上陣退縮的就斃掉!「我國唯一過剩的資源就是人口」、「一人的死亡是悲劇,一百萬人的死亡是統計數據」,可都是你們蘇聯的上頭說的。東線戰場上隨便一場會戰(基輔、史達林格勒、庫斯克…..),傷亡都是以幾十萬計。! H/ K* ~% \" A9 @) g1 I4 n9 Z
$ H, G& Z6 A- r4 X$ b0 S相形之下,西方人對於「人性」算是尊重得太多。 |